第106章 怒沖冠議懲無良戶 情難卻初吻癡心妮5
潘家灣在老南關(guān)鎮(zhèn)的東邊,原本是個不大的村子,周圍的農(nóng)田早被征用光了,成了城中村,全村二、三十戶人家也都成了農(nóng)轉(zhuǎn)非戶口,年輕人一般都安排了工作,歲數(shù)大點兒的,就干什么的都有了。潘家灣有一條東西向的小路,橫穿村子,東邊與一條南北向的大馬路相連,相對于大馬路而言,村里的那條小路,西京人就叫做巷子。
村子東頭的巷子口南邊,正對著大馬路,門向東開,果然有一家羊肉泡饃館,橫著一塊匾:潘記泡饃。兩邊門框上還鑲著一幅對聯(lián),也是刻在木頭上的,上聯(lián)是:蕭何追韓信聞香下馬;下聯(lián)是:云長送皇嫂知味停車。
姚遠看了對聯(lián),嘟囔道:“他媽的,還有一點兒文化。”
但是三個人沒有立即進店,而是沿著村里的巷子走進去,又從北邊的小路繞了回來,把環(huán)境大體看了看,發(fā)現(xiàn)潘家灣周圍都是單位的大院,東邊的這條大馬路也不是很繁華,估計來潘家吃飯的應(yīng)該都是附近的人。
再回到潘家泡饃館門前的時候,姚遠對胡愛黨說道:“愛黨,你就不要進去了,找個地方吃面去吧,我兩個進去喋頓泡饃,你吃完到馬路對面等我們。”
“咋了?”胡愛黨反問。
“沒咋,就是不讓你露面,事情成與不成,都跟你胡家沒有關(guān)系,對咱辦事有好處。”姚遠說道。
胡愛黨知道姚遠鬼點子多,也就沒有再堅持。
姚遠倆人進了泡饃館,靠邊兒找了張桌子坐下,立刻有一個十八九歲的鄉(xiāng)下姑娘跑過來,問他們要點什么,草料熊說兩碗泡饃,羊肉的,姑娘返身去端來兩個大海碗,里邊各有兩個饃。
姚遠倆人先在屋子角落的水管下洗了洗手,然后回來坐下,一邊掰饃一邊觀察。館子的店堂是把兩間鄰街的房子打通了,一共擺了八張桌子,已經(jīng)有了兩桌客人。對著飯館正門的后墻上還開著一個門,兩個鄉(xiāng)下姑娘進進出出的,收饃送饃,顯然廚房是在后邊。這個門旁邊還有個玻璃柜臺,里邊碼放了一些涼菜還有酒水,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坐在后邊,看起來像是老板娘。
兩人掰好了饃,叫服務(wù)員來取,那個鄉(xiāng)下姑娘過來的時候,姚遠問道:“你們后邊有沒有廁所?”
“有,在院子右邊。”姑娘隨口答道。
姚遠站起來,對草料熊說道:“我去方便一下。”
草料熊會意,點了點頭。
姚遠來到后邊,發(fā)現(xiàn)這是個小院子,不大,北房和西房像是住人的,南房是灶間,北房和用做店面的東房的拐角處有個簡易廁所。一個男人系著圍裙正在灶間里煮饃,身后不遠處支著兩口大鍋,熱氣騰騰,應(yīng)該是牛肉和羊肉的老湯,因為天氣太熱,灶間的門窗都是大開著。
姚遠回到店堂的時候,對老板娘說道:“你門口的對聯(lián)真不錯,誰寫的?”
“好吧?我掌柜的請人寫的。”老板娘見人夸贊,顯得很高興。
“確實不錯,你這的饃肯定也不錯。可是你們只有一個師傅吧,人多了忙得過來不?”姚遠像是隨便拉閑話。
“就我掌柜的一個人煮,小本生意嘛,人多了養(yǎng)不起。”
姚遠笑笑,沒有再說話,坐回了原來的位置。不一會兒,泡饃上來了,姚遠倆人開始慢慢吃,憑心而論,味道確實還可以。
一直到吃完泡饃,跑堂的始終是那兩個鄉(xiāng)下姑娘,盡管這中間又來了兩桌客人。姚遠心里差不多把情況都弄明白了,叫姑娘過來結(jié)帳,與草料熊一起出了飯館,后邊傳來老板娘的聲音:“再來哦。”
胡愛黨早就吃完了面,正一個人蹲在馬路斜對過抽煙,見姚遠倆人出來,趕緊站起來招手。三人在馬路對面會合,胡愛黨問道:“咋樣,有啥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