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心互印攜手逛西京 意相合并足探名勝7
青龍寺在新昌坊,建于樂游原高岡之上,鄰東城南延興門。青龍寺“北枕高原,南望爽塏,為登眺之美”,是西京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場。寺中又有王韶應(yīng)所畫壁畫,備極精美,密宗盛行火祀之法,故其壁畫特點之一就是很注意畫火。
密宗在唐代的傳播,僅盛唐和中唐一、二百年,以后即漸告式微,密宗壁畫也在中原本土基本絕跡。韓愈曾作《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一詩: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暉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萬株紅葉滿。
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然云燒樹火實駢,金烏下啄赪虬卵。
魂翻眼倒忘處所,赤氣沖融無間斷。
有如流傳上古時,九輪照燭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間,靈液屢進玻黎碗。
忽驚顏色變韶稚,卻信靈仙非怪誕。
桃源迷路竟茫茫,棗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嶺隅鄉(xiāng)思發(fā),躑躅成山開不算。
去歲羈帆湘水明,霜楓千里隨歸伴。
猿呼鼯嘯鷓鴣啼,惻耳酸腸難濯浣。
思君攜手安能得,今者相從敢辭懶。
由來鈍騃寡參尋,況是儒官飽閑散。
惟君與我同懷抱,鋤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時清諫疏尤宜罕。
何人有酒身無事,誰家多竹門可款。
須知節(jié)候即風(fēng)寒,幸及亭午猶妍暖。
南山逼冬轉(zhuǎn)清瘦,刻畫圭角出崖窾。
當(dāng)憂復(fù)被冰雪埋,汲汲來窺戒遲緩。
詩中的“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然云燒樹火實駢,金烏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處所,赤氣沖融無間斷。有如流傳上古時,九輪照燭乾坤旱。”幾句,就是著重描寫的青龍寺密宗壁畫。
朱慶馀也寫過《題青龍寺》詩: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dāng)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
八仙庵是一座道觀,又叫八仙宮,位于東門外長樂坊,是西京最大的道教場所,相傳初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屢次翻修。庵前有兩座石頭砌成的大牌坊,兩旁樹木蔥郁,對面的照壁上刻著“萬古長青”四個大字,左右有鐘、鼓二樓,從山門至后殿,共有三進,左右都有跨院。八仙庵山門外還有一塊石碑,上刻“長安酒肆,呂純陽先生遇漢鐘離先生成道處”。
庚子年間,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避難到西京,曾經(jīng)在這里駐駕,贈銀整修,并頒賜“敕建萬壽八仙宮”,八仙宮因此得名,第三進正殿門楣上的匾額“洞天云籍”,就是慈禧太后親筆題寫的。
關(guān)于八仙庵的由來,姚遠也有另一套說辭:據(jù)說唐玄宗時期,長樂坊一帶有個徐家的稠酒頗負盛名,李白、賀知章、張旭等人經(jīng)常在此聚酒,不醉不歸。于是后人們就在徐家酒店附近修了這八仙庵,原本是用來紀(jì)念李白、賀知章、張旭等文豪中的酒八仙的,其中第一仙就是李白,而且在其畫像下還配了一首詩‘李白酒中仙,不做朝廷官。但辭長安去,漫游云中山’,到了宋朝時這里才變成道觀的。這種說法的證據(jù)之一就是那塊‘長安酒肆’的石碑。
蘇青興趣盎然,但是越聽越暈,不過也懶得再問姚遠到底哪個是真的了,考據(jù)這種事情,本來就是誰說的都有理,往往是越考越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