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未來
    在這個聲音出現(xiàn)之后,整個十一號指揮所瞬間陷入到了安靜之中。
    此刻,人們的臉上甚至還維持著憤怒,猙獰等神色。但片刻之后,那些神色便全部變成了震驚。互相扭打糾纏在一起的身體也僵硬的分開。
    鄭彥呼呼的喘著粗氣,腦海之中一片空白。之前與自己扭打的那個名叫李維一的戰(zhàn)友則嗚嗚的哭了起來。
    “我只是不想讓文明滅亡在我們手上,我不想殺死那么多人,不想……嗚嗚……我做不到……”
    鄭彥勉強爬起來,輕輕拍了拍李維一的肩膀。
    “你要明白,只有真的下定決心毀滅我們的文明,我們的文明才可能有一線生機。”
    這個道理,在場所有人心中都十分清楚。甚至,在過去所接收的訓練之中,不止一個人,不止一名軍官或者教官強調(diào)過這句話。在來到這里之前,戰(zhàn)士們也早就做過不知道多少次心理建設。可是,當最終時刻真的到來的時候,還是有人無法下定決心。
    未通過審核,便要以反人類罪的罪名接受軍事法庭審判。這意味著什么結果,無論誰都十分清楚。
    “唉。”
    鄭彥輕輕的嘆了口氣。
    在出執(zhí)行這次任務之前,他還有過顧慮,擔憂真的需要執(zhí)行任務之時會有人反對——事實上,在這次演習之中果然有人跳了出來,但現(xiàn)在,他所有的擔憂全都沒有了。
    這是可以從制度上排除人類意志影響的方案。
    可以預見,在未來,類似這次的演習還會有很多次,情況也可能千變?nèi)f化,這一次是軍方長出面要求停止引爆氫彈,下一次,人類文明聯(lián)合政府長親自出面提出要求也有可能。但最關鍵的地方在于,負責執(zhí)行任務的自己無法分辨引爆信號以及那些長們的要求是演習還是真的。
    無法分辨的結果,便只能是按照訓練所要求的那樣,無論信號是真是假,無論要求是真是假,總之,一接到信號便去引爆氫彈就對了。因為在過去的多次演習之中,不肯在接到信號之后引爆氫彈的成員都會被清理出去了。所有留下的,都是可以執(zhí)行命令的。
    “呼……”
    鄭彥輕輕的出了口氣,望向李維一,程建賢等幾個即將接受審判的戰(zhàn)友,心中滿是同情與痛苦。
    地球環(huán)繞軌道,太空軍基地。
    以劉文耀司令為的太空軍全體高層以及附屬的太空軍裝備研究院、空間環(huán)境中心席科學家等十幾名人員端坐在全息投影儀面前,神情嚴肅而莊重。
    這是一次由人類科學院所主導,眾多部門和研究機構參加的會議,會議的議題則很難簡單。
    “一味的強硬威懾,要求‘醫(yī)生’單方面做出讓步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必須要摒棄這種僥幸心理,摒棄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做好我方也要做出退步,乃至重大退步的準備。”
    “目前的研究分析表明,‘醫(yī)生’極有可能是因為智慧文明的活動會制造巨大熵增,加快宇宙熱寂過程的原因才試圖滅絕我們?nèi)祟愇拿鞯摹<热蝗绱耍胍畲舜瓮赜媱澇晒Γ曳骄捅仨氁龀隽睢t(yī)生’滿意的退步,在不觸犯它底線的前提下,雙方才有可能和解。”
    “在這里,我認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之間的比較可以較為形象的說明問題。在醫(yī)學領域,有時候良性腫瘤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出于某些原因,哪怕在明知良性腫瘤存在的情況下,因為種種原因,或者出于患者整體考慮,醫(yī)生也會允許它長久的存在下去而不對它做出干涉。”
    “兩種腫瘤之間最大的差別是,良性腫瘤不會生長,不會擴散轉(zhuǎn)移。換成我們?nèi)祟悾瑒t是科技不再進步,不再試圖進行星際殖民。只要能做到這兩點,在威懾計劃存在的前提下,我方戰(zhàn)略研究部門認為有一定的可能令‘醫(yī)生’撤銷滅亡我們文明的決定。”
    “現(xiàn)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讓‘醫(yī)生’相信我們不再展科技,不再試圖進行星際殖民?”
    言者是來自政府顧問處的一名顧問,劉文耀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叫項立輝。
    很顯然,他代表著長的意志。他的言也近乎直白的表明了長的態(tài)度。也即,為了文明的生存和繁衍,為了文明能長久的存在于這顆星球之上,可以放棄文明的未來。
    因為自身軍種特殊的緣故,身為軍方一員的劉文耀司令也得以參加此次會議。但這并未讓他感覺受到重視,反而感覺愈恥辱。
    原因,則同樣因為他是軍方一員。
    在遭受外敵的時候,身為一名軍人,不僅沒有辦法保衛(wèi)自己的文明,反而要參與謀劃如何斷送文明的未來,如何作出退步以換取敵人的仁慈……
    在項立輝之后,何正奇緩緩道:“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不要試圖欺瞞‘醫(yī)生’。我們必須真的做到將未來斷送,只有這樣才能達成和解。”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令‘醫(yī)生’真的相信,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再進步科技,乃至于殖民外星?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它相信,我們真的只能困于一隅,整個文明的所有進程,哪怕文明滅亡,都只能在一顆小小的地球之上度過?”
    迎接項立輝與何正奇的,是長久的沉默。虛擬會議室之中沒有一個人說話。
    在這個時候,劉文耀司令忽然想起了以往時候自己曾經(jīng)看過的,一本已經(jīng)有些歷史的科幻小說。
    那本科幻小說的思想與創(chuàng)意,在幾十年之后的今天仍舊讓人驚嘆。
    那本小說之中的人們似乎面臨過與此類似的情況。在那里,人們可以建造一個“低光黑洞”來完成對外界的安全宣言。
    很顯然,回到現(xiàn)實中,如果現(xiàn)在的人們有這項技術的話,人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將太陽系封閉起來——哪怕失去未來,也總比現(xiàn)在就滅絕要好。
    可惜的是,低光黑洞的技術要求太高,人們并沒有這項技術。
    那么……還有哪種方法,可以讓“醫(yī)生”相信己方的誠意和決心?
    強壓下心中的憤怒,恥辱和不甘等種種情緒,理智重新占據(jù)了上風。于是劉文耀陷入了長久的思考之中。
    虛擬會議室之中已經(jīng)開始了稍顯稀疏的討論。有人提出可以銷毀所有科學資料,建立一個****的政權,以宗教的名義宣布科學研究非法,由此來遏制科學的進步,達成將人類限制在地球上的目的。
    可是這個提議很快就被否定。原因很簡單,歷史已經(jīng)證明這種方法不可行。中世紀時代的歐洲,火刑與宗教裁判所都未能阻擋人們對科學的向往以及科學的進步,更何況現(xiàn)在這些已經(jīng)經(jīng)受過文明洗禮的人們?
    有人提出破壞地球生態(tài),強行降低生產(chǎn)力,令人類陷入終日只能為溫飽奔波的生活狀態(tài)之中,以此打斷科技的進展——科學研究是很昂貴的事情,沒有足夠高的生產(chǎn)力作為支撐,科學根本無法進步。
    但這個提議也很快被否定。原因很簡單,這根本沒有用處。展生產(chǎn)力同樣是人類的本能。無論環(huán)境如何惡劣,人類總能適應,總能再度將生產(chǎn)力展起來。并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又有人提出了更多匪夷所思的方案,但所有方案都被否定。
    在長久的傾聽之中,劉文耀腦海之中逐漸明悟:所有試圖從人類內(nèi)部制造阻礙來限制科學進步的嘗試都不可行。因為所有來自內(nèi)部的阻礙都將被解決。唯一可行的方案便是來自外部的限制。
    一個以人類現(xiàn)有的科技實力無法打破的外部限制,只有這樣的限制,才會讓“醫(yī)生”真的相信人類文明已經(jīng)從“惡性腫瘤”轉(zhuǎn)化為了“良性腫瘤”。
    他隱隱約約抓住了點什么,但那想法仍舊不甚清楚,無法形成完善的邏輯。
    此次會議總計召開了數(shù)個小時的時間。之后,會議宣布解散,相應的資料也布到了每一名與會者手中,下一次會議要在三天之后召開。
    劉文耀就自己那個隱隱約約的想法開始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并在太空軍內(nèi)部有權力參與此次會議的人之中召開了更多次的小型會議,開始就這個猜想進行探討。但很遺憾,直到開始舉行第五次正式會議,那個猜想都沒有浮出水面。
    在某個平常的日子,一份太空防御申請書擺在了他的辦公桌之上。
    申請書的內(nèi)容很簡單,一顆直徑大約有十幾米的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根據(jù)計算,該小行星對人類城市有一定威脅,所以要在太空之中將其擊碎。
    這是太空軍的日常防務活動,并沒有什么稀奇的。幾乎每年都會有幾份這樣的申請。這一次,劉文耀同樣批準了。
    于是,兩天之后,實景畫面之中,劉文耀清楚的看到,一枚星際導彈準確的命中了那枚小行星,將其在距離地球數(shù)千公里的地方擊碎。數(shù)萬顆小型隕石飄飄灑灑的沖進了地球大氣層,為地球之上的人們帶來了新一次的流星雨。同時,為了防止誤傷,所有位于隕石前進路徑上的航天器都提前做出了規(guī)避。
    看著這一幕,劉文耀忽然間想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