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言
    **************************************
    所謂的平行宇宙,指與我們的宇宙并存但互不相連的世界。在這個平行的宇宙中,也有另一個銀河系,另一個太陽,另一個地球
    公元2135年,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fā)現之一---超空間航行理論發(fā)表了,人類從此離開了太陽系,踏上了進軍宇宙的歷程。為紀念這個偉大的科學發(fā)現,聯合國于當年通過決議,啟用新歷法,以當年為星歷元年,人類的新時代開始了。
    在其后的五百年間,就如同之前大航海時代一般,人類對地球周邊的世界展開大規(guī)模的勘探和開發(fā)---標注星圖、給新發(fā)現的星體、星云命名每天都有新的發(fā)明,每天都有激動人心的新發(fā)現到了星歷532年,人類已經先后發(fā)現了數十個適宜居住的星球,大規(guī)模的宇宙移民在開始發(fā)現第一個適宜居住的星球伊甸行星時就開始開始了,建設這些新的人類殖民地消耗了人類幾個世紀的時間,這一時期普遍被稱之為人類的另一個黃金時代。
    隨著人類邊疆的擴展,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在這一波的向宇宙的擴展中,地球中心的地位相應地被削弱了,而第一代移民逝去后,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孫對地球的感情和依戀也逐漸淡泊,對他們而言,地球只不過是一個祖先曾經生活過的一個多水星球。殖民地政府對于本星球事務的控制和發(fā)言權越來越大,要求獨立的呼聲也越來趕往高,與地球之間的關系也開始出現了緊張,一切事態(tài)的發(fā)展似乎就象是北美從英帝國手中獨立出來的翻版
    星歷571年3月,在殖民地新倫敦,不滿地球聯合政府的部分殖民者在地球代表處門前舉行示威游行時,一個“人群中有炸彈”的謠言引起了人群的驚慌失措和胡亂奔走,并造成了互相踩踏。在警察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局勢之后,現場已是一片狼藉,這場和平示威和訴求,最后竟演變?yōu)?7死,一百多人受傷的慘劇。
    沒人知道造謠者是誰,是不是個陰謀,真相也許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也許它將永遠埋在歷史的塵埃中。憤怒的殖民地民眾把怒氣發(fā)泄到了無辜的地球聯合政府的頭上,殖民地政府開始公開討論獨立問題,新倫敦的民意調查也表明,有高達百分之八十七的民眾支持獨立,緊張局勢持續(xù)升級,地球聯合政府的幾艘太空戰(zhàn)艦開始在新倫敦的行星軌道上巡邏待命,人們不禁紛紛猜測:會再出現一場獨立戰(zhàn)爭嗎?
    單純從軍事力量上而言,地球聯合政府無疑占了壓倒性優(yōu)勢,除去龐大的星際艦隊外,還有為數達幾百萬的陸戰(zhàn)部隊,而新倫敦殖民地,除了警察部隊、就是幾艘老舊的太空戰(zhàn)艦及空間巡邏艇,無論是裝備上還是訓練上都遠不及地球聯合政府,唯一占有優(yōu)勢的就是支持新倫敦的殖民地星球也比支持地球聯合政府的要多得多,然而,盡管如此,人們普遍認為這場戰(zhàn)爭地球方面必勝無疑,人們討論的是地球方面能多快結束戰(zhàn)爭以及如何盡少傷亡的問題,只有少數遠見人士,以之前歷史的無數教訓為參考,一針見血地指出,地球方面不會輕易獲勝,戰(zhàn)爭將會是持久的和血腥的,最終對雙方而言,這都是一場災難。
    不過幸好的是,人們吸取了原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教訓,在最后關頭,外交斡旋和談判占據了上風。星歷571年9月,在艱苦的談判后,新倫敦條約簽訂了,包括新倫敦在內的數個殖民地如愿以償,戰(zhàn)爭終于得以避免,所有憂心仲仲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的人類都不禁松了一口氣。
    然而,誰也沒想到,新倫敦條約的簽訂,竟然是人類世界的一道分水嶺。
    在條約簽訂后,地球聯合政府吸取了經驗教訓,放下架子,逐步調整了自已作為人類起源地的優(yōu)越心態(tài),以平等共處的態(tài)度與其他少數幾個地球附近的殖民地政府重新組建了地球聯邦,在參議院的明智領導下,聯邦按自已的步調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與此相反,新獨立的各個殖民地政府雖然也共同組建了同盟,但同盟出于對聯邦壓倒性的武力優(yōu)勢的恐懼,走上了軍事擴張的道路。到了星歷712年,同盟不論是疆域、資源還是軍力已經遠超地球聯邦,也是在同一年,軍人出身的參議員史蒂夫在忠于他的部隊支持下控制了議會,授予自已為終身最高元首,大權獨攬,實行新聞管制和高壓統治,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裁者,沒有皇帝之名的皇帝。
    星歷782年,同盟的第三任元首約瑟夫.史蒂夫控制議會通過決議,銀河帝國誕生了。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這句話放在國際關系和政治上也不例外。從同盟和聯邦分裂以來,雙方雖然一直關系不睦,但好歹還能保持相安無事,不過口頭上不說,但私下里一直相互以對方為假想敵,到了史蒂夫的上臺,隨著眾多的異見分子不斷因迫害、高壓而逃往聯邦,雙方關系開始急劇惡化了,公開地指責成為家常便飯,軍事對峙逐漸成形,這場將近一個世紀的緊張對峙被后世稱之為新冷戰(zhàn),直到星歷804年戰(zhàn)爭的來臨。
    雖然新冷戰(zhàn)開始后聯邦就開始擴充軍力,以彌補雙方在實力上的差距,不過一直到開戰(zhàn),聯邦的軍力相對于實行軍事擴張政策的帝國,還是處在相當的劣勢,開戰(zhàn)以來盡管實行了堅壁清野并進行頑強抵抗,但在帝國軍突然襲擊及強大軍力面前,聯邦軍仍然不斷失利,盡管大部分居民都在帝國軍抵達前成功撤離,但開戰(zhàn)僅半年時間,與帝國相鄰的邊境地區(qū)十多個行星、太空站等還是相繼淪陷了,聯邦形勢岌岌可危,帝國艦隊兵鋒直指地球,聯邦急需一場關鍵勝利穩(wěn)定戰(zhàn)局,鼓舞士氣,擋住帝國軍的進攻。
    星歷806年,聯邦集中兵力,由著名將領漢密爾頓將軍指揮,在大角7星域戰(zhàn)役中,重創(chuàng)了帝國軍風頭最勁的第二、第三、第七艦隊,擊沉和重創(chuàng)了包括42艘太空母艦在內的近四百余艘帝國軍各類艦艇,擊毀各型戰(zhàn)機3800余架,取得了開戰(zhàn)以來聯邦第一個偉大勝利,雖然聯邦艦隊同樣損失慘重,但畢竟是第一次,聯邦擋住了帝國軍的前進步伐。
    經此一役,帝國軍艦隊元氣大傷,兵力使用捉襟見肘,面對聯邦的全面反擊,帝國不得不從新占領區(qū)域全面撤退返回本土,依托在本土的空雷、預警偵察衛(wèi)星、空間要塞及自動防御炮塔等構建的防御網進行專守防御;而聯邦兵力較帝國本就弱小,在收復了大部分被占星球后,也成了強弩之末,面對帝國的堅強防線,繼續(xù)發(fā)動新的一輪攻勢根本就是有心無力,戰(zhàn)線基本穩(wěn)定在開戰(zhàn)前的分界線附近。
    經過之前的激戰(zhàn),誰都明白了對方不是個軟柿子,除了前線一些小規(guī)模的戰(zhàn)役和沖突,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事暫時是平息了,聯邦和帝國雙方開始進入了新的一輪蜇伏期,清舔傷口,雙方都在擴充軍備,征召后備人員,積聚力量新一輪的大規(guī)模戰(zhàn)役正在醞釀當中。
    在這樣復雜微妙的形勢下,銀河帝國邊遠星域行星海德堡的瑞森.尼高爾接到了帝國征召入伍通知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