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雖然有點不厚道,可就是不厚道了
南邊水災、朝廷商議開放糧倉賑災事宜,卻有大臣議論關內干旱之事。
以往關中干旱還可調運南邊糧食解圍,如今關內連月不曾下雨,這糧食必然會減產,若是一直干旱下去,都城內百萬子民將何以度日。
一些耿直大臣在朝堂上直言道:“那總不能置災民于不顧吧,還是解決眼前困事最為要緊。”
一時朝中竟然分成兩派,有不建議大放糧倉,若城內百姓因糧食不足而生事,將是滅頂之災,恐傷及朝中根本。
一些大臣認為不顧南邊百姓死活,亦是傷及國之根本。
兩邊吵得你死我活,圣上坐在威赫凜然的寶座之上,不動聲色地盯著他的眾位大臣們......
朝廷如何決斷,百姓們不知道,關內百姓只知許久不下雨,糧食減產,未來的一年又要挨餓了。
一些銀錢富裕的人家已經在想南澇北旱,賦稅只會減、不會免,若是遇上連年干旱,這日子要如何過,為今之計只有屯糧。
羅家本就不靠賣糧糊口,近幾年來,只留了幾畝田地自家種,其余的都租了出去,是以羅家種的那幾畝地,除去賦稅,剩余的都屯了起來,省一省,加上今年的收成,堅持個一年兩載不成問題。WwW.ΧLwEй.coΜ
只能說慶幸關內種的都是粟、麥、豆類這種耐旱的莊稼,不至于顆粒無收,讓大家更為擔憂的是,今年的賦稅。
阿奶與家里人商議一下,決定拿出部分存錢去鎮(zhèn)上買些糧食回來,做個長久的打算。
驚雷村就這么幾戶人家,有人看羅家去買糧,回頭尋思了下,也去買糧。
如阿奶這般想法的人家不在少數(shù),鎮(zhèn)上的糧鋪光是粟都漲到了三十幾文錢一斤,稍一猶豫,糧就被搶空了。
隨后,糧食價格一日高過一日,村里人都說羅阿婆會算計,糧食在漲,可稅賦不一定會漲,等到收成時,要糧沒糧,要錢沒錢,還不如用現(xiàn)在的存錢都買了糧,里外里更劃算一些。
阿奶一時竟被說成了老雞賊。
這是阿奶始料未及的,笑得阿爺好幾天沒合上嘴。
如阿奶這般老雞賊...呸,老奸巨...不是,反正她老人家在三叔的婚事上看到了一線生機,她可以用糧食換個不錯的小女娘回來。
雖然有點不厚道,可就是不厚道了!
媒婆一聽也覺得是個法子,然未到真正餓死人的時候,有些人家倒是同意糧食換閨女,但獅子大開口,一要就是幾石的糧食。
待媒婆表達完對方的意思后,阿茶望了眼阿奶,十分建議道:“不如就讓三叔先這么著吧,萬一明年就考中秀才了呢。”
媒婆微微一笑,不發(fā)表意見。
阿奶眸光再一次深了深,未拒絕,只是與媒婆說道:“容我再想想。”
“是呢,此乃大事,確實要思慮周全再做決定。”媒婆倒是個左右逢源的,哪邊都不得罪,難怪十里八鄉(xiāng)之中,就屬她的生意最好。
待媒婆走后,阿奶與阿茶低聲說道:“你這主意有一半可取之處。”
阿茶:???
阿奶未解釋,只是目光悠長地看著遠處,眼里晦澀不明,她滄桑悲涼地低喃著:“你還小,不知這世間諸多悲苦練就出來的人心,有多......”
阿茶垂眸,她不是不懂。
那日后,阿奶沒有再去找媒婆,媒婆也未曾來過。
隨著日日烈陽當照,村里面人心也日益浮躁起來,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阿茶的小弟們,三兩兩頭挨打不說,個個吃不飽,沒有了往日的活力,沒轍,大家不知道這場干旱會持續(xù)多久,只能開始節(jié)儉吃食,一家老小,除去做體力活的吃些干糧,剩余的都是喝些稀飯對付過去,小孩子喝了個水飽,可跑一跑、跳一跳的,立馬就餓了。
阿茶建議大家不如各回各家,老老實實的待著節(jié)省些體力,奈何一個個挨不住寂寞,總想聚堆,可聚堆又能做什么,排排坐、望空發(fā)呆嗎?
其實也不是不行......
從早上阿茶就發(fā)覺小阿芙腳步虛浮,待到大家一起玩時,這小丫頭直接暈了過去,等把人弄醒來,才知她是餓暈過去的。
張二娘子家沒有田地,她們娘三的吃食都是靠著賣繡品掙來的錢去買的,如今糧價一上漲,她們家的日子便不好過了。
張二娘子自己舍不得吃,卻給兩個閨女頓頓都做張餅子,小阿芙懂事,每次只吃兩口,就把餅子藏起來,留著以后家里糧食不夠了,她再拿出來給阿娘和阿姊吃。
小阿芙的孝心讓二狗感動地直掉眼淚,阿茶看著眾小弟們原本還算圓潤的小臉,如今也往面黃肌瘦發(fā)展了,揪了揪頭頂上的小發(fā)髻,決定帶著大家上山打獵。
這回、要做些準備才可上山,首先是要把阿爺?shù)墓笸低档哪贸鰜恚€有阿爺藏在墻洞里的箭矢也一并掏出來。
阿茶又偷了些阿爺?shù)臒熑~,點燃后給大家伙熏身,這玩意可防部分蛇蟲,做好準備,先帶著一部分人進了山,其余人在山下等著,若是一直不見她們回來......
就找下她阿爺......
哈哈~
這會家中的大人都在田間搶救莊稼,一時沒人注意到她們。
就這么的阿茶帶著二狗和三狗這兩個得力助手進了山,小栓子機靈,留在后方掌舵。
別說,回回上山總能有些收獲,阿茶的這些小弟們天天能有點肉吃,在他們看來,老大就是蓋世英雄,唯一不足的是,能讓他們碰一碰弩就好了。
阿茶:笑話了,這敢隨便給嗎。
沒兩天,孩子們又恢復了些活力,家中大人瞧了還挺納罕,甚至有人說:“還是小孩子適應能力強。”
這話讓阿茶.......
又過了諸些時日,村口偶爾會路過一兩位衣衫襤褸、形容槁枯的流民,這些流民大多都是從南方逃過來的,那邊有些難民落草為寇,讓本就不晴朗的局勢更加亂了幾分,這些草寇又把朝中的賑災糧給劫持去,圣上震怒,卻也解不了燃眉之急,少部分難民得到了救濟,一部分難民不得不逃荒而來。
這些流民不是身有染疾,就是餓得兩眼發(fā)直,看著落單的孩童,眼神兇狠而瘋狂,一個個形似走尸,村民不敢隨意發(fā)善心,怕引來流民聚眾,都拘著家里的孩子不讓出去。
阿茶也同樣被勒令在家,過起了深居簡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