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301章 301聯(lián)軍分歧
,我的第三帝國 !
認識隆美爾的人,都知道這個人是一個天生的冒險家,那些所謂的全能領袖在他的面前比起來似乎都不值一提。這位隆美爾將軍喜歡自己鉆進坦克里,和自己的部隊一起進攻;這位隆美爾將軍喜歡坐在輕型飛機上,把身子探出飛機外面給他自己的部隊拍照;這位有些略顯冒失的將軍最危險的經(jīng)歷是子彈打中了距離他不足兩步遠的參謀官。
當然如果熟悉真實的二戰(zhàn)法國戰(zhàn)史、還有非洲軍團歷史,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讓人悲劇的事情,這個叫隆美爾的將軍是一個極其喜歡戰(zhàn)場抗命的指揮官。一旦他發(fā)現(xiàn)機會——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只要他判斷為機會,他就會進攻。
這為他博來了沙漠之狐的美譽,也給他埋下了后來戰(zhàn)敗的禍根。而現(xiàn)在他擁有比另一個時空里更昌隆的“圣眷”——比起希特勒的厚愛來,這一次隆美爾可是被阿卡多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私下里他甚至以元首親軍自居。所以在利斯萊,他和古德里安做出了幾乎一模一樣的決策來。
他耐著性子把指揮部安排在利斯萊,然后就丟下了參謀和隨從,爬上了一輛豹式坦克,隨著他的“偵察部隊”繼續(xù)向前,發(fā)動了一場讓所有人都哭笑不得的“將軍偵查”。
這一次有限的偵查行動一口氣偵查到了法國重鎮(zhèn)馬爾勒的城下,等隆美爾來到馬爾勒的外圍,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得知了法國守軍沒有什么能耐之后,他就決定讓他手里根本不多的兵力發(fā)起進攻了。
他的獨特偵查方式就是坐在坦克里,用最快的速度穿城而過,聽著打在坦克上的槍聲判斷出法國守軍的人數(shù)。這個方式聽上去有些冒險,但是隆美爾在經(jīng)過了外圍的試探之后,發(fā)現(xiàn)法國人根本沒有心思守住這里,于是他那冒險精神或者說是zuo死精神就顯現(xiàn)了出來,做出了這個危險系數(shù)9。9的瘋狂舉動。
法國人也沒想到會有這么一個不怕死的敢一輛坦克橫穿市區(qū),等他們回過神來的時候這輛坦克已經(jīng)穿城而過了。當然這也證明了法軍缺乏準備,沒有反坦克武器的弱點。很快第7裝甲軍的1個坦克團和1個摩托化步兵團趕上了他們的指揮官,并且把法軍趕出了馬爾勒。
在馬爾勒的勝利讓自信心爆棚的隆美爾找到了繼續(xù)向西北方向“偵查”的理由,他決心命令他的部隊繼續(xù)向他們原先預計好的目標進攻,他們將猛攻法軍,攻占勒卡特萊。
而馬爾勒的失守,也徹底打懵了法軍,原本判斷德軍攻占斯通是準備南下的法軍司令甘末林這時候才發(fā)現(xiàn)德軍真正的目標是要合圍他在比利時境內(nèi)的主力,于是匆匆忙忙下令在法國境內(nèi)的部隊組織反擊,可是他收到的是戴高樂在斯通已經(jīng)慘敗的消息。
古德里安的配合讓隆美爾非常舒坦,當他得知了古德里安手里的第1裝甲軍已經(jīng)路過利斯萊,猛攻萊昂并且占領了那里的時候,他用了一個單詞“心領神會”來形容他的這個側翼搭檔。奪下萊昂的消息也讓他更加放心大膽的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他的部隊一路上都帶著橡膠管子,搜刮被丟棄的法軍汽油還有民用的汽油,用來貼補沒有補給的尷尬境地。古德里安的裝甲第1師情況略強有限,也需要時不時就地取材,兩個將軍就如同兩個土匪一樣一路打家劫舍完成了他們預先規(guī)劃好了的作戰(zhàn)任務。
當然在隆美爾的部隊北部,倫德施泰特麾下的第5輕型裝甲軍為了避免隆美爾的第7裝甲軍過于突出,也只好極不情愿的被拖著繼續(xù)向前,盡管沒有那么的積極主動,但是他們面對的英法聯(lián)軍防御更加薄弱,所以他們不知不覺間也已經(jīng)打到了勒卡特萊的北部城市勒卡特奧。
第5輕型裝甲軍趕到勒卡特奧的時候,這里的法*隊已經(jīng)離開了,他們被隆美爾的攻勢威脅到了側翼,無心戀戰(zhàn)的他們把這座重要城市放棄給了第5輕型裝甲軍,還有一個滿是傷兵的醫(yī)院。
德軍的推進速度顯然徹底嚇傻了法國指揮官們,他們在比利時的防線讓他們的處境變得十分尷尬:如果他們撤退,那么他們一直以來堅持維護的比利時盟友利益就會蕩然無存;如果他們繼續(xù)堅守,那么他們將面臨被合圍在比利時境內(nèi)的風險。
在一片狼藉的布魯塞爾,已經(jīng)晉升為布魯塞爾守備軍司令的格魯爾上校面色木然的盯著他面前的甘末林還有英國遠征軍司令官,大英帝國參謀總長戈特勛爵。他們兩個人是刻意趕過來希望格魯爾上校能夠理解他們所做的決定的。
“格魯爾上校,我們必須確保整個聯(lián)軍的安全。”戈特有些硬著頭皮的說道:“德軍在我們的后方威脅到了運輸補給線的安全,這讓我們失去了主動權,我們需要縮短防線,抽調(diào)出一部分兵力南下反擊德國人……請你理解。”
“所以我被臨時任命為布魯塞爾的防御司令,幫你們拖住德國人的進攻?”格魯爾盯著戈特問了一句。
“是的,如果比利時部隊能夠在布魯塞爾堅持兩到三周,那么我們就會反攻,作為盟友,我們會履行我們的義務。”甘末林在一邊也很不好意思,開口幫著戈特勛爵說道。
其實向后撤退放棄一部分比利時領土,這個主意是戈特想出來的,也是他一手促成了這個計劃在聯(lián)軍指揮部獲得了通過。比起休戚相關的法國與比利時之間的聯(lián)系,英國更容易做出放棄一部分比利時利益的決定出來。他們必須優(yōu)先保證英國遠征軍的安全,才會去考慮其他的事情。
但是,即便是這樣,英國決定促成英法聯(lián)軍主力后撤的決定,也是非常不情愿的,而且是備受質(zhì)疑的。至少遠征軍第2軍的第3師師長蒙哥馬利將軍,就非常不同意這種出賣行為。他建議抽調(diào)出一部分精銳部隊,南下應付德軍裝甲部隊,大部分守軍繼續(xù)堅守在原地。
很遺憾的是他的建議沒有得到戈特的重視,英法聯(lián)軍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一部分比利時控制區(qū),來縮短防線抽調(diào)兵力南下,以此確保整個聯(lián)軍補給線的絕對安全。
但是如此一來他們就舍棄了比利時的部分利益,也就遭到了大部分比利時軍官的抵制。這種憤怒和抵制的情緒在聯(lián)軍內(nèi)部蔓延,甚至已經(jīng)有些影響到了雙方的合作關系。比如說在很多時候,比利時守軍拒絕給撤退的英法聯(lián)軍提供燃油,也拒絕為這些盟友們運送糧食補給。
但是在這種互相推脫和掣肘的作用下,盟軍那緩慢的龜縮速度,始終無法擺脫德軍b集團軍的追殺,防線是一縮再縮,可是依舊無法抽調(diào)出有效的兵力去支援自己那脆弱的南部補給線。
如今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已經(jīng)成為了德軍可以直接威脅的前線城市,比利時這個國家也到了生死攸關的危機關頭,大部分比利時守軍決定誓死不退,與這個國家共存亡。可是他們的想法依舊是希望法國和英國可以停下后退的腳步,與他們聯(lián)起手來決一死戰(zhàn),而不是像現(xiàn)在一樣,每天帶著行李和裝備散漫的走在逃跑的路上。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雙方的尷尬碰面,兩方面互相看不慣對方的決定,所以只好如此灰頭土臉的商議接下來的問題。
“格魯爾上校,我知道你們是為了祖國,我也希望能夠和你一起堅守這座城市,可是我們不能感情用事,我們必須為了勝利作出必要的取舍。”戈特勛爵嘆了一口氣再一次勸說道:“我們必須在南部取得勝利,才能安心北上殺回到布魯塞爾。”
“我們?依靠著薄弱的兵力防御如此廣大的領土,還必須堅持2周時間?你覺得我們能夠做到么?”格魯爾快被自己的盟友這種天方夜譚一般的要求氣樂了:“我們?nèi)狈χ匦臀淦餮b備,無法阻擋在北部地區(qū)的德國第6裝甲軍,也沒有能力反擊在我們南部不斷推進的德國第2裝甲軍,我們拿什么來守住布魯塞爾?”
“這個……”戈特臉色微紅,沒好意思開口。
法軍司令甘末林只好硬著頭皮拿出了他們的計劃:“比利時集中兵力堅守布魯塞爾,德軍的裝甲部隊在大城市作戰(zhàn)中效能不高,守住兩周時間還是可以做到的……這也是我們來找你的主要原因。”
這個計劃的可行性相對于其他作戰(zhàn)計劃來說更高,只不過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副作用,那就是這樣堅守布魯塞爾,會把這個城市打成一片焦土,不管最終戰(zhàn)爭的結果如何,布魯塞爾這座城市都將成為廢墟的代名詞。
格魯爾上校看了甘末林一眼,沒有說話,他只是走到門旁邊,打開了辦公室的房門,然后對著兩位軍銜比他高得多的將軍做了一個送客的手勢,這才開口說道:“不管你們?nèi)绾未蛩悖壤麜r人都會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保衛(wèi)他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