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最快更新重回初三 !
早上睜開眼,先聞到的是油條和油餅的香氣。
林美走到廚房,看到熟悉的舊搪瓷盆里是油條、油餅和炸糖糕,旁邊的小奶鍋里是微微有點燙手的豆?jié){,小碗里還放著兩個茶葉蛋。
她坐下來邊吃邊發(fā)呆,腦子里簡直是一盆糨子。
外面的太陽很曬人,她走在陰影里,有種如墜夢中的感覺。花壇邊是一排的大臉盆曬的醬,用白紗布蒙著。王奶奶在廚房干活,沖著窗外喊:“嬌嬌!別亂跑!”
胡同另一頭傳來小女孩的聲音:“知道了!”
王奶奶從窗戶看到林美:“美美啊,去找你媽嗎?”
林美還沒說話,王奶奶說:“你就穿這身啊?”
她低頭看自己,舊的蘋果綠橫條紋T,一條純棉運動褲。
胸口平得太有真實感,讓她盯著看了好一會兒。
“頭也不梳?”王奶奶看這院里的孩子都跟自己家的似的,擦著手說:“你等等,我給你拿把梳子。”
林美此時才有那么一丟丟的感覺,連忙說:“王奶奶,我是出來扔垃圾的,我回家梳。”
像跑五十米一樣沖進家門,沖進廁所,對著那個帶著銹斑和水垢的鏡子,林美盯著看了一會兒,轉(zhuǎn)身出來坐在沙發(fā)上。
——肯定還是在做夢。
林美聽王奶奶的梳了個馬尾,連鏡子都沒敢多照,換了身衣服,重點是換上了那件看起來很不像樣的胸罩。她別別扭扭的收拾好了自己,再也不敢在房間里多呆,拿上鑰匙第二次出了門。
這里是林家以前住的舊小區(qū)。一條狹長的胡同,兩邊是三層高的紅磚舊樓,住的都是紡織廠的老職工。
出了舊樓這一片,前面臨街是新蓋了沒兩年的新樓,全是六層的小樓,一共四幢,聽說是最后一批福利房,以后廠里就不蓋房了。
院里住的都是一個廠的職工和家屬,林美一路走過來,遇上的都打招呼:“美美,找你媽去?”
林美挨個點頭,有一些還認(rèn)識叫得出名字,有一些已經(jīng)徹底沒印象了。
走到大門口,她跟自己的腿有意識似的拐進了大門口的小賣部。看小賣部的是個大爺,好像姓唐。
唐大爺認(rèn)識這院里的每一個孩子,見了林美也不起來,指著冰柜說:“吃什么自己拿吧。”
林美還有些反應(yīng)遲鈍,一摸兜說:“沒帶錢,大爺,我回來再買。”
“拿吧,一會兒把錢送過來就行。”唐大爺拿著大蒲扇拍打腿,“你不是去找你媽的嗎?”
林美漸漸有了腳踏實地的感覺了,換句話說,她知道這不是夢了。
推開冰柜的拉門,一股冷氣白霧撲面而來,林美被眼前這些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冰棍、冰淇淋震住了,帶著詭異的懷念對它們行注目禮。
“在下頭。”唐大爺又發(fā)話了,“今天送來有點化了,我就放在下頭了,你翻翻。”
林美順著唐大爺指的地方翻,然后就看到了一大堆的小雪人冰糕。
她拿了一個,唐大爺說:“行了,關(guān)上吧,冷氣都跑光了。”再拿蒲扇一指冰柜下方的舊紙箱,“扔那里。”
林美把包裝紙扔了,看著熟悉的小雪人都舍不得下嘴,她還記得這種雪糕奶味特別濃。
“唐大爺,這個多少錢?”她問。
“五毛,批發(fā)四毛。”唐大爺看著電視說。
五毛,真是良心價。
林美吃著懷念的冰糕過馬路。
紡織廠是建國后蓋的,那時這一片都是荒地,蓋了大廠子后才有了人氣,漸漸形成了一塊區(qū)。不過改革開放后,紡織廠就慢慢不行了。
這條馬路叫紡織路,路這邊是廠,路那邊是家屬院。從紡織一廠一直到八廠,后來紡織一廠成了總廠,八廠后來改做挖掘機了。
現(xiàn)在是都不行了。
林美他們家是紡織四廠。
路上的車不多,這一片連商店都很少,雖然是條大路,但很少有車從這里過。
林美的媽媽在廠區(qū)的圖書室工作,圖書室也兼檔案室,旁邊還有個信息化辦公室,擺著幾臺586電腦。
林美過了馬路先看到的是紡織廠附中。紡織廠有幼兒園,小學(xué),附中。林美從小就是一路上過來,高中時考上了市三高。
說起附中的校長也算是個能人。校長是紡織廠老廠長的小兒子,在家里行三,去上海讀的大學(xué)。回來后都以為他要進廠領(lǐng)導(dǎo)班子,結(jié)果他一心為公,去教書育人,跑去附中當(dāng)校長了。
人稱小廠長。實在是因為廠長的另外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當(dāng)年上山下鄉(xiāng),老大和老二現(xiàn)在一個在黑龍江,一個在新疆。
廠里的老人都說小廠長是個能人。這話真不假。紡織廠一直有政策扶持,畢竟一個廠有幾萬職工,真要倒了這些人怎么辦?再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紡織廠再怎么說有廠區(qū)、廠房這么多地,賣出去也是一筆不小的錢啊。
只是廠里一直把職工跟廠綁在一起,誰要買地就要負(fù)責(zé)安置職工,結(jié)果連著嚇退了兩個有心要買的“老總”。
廠子成了這樣,小廠長卻是一路青云直上。他把紡織廠附中辦成了市升學(xué)率第二的名校,最后跟省二中聯(lián)合。小廠長則去了省教育廳。林美記得她最后一次聽到小廠長的消息是他正打算往中央活動。
此時再看附中這舊大門,林美不由得想起老人說的話,小廠長果然是個能人啊能人,老人的話果然沒錯。
“你怎么來了?”林媽媽一見林美就趕緊起來,把她拉到電扇底下,“快扇扇。”然后拿著報紙對著林美滿是汗珠的額頭一陣狂扇。
林美瞄了眼掛在墻上的表,才八點四十五。頓時覺得早的都不像話,也可以倒推出她起床時更早。
早知道這么早就接著睡覺了,太浪費時間了!
林媽媽工作的圖書館里沒什么好書,就放著兩排書架,有八成都是一看就枯燥得不得了的所謂技能書。林媽媽說:“你去玩會兒電腦吧。我拿鑰匙給你開門。”
一聽電腦,林美自然是興致勃勃。
林媽媽這屋就她一個,鎖上門帶林美去了走廊另一頭的計算機信息室,打開門,屋里拉著窗簾,又暗空氣又不好。
兩排嶄新的586蹲在桌上,林美有種看到古董的新奇,但她一點都不想玩。這里沒拉網(wǎng)線,能上網(wǎng)她看看還行,不能上網(wǎng)干什么?對著586懷念嗎?
林媽媽說:“那要不打開空調(diào),你在這屋涼快會兒?”計算機信息室是這三層樓里僅有的裝空調(diào)的房間,汽車班的那群小子吃完中午飯就喜歡過來要鑰匙進來吹空調(diào)睡午覺。
林美搖頭,她一個人坐在這屋里干什么?
“那你回家看電視吧。”林媽媽說。
出去后,林媽媽給了林美十塊錢,“中午回去給你帶炸雞,快回去吧,這么熱的天別在外面跑了,在家看電視。”
林美乖乖的跟林媽媽揮手說拜拜,覺得自己真是萌得發(fā)指。下樓路過一樓的茶水間,茶水間外不知為什么擺了個體重計。她上去一稱,見指針頑固的停在了“45”這個數(shù)上。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林美真的美得發(fā)飄,要知道她有多少年沒下過“55”了,其實大多數(shù)她一直停留在“60”左右……
所以看到“45”,她的第一個印象是:我居然還有這么瘦的時候!
這簡直比中大獎還讓人激動啊。
再次拐到唐大爺?shù)男≠u部,把林媽媽給的錢全都批成了小雪人提回家。
到了此時此刻,她必須承認(rèn),在她身上發(fā)生時光回溯這種匪夷所思的科幻故事。不過過程是次要的,結(jié)果才是重點。
重點是……
林美打開電視,長虹的二十五寸大彩電,在他家一直服役到十年后,等到家里都換液晶了它還不壞。還能在液晶電視壞了以后拿出來應(yīng)急。
《西游記》,《還珠格格》,《新白娘子傳奇》。
林美溜了一圈,發(fā)現(xiàn)一個臺居然在放《成長的煩惱》,于是欣喜的看起來。
一集播完,她干掉了四個小雪人,十塊錢買的照這么看就能撐兩天。家里電話突然響起來,她順手拿起來:“喂。”
“林美,你作業(yè)寫完沒啊?”電話里一個挺熟,但名字在嘴邊怎么都想不起來的聲音說。
“……作業(yè)?”林美的心就像突然掉到一個黑洞洞的大洞里。
“你不會還沒寫吧!快開學(xué)了啊!”電話里大叫起來。
“……”林美突然覺得,其實時光回溯除了帶來的好處之外——比如體重變成45和再吃到小雪人,還有變年輕這個永遠的命題。
它還是有壞處的。
林美在這種時候還能記住重點:“你寫了嗎?”她趕緊問電話那頭的姑娘。
“就剩下作文了。”電話那頭的姑娘嘆氣,“不想寫啊……一共十一篇……”
林美顧不上再為這個噩耗痛哭,馬上說:“借我看看!”
“……”姑娘沉默了。
林美想起她到現(xiàn)在都還沒想起這姑娘是誰,當(dāng)然不可能找到她家去,現(xiàn)在問姑娘貴姓就更扯了,當(dāng)機立斷道:“來我家吧,我請你吃雪糕。我還有幾本作文書,都是新買的,上面都是例文。”
“那好吧,我下午去找你。”姑娘說。
林美呼的松了口氣,掛了電話就直撲她的房間。
房間里還跟她早上走的時候一個樣。床上是還沒疊的毛巾被,還有她脫下來的衣服。床旁邊是書桌,上面就放著她的課本和一個貼滿貼紙的課程表。
林美認(rèn)了半天,無奈承認(rèn)她已經(jīng)認(rèn)不出貼紙上是什么動畫片了,好像是個印度的圣斗士。
暑假作業(yè)很快找出來了,兩個十六開的,寫著暑假作業(yè)的本子,綠色的是數(shù)學(xué)和幾何,粉紅色的語文。
這兩本都只寫了半頁。應(yīng)該是發(fā)下來后她做著玩的。
除此之外,她把所有的筆記本,印刷精美的從精品店淘來的小本子都翻出來了。因為她不記得她把暑假作業(yè)記在哪里了。但能確定的是,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七八個本子上。
速速翻了一圈就找著了。讓她佩服自己的是她把作業(yè)和回校時間都記在了一起,上面還有批注。
8月27日回校,交作業(yè),打掃衛(wèi)生。8月28日,穿校服,開會,發(fā)書。8月31日,正式上課。
林美回客廳拿報紙,上面的日期是8月21日。如果報紙是昨天的,那今天就是22日。
她最多有六天的時間把作業(yè)趕完。
林媽媽中午提著買的菜打開門,先去放電視的客廳看了眼,沒見著自家閨女,喊:“你在哪兒呢?”
“在屋里。”林美喊。
林媽媽循聲找來,正打算把買的炸雞腿給閨女,一眼就看到閨女伏案奮筆疾書。
林媽媽不打擾女兒用功,就問了一句:“能趕完嗎?”
林美沒想到她媽在這個時候就這么開明了,點頭說:“應(yīng)該可以。”
“那你用功吧。”林媽媽說,“等我做好飯叫你。”
林美連頭都顧不上抬,她已經(jīng)想好了,先把容易的給趕了,比如抄寫英語單詞這種不需要腦子的,等下午那姑娘來了,再把那兩本給解決了。剩下的還有語文、數(shù)學(xué)、英語都要求做三十頁的基礎(chǔ)練習(xí)冊,這個最好也問那個姑娘借借。
她今天上午簡單翻了翻,發(fā)現(xiàn)英語變成最簡單的了,語文和數(shù)學(xué)都成了天書。數(shù)學(xué)估計還是能搶救下的,題再看看就會了,可語文就真的成對面相看不相識,無語淚千行了。
林媽媽做完飯又親自進來喊人,一看閨女還在用功,夸道:“我看你這寫得比以前好了。”林媽媽指著林美優(yōu)美的英文字說。
林美從十點半抄到現(xiàn)在,手腕發(fā)酸,手指都是僵的。作業(yè)不止要求抄單詞,還要連音標(biāo)和解釋都抄上,太浪費時間了!抄得她起火。
午飯很豐盛,林媽媽炒了個青菜,一個西紅柿炒蛋,拌了個蒸茄子,再燉了個冬瓜肉丸湯。林美面前還有兩個炸雞腿。
捧著飯碗,林美說:“媽媽,我下午同學(xué)要來。”
“是那個周青吧?”林媽媽說。
林美依稀記得周青是她小學(xué)同學(xué),含糊的點頭,“我們一起寫作業(yè)。”
林媽媽:“冰箱里有冰糕,記得給同學(xué)吃,晚了就留她吃晚飯,家里還有西瓜,我走之前給你們切好冰著,你記得拿出來給同學(xué)吃。家里還有可樂嗎?”
林美當(dāng)然不記得這時家里還有沒有可樂。
林媽媽放下筷子去看,一會兒把幾罐可樂放在桌上,“下次有機會再買一箱吧。”她剛拿起筷子,突然想起說:“對了,冰箱里還有酸奶。”
她再放下筷子去廚房開冰箱,回來滿意道:“冰箱里還有幾袋酸奶,給你同學(xué)喝。”
吃完午飯,林媽媽趕她回去寫作業(yè),讓習(xí)慣飯后刷碗的林美很不習(xí)慣的被攆回屋,林媽媽說:“用不著你,寫你的作業(yè)去。”
林美懷著罪惡感聽媽媽在廚房刷碗收拾,繼續(xù)抄她的單詞。
午飯后,林媽媽午睡了半個小時。兩點半時,林美聽到隔壁屋里鬧鐘響了。林媽媽出來洗個臉就要去上班了,進來看她還在寫,說:“寫一會兒起來走走,吃個冰糕,別累著了。”
林媽媽剛走不到二十分鐘就有人敲門了。
林美趕緊去開門,在打開保險門看到門外姑娘的臉的那一刻,她的記憶區(qū)就像被激活一樣!
她想起這個姑娘是誰了!
“周罄!”她大叫。
周罄熱得一身汗,臉曬得紅撲撲的,她比林美高半個頭。林美想起她了,雖然她和她的小學(xué)同學(xué)周青的名字讀音一樣,但她的“罄”字是樂器發(fā)出的美妙聲音的意思。因為格外難寫,周罄不止一次抱怨過她爸爸給她起的這個名字。
不過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她就轉(zhuǎn)學(xué)了,聽說是轉(zhuǎn)到了另一個學(xué)校,那個學(xué)校跟一所很好的高中相臨,到時能把她活動過去。萬一考砸了也是條路。
兩人就再沒見過面。
坐到林美的小屋里,兩人一手拿一個小雪人,周罄問:“你寫得怎么樣啊?”她走過來彎腰看她攤放在書桌上的本子,驚嘆道:“你練字了?寫得真好看。”
林美說:“你的作業(yè)拿來我看看。”
周罄把牛仔書包打開,掏出里面的兩本作業(yè),說:“你還是自己寫的好。”
林美能想起來的越來越多了。周罄可能是她父親管得嚴(yán)的緣故,有時會說一些這種“不受歡迎”的話,所以在班里人緣不太好。其實林美跟周罄也不是最好的朋友,但兩人坐前后桌,在二年級下學(xué)期換座位后就成了朋友。
林美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小孩子了,當(dāng)然不會覺得周罄的話刺耳,她點頭說:“下次吧。”這不是敷焉,她下回肯定會自己寫的。
英語單詞的抄寫還剩下一半,要是趕的話今天晚上就能趕完。林美想借周罄的作業(yè),到27號她給她帶到學(xué)校去。
周罄點頭:“行啊,我都檢查過了。”
林美不知道周罄之后怎么樣,但她想這么認(rèn)真,連暑假作業(yè)都檢查,估計今后的成就肯定不小。
然后林美在屋里寫作業(yè),周罄在客廳看電視。
這種朋友來了讓她自己玩的方式在林美看來是想像不到的,但現(xiàn)在好像就挺合理,也不奇怪,周罄也不會生氣“我來了你不陪我”。林美把可樂和酸奶都給她堆到茶幾上,還有西瓜,讓她吃冰糕就自己拿。
她實在是時間不夠,想想作業(yè)交不上就恥度破表。
周罄在她家客廳看電視看到下午五點半就說要走了,林美送她出去,周罄笑著說:“今天都沒跟你說話,到學(xué)校再聊。”
林美拜拜道:“謝謝你啊,路上小心,看著點車和紅綠燈!”
周罄噗的笑了,“我走了。”
林美站在那里,想自己剛才那話是不是真的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