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考量
對于趙煦的話,群臣悄悄對視。
他們還不知道,趙煦與章惇已經(jīng)將所有事情定下,根本沒有外界揣度的那么劍拔弩張。
趙煦也不管這些人想什么,確定了事情,交代幾句,就又回轉(zhuǎn)仁明殿。
蔡卞瞥了眼章楶,見他無動于衷,情知雨過天晴,心里松口氣,與章惇道:“大相公,嫡皇子出生,天下當恭賀,官家說大赦天下,應(yīng)當盡早擬定名單。”
‘大赦天下’,基本上就是除了‘不赦之人’都要赦免,但從元祐初以來,降罪的文武官員太多了,‘舊黨’清洗‘新黨’,‘新黨’掌權(quán)又清算‘舊黨’,這其中有太多無法言說的齷齪。
章惇回過神,環(huán)顧眾人,道:“政事堂議事,樞密院參與,蘇東坡也來?!?br/>
蘇軾一怔,不明白為什么會有他。
政事堂三相,加上樞相章楶,以及五部尚書,外加一個蘇軾,一大群人出了垂拱殿,轉(zhuǎn)向政事堂。
今天注定是事情很多的一天。
趙煦到了仁明殿的時候,陳皮送來了一份奏本,是政事堂為趙煦這個兒子擬定的名字。
趙煦坐在孟皇后邊上,看著熟睡的小家伙,翻開奏本,與孟皇后笑著說道:“諸位卿家為咱兒子取了不少名字,我念念,你聽聽?!?br/>
孟皇后很疲倦,但沒有睡意,微笑著嗯了一聲。
趙煦看著,道:“第一個,是杶。有芽,意為初生,隱含了成長,包容等。”
孟皇后眨了眨眼,沒說話。
趙煦看了他一眼,又道:“第二個,是柏。是貞德,模范之意,又有堅強,圣德之延生?!?br/>
孟皇后還是沒說話,只是靜靜聽著。
趙煦便接著說道:“第三個是標……第四個是柘……第五個是桓……第六個是欒……總共就這六個了?!?br/>
孟皇后聽完,抬起頭,看著趙煦道:“官家,取的是什么?”
趙煦合上奏本,看向邊上的小家伙,道:“朕取的是‘權(quán)’,權(quán)者,謀變也,智必知,明輕重,不依常規(guī),兼明通達……”
“趙權(quán)……”
孟皇后嘴唇輕動,雙眼發(fā)亮,抬頭看向趙煦道:“官家,就叫權(quán)吧?!?br/>
趙煦笑著,看向襁褓里的小家伙,不知道是不是聽到父母說話,睡夢中嘴角居然有笑意。
“好。”
趙煦輕輕按著襁褓,端詳著小家伙。
血脈相連的感覺很奇妙,他現(xiàn)在還是難以平靜,兒子,孩子,情緒中充實又滿足。
孟皇后一只手也在打理著,輕聲道:“官家,剛才娘娘說……”
“叫母妃。”趙煦糾正道。
孟皇后似乎沒有多想,道:“母妃說,想將孩子放在她那養(yǎng)一陣子,臣妾答應(yīng)了……”
趙煦看向孟皇后,稍稍沉思,轉(zhuǎn)頭看向陳皮,道:“宮里還安靜嗎?”
陳皮嚇了一跳,連忙上前說道:“官家、娘娘放心,宮里一定安全,小人有腦袋保證,小殿下絕對安然無恙!”
孟皇后輕笑一聲,道:“官家不要為難陳大官,母妃的意思,是擔心我第一次生孩子,照顧不周到,替臣妾暫且照顧著。”
趙煦目光微微閃動,想著歷史上后宮里的那些齷齪事,這是他兒子,決不容許任何人謀害。
當即道:“將宮里再調(diào)整一下,人手再削減一些。仁明殿,慶壽殿都做些調(diào)整,御書房,尚衣監(jiān)等,都要認真篩查。你晚上親自見林尚書,那些不安穩(wěn)的人,給朕打發(fā)的遠遠的!”
針對‘舊黨余孽’的行動,在朝野從來沒有停止過,孟皇后以及她所生的孩子,可以清晰預(yù)見,很可能會引發(fā)一波反彈高潮,趙煦這是未雨綢繆了。
陳皮明白了趙煦的認真,心里又驚又怕,躬身道:“小人領(lǐng)旨?!?br/>
趙煦輕拍著身前的小家伙,道:“去母妃那也好,母妃養(yǎng)育了我們?nèi)齻€孩子,都長大了,朕也放心。”
現(xiàn)在孩子的存活率,真的是太低了,能不能長成,人力著實有限,幾乎全憑天意。
“臣妾也是這樣考慮的?!泵匣屎筝p聲道。
趙煦余光看了她一眼,不動聲色的道:“你暫時也搬去慶壽殿,等孩子長一點了,再搬回來?!?br/>
孟皇后雙眼一亮,又有些猶豫。她畢竟是中宮皇后,搬去太妃的寢宮,怎么對外解釋?
趙煦擺了擺手,道:“就這么決定了?!?br/>
孟皇后抿了抿嘴,這才沒有說話。
與此同時,政事堂的會議正在進行。
章惇坐在首位,看了眼身前的手札,沉聲道:“今天,說幾件事,以消弭朝野的爭論。第一,官家的旨意,‘軍改’由兵部主導(dǎo),樞密院協(xié)助?!?br/>
還不知情的人神色微震,不斷的審視著章惇的表情。
他就這么同意了?涉及兵權(quán),那可是顛覆性的改革,可能留下無窮禍患的!
章楶沒有說話。
眾人余光掃過他,又看向王存。
王存面無表情。
一群尚書等這才會意,官家不動聲色間,已經(jīng)擺平了這些‘障礙’。
蘇軾坐在這個地方,有些不適應(yīng),感覺著會議的凝肅,以及章惇的話,不斷的擰眉。
這個會議,完全不是他熟悉的方式,沒有爭論,爭吵以及無休止的扯皮,十分的‘冷清’。
章惇抬頭看了眼眾人,道:“第二件事,明年改元,要推出更多的‘新法’。第一,事關(guān)田畝,這個最為復(fù)雜,各部要加緊商議。第二,賦稅,包括稅種,稅制,以及稅務(wù)機構(gòu),權(quán)責(zé)等等,要進一步推進。第三,是吏治,有關(guān)‘京察’要有結(jié)果。對于各路府州縣的體制,權(quán)責(zé),要明確,責(zé)任到人,打擊腐敗,務(wù)實高效……”
盡管趙煦明確了‘不全面復(fù)起新法’,但各種‘新法’還是要復(fù)來,只不過,相比于神宗時期的大搞大建,趙煦的改革有序,穩(wěn)妥,目標準確,力道集中。
在場的幾乎都是老熟人,除了蘇軾之外,對這些都很清楚。
王存默默聽著,沒有出言。
他哪怕成了右相,在朝廷中依舊沒有多少發(fā)言權(quán),尤其涉及‘新法’,他更不能出聲。否則,迎來的不止是章惇等‘新黨’的強力打擊,還有引起宮里的不滿。
他現(xiàn)在是真的如履薄冰,戰(zhàn)戰(zhàn)兢兢,恨不得飛出京城,躲開這個漩渦,靜觀風(fēng)向。
章惇在布置任務(wù),都是大體的,所以眾人只需聽著,無需說什么。
等說了好一陣子,章惇抬頭看向眾人,道:“暫且這些,你們做好呈上來,政事堂過目,完善后,呈送官家御批。關(guān)于封賞的事,不宜再拖,過幾天,紫宸殿大議,各部要做好準備工作,安撫好眾位功臣,務(wù)必照顧全面,不能令功臣留怨。另外,工部尚書,我提議由蘇軾接任。”
這一次,眾人忽然一震,有些僵硬的腦中開始飛速轉(zhuǎn)動。
‘軍改’由兵部主導(dǎo),樞密院協(xié)助,看似沒問題,實則大有問題,內(nèi)核就是:軍改主動權(quán)由樞密院轉(zhuǎn)到了政事堂,簡而言之,到了章惇手里!
蘇軾接任工部尚書,這里面,有著怎樣的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