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新的革命
易海洋與孟思雅通過電話之后,回到教室去拿課本。這一節(jié)課是公共課《中國革命史》,全系數(shù)百名學生齊集階梯教室,立刻將這里變得熱鬧起來。</br></br>在中國特色的大學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對于這些記憶力超強的武大優(yōu)等生們來說,課程內(nèi)容實在太過容易。若不是逃課會被扣除學分,恐怕有一大半的學生都不會來。舉目望去,整個階梯教室里“不務正業(yè)”的實在不少,除了少數(shù)學生在認真聽課之外,大部分人在低聲聊天或者偷看其它方面的書籍,還有幾個則干脆躲在最后一排做起了白日夢。</br></br>對于這種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歷史老師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自顧自地講解著中國革命的發(fā)展歷程。只要學生們不太過分,他管不過來,也懶得去管。</br></br>然而,在這些學生當中,讓歷史老師感到最不滿意的是坐在第六排的一名高個子學生。這名學生長得容貌清秀,身材挺拔,在蕓蕓學子當中極為引人注目。這名學生的行為同樣十分突出。他在桌子左側(cè)高高地堆起了二三十本書,從上課開始,就埋首其中,不時翻翻這本,看看那本,似乎把教室當成了他的個人圖書館。</br></br>這堂課臨近結(jié)束的時候,歷史老師終于忍不住了,以極高的聲音分貝,沖著那名學生大聲叫道:“第六排中間的那名同學,請你站起來一下。”</br></br>剎時間,整個教室變得一片寧靜。同學們紛紛向第六排的中間位置看去,想知道這個能讓脾氣一向挺好的歷史老師如此發(fā)火的特別學生究竟是誰?</br></br>易海洋拿著一本最新出版的《現(xiàn)代資本運營》,看得正是起勁,以至于歷史老師的叫聲,他居然沒有聽見。當老師氣急敗壞地又喊了一聲,易海洋在旁邊同學的“幫助”下,終于反應過來。</br></br>“老師,有問題要問我嗎?”易海洋滿臉疑惑的站起身來,向老師問道。</br></br>歷史老師勉強壓抑住心中怒氣,沉聲問道:“這位同學,你知道現(xiàn)在上的是什么課嗎?”</br></br>易海洋意識到問題所在,不禁微微一笑道:“中國革命史。”</br></br>“可是你在我的課堂上在干些什么?”歷史老師繼續(xù)問道。</br></br>“看書!”易海洋以二個字來回答。</br></br>看到易海洋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了,歷史老師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厲聲喝問道:“你可否告訴我,你在看哪些書嗎?”</br></br>“糟糕!”易海洋心中暗道。除了丟在一邊的《中國革命史》課本外,桌子上沒有一本與本專業(yè)相關的書。若是自己老實說出來,肯定會把老師氣得半死。不過他轉(zhuǎn)念一想,還是決定照實說出來。當一名老師眼中不聽話的學生,總比在全體同學面前撒謊強得多。</br></br>當易海洋一口氣把《商務營銷》、《成本管理》、《物理力學》、《現(xiàn)代資本運營》、《美國現(xiàn)代史》、《網(wǎng)絡游戲編程》等二十幾個書名逐一說出來的時候,整個教室頓時一片嘩然。這些書籍竟然涉及到了七八個專業(yè)的內(nèi)容,大部分與易海洋所學的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專業(yè)毫不沾邊。如果他不是瘋子,就是妄想當個通才,否則沒有人會花費大量時間看這些與本專業(yè)無關的“閑書。”</br></br>歷史老師比其它學生更為吃驚。當這名學生站起身來的時候,他認出對方正是在入學典禮大發(fā)豪言壯語的新生代表易海洋。象他這樣特別的學生,要想讓人不記得實在很難。</br></br>這時,歷史老師突然想起在最近的一次學院會議上,院長胡昌平教授向大家說過的一段話:“現(xiàn)在的年輕人思維敏銳,聰穎多變。我們在授課的時候要開拓思路,努力適應這些特點,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們引導到嚴謹治學的軌道上來。另外,本屆新生代表易海洋請大家務必關照一下。從外表看來,他的言行舉止是本校學生中一個異類,但是他的個人天賦和發(fā)展?jié)摿^對不容輕視。如果可能,希望老師們給他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空間。我很想看看他在武大的人文環(huán)境中,能夠發(fā)展成一個什么樣子?”</br></br>從院長滿懷憧憬的表情中,大家立刻明白他的言外之意。能夠受到院長的如此器重,這個易海洋肯定具有非凡的過人之處!實際上,在新生入學典禮上,他們已經(jīng)領教了易海洋的銳氣,只是沒有正面相處,無法真正體會到對方的與眾不同。</br></br>想到這里,歷史老師倏然升起一股好勝之心。在大學課堂上,老師如果輸給了學生,以后如何面對大家?可是自己教授的是《中國革命史》,以這個天才小子的超強記憶力,肯定考不倒他。自己應該怎么辦呢?</br></br>微微沉吟了一下,歷史老師決定換個角度出題。看這個易海洋究竟能有多大的能耐?居然膽大包天地向全校同學發(fā)出挑戰(zhàn)!</br></br>“這位同學,關于你上課違規(guī)的問題,我可以暫不追究。但是下面這個問題,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滿意的回答。”</br></br>易海洋濃眉上揚,微然一笑道:“老師請問!”</br></br>兩人的語氣中透出劍拔弩張的味道,使得在場的學生們頓時興奮起來。作為全校的公眾人物,易海洋除了在入學典禮上十分張揚之外,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卻顯得一向低調(diào),從不招惹是非。像今天這樣和老師針鋒相對的情況,大家還是第一次見到。不知道他會以什么方式回答對方的問題?</br></br>歷史老師目光閃爍地說道:“我想知道,你對中國革命史這門課程有什么看法和建議?”</br></br>聽完題目,易海洋的臉上泛起一絲淡淡的笑意,心中暗道:這道題看似簡單,要想答好卻不容易。如果比照課本序言中關于這門課程的意義來回答,定會落入平庸之嫌,也會讓所有同學失望。同時,也間接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今后再想按照自己的方法自學就不大容易了。因此,自己的回答必須有些能夠說服人的新東西。</br></br>心念急轉(zhuǎn)之下,易海洋花了五秒鐘時間組織好自己的答案,口中緩緩說道:“中國革命史是所有中國人都必須了解也永遠不能忘記的一段歷史。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至新中國成立的一百多年時間里,革命道路曲折而漫長,其中需要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教訓確實很多。但是,我認為大家需要了從中學到的只有八個字‘緬懷英烈,不忘國恥’,真正需要做到的就是‘奮發(fā)圖強,報效祖國’。”</br></br>說到這里,易海洋深深地看了歷史老師一眼,接著又道:“老師,有個觀點您可能不大認同。我個人認為,學校的教育方式與時代仍有很大的脫節(jié)之處。比如這門課程,我們花費大量時間死背無數(shù)個歷史事件的時間和發(fā)生經(jīng)過,可是考試過后,很多人便會立刻忘記一大半。請問一下,這樣的學習方式又有多大的意義?我甚至可以斷言,大家從學校畢業(yè)之后,沒有幾個人還能記得四渡赤水的奇謀之處、解放戰(zhàn)爭中三大戰(zhàn)役的整個過程。當這些記憶漸漸模糊之后,心中留存的只有我剛才所說的那八個字…‘緬懷英烈,不忘國恥’。而這八個字對我們年輕人來說,足以受用終生。”</br></br>聽到易海洋這個有些離經(jīng)叛道卻又道理十足的回答,歷史老師眉頭微皺著,沒有予以反駁。同學們則以欣賞的目光注視著易海洋,為他的勇氣暗自喝彩。</br></br>階梯教室里繼續(xù)回蕩著易海洋略帶磁性的聲音,一字一句地透入每個人的心田里。</br></br>“古人有云:前事不忘后世之師。這句話可以作為《中國革命史》這門課程存在的意義。如果把中國革命中的經(jīng)驗教訓與專業(yè)應用緊密結(jié)合起來,或許對大家的學習更有幫助。比如說:紅軍長征時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得失?當時如果有先進的信息技術,戰(zhàn)爭形勢將會發(fā)生哪些變化?革命戰(zhàn)術在現(xiàn)代商戰(zhàn)中的應用等等。如果真能做到這樣,包括我在內(nèi)的各位將會從此觸類旁通、受益無窮。”</br></br>當易海洋說完最后一句話的時候,下課鈴聲驟然響起,然而沒有一個人想要離開教室。大家都在細細體會這番話中的深刻含意,為自己以后如何改變學習方法,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br></br>過了一會兒,歷史老師的眼睛突然明亮起來,輕聲問道:“你可以告訴我,看這些書的目的是什么?”</br></br>“革命!”</br></br>易海洋朗然回答道:“我想在書本與現(xiàn)實中找到一條通往未來的發(fā)展新路,然后盡自己的力量,改變中國目前的一些落后局面。只有祖國變得真正強大起來,幾十年前中國革命的勝利成果才有更大的意義。”</br></br>接下來,易海洋說出一句讓所有人銘記終生的話:</br></br>“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但是億萬中國人如果聯(lián)手起來,便會威力無窮。我們的使命就是讓世界列強和小日本閉緊嘴巴,在強大的中國面前,承認自己歷史上的錯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