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體面
那嬤嬤默不作聲,卻想起更要緊的事兒來,到現(xiàn)在,負責管理那座莊子的管事還沒有露面,那別院修建成了之后,也只阮氏初接手莊子庶務(wù)時去瞧過。據(jù)嬤嬤所知,那莊子上的管事一家大小都搬去別院里住著了。
那別院現(xiàn)如今還不曉得是什么模樣,倘或損壞程度嚴重,追究起來,就是大夫人出面也未必保得住那位管事。而那位管事還是楚大夫人的陪房,若是仗著身份胡來,關(guān)系就弄越弄僵了。
想到這里,嬤嬤鄭重其事地道:“奴婢還是去立馬去那別院瞧瞧吧?這幾年那些東西都是姑奶奶管著的。倘或四爺追究起來……”
阮氏不屑地冷哼一聲道:“還怕什么呢?難不成咱們這會子擺低了身段,他們就會領(lǐng)情么?”
“話雖如此……”嬤嬤道,“姑奶奶不是還琢磨著姑爺納監(jiān)的事么?姑爺這兩日情緒也穩(wěn)定下來,昨兒在書房呆了一下午,雖說是幫著三爺溫習課業(yè),焉知姑爺前兒說的那些也不過是氣話。老爺不入仕,姑爺往后就指望二老爺了,姑奶奶也瞧見了,二夫人這些日子兩面不得罪,可見其心思了。咱們家能利用起來的人脈關(guān)系委實少得很,不管咱們夫人是什么心思,姑奶奶總要為自個兒、為姑爺打算著……”
阮氏的煩躁慢慢平復(fù)下來,在楚云飛沒有舉動之前,她確實看準了明玉身后的關(guān)系,那時候,大老爺、大夫人同樣如此。可現(xiàn)在……
“還管用么?”阮氏不能確定,“你沒瞧見四弟妹的樣子?雖面上禮數(shù)不曾出格,說話柔柔順順,可言辭卻不饒人。”
四奶奶是新婦,面對長輩、兄嫂,怎么可能明著硬來?她若不守著規(guī)矩,便是她的不對了,這才四奶奶明智的地方,不管楚云飛怎么樣,她始終站在楚云飛身后,丈夫是天,當家的怎么決定她都不該反駁,這才是為妻之道。
相反,阮氏在處理夫妻關(guān)系就顯得有些強硬,楚文博性子斯文,可畢竟是男人,哪里容得了身為妻子的一直對他指手畫腳?
“無論如何,奴婢先去別院看看情況再說吧!”
緊挨著桃花山的莊子,是楚云飛名下幾處莊子最大的一處,亦是距離直沽城最近的一處,地勢不錯,一年四季陽光充沛,土地肥沃,水源豐富。若不是眼下這個時節(jié),風光也格外秀麗。
不過,那莊子對面便是一座山,滿山的桃花不曉得能不能在楚云飛從保定回來之前欣賞到,想到這里,明玉覺得壓在心里那股濁氣慢慢散去。
秦氏的行裝也已整理出來,楚云飛打發(fā)人帶了話,中午不回來吃飯,等秦氏和明玉吃了飯,外面的馬車也已預(yù)備妥當,有楚二夫人派來的人,加上明玉屋里、秦氏屋里幾位壯實婆子,兩盞茶的功夫不到,東西便都裝上了車。
周嬤嬤進來回話:“行裝先一步送去,蓮月領(lǐng)著落英、落翹兩個先跟著過去了。等姑爺回來,咱們就可動身。”
秦氏聞言眸子不由得發(fā)亮,恰好楚二夫人和小黃氏吃了午飯趕過來,這一回還有宇文氏和楚鳳怡跟著。
宇文氏很羨慕:“倘或我也能去莊子上小住就好了!”
得到小黃氏一記白眼,宇文氏立馬笑道:“等我們七爺童試過了,嬸嬸和四嫂一定要回來啊。”
秦氏笑著點頭,楚二夫人玩笑道:“不過是去莊子上小住罷了,幾日就能回來。叫你們來送送,倒好像再不回來住似的。”
宇文氏不好意思地紅了臉,道:“是兒媳不會說話。”
楚鳳怡走到明玉跟前,低聲和明玉商議:“改日我也來玩可好?”
明玉不由自主地生起警惕,楚鳳怡輕笑一聲道:“與四嫂開個玩笑罷了,就把四嫂給嚇著了。”
楚鳳怡任性過了頭,有時候說是玩笑,也會履行的徹底又干凈。可明玉不曾想到,還有一個比楚鳳怡更任性的人。
明玉很是松了口氣的樣子,寒暄幾句,大家伙坐下來吃了一盞茶,便瞧見楚云飛從外面進來。
大家齊齊起身,楚云飛言辭省略,大家的興致又高,早等得有些不耐煩了,他一說走,屋子里的,屋子外的,便紛紛拿了包袱。
二門外停著好幾輛馬車,負責駕車的婆子齊齊立在一旁。楚二夫人等人一直將他們送到二門外,明玉扶著秦氏上了一輛馬車,香桃和蓮蓉同上來服侍,剩下的坐了三車。
楚云飛騎馬走在前頭,并行的還有一位三十來歲的漢子,阿尋和阿陽騎馬隨后,幸而行裝事先就運送過去了,否則這隊伍還真有些顯眼。不過直沽雖不比京都繁榮,卻也是商業(yè)要塞,平常也能瞧見這樣的隊伍,倒沒引起街上行人關(guān)注。況且,她們乘坐的馬車也不顯眼,也并沒有特意掛上楚家的標志。
春寒料到,過了正午時分,天兒便漸漸冷起來,出城之后,明玉很想掀開簾子瞧瞧外面的光景,一想秦氏素來少出門,只怕經(jīng)不起這風吹,只得打消念頭。
哪知秦氏興致比她還高,出了城以后,便強烈要求蓮蓉把簾子掀起來。蓮蓉苦勸未果,香桃便將隨身帶著的披風取出來。明玉和秦氏一人一件,捂得嚴嚴實實,兩個年紀輕輕的“媽子”這才把簾子撩起。
昨兒夜里下了毛毛春雨,今兒一早天氣放晴,官道不泥濘,也不會起灰塵。順著望出去,便是湛藍湛藍的天空,天片幾朵云彩仿佛與她們比肩而行,心也跟著飛揚起來。
秦氏迎著涼風深吸一口氣,說起往事來:“那年我們初來直沽落戶,也隨著老爺出來閑逛了幾回,不曾想這些年過去,外頭一切如故……”
卻已物是人非。
秦氏沒有在回禮沉浸多久,忽指著遠處一簇渺渺青煙問:“那應(yīng)該是三官寺的方向吧?”
蓮蓉看了一眼,點頭道:“上次奴婢隨著二夫人來還愿,記得好像是哪個方向。夫人若是想去,等那日天氣暖和,就去瞧瞧吧。”
秦氏點頭,又指著幾處說出地名來,順道也讓明玉對直沽城外有了簡單的了解。然,秦氏語風一轉(zhuǎn),笑容中帶著幾縷淡淡的郁郁神色:“直沽雖距離京都較近,卻也比不得南京。南京可游覽的地方多著呢,更有許多前人留下的足跡可供尋跡一二。”
并非是因為習慣了一個地方,而是因為那個地方曾經(jīng)有某個人存在,所以才覺得很好。明玉覺得有些難受,定定地道:“咱們一定會回南京去的!”
秦氏眸子慢慢恢復(fù)了光亮,笑著點頭:“你們太太終究也會回淮安,南京到淮安也不算遠,到時候走起來就更近了。”
雖一眼望去還是一馬平川,卻遠遠地能看到低低起伏的山巒,在這個萬物尚且沒有復(fù)蘇的時節(jié),仿若一副水墨畫軸。雖單調(diào),卻也引人入勝,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渾然不覺時間已過去了多久。
直到馬車上了一座石橋,接下來的路面比官道窄,兩旁出現(xiàn)村落,隱隱約約聞見雞鳴犬吠,能瞧見在田地里忙碌的人……蓮蓉驚喜地指著前方問:“那便是咱們家的別院吧!”
引得秦氏和明玉都伸頭出來看,只見一處粉墻外,站著不下十人,隔得比較近的,正在田地里忙碌的人紛紛停下手里的活計張望。
蓮蓉和香桃放下簾子,秦氏眼光閃動,似有些激動。不多時馬車停下,便是一陣腳步聲,緊接著魏媽媽迎上來,撩起簾子,就有婆子搬了墊腳凳過來,蓮蓉扶著秦氏先下了馬車,香桃扶著明玉隨后。
眼看著太陽就要下山,天邊逐漸染上一層紅霞。明玉一眼望去,除了蓮月、落英、落翹、魏媽媽幾個熟悉的面孔,另外還多了兩位穿著體面,一位約莫三十來歲,一位約莫五十來歲的人,這兩人身后又各自跟著兩位才留頭小丫頭模樣的。另外還有兩位穿著簡樸,做粗活的婆子。
她們一下來,這些人便紛紛上前來見禮,明玉眼風掃了蓮月一眼,蓮月便不留痕跡地撇了撇那位五十來歲的嬤嬤。這兩位本來瞧著也像是管事娘子,那位年輕一些的不曉得是那一處莊子上的,不過這位年紀大的,定然就是眼下這處莊子上的了!
秦氏微笑著點了點頭,目光便落到魏媽媽身上:“里面收拾的如何了?”
魏媽媽本來站在后面,聽到問話,忙上前來回道:“已經(jīng)基本妥當了,虧得大姐蓮月來幫忙。”
是因為蓮月來了,其他人才聽使喚么?那位年紀大的管事嬤嬤瞟了一眼魏媽媽,嘴角帶了一抹譏諷,魏媽媽渾然不覺,彎著腰謙卑道:“外頭風大,夫人、少奶奶先進屋吧!”
一邊走又一邊說起話來:“行禮都搬進去了,只是來不及整理,只怕要辛苦屋里的姐姐們了……莊子上本來有灶頭上的人,原是請的這附近村里會做菜的婦人,這兩日家里有些要緊事,家去了。除此之外,倒也不缺別的。夫人、少奶奶們身邊的姐姐都是細心的,能帶的都帶來了……”
一路絮絮叨叨進了院子,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南邊,這院子布局精巧,回廊、假山、小巧別致的花園錯落有致,雖顯得落敗,卻與楚家的宅子完全是兩種風格。外面瞧著不過是粉墻圍住的普通院子罷了,里面卻別有洞天,難怪馬車會在外面就停下了。
楚云飛走在前面,秦氏卻忍不住走走停停,對著失修的假山也能出半天的神。等穿過前面的院落,接下來便豁然開朗起來,一眼望去盡是含苞的桃樹,透過枝椏隱隱約約能瞧見四周圍著的房舍。
明玉只想象著桃花盛開的盛景,便有些發(fā)呆。不曉得楚云飛什么時候已挪到她身邊來:“這座別院只有一道門可進出,外面就讓王福他們住著吧,這一進院子本來是不住人的,你若是喜歡就住這里也行。不過……”
話沒說完,便踏上了回廊,差不多繞了院子的一半,方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小橋,很是古樸大方,石橋另一端是占據(jù)了整座院子的池塘,池塘上是木頭架起來的通道,成米字形狀,將院子里的房舍連接起來。而通道上用木頭雕刻的百獸,雖歷盡風霜,卻仍然活靈活現(xiàn)。展翅的雄鷹仿佛立即就要飛走,盤踞的虎對行人虎視眈眈……
這完全顛覆了直沽建筑的風格,明玉嘆為觀止,一時好奇:“這別院是誰的主意?應(yīng)該說,當初在南京時,是誰的主意?”
楚云飛回憶了一番道:“娘以前喜歡釣魚,說若是能不出房門便能釣魚就好了,父親便修了這么一座院子……”
果然,只要開著窗戶,把魚竿拋出來便能釣魚了。明玉仔細看了看腳底下的池塘,雖水已解凍,水質(zhì)清澈,卻根本沒有魚的蹤跡,大概是因為天兒還冷的緣故吧。比起前面第一進的精巧別致,第二進的豁然開朗,這一進雖簡單質(zhì)樸,卻在質(zhì)樸外多了一份臨水而居的雅致。
“早知道是這個樣子,就該早些搬來住嘛!”明玉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楚云飛嘴角上翹,他離開的這段時間,明玉也不會無聊了。
正說著,蓮月上前來:“奴婢想著這里面住著周全些,因此便做主將行李都搬進來的。”
明玉也覺得這里面住著很不錯,她從來沒有臨水而居的體驗,便看了看周圍,坐北朝南的房舍看起來寬大有氣魄,便去詢問了秦氏的意見,秦氏也覺得不錯,笑著道:“咱們都住在那邊吧,三間大屋,中間應(yīng)該是平常起坐的堂屋,兩旁是臥房。緊湊著的廂房也是相通的,就叫她們幾個丫頭住。其他年紀小的女孩兒也住這里面,住不下的就住外面吧。”
一邊說,一邊進了坐北朝南的堂屋,顯見之前便有人住過,家什等人雖是平常東西且都有磨損,不過倒還十分干凈,又換上了新窗簾,雖擱著一些行禮,卻也不顯得亂。
決定好了住的地方,香桃?guī)讉€便忙著鋪床整理臥房,魏媽媽一早就趕來了,此刻熱水熱茶也都齊全,上茶的時候還端了兩樣點心來。
魏媽媽忽地想起今兒幫著搬東西的人,就有些發(fā)愁:“廚房設(shè)在后面,雖食材也都運了來,可一時之間反而找不到能做這么多飯菜的人來……”
周嬤嬤聞言,便道:“姑奶奶帶了兩人來,姑爺今兒要連夜趕路,這會子去忙,想來一個時辰也能做出來。奴婢雖粗笨,倒也會做幾樣菜。”
魏媽媽立即眼前一亮,只要能把主子們的飯菜問題解決了就好,下人們隨便如何都使得,便同周嬤嬤一道去廚房忙了。
明玉特地將她院子里兩個會做菜的婆子帶來,不過是怕秦氏吃不慣外人其他人做得菜,沒想到這莊子里的廚娘都不在了,也不曉得之前這之前莊子里住著的人吃什么?幸虧,食材這些也早有準備,否則……
想到這里明玉禁不住在心里冷笑,朝蓮蓉道:“今兒我們才來,都累了,若沒什么要緊的事兒,就回了周嬤嬤、王管事、魏媽媽他們幾個吧!”
蓮蓉點頭應(yīng)著,便去門口守著了。沒過多久,就聽到她照搬了明玉的話。那位管事娘子說進來磕頭拜見主子,蓮蓉便道:“即便如此,總不能打攪夫人、少奶奶歇息?”
那年紀輕一些的,忙陪笑道:“大姐說的在理,是我們想的不周全,既然少奶奶和夫人都沒什么事兒吩咐,我就先回去了,還勞煩大姐通報一聲。”
那年紀大的卻禁不住暗暗咬牙,盯著蓮蓉,蓮蓉毫不示弱迎上去,笑問:“媽媽還有其他事兒么?”
“我們當家這兩日身上不好,因此不得進來見夫人和四奶奶,請大姐也通報一聲,等當家的身子略好些,就來給夫人、四奶奶磕頭。這莊子是當家的在管,我也幫著料理一些沒要緊的事,因夫人、四奶奶突然說來要小住,我們事先不知,因此沒來得及預(yù)備,還望夫人、四奶奶寬宏大量,莫要因此就責怪我們失職。”
明玉在屋里聽得,不由得看了楚云飛一眼,楚云飛昨兒就來了一趟的,怎么能說是事先不知呢?
雖時間比較緊,但這樣說也委實太拿大了。秦氏蹙了蹙眉頭,不悅道:“誰在外面說話?”
蓮蓉忙答應(yīng)了一聲,那管事嬤嬤趁著她不留神便閃身走進來,行禮的模樣看起來很謙卑,低著頭一一拜見,才退了兩步道:“奴婢是這莊子管事家的,給夫人、四爺、四奶奶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