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落英得了消息,心里就升起一股子怒意,只因五奶奶在場不好發(fā)作,因此攔住落翹,她進(jìn)來稟報。只是,卻沒想到門上的人竟然攔不住王家大奶奶,這會子已沖了進(jìn)來。落英看了明玉一眼,又看了看五奶奶,道:“王大奶奶氣勢洶洶,帶著幾個力氣大的婆子,阿陽、阿尋又不好與她們私纏,這會子已……”
明玉吐了一口氣,輕聲道:“叫院子的小丫頭們都下去,請她進(jìn)來吧。”
落英點點頭去了,明玉看著五奶奶,無奈一笑,輕聲道:“五嫂是真心實意關(guān)懷,只怕要用錯地方。”
王家出了事,三老爺、五爺還有五奶奶也都在想方設(shè)法打聽,看看能不能先把王志遠(yuǎn)從刑獄司弄出來。只是,女婿做出這般事體,三老爺身為岳丈,即便十分不愿失了王家的助力,卻也不能表現(xiàn)的一點兒也不計較,就全力幫忙,如此落入外人眼里,陳家的顯得太軟弱。因此事發(fā)后,三老爺、五爺、五奶奶皆沒登王家的門,等著王家給個說法,可等來等去,卻等來杜嬤嬤打發(fā)人送來一張帶血的手帕,以及明珍被王夫人用藥碗砸的事實。
五奶奶本來就一直覺得王家對陳家模凌兩可,不過維持面上的來往,不叫外人看出端詳。她早就隱隱約約覺得,明珍在王家并非不受王夫人待見這般簡單。她自個兒因從前一直沒有生出兒子,婆婆三太太也不待見她,可不過是看著她的時候臉色不好,或者往丈夫屋里送其他女人。三太太不是明理的人,卻也沒糊涂到去打她。或者不許她呆在丈夫身邊,固然有個陳老太太在后面壓制她。可與明珍比起來……明珍生憲哥是吃了些虧,若不是遠(yuǎn)離王夫人回蘇州養(yǎng)了兩年,只怕眼下已沒明珍這個人。
五奶奶在家里越想越不安,因韓氏為人隨和,兩人都是陳家的媳婦,三房、四房分了家,沒有利益沖突,妯娌之間反情同姊妹,無話不說。五奶奶拿不定主意,找韓氏商議。而在韓氏看來,明珍居心叵測算計明玉可惡不假,她卻也是受害者。如今的局勢,已超出他們掌握范圍內(nèi),王家會不會因此而敗,實難說清楚。才想著不如就依著眼下的事,讓明珍離了王家。
五奶奶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即便明珍最后沒能離開王家,作為明珍的娘家,這個時候也該為明珍撐腰。哪怕提一提也好,至少讓王家曉得,若待明珍不好,他們也不是會一直吞聲忍氣下去!
可她雖是嫂子,上有父母,輪不到她做主。三老爺不肯,三太太如今又那樣,她能想到的人就只有陳老太太。可陳老太太不管明珍,這事她早就曉得了。
五奶奶是真真關(guān)懷明珍,因此才著急,著急起來竟把陳老太太如今身在淮安的事沒考慮進(jìn)去。便是連夜趕路,一去一回也要個把月。
外頭的腳步聲急促又激烈,明玉順著敞開的窗戶望去,不曉得什么時候,天邊聚集大片厚厚的積云,仿佛一場暴風(fēng)雨正朝著這個方向來。
雖然已是秋天,京都的雨還是來得十分快。這會子太陽要下山了,楚云飛出門又沒帶斗篷,只怕回來的路上要淋雨。
正想著,耳邊傳來明珍尖利的嗓音:“陳明玉,我從前還真是小瞧了你!”
明玉暗暗嘆了一聲,比心智她不如明珍,比出身她也比不得明珍,她從不來不覺得自個兒會比明珍強(qiáng)。明玉循聲望去,明珍已抬腳進(jìn)來,穿著一身半新不舊銀素色衣裳,頭上不過一兩只簪子,盤了個圓鬢,左邊額角用頭頂上頭發(fā)盤了個月牙,想必哪里便是五奶奶說的被王夫人砸傷的地方,想必傷口并不厲害,也不見包扎的痕跡。若不曉得,根本看不出她哪里受傷了。
不但沒有受傷,雙頰因氣起了紅潮,只拿一雙眼凌厲地瞪著明玉,看起來精神抖擻。
明玉淺淺一福,微笑道:“王大奶奶大駕光臨,這般氣勢洶洶,不曉得找我有什么事兒?”
五奶奶已迎了上去:“七妹妹怎么樣了?傷勢如何?”
明珍卻不理會,見明玉神情淡然如菊,厭惡地別開臉,冷哼一聲,道:“你做了什么事兒,別當(dāng)我真猜不到!”
“七姐姐不妨說說,我做了什么你猜到了?!”
“做了什么你心里有數(shù),真要我當(dāng)著眾人的面兒說出來么?”
明玉淺笑一聲,望著明珍,一副等著她當(dāng)著眾人面說出來的樣子。明珍不言,明玉轉(zhuǎn)身吩咐落英:“去倒茶來。”
又指了指明珍身邊的椅子,請韓氏、五奶奶坐下,然后望著明珍笑道:“七姐姐坐下慢慢說如何?”
明珍恨得咬牙,眼神冷得徹骨。五奶奶站在中間,左右為難,看了看明玉,又看了看明珍,忍不住道:“都是姊妹,何苦見了面就如同見了仇人?”
明珍咬牙,冷聲道:“在她心里我早就成了她的仇人!她巴不得毀了我的一切!”
明玉微微揚(yáng)眉,她確實恨明珍,恨明珍得不到什么好,可這么幾年,明珍過著什么樣的日子她不是不知。本來相安無事,當(dāng)初的恨已慢慢淡去,若非察覺這個被埋藏的威脅又被人提起,她何苦如此呢?
明玉望著明著,雖素來曉得明珍的為人,心里卻不是滋味。她目光沉靜,嘆了一聲,語氣輕緩:“七姐姐這話我卻不大明白,我為什么要將你當(dāng)做仇人?”
明珍盯著她,仿佛要從她臉上找出些什么來。只是那目光太鋒利,五奶奶想著自個兒來這里的目的,由不得又勸道:“姊妹間有話就好好說,什么仇人不仇人的?都怪我多嘴,說了不當(dāng)?shù)脑挕!?br/>
明玉迎上明珍鋒利的目光:“便是我恨你,也沒想過要毀了你。毀了你于我有什么好處?我們都嫁了人,做了別人家的媳婦,可我們?nèi)耘f出身淮安陳家。到底是誰要毀了你,毀了陳家,你心里也有數(shù)。”
明珍渾身發(fā)抖,狠狠道:“果然是你!”
五奶奶怔了怔,想似這會子才反應(yīng)過來明珍的意思,忙道:“七妹妹混說什么呢?幸而這里沒有外人,若叫外人曉得了,指不定如何議論咱們陳家。”
明玉目光坦然,道:“你要這樣說,我也沒必要讓你不說,你如何想就如何吧!若你今兒來這里,就為了說這些,這會子已說完,外頭瞧著要下雨,我這里地方小,請回吧!”
明珍忽地站起身起來,眼睛緋紅,直直盯著明玉。五奶奶瞧著不妥,一把抱住她,明珍動作劇烈,那額角上用來掩飾傷口的頭發(fā),在掙扎間散了下來。雖看起來傷口不大,卻脫了拇指大小一塊皮,滲出的血跡順著眼角滴下來,大伙這時才發(fā)現(xiàn),那一縷發(fā)絲濡濕黏成鬢。
韓氏神情復(fù)雜:“她已經(jīng)這樣,居然還……”
落英等人才把屋里收拾好退了下去,明玉給韓氏續(xù)了茶水,中間隔了一張榻桌,明玉在榻桌另一邊坐下來:“她就是這樣的人。”
她早就把一切堵在王家主母的位置上,一旦王家倒了,她的努力就白費了。她從來不會讓自己落空,所以現(xiàn)在王家有事,她心里的焦急比王大人、王夫人少不了多少。
韓氏卻擔(dān)心:“她若曉得是咱們,會不會……”
明玉輕輕搖頭:“她只是來確定一下罷了。”
果然是明玉設(shè)計了王志遠(yuǎn),那姑娘絕不是什么清白人家的姑娘。在明玉看來,不管明珍接下來有什么動作,確定與否都沒有必要。
“當(dāng)初的事,真鬧出來對她確實沒什么好處。可她這樣的人,一旦她自個兒走投無路,還會不會為活著的人著想就難說了。”韓氏看著明玉,“我也這么擔(dān)心著,才給五嫂出了這么個主意。如今我反倒覺得,這一回的事,咱們被利用了。三伯父之前的事,是王家出面壓了下去,一旦王家有個什么,會不會牽連進(jìn)去就難說了。”
“依著王家行事,能幫著壓下去,想來也不厲害。她再怎么樣,三伯父到底是她的父親。”明玉道,“六嫂等著看吧,眼下還有一場好戲。”
韓氏走了沒多有,瓢潑大雨從天而降。阿陽、阿尋給楚云飛送了斗篷去,楚云飛回來時,只是外面的衣裳濕了。可這雨卻下了半晚上,開始雨勢大,后來便小了,卻沒有停的跡象。
不曉得明珍用了什么法子,說動了王夫人、王大人,隔天一早去了三老爺家里,甚至要把陳明賢、韓氏請過去。
三老爺在京都租來的宅子,位置算不得多好,卻也人來人往十分熱鬧。王大人、王夫人穿著打扮樸素,到了巷口便下了馬車,也不打傘步行去了三老爺宅子。
王家的事引來京都所有人的目光,不曉得多少人明里暗里盯著王家,他們從家里出來,就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去了陳家三老爺家里,里頭的情況就看不清了,只是到了下午,回了娘家的王家大奶奶隨著王夫人、王大人回去了。眾人也就曉得,王大人、王夫人是替兒子做出的糊涂事向陳家的請罪。
明珍此舉,為三老爺尋回了幾分薄面。接下來,王家的舉動更大,一大早就帶著幾車東西,王夫人、王大人、明珍在前頭打頭陣,直奔文大人府上。與昨兒一樣,從王家出來便傳開了,大伙皆在討論王家此舉的目的。
雖然明玉發(fā)了話不許下人去打聽,可之前王家接二連三打發(fā)人來這里,便是不刻意去打聽,只要出門,生了耳朵的聽到的也皆是有關(guān)王家的話題。
何況前兒明珍又來這里鬧了一場,落英、落翹少不得還是會在明玉跟前提一提。關(guān)于今兒王家的舉動,落翹的猜疑是:“莫不是要賄賂文大人?不是說那文大人油鹽不進(jìn)么?”
落英白了她一眼:“哪有這么明目張膽的?”
明玉聽著,不覺冷笑,這就是明珍的法子。王家送去文大人府上的東西,是要請文大人做媒,讓那姑娘嫁去王家。
果不然,尚未到午時,這話便傳開了。那姑娘清白已毀,死了到底可惜,王家又給了聘禮,雖比不得娶原配那么隆重,只要那姑娘點頭,到了王家就是貴妾的身份。
這個時代對男人總是寬容的,那王志遠(yuǎn)固然有錯,可那姑娘若不去王家,再要嫁人也不容易。況且,那姑娘是外地人,來京都藥王廟養(yǎng)病,身邊仆從只有那么幾個,想必也不是什么高門大戶家的姑娘,就算訂了親事,只怕也比不得王家。何況,她出了這樣的事,對方也不會再娶她。
文大人將那姑娘救活,自然不愿再看到那姑娘尋死,王家如此行事,也算是給文大人一個臺階下。那王志遠(yuǎn)在刑獄司呆了幾天,已得到教訓(xùn),再者,男人年輕的時候,總有那么幾件風(fēng)流事體。
到了晚間,人們飯后談起,反倒覺得那姑娘嫁去王家是個不錯的選擇。若是這么死了,倒對不起生她養(yǎng)她的爹娘。
用徐之謙的話說:“王大奶奶真是有魄力,時間也拿捏的好。她是那姓王的正妻,為了那姓王的這般低頭,好不賢惠!”
文大人并沒有當(dāng)即就答應(yīng)了王家的請求,要先問問那姑娘的意思。卻沒想到,那姑娘一聽到王家,就情緒激動要尋死。文大人無法,讓王家把東西如數(shù)帶回去。王志遠(yuǎn)強(qiáng)占良家女子,該如何定罪,就如何定罪。
明珍此舉未能成功,不出門的王大人這兩日出門,被人指指點點,早憋了一肚子火氣。只是他是公爹,出事的是自己的兒子,兒媳婦也吃了虧,只能把火氣咽下去。王夫人卻咽不下去,回過神來,只覺自個兒被明珍耍的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明珍博了個好名聲,所有的錯都在兒子身上,她也沒想過還能保住兒子的聲名,可一旦定罪,聲名沒了,前途也沒了。她若再把明珍怎么樣,明珍回了娘家,世人也會幫著明珍說話。
想著這里,才躺下去的王夫人,猛地坐起來朝嬤嬤道:“去把那賤人叫來!她早就打算離了我們家,卻要在離開之前,毀了我們!”
王夫人話音才落,明珍從外面進(jìn)來,王夫人見了立即將一肚子火氣發(fā)泄出來。明珍只安安靜靜聽著,略垂了頭,讓人看不見她冷笑的嘴角。等王夫人說完,明珍平靜地抬起頭:“夫人說這些,是要兒媳自個兒請辭么?”
王夫人紅著眼盯著她,想起前日明珍說的話,到底把到了喉嚨處的話咽了下去。又覺得明珍這般冷靜持重,定然已有了別的法子,冷靜下來的王夫人,想到了在宮里的女兒。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jī)閱讀:
發(fā)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