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赤誠
,陛下他總是假正經 !
此為防盜章 “謝家這等高門, 怎么能叫家中女郎這樣低配?”蔣氏聞言驚駭,神情憤郁, 不悅道:“夫人如此, 便不怕老爺責備嗎?”
“阿爹素來極少在意內帷,大概還不知道, 夫人應該也是想越過阿爹, 直接定下, 屆時木已成舟, 阿爹再生氣,也不會在外人面前同她翻臉。”
“不過,”謝徽唇畔露出一絲冷意, 旋即又被淺笑遮過, 她用團扇掩口,湊到蔣氏耳畔去,輕聲道:“我自有法子應對……”
……
等到漢王壽辰這日, 謝府眾人早早起身,收拾妥當之后, 便相攜出門去了。
男眷騎馬而行, 女眷乘車在后, 盧氏抱了帶了長孫謝瀾, 身側是謝華瑯與謝徽。
淑嘉縣主慣來是獨自乘車的, 加之有孕, 更加不會同她們擠在一起了。
劉夫人與其女謝瑩, 也是單獨一處。
謝華瑯今日出門, 不過湊個熱鬧,因起的略早些,禁不住用團扇遮了,輕輕打個哈欠,目光微側,卻見謝徽今日妝扮的十分不俗。
發(fā)上簪了兩支羊脂色梨花釵,耳畔是雙珍珠耳鐺,楊妃色裙踞迤邐如水波蕩漾,不算華貴,但都極精巧,著實是用了心思的。
謝華瑯一直都不怎么喜歡同她打交道,略微瞥了眼,便將視線挪開了,心中卻不免嘀咕一聲。
謝家人到時,早有賓客到了漢王府,男眷們自去前廳說話,夫人女郎們卻往后園中去。
劉氏同盧氏說了聲,自去應酬,謝瑩卻留在盧氏身邊,同謝華瑯作伴。
淑嘉縣主既知曉隋家人回京,再見盧氏帶了謝瀾來,便知她打算,心知自己留下尷尬,向盧氏請辭,去尋臨安長公主,準備同母親一道拜見漢王去。
盧氏一行人剛進后園,便有人迎上來,謝華瑯觀其面目,認出是隋家人,兩兩相對,彼此不免有些窘迫。
謝瑩輕拍侄子的肩頭,溫柔道:“阿瀾,去拜見外祖母。”
隋家外放幾年,自然見不到外孫,謝瀾年紀太小,更無法前去探望,驟然見了生人,不免有些躊躇。
隋夫人在他稚嫩的面容上察覺出已逝女兒的影子,心中愈加酸澀,上前猛地抱住他,眼淚奪眶而出:“我可憐的孩子……”
既是到了這地步,大家再聚,未免有些尷尬,盧氏回身看一眼,向幾個小輩道:“你們四處走走吧,就當散心,我留在這兒陪著。”
那幾人應聲,又向隋家女眷行禮,對方回禮,謝華瑯察覺有道目光望向自己,抬眼去看,不禁怔住:“云娘。”
那女郎年歲與她相仿,卻更豐盈些,面如銀盤,眼如性子,頗有些嫻雅之態(tài),見她望過來,目光有些感懷:“枝枝。”
謝家與隋家既能結親,早先自然極為親近,云娘乃是隋氏的幼妹,與謝華瑯年紀相仿,自然也是手帕交,但后來出了那么一樁事,即便兩家沒有禁止她們來往,彼此也很難回到從前了,等隋家外放出京,漸漸也斷了聯(lián)系。
謝華瑯并非優(yōu)柔寡斷之人,看似圓滑,實則決絕,然而今日再見兒時好友,難免會覺得悵然傷惘。
“今日不便,有機會再聚吧,”云娘也有些傷懷,恬靜一笑,道:“你當初送我的小香包,我一直都留著呢。”
謝華瑯心中微酸,應道:“一言為定。”
……
因方才這個插曲,三人隨意走動時,氣氛不免沉郁些。
不多時,謝徽便道:“阿瑩姐姐,三娘,我想去東邊看看。”
她神情有些不好意思,目光卻有些希冀雀躍:“那邊的花兒都開了,爭芳斗艷,美極了,你們要一起去嗎?”
“不了,枝枝心里怕也悶的很,我陪她走走。”謝瑩手持玉柄團扇,笑吟吟的打了兩下:“你自己去便是。”
說完,又吩咐她身后女婢:“照看好二娘,若出了事,可沒好果子給你們吃。”
謝徽聽出她話中深意來,笑意有轉瞬的僵硬,旋即恢復自然:“那妹妹便先行一步了。”
謝華瑯望著她身影離去,方才沒好氣道:“她又要干什么?”
“誰知道?”謝瑩漫不經心道:“許是想尋個良婿吧。”
謝華瑯亦是失笑,不再理會。
此時時辰尚早,賓客們倒是漸漸到了,偶然間也有男客途經,時下風氣開放,不需避諱,但也有侍從女婢跟隨在后,以免生出些閑話來。
謝華瑯同謝瑩邊走邊交談,倒覺心中那口郁氣抒發(fā)出來了,二人走的累了,便想尋個地方歇腳,目光流轉間,瞥見湖邊有座涼亭,原是想過去的,然而見內里有人,卻又遲疑了。
竟是淑嘉縣主。
“走吧,”最終還是謝瑩道:“畢竟是一家人,過而不拜,說不過去。”說完,便往涼亭處去。
謝華瑯自然跟上。
“曾叔祖再同江王說話,阿娘留下了,我卻覺得拘束,索性出來透氣,”淑嘉縣主半倚在欄桿上,手中握著把魚食,悠閑的逗弄水中錦鯉,笑道:“不意在此遇上你們了。”
謝瑩溫聲道:“確實很巧。”
謝家人對淑嘉縣主,都有種敬而遠之的疏離,她應該也能察覺到,卻不在意,莞爾道:“我方才見到永儀侯府的郎君了,風姿俊秀,的確是良配,同阿瑩一道,正是天作之合。”
“永儀侯府?”謝瑩頷首不語,謝華瑯卻覺有些奇怪,順嘴道:“縣主既是去拜見漢王,怎么會遇見永儀侯府的人?”
“永儀侯的族弟娶了漢王胞兄的孫女,兩下里算是有親。”
淑嘉縣主手中魚食撒的多了些,水中錦鯉愈發(fā)密集,如同流動的紅寶石一般,日光下耀眼奪目,她低笑道:“隋閔即將接任侍中,地方上要有人補他的缺,永儀侯八成是想替人運作過去。”
謝偃在家中時,幾乎不會提及政事,謝令也一樣,受他們影響,謝允也不會多說,故而謝華瑯與謝瑩還真不太懂這些,不過聽一耳朵,便這么過去了。
“我聽說三娘有了心上人,那就務必要善始善終才好,”淑嘉縣主語笑嫣然,美目流盼:“有時候過程會崎嶇些,但是,當你到達終點時,會覺得你的付出都值得。”
這句話便有些深意了,既像是再提點謝華瑯,又像是再說她自己。
謝華瑯與謝瑩面色都有些冷,不曾應聲,淑嘉縣主也不介意,將手中魚食盡數(shù)灑落,便有女婢上前為她擦手。
桌案上擺著一碟青梅,許是淑嘉縣主令人備的,她拈起一顆,送入口中,輕笑著感慨道:“年輕可真是好啊。”
……
她那些話或有意或無意,卻都叫謝華瑯心中不快,謝瑩也是一樣,一道起身告辭,準備離去,然而還沒走出多遠,便聽一陣腳步聲傳來,似乎是往涼亭中去的。
二人對視一眼,心下好奇,回身去看,卻見是個年輕俊秀的俏郎君,紅袍玉帶,氣度雍容,眉宇間貴氣凌然,頗有些清冷出塵之氣。
謝瑩還不覺有什么,謝華瑯卻不覺笑了。
這人若是再俊些,再老些,怕也同九郎一般模樣。
她聽見那年輕郎君笑道:“表姐,你怎么一個人在這兒?”
淑嘉縣主柔婉的聲音傳入耳中,似乎隱含笑意:“忙中偷閑,躲懶兒罷了。”
原是宗室子弟,只是有些眼生了。
謝華瑯搖頭失笑,正要離去,然而還未走出幾步,便忽然頓住了。
謝瑩見她神情不對,關切道:“枝枝,你怎么了?”
謝華瑯目光倏然一變,卻顧不得回答,回身往涼亭中去,裙踞搖曳之間,竟有些肅殺之氣。
顧明修正同淑嘉縣主說話,冷不丁見一位美貌女郎入內,面攜怒意,微吃一驚,旋即認出她是誰,送進口的青梅梗在嗓子眼兒,險些噎的背過氣兒去。
謝華瑯氣的狠了,扯住他衣袍,叫他直視自己,銀牙緊咬:“小道士,你怎么會在這兒?”
顧明修將那顆青梅囫圇咽下去后,終于明白自己忘記什么事兒了。
他此前離開道觀時,便知皇叔尚未將自己身份告于謝家女郎,衡嘉更是千叮萬囑,叫他千萬別說漏了,哪知他的確是沒說漏,今日卻撞上正主了。
天下之大,誰能叫他執(zhí)弟子禮,侍于身后,無所不從?
再對照年歲等事,即便是頭豬,也能看出不對來。
皇叔著意遮掩的事,卻在他這兒漏了風,若是知道,還不扒他的皮?
這等慘烈后果,顧明修只消一想便毛骨悚然,為了全力彌補,死不認賬道:“我,我,我可不認得你……”
謝華瑯冷聲道:“是嗎。”
顧明修戰(zhàn)戰(zhàn)兢兢道:“當然。”
淑嘉縣主見他如此,著實奇怪:“明修?”
“明修?你在叫誰?”
顧明修勉強站起身,滿面狐疑,雙手虛空摸索,踉踉蹌蹌的往外走:“我是誰,我叫什么名字?咦,我為何會出現(xiàn)在此處……”
謝華瑯忍俊不禁,忽然察覺出幾分別的,狐疑的看著他,道:“不對吧,我也曾見別人用沉水香,可不是這味道。”
“是嗎,”顧景陽眉頭微動,略加思慮,道:“許是衡嘉叫人改了香料方子吧。”
說完,他抬聲喚道:“衡嘉。”
衡嘉先前被他打發(fā)走,然而也只是略微走的遠些,到既見不到內室二人,也聽不見內中聲音的距離去而已。
現(xiàn)下聽顧景陽聲音,他忙不迭過去,目光在內室掃過,便見慣來矜雅自持的陛下懷中抱著美人,心下訝異,慌忙垂下眼去,不敢再看。
謝華瑯見他如此反應,也覺有趣,下意識去看顧景陽,卻見他神態(tài)自若,全然沒有她想象中的羞赧,倒真有些刮目相看。
她卻沒有注意到,顧景陽掩在衣袖下的手指已然蜷曲,正是替了主人此刻的窘迫。
顧景陽輕輕道:“室內熏香,不是沉水香嗎?”
“是,但也不是,”衡嘉很快反應過來,答道:“此香本原也源自沉水香,后來被調香師加了幾味香料,淡化掉原先氣息,另成了一味香。”
“那調香師倒很匠心獨運,我只在道長這兒聞到過這等香氣。”謝華瑯感慨一句,又問道:“那么現(xiàn)下,這味香叫做什么?”
衡嘉答道:“便取用沉水香別名,喚做蓬萊香。”
“蓬萊香,”謝華瑯將這名字細細念了兩遍,由衷贊道:“果真是好名字。”
“叫女郎見笑了。”衡嘉恭敬回了一句,見她無事再問,向顧景陽頷首,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
“《海內十洲記》中記載,蓬丘,蓬萊山是也。”謝華瑯思忖片刻,笑道:“無風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來。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宮,蓋太上真人所居。唯飛仙有能到其處耳。”
“道長,”她笑道:“你這等氣度作態(tài),說是飛仙,也差不多了。”
顧景陽垂眼看她,目光隱約有些寵溺,語氣卻無奈:“你又取笑人。”
謝華瑯吃吃的笑,卻不再作聲,伏在他懷里,慵懶的合了眼。
正是上午時分,日光明媚,舒適宜人,微風自窗扇處透入,裹挾了陽春三月的芬芳,內室中無人言語,一時靜謐起來。
謝華瑯原本只想在他懷中靠一會兒的,也不知怎么,略微合眼的功夫,竟睡著了。
顧景陽垂眼看她,目光斂和,隱約柔情,如此凝視良久,終于低下頭,在她鼻尖上蜻蜓點水似的親了一下。
謝華瑯這一覺睡得不算久,醒來時見自己枕著他的腿,少見的有些羞赧,同他告辭,急匆匆想走。
“枝枝。”顧景陽叫住她,溫和道:“我明日不在此處,你不要來。”
謝華瑯嘴上花花的毛病又犯了:“我?guī)讜r說過我明日要來了?”
顧景陽被她堵住,頓了一頓,道:“不來便不來。”
“玄禎道長,你怎么比我還嬌氣?”謝華瑯哭笑不得道:“我同你玩笑呢。”
她搖了搖他手臂,道:“你要出遠門嗎?”
“不是,”顧景陽道:“有些事要處置而已。”
“知道了。”他既沒說是什么事,謝華瑯便不追問,手指在他掌心勾了下,含笑道:“那我走啦?”
顧景陽深深看她一眼,頷首道:“嗯。”
謝華瑯腳步輕快的離去,直到身影消失在自己視線中,顧景陽方才返回內室,疏離目光在她系在劍首的玉墜上略過,旋即柔和起來。
飲過茶的杯盞仍舊擺放在原地,他原本是想叫人入內收拾的,然而望見她用過的那只白瓷杯時,視線忽然頓住了。
雪白的瓷盞上印了唇脂,嬌俏的一點紅,恰如六月櫻桃。
口脂落在杯上,不留痕跡才奇怪,故而時下女郎貴婦往往會準備懷紙,以便隨時擦去。
這等細微禮節(jié),她不至于不知道。
同先前遺落的那只耳鐺一般,明明就是故意的。
顧景陽伸手過去,想要觸碰那唇印,然而指尖還未觸及,便縮回去了。
于禮不合。
……
衡嘉入內收斂茶具時,略加清點,便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瓷杯,左右四顧,有些詫異,見顧景陽坐在案前翻閱奏疏,不敢驚擾,等他閑暇之后,方才低聲道:“陛下,似乎少了一只白瓷茶盞。”
顧景陽眼也不抬,道:“是嗎。”
衡嘉不明所以,小意試探道:“是您收起來了嗎?”
顧景陽瞥他一眼,道:“你的話真是越來越多了。”
“……”衡嘉垂首應道:“是。”
……
第二日便是朝議,顧景陽下朝之后,卻沒回道觀,而是往臨安長公主府上赴宴去了。
他自幼長在太宗文皇帝膝下,同底下幾個弟妹感情平淡,然而畢竟骨肉至親,臨安長公主幾次相邀,總也不好推拒。
臨安長公主對于這個胞兄,慣來都是景仰多于親近的。
先帝性情仁弱,相貌卻俊美,鄭后亦是名傳京都的美人,故而他們兄妹幾人容貌皆是不俗。
臨安長公主年少時,也曾是備受推崇的皇族明珠,然而同這位長兄比起來,原本清貴華婉的面龐,卻驟然多了幾分塵土氣。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在道觀里呆的久了,他身上似乎天然就有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離,眉目之間頗覺清冷,好像隨時都能羽化成仙似的。
“朕聽說淑嘉有了身孕,”顧景陽側目去看胞妹,淡淡道:“你也能寬心些了。”
臨安長公主不意他會知曉這些,倒有些受寵若驚:“皇兄能掛念淑嘉,是她的福氣。”
顧景陽無可無不可的應了聲。
淑嘉縣主有孕,正在夫家休養(yǎng),臨安長公主自然不會叫她回府,還有兩個兒子,皆是她嫁與鄭家之后所生,顧景陽登基之后族誅鄭氏,那二子因生母是長公主,方才得以免脫,現(xiàn)下卻不敢出現(xiàn)在這個舅父面前。
至于丈夫死后,她新納的幾個面首,就更不能登堂入室了。
內廳中只有他們二人落座,似乎有些冷清,臨安長公主輕輕擊掌,便聞絲竹之聲作響,一行舞伎翩然而入。
腳步翩躚,寬袖飄搖,舞伎們的腰肢也纖細,不盈一握,面龐嬌艷,不遜于桃花,石榴紅的裙踞飛揚時,仿佛夾雜了三月的春光,極盡精妙。
一舞終了,眾舞伎鬢發(fā)微亂,金釵斜傾,一痕雪脯掩在織金抹胸之下,盈盈拜倒時春光隱約,活色生香。
顧景陽瞥了眼,目光無波無瀾,衡嘉見狀,會意道:“都退下吧。”
臨安長公主神情微滯,旋即自嘲笑道:“叫皇兄見笑了。”
顧景陽淡淡道:“臨安想學平陽公主嗎?”
平陽公主便是漢景帝與王皇后的長女,武帝劉徹的胞姐,弟弟登基為帝后,屢次進獻美人,其中便包括衛(wèi)子夫與后來的李夫人。
臨安長公主心中未必沒有這樣的念頭,倘若真有美人能被相中,于她,于幾個孩子都是一樁善緣。
這雖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可若是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便不太好聽了。
她有些窘迫,不知如何言說,恰在此時,卻有內侍通傳,言說渾儀監(jiān)監(jiān)正求見。
渾儀監(jiān)掌天象與節(jié)氣歷法,近來朝中無事涉及,監(jiān)正卻請求面君,倒有些奇怪,顧景陽眉頭微蹙,道:“傳他進來。”
監(jiān)正年過五旬,鬢發(fā)斑白,入內禮道:“臣渾儀監(jiān)監(jiān)正趙昴,恭問圣安。”
“朕躬安。”顧景陽問道:“監(jiān)正為何而來?”
趙昴面有遲疑,臨安長公主見狀,便知有不可告于他人之處,起身退避,其余仆婢侍從也一道退下。
趙昴這才低聲道:“臣近來觀天象,頗有不妥,有客星犯紫微星甚急,來勢洶洶……”
顧景陽神情微頓,略加思忖,忽然笑了。
“無事。”他道:“朕自知之。”
趙昴怔住:“可是……”
“監(jiān)正有心了。”顧景陽輕笑道:“由它去吧。”
采青見他如此,心中一驚,慌亂道:“這、這如何使得……”
衡嘉心中驚惶遠勝于她,然而到了此刻,慣來靈敏的口齒卻連半分作用都發(fā)揮不出。
他快步跟出去,勉強勸道:“陛下,陛下,女郎的脾氣,您是知道的,說這些話,想也只是一時氣惱,過幾日便好了……”
顧景陽一個字也聽不進去,吩咐人去備馬,親自往謝府去。
衡嘉見他如此,當真心急如焚,慣來冷情的人動了心,才更加熱切灼燙,陛下以何等心意待謝家女郎,他比誰都清楚,要真是……
衡嘉簡直不敢再想下去。
……
日頭漸升,陽光也愈見炎炎,衡嘉汗出如漿,自面頰流下,卻顧不得去擦,拼死給禁軍統(tǒng)領武寧打個眼色,叫他早些去謝家報信。
謝偃與謝允入宮當值,謝令也在國子監(jiān),謝家主事之人,自然是盧氏。
武寧只從衡嘉處聽了一嘴,見他神情急切,知道此事要緊,不敢耽擱,令副手先去送信,因為時間緊迫,自然無暇說別的。
盧氏聽來人說了,心中微覺訝異,然而語焉不詳,也猜測不出什么,只知是同女兒有關,似乎是拌了幾句嘴,內中如何,卻是一無所知。
皇帝今日至此,顯然不欲張揚,她也不曾廣而告之,吩咐府中人各安其職,又令人開了正門,親自去門口迎接。
顧景陽登基幾年,并未娶后納妃,后宮空虛,鄭后雖在,卻也不能再光明正大的出現(xiàn)在人前,至于先帝所留的太妃們,先帝在時便不甚引人注目,現(xiàn)下更是恍若透明,是以宮中并沒有可以邀請命婦、主持宮宴的女眷。
顧景陽先前雖也在前朝宮宴上見過盧氏幾回,但他顯然不會盯著臣妻細看,真遇上盧氏,還是第一次。
謝華瑯的相貌更加肖似母親,他看了一眼,微微頷首道:“謝夫人。”
盧氏屈膝行禮,恭謹?shù)溃骸俺紜D請陛下安。”
顧景陽此時遠沒有心思同她客套寒暄,開門見山道:“枝枝呢?”
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但若是直言,便有些窘迫了。
盧氏不意他如此單刀直入,心頭一突,道:“昨日赴宴,小女有些累了,今日便在院中歇息。”
顧景陽道:“令人帶路,朕有話同枝枝講。”
“……這個,”盧氏一時不知該說什么才好,但見顧景陽神情冷峻,目露肅然,終究還是道:“是。”
……
天氣一日日熱了,謝華瑯也愈發(fā)憊懶,令人關閉門窗,在內室四角中擱置冰甕,用以解暑,這尚且覺得不過癮,又叫小廚房人備了冰鎮(zhèn)梅子湯,懶洋洋的窩在躺椅上,邊用邊翻書。
聽見門外有人敲門,她頭也沒抬,便道:“我要的書都取來了么?在箱奩里擱的久了,怕會有霉氣,討厭得很,先在外邊晾了,再送進來。”
門外無人應聲,謝華瑯打扇的手停了,幾不可見的蹙了蹙眉。
顧景陽深吸口氣,輕輕道:“枝枝,是我。”
謝華瑯停滯了片刻,方才站起身,到門前去:“陛下怎么來了?”
顧景陽掩在衣袖中的手無意識的一頓,眼睫輕顫,低問道:“枝枝,你怎么不喚我九郎了?”
“從前是我多有冒犯,陛下不要見怪,”謝華瑯眼瞼低垂,望著腰間那枚瓔珞墜子,淡淡道:“該說的話,我都令采青講了,陛下今日登門,倒叫我有些措手不及。”
他們二人說話,自然無人敢近前聽,故而此刻,也無人見到顧景陽此刻的無措與慌亂。
“枝枝,我不是有意欺瞞你的。從頭到尾,我也沒有半分假意。”他嘴唇動了幾動,終于道:“你第一次去的時候,彼此尚未相熟,我無法開口,再到最后,卻是越來越不敢開口了……”
謝華瑯客氣而疏離的打斷了他:“多謝陛下。”
顧景陽頓住了。
“枝枝,”良久之后,他低聲道:“那日你從揚州回京,我說要娶你,是真心實意的。”
謝華瑯靜默不語。
“是我不好,不該瞞你的,可我先前,的確不知該如何開口……”
從前他們在一起時,總是謝華瑯說的話多,顧景陽附和一二,今日她言辭冷淡,隱約疏離,才更凸顯出此刻彼此之間情意之淡漠。
顧景陽說到一半,聽得內室始終如一的靜默,終于停了口,低聲求道:“枝枝,叫我見見你,我們當面說,好不好?”
日頭已經升的很高,陽光投在窗扇上,越過薄薄的一層窗戶紙,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謝華瑯靜靜看了一會兒,終于道:“陛下進來吧。”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大抵便是這種感覺。
顧景陽將門推開,日光順勢照入,映亮了她的面龐,更見光潔皎然,長眉妙目,唇珠殷紅,即便是家常衣衫,仍舊美貌不可方物。
外邊天氣炎熱,門被打開之后,便覺熱氣內涌,謝華瑯信手將門合上,這才回過身去見他。
顧景陽驟然見了她,卻覺滿心皆是夏天的炎炎烈日,既熱且燙,似乎是傷了唇舌,雙目望著她,一句話也說不出。
謝華瑯垂下眼睫,淡淡一笑:“陛下不是有話要講嗎?”
顧景陽嘴唇動了動,卻沒有說出聲,忽然自袖中取出那枚被她退還的玉佩,伸手重新系回她腰間。
“不必了。”
謝華瑯側身躲開,道:“我既還回去,以后便不會再要了。”
顧景陽的手僵在原處,她看了一眼,又收回視線:“我先前贈與的玉佩,也請陛下還回來吧。”
“玉佩在劍上,我沒有帶。”顧景陽低聲道:“你若想要,便自己去取。”
“那就算了,陛下留著吧。”謝華瑯道:“我雖是弱質女流,但也言出必行,既然說了不會再去,斷然沒有自打嘴巴的道理。”
話說到了此處,似乎已經沒有再說下去的必要,前幾日尚且濃情蜜語的一雙愛侶,今日卻勞燕分離,細細回想,當真?zhèn)麘选?br/>
顧景陽連呼吸都是顫抖的,雙目定定望著她,目光如同風中搖晃的火苗,想求她回心轉意。
謝華瑯卻不理會,只道:“陛下若沒有別的話要講,盡可以離去了。”
“枝枝,”顧景陽猛地捉住她手腕,將她帶到身前,有些無措的道:“……不要這么叫我,也不要說這樣的話。”
這樣熱的天氣,他的手指居然是冷的,也許是因為這緣故,他更加舍不得放開她溫熱的手:“我不是有意瞞你的,除去身份,我半句假話都不曾對你講過,枝枝……”
“我從揚州歸京之后,又去尋你,那日我說要嫁給你,也沒有騙你。”
謝華瑯垂下眼睫,低聲道:“我怕阿爹阿娘不肯應承我們的事,想了那么多辦法,想應該怎么勸阿娘,想怎么叫哥哥說情,想怎么叫阿爹松口,心里既憂慮,又怕為此傷及親眷情分,為此輾轉反側,可你什么都不說……”
“從小到大,但凡我真心喜歡的,決計不肯同別人分享,夫君也一樣。我想找個能一心一意待我的人……”
“謝氏富貴已極,阿爹也不想叫我高嫁,我知道的時候,其實很高興。”
“我出身長安謝氏,享盡人間富貴,假使有一日家族要我去聯(lián)姻,我是不會拒絕的,可因為你……”
她望著自己腳尖,忽然落下淚來,低語道:“因為我的私情,謝家走上了另一條看不見終點的路。”
“枝枝。”顧景陽緊緊握住她手,道:“你相信我嗎?”
謝華瑯平靜的看著他,道:“無關相信與不相信,而是那些都已經結束了。”
結束了。
她居然說都已經結束了。
“枝枝,”顧景陽望著她,有些慌亂的道:“貿然登門去求桃花的是你,我給了,你怎么又忽然說要走?”
謝華瑯靜默不語,他卻失卻引以為傲的冷靜自持,手臂攬住她腰身,試探著俯下身,親吻她的唇。
團扇遮掩了美人面孔,也擋住了他,謝華瑯輕推開他手,后退一步,輕輕道:“我有些累了。”
她得體而疏離的笑了笑:“陛下也往自己該去的地方去吧。”
“枝枝,我是真心喜歡你的。欺瞞你的事情,只那一件,心儀的女郎,也只有枝枝一個。我也向你承諾,絕不因你我之事,影響到謝氏一族。”
顧景陽望著她,慢慢道:“你若是嫌我悶,以后我們在一起的每一日,我都說甜言蜜語給你聽……”
“不過,”謝徽唇畔露出一絲冷意,旋即又被淺笑遮過,她用團扇掩口,湊到蔣氏耳畔去,輕聲道:“我自有法子應對……”
……
等到漢王壽辰這日,謝府眾人早早起身,收拾妥當之后,便相攜出門去了。
男眷騎馬而行,女眷乘車在后,盧氏抱了帶了長孫謝瀾,身側是謝華瑯與謝徽。
淑嘉縣主慣來是獨自乘車的,加之有孕,更加不會同她們擠在一起了。
劉夫人與其女謝瑩,也是單獨一處。
謝華瑯今日出門,不過湊個熱鬧,因起的略早些,禁不住用團扇遮了,輕輕打個哈欠,目光微側,卻見謝徽今日妝扮的十分不俗。
發(fā)上簪了兩支羊脂色梨花釵,耳畔是雙珍珠耳鐺,楊妃色裙踞迤邐如水波蕩漾,不算華貴,但都極精巧,著實是用了心思的。
謝華瑯一直都不怎么喜歡同她打交道,略微瞥了眼,便將視線挪開了,心中卻不免嘀咕一聲。
謝家人到時,早有賓客到了漢王府,男眷們自去前廳說話,夫人女郎們卻往后園中去。
劉氏同盧氏說了聲,自去應酬,謝瑩卻留在盧氏身邊,同謝華瑯作伴。
淑嘉縣主既知曉隋家人回京,再見盧氏帶了謝瀾來,便知她打算,心知自己留下尷尬,向盧氏請辭,去尋臨安長公主,準備同母親一道拜見漢王去。
盧氏一行人剛進后園,便有人迎上來,謝華瑯觀其面目,認出是隋家人,兩兩相對,彼此不免有些窘迫。
謝瑩輕拍侄子的肩頭,溫柔道:“阿瀾,去拜見外祖母。”
隋家外放幾年,自然見不到外孫,謝瀾年紀太小,更無法前去探望,驟然見了生人,不免有些躊躇。
隋夫人在他稚嫩的面容上察覺出已逝女兒的影子,心中愈加酸澀,上前猛地抱住他,眼淚奪眶而出:“我可憐的孩子……”
既是到了這地步,大家再聚,未免有些尷尬,盧氏回身看一眼,向幾個小輩道:“你們四處走走吧,就當散心,我留在這兒陪著。”
那幾人應聲,又向隋家女眷行禮,對方回禮,謝華瑯察覺有道目光望向自己,抬眼去看,不禁怔住:“云娘。”
那女郎年歲與她相仿,卻更豐盈些,面如銀盤,眼如性子,頗有些嫻雅之態(tài),見她望過來,目光有些感懷:“枝枝。”
謝家與隋家既能結親,早先自然極為親近,云娘乃是隋氏的幼妹,與謝華瑯年紀相仿,自然也是手帕交,但后來出了那么一樁事,即便兩家沒有禁止她們來往,彼此也很難回到從前了,等隋家外放出京,漸漸也斷了聯(lián)系。
謝華瑯并非優(yōu)柔寡斷之人,看似圓滑,實則決絕,然而今日再見兒時好友,難免會覺得悵然傷惘。
“今日不便,有機會再聚吧,”云娘也有些傷懷,恬靜一笑,道:“你當初送我的小香包,我一直都留著呢。”
謝華瑯心中微酸,應道:“一言為定。”
……
因方才這個插曲,三人隨意走動時,氣氛不免沉郁些。
不多時,謝徽便道:“阿瑩姐姐,三娘,我想去東邊看看。”
她神情有些不好意思,目光卻有些希冀雀躍:“那邊的花兒都開了,爭芳斗艷,美極了,你們要一起去嗎?”
“不了,枝枝心里怕也悶的很,我陪她走走。”謝瑩手持玉柄團扇,笑吟吟的打了兩下:“你自己去便是。”
說完,又吩咐她身后女婢:“照看好二娘,若出了事,可沒好果子給你們吃。”
謝徽聽出她話中深意來,笑意有轉瞬的僵硬,旋即恢復自然:“那妹妹便先行一步了。”
謝華瑯望著她身影離去,方才沒好氣道:“她又要干什么?”
“誰知道?”謝瑩漫不經心道:“許是想尋個良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