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大項目開工
許一山他們離開時,天色已經(jīng)大亮。
袁珊瑚將柜門打開時,段焱華的四肢已經(jīng)僵硬得伸展不開了。
他幾乎是從衣柜里滾落下來的,張著一雙朦朧的睡眼狼狽不堪問:“都走了?”
袁珊瑚忍住笑,連忙道歉道:“對不起,領(lǐng)導,讓你受苦了。”
袁珊瑚一道歉,段焱華想發(fā)脾氣也發(fā)不起來了。
他深深看袁珊瑚一眼道:“寶貝啊寶貝,我不管你是故意的,還是被迫的,總之你要記住,我在你衣柜里躲了一夜,這可是我一輩子從沒吃過的苦頭。”
袁珊瑚連忙陪著笑臉道:“領(lǐng)導,我會補償你的。”
“補償?”段焱華冷笑道:“怎么補償?現(xiàn)在就補償?”
他的眼光落在袁珊瑚嬌俏的身材上,不由自主地咽下一口唾沫。
袁珊瑚聰明地往后退了一步,微笑道:“領(lǐng)導,我去看看門外有不有人啊,沒人你就趕緊離開,來日方長哦。”
段焱華無奈地嘆口氣,活動了一下手腳,從袁珊瑚家里悄悄溜了出來。
他不會知道,從他踏進袁珊瑚家門的那一刻起,藏在屋角的三個攝像機就開始啟動了。昨晚發(fā)生的一切,全部被袁珊瑚悄悄錄了下來。
段焱華更不會想到,在袁珊瑚家門口的樓梯拐角處,許一山和老董兩雙眼睛看著他從屋里溜出來之后,不覺相視一笑。
兩天過后,油脂基地項目的環(huán)評報告下來了。
有了環(huán)評報告,油脂基地項目正式開工。
許一山?jīng)]讓孫武搞開工奠基儀式,而是悄悄地將八個工程隊安排進駐施工現(xiàn)場。
不出意外,半年之后,在這片土地上將矗立起一座工業(yè)新城。
油脂基地項目搶在過年前動工,是許一山下的一步非常重要的棋。
沒人知道,他最擔心的就是孫武放棄茅山縣的項目。事實上,孫武已經(jīng)給他透露過幾次想法,遠在馬來西亞的嚴華對孫武投資茅山縣有看法。他認為,孫武的頭腦不適宜與大陸的這批官員打交道。最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就是孫武血本無歸。
為了讓孫武一家回到他身邊去,嚴華甚至暗示過孫武,如果他堅持在茅山縣投資,嚴華將有可能修改遺囑,把本來分給孫武的家產(chǎn),要拿回去。
倘若如此,油脂基地的項目資金就將出現(xiàn)斷裂的情況。
盡管現(xiàn)在項目已經(jīng)開工了,能不能順利走下去,許一山的心里并沒有底。
在許一山的棋局里,油脂基地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棋。只要油脂基地落戶成功,茅山縣必將成為未來油脂生產(chǎn)、儲存、運輸?shù)淖畲蠹⒌亍?br/>
它的好處就是帶動茅山縣的物流業(yè)上一個臺階。同時,全縣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將發(fā)生徹底的改變。將茅山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優(yōu)質(zhì)茶油之鄉(xiāng),指日可待。
工地上一片繁忙,各種機械運輸車輛川流不息,來往不絕。
老董站在一塊凸起的土包上,看著眼前一片繁忙的景象道:“老許,我現(xiàn)在是徹底服了你了。赤手空拳,你就弄來了這么一個大項目。我在想,如果把茅山全部交到你手里,你會怎么干?”
許一山笑道:“還能怎么干?只要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們就不遺余力大干多干。凡是有損群眾利益的事,我們就少干或者不干。”
老董豎起一根大拇指贊道:“好領(lǐng)導,有胸懷。”
許一山笑笑,沒做聲。
此刻,他心里牽掛的卻是幾十公里以外的白沙鎮(zhèn)。
眼見著冬季已到,冬天都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一開春,良種油茶苗就要搶在春分時令全部栽下去。
從目前來看,這是一樁浩大的工程。整個白沙鎮(zhèn)全部牽涉進來了。
他將改種的計劃沒在全縣全面鋪開,是有想法的。
良種油茶苗栽種下去之后,至少有兩年的空窗期。這兩年,油脂基地的生產(chǎn)線不能不動工,那么,既然要生產(chǎn),就需要原材料。
原材料從哪來?許一山事先做過調(diào)查,從目前茅山縣每年采摘的情況來看,單全縣的茶籽就能滿足一條生產(chǎn)線的需要。
良種油茶林的推廣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在白沙鎮(zhèn)取得成功經(jīng)驗后,才能名正言順的全縣推廣。
在與武三盛達成統(tǒng)一意見后,他與孫武商議過了,要求孫武這邊負責武三盛良種油茶林的管理工作。孫武倒沒推辭,但他有一個顧慮,就是白沙鎮(zhèn)會不會同意這個方案。
孫武承擔良種油茶林的管理開銷費用,附帶的條件就是白沙鎮(zhèn)今后所產(chǎn)茶籽,必須全部歸他的公司收購。
現(xiàn)在,是該面對白沙鎮(zhèn)了。
在事先與何許和陳太平約了時間后,許一山帶著老董和孫武,直接去了白沙鎮(zhèn)。
何許他們等在家里,見到許一山來了,老遠就打著哈哈道:“財神爺光臨,有失遠迎啊。”
許一山連忙道:“何書記,你說得非常對。我今天確實給你請來了財神爺。”
在介紹孫武的時候,何許大笑道:“許局,不用介紹了。老孫我們認識,大家過去都在茅山這口大鍋里吃飯,還能不熟悉啊。”
何許這樣說,不是沒道理。畢竟,當年孫武一怒之下辭去公職,在茅山縣是引起了一場震動的。
孫武辭職,褒貶不一。有人罵他傻,放著公務(wù)員衣食無憂的日子不過,偏偏要跳下海去社會上奮斗,自討苦吃。
有人欽佩他勇氣可嘉,在縣鄉(xiāng)一級的普通老百姓眼里,孫武捧的可是金飯碗啊。他能自己打破金飯碗不要,這種勇氣試問有幾個人具有?
比如何許,就屬于前者。
何許認為,人的一輩子都得有個目標。像他們這類人,目標就是在位平平安安,退休之后安享晚年。餓不死,發(fā)不了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孫武一個退伍軍人出身的人,本身并無特長,又沒過得硬的社會關(guān)系,更沒扎實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他下海,勢必碰得頭破血流。
事實果真如何許想的那樣,孫武夫妻兩弄個夜宵攤,還將自己弄進了看守所,關(guān)了足足三個月。
只有孫武自己明白,他辭職,并非所愿,而是迫不得已。
一是他無法再忍受段焱華給他忙不迭的穿小鞋,二來,他知道,不犧牲自己,他與許一山會落得一個下場。
他主動辭職,將洪山鎮(zhèn)炸橋的責任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從而讓段焱華無法下嘴去針對許一山。
可是誰又料到呢,他孫武居然還有一個億萬富翁的親戚在國外。
偏偏這個親戚,又是許一山吸引回來的。所以啊,人生當中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其實都是老天爺冥冥之中早有了安排。
陳太平突然道:“許局是來談種苗的事吧?這個事不要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