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宗室之謎
門剛一打開,整個房間就被一種奇怪的臭味兒包圍。曉芳被熏得直咧嘴。
“你是誰?”
我謹慎的把曉芳他們擋在身后,因為站在我面前的人,雖然聲音上像極了羅永光。但容貌上和我所知道的羅永光有著很大的差別,這么說并不準確,確切的說,站在我們面前的家伙甚至不是人。
我并不是罵街,這時我當時的真實想法。
對方進屋之后,我們才第一次看清那張臉。那是一張極其蒼老的臉,不禁皮膚松弛,甚至在上面還有很多的潰瘍面,好像腐爛的尸體,不斷的有黃色的液體流出,在耳朵兩側,甚至有血滲出,最讓我覺得恐怖的是。除了血跡和膿瘡覆蓋,臉上的其他位置,全是紅色的斑點,而且渾身上下,散發(fā)著一股臭味兒。
對方伸手摘下頭上的帽子。我看到他的頭上,和臉上的情況相仿,松弛的皮膚,一根頭發(fā)也看不到。
“羅成,我是你爸啊。”女盡團亡。
說著那人直接朝羅成走去。
“你等等,”眼前的怪物自稱羅永光,這讓我很難接受,于是搶在他前面擋住去路。
“你是王曇吧,其實昨天你剛來到這兒,我就注意到你了。我真是羅永光。我時間不多了,這次來,是跟我兒子交代后事。如果感興趣,你也可以留下來聽聽,相信你會感興趣的。”說著他用手在我肩膀上拍了一下。
我本能的想躲,不過因為我倆距離實在太近,因此還是被他拍中。我心里一驚。剛忙向后退,他沖我笑了笑,那笑容顯得有些猙獰,不過我并沒感覺到什么不適,落在我肩膀上的手,好像斷了筋骨似的,隨著我身子的離開而在空中劃過。看起來對方真的很虛弱。
“爸,您坐吧。”羅成說著走到我身邊,伸手攙著那個自稱羅永光的人。此時羅成似乎是整個房間里最冷靜的人,在他臉上看不到一點兒慌張。
雖然羅成不是羅永光的親兒子。但畢竟在一起生活了將近三十年,他如果斷定對方就是羅永光,我也不好在懷疑什么,最關鍵的是,這人自進屋之后,我除了覺得他外觀上有些惡心,并沒感到有什么異樣氣息存在。
羅成纏著對方。坐在了沙發(fā)上。而后便招呼我們也坐下。
“爸,我知道是您,有什么話,您就說吧。”羅成點了兩只煙,并把其中一只遞到對方嘴里。
羅永光臉上的皮膚微微顫抖了幾下,我估計他可能是在笑。
“你都知道了哪些?先說給我聽聽,剩下的我補充。”
“您還是撿重要的說吧,比如您是怎么死而復生的,還有,那個小人兒是怎么回事兒。”
“哈哈哈,真沒想到,你居然已經(jīng)了解了這么多。這樣也好,我能省不少事兒。孩子,你雖然不是我親生的,可是我畢竟是死過一次的人,所以萬事兒都能看的開,你得相信我,我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我自己。”說完羅永光咳嗽起來,一些醬紅色的血液,順著嘴角流出來。連他嘴上的煙卷兒,也被染成了紅色。
“先說說死而復生的事兒吧。”
羅永光停住咳嗦之后,把嘴上的香煙捻滅。
他告訴我們,當初他因病住院,后來得知羅成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心里很是不滿,并因此導致病情惡化,被送進了重癥監(jiān)護。就當他覺得自己快要死了的時候。突然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從后背傳遍全身。
那種感覺很奇妙,好像一個人從他身后鉆入了體內。他覺得自己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那股力量似乎就來源于他躺著的那張病床。
隨著那股力量越來越濃重,羅永光睡著了,等他睜開眼,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躺在之前的病房中,后來他才知道,自己居然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度過了三天,就是在那時,他第一次見到了那個跟小孩兒似的家伙。
“看到我現(xiàn)在的樣子了么?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就是這個樣子。”羅永光說話時,眼神里依舊顯的很驚訝,似乎對當時發(fā)生的情況,依然感到詫異。
那個小人兒告訴羅永光,他現(xiàn)在還不能死,因為他還有許多事兒沒完成。
羅永光問對方是誰,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
對方告訴我羅永光,他是羅家的保家仙。他有責任保佑羅家子孫的平安。
羅永光聽了對方的話大吃一驚,因為自己活了一輩子,從沒聽說家里還有保家仙,而且在此之前,他對鬼神之說一直很抗拒,他總覺得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是奮斗使然,和什么鬼神之類的,并無關系。
對方告訴羅永光,無論他信與不信,他說的是事實,要不是自己的幫忙,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死人了。
接著向羅永光講了自己和羅家的宿世淵源。
事情追溯到幾百年前的唐朝,當時出了為道學上的大家。名叫羅公遠,也叫羅思遠。圍繞著他有許多傳說傳說,
相傳玄宗時,皇太子設素宴招待他。他向太子討要金銀器物,太子十分吝嗇,堅決不給。羅公遠說”一會兒,我自己去拿。”太子急忙關緊房門。沒多久,當門再次打開時嗎,那些金銀器物全都不見了。東宮原本是鎖著的,進去一看,那些器物全都在這兒呢!原來羅公遠會魂魄離體,隱身之術。
太子見狀對羅公遠刮目相看,于是便引薦給了皇帝。
玄宗命自己身邊葉法善、金剛三藏比試斗法。結果羅公遠入后宮,捉拿了許多的妖孽,同時招來黑龍,降雨于京城,玄宗大驚,后拜其為上人,打算跟羅公遠學習法術,羅公遠聽完,開誠布公的和皇帝說,你乃九五之尊,當心系天下,我這些之不過雕蟲小技。你要真想和我學,就得讓天下于他人。
玄宗沒想到羅公遠居然直言不諱,對其印象更加,于是經(jīng)常把他叫到宮里詢問政事。相傳有一年八月十五,玄宗要羅公遠在皇宮內賞月。羅公遠見玄宗看著月亮深思,便問對方想不想上月亮上去看看。
說著公遠取手中拄杖向空一拋,忽見白光一道,手杖化作一座銀色大橋,直達天際,一眼望不到邊。公遠請玄宗一起登上銀橋,二人迎著月亮走去,一步好像跨出千里。但見星辰閃爍,天光燦然,銀橋上越來越冷,寒氣逼人,但玄宗有羅公遠護著,卻也不懼寒冷。也不知走了多久,二人終于來到一座巍峨的宮殿前。
公遠道“陛下,這里就是月宮啦!”二人進去一看,只見寬廣的庭院里,有數(shù)百名仙女,穿著素白裙裳,正隨著仙樂翩翩起舞。玄宗問道“這是什么曲?”公遠答“霓裳羽衣也!”玄宗凝神靜聽,默默把曲調記了下來。
參觀過后,二人踏上銀橋原路返回。隨著他們的步伐,銀橋在他們身后逐漸消失,等他們到達地面,銀橋便完全不見了。回到皇宮,玄宗即召來伶官,依所默記譜成曲調,這就是流芳百世的霓裳羽衣曲。
而且據(jù)說玄宗還從月亮上帶回一塊餅,味道勝過世間美味,也就是后來我們吃到的月餅。
不過,話說伴君如伴虎,沒過幾年,玄宗和羅公遠的關系便出現(xiàn)了問題。起因還是玄宗想學仙術,而羅公遠不肯,最終惹怒了玄宗,最后被砍了腦袋。按說一個人沒了腦袋,便是死了,可事實卻非如此。
此后數(shù)年,中使輔仙玉奉旨進入蜀地,走到黑水道時,竟遇見了羅公遠。只見羅公遠身穿道士服,手持一杖,在前面緩緩行走。仙玉策馬追趕,但總是差十多步追不上。仙玉只好喚公遠道“天師云水四方,適意快活,難道不想念皇宮里的老朋友嗎?”
羅公遠停下來,回頭看了仙玉一眼,仙玉忙下馬跪拜。羅公遠對仙玉說“我棲息于山野林泉之中,以修真為務,自從晉朝咸和年間入蜀,遍訪名山大川,結交高道神人,很久以來一直隱姓埋名。后來聽說天子好道崇玄,我乃舍棄煙霞放曠之樂,忍受著塵世的腥膻,混跡于凡俗之中,只是為了以至道教化人主。
皇上延請我到別殿,向我索要靈藥,我告訴他,俗人的臟腑,葷血充積,三田未虛,六氣未潔,先要精誠守戒,十年以后再予傳授。皇上不但不能守此戒約,還砍了我的頭!不過,得道之人,與道氣混合,世俗兵刃水火怎能加害于我?但念皇上本是真仙,是我在仙都玉京的老朋友,我才親自前來度他。這眷眷之情,一直未能了卻。”
接著,羅公遠從袖里取出一包藥,對仙玉說“蜀當歸一包,送予皇上。”又掏出一封信請仙玉轉交玄宗,說“皇上若問,就說我姓維,名厶延,靜真先生弟子也。皇上必定醒悟!”說完,羅公遠突然消失不見。
仙玉回到京師,把公遠的信和蜀當歸進上,玄宗看完,惘然惆悵。仙玉剛剛退出去,公遠突然出現(xiàn)在玄宗眼前。玄宗驚問“先生為何改了姓名?”公遠答道“陛下砍了我的頭,所以要改名。
羅去頭是維,公去頭是厶,遠去頭是延也。”玄宗聽了,叩首陳過,請羅公遠赦免當初之罪。羅公遠欣然道“這些都是游戲而已。得神仙之道者,劫運之災,陽九之數(shù),天地淪毀,尚不能害,何況兵刃乎?”
后來玄宗再次乞求長生之術,羅公遠道“經(jīng)曰我命在我,非由于他。當先內求,方能外得。然而,澄心滅慮,披草衣,餐野果,力修苦行,皇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說完,公遠把三峰歌八首傳授給玄宗。玄宗照此施行,一年以后精氣旺盛,神清氣爽、體力不減當年。過了幾年,公遠再次遠走高飛,不知去處。
天寶末年,因安史之亂,玄宗奔逃至蜀,羅公遠在劍門關迎駕,護送到成都,然后拂衣而去。后來肅宗即位,玄宗成為太上皇。等唐軍收復長安,玄宗從蜀地回到京城后,才突然悟出,公遠當年所送“蜀當歸”,原來應驗在此!
不過羅公遠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傳說,但對于他是如何得到這些本事的,史上卻無記載,只知道他幼年時天資很一般,后來入梁山后數(shù)年,再出山便有了這一身的奇術。
羅永光當時并不知道落公遠其人其事,這些全是枕邊的小人兒告訴他的。他不知道對方跟自己說這些,有什么目的,難道這個神仙似的人,和自己有什么淵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