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
詔書抵達岳城的那日,慕扶蘭人在君山,正和阿大一道,在藥翁的藥圃里采收草藥。
藥翁下山外出已經大半年了,天氣一日冷過一日。須得趕在下雪之前,收完這最后一批草藥。
一年之中,最為凜冽的嚴寒,很快就要降臨了。
雖是王女,但在這里,一切事情都是慕扶蘭自己親自動手,和阿大沒有區(qū)別。
小時候起,她就喜歡待在藥圃里,跟著師傅辨認不同的草藥,忙忙碌碌,是件快樂的事情。
收完了最后的一畦草藥,她端起竹簍的時候,手指不小心被竹簍側旁的蔑刺給刮了一下。
細細的竹刺,深深地扎進了她嬌嫩的手指里。
一顆鮮紅的血珠子,慢慢地從指尖上滲了出來。
“翁主!城里來了口信!王后讓翁主回去,說上京宮里來了使者,要找您!”
這時,阿大從柴門外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口中高聲嚷道。
慕扶蘭的手微微一頓,拔出那枚傷了自己的篾刺,洗了洗手,把剩下的活交代給阿大,便下了山,登船上岸。
已經一個多月了,先前議定的各項事務,正在有條不紊推進著。
張班的路子走對了。王兄的“莽撞”和謝長庚過來時,慕扶蘭特意沒有阻止的他的“意氣行事”,成了長沙國的護身符。就在前些天,傳來密報,張班游說成功,劉后應當不會立刻發(fā)難于長沙國了。
袁漢鼎那里也來了好消息。勘了一輩子礦脈的老礦丁進入汝地的深山,在勘過地貌之后,激動萬分,說山中的礦脈不但儲量殷實,且淺埋地表,掘采容易。山外零星分布的幾個村落里,人口本就不多,袁漢鼎已遷空人,數千士兵和工匠,開始暗中分批進入山中。
朝廷派駐在長沙國的那個監(jiān)正官問題不大,他能得到的消息,不外乎是一些公開的事。而在此之前,也發(fā)現了謝長庚于離去時留下的那個名叫朱六虎的隨從。他混入城中,以貨郎的身份,在距離王府不遠的一條巷子里落了腳,每天挑著擔子,游走在岳城的街頭巷尾。過了幾天,一個名叫阿嬌的小寡婦搬到了近旁,和貨郎做起了鄰居。
而王兄這些天,借著巡邏水域的名義,也正忙著在洞庭湖上尋找一個合適的島嶼,建造兵塢。
建成之后,那里四面環(huán)水,遠離人群,便是有再多的人,發(fā)出再大的動靜,外人也無法察覺,更不可能得以靠近窺察。
長沙國將會擁有一個天然的絕佳練兵之地。
這些事情,全都是在極其保密的情況下悄悄進行的,被外人察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個時候,上京怎會突然派來宮中的使者?目的又是什么?
慕扶蘭揣著疑慮入城,回到王府,很快便明白了過來。
宮使帶來了劉后的詔書,也帶來了賞賜,還有一個太醫(yī)。
宣讀完劉后的傳詔,那人笑吟吟地說:“慕氏,太后先前聽謝節(jié)度使說,你的身子有些不妥。倘若真的不妥,太后自然不會勉強。太醫(yī)留下,替你好生把把脈,吃幾副藥,等日后身子養(yǎng)好了,也是不遲。”
慕扶蘭跪在地上,叩首謝恩。
“多謝太后顧惜。我的身子已經養(yǎng)好了,蒙太后的記掛,隨時都可入京。”
片刻后,她慢慢地直起身,說道。
宮使笑容滿面:“好,這樣就好。既然能去,咱們也不好叫太后等得太久,明日一早便動身,如何?”
“一切聽憑公公安排。”
陸氏使人安排宮使歇息。聞訊趕了回來的慕宣卿急匆匆回到王府,一見到妹妹,立刻說道:“阿妹你不能去!明早我去回話,說你晚上身子又不適了,去不了!”
慕扶蘭沒有回應,只問他尋找兵塢所在地的進展。
慕宣卿說,今日他已選定地方,位于湖東方向的赭山島,四面環(huán)水,君山為蔽,來回船程大約一個時辰,島上半是山地,半是平原,非常適合修作兵塢。
慕扶蘭說:“這樣就好。王兄你盡快把兵塢建起。王兄你是長沙國的王,切記戒驕戒躁,不立危墻,多聽阿嫂的勸。袁阿兄是個值得信靠的人,也極有能力,往后練兵之事,王兄可盡管放心交給袁阿兄,其余事情,也多和陸丞相商量。”
慕宣卿咬牙:“你不能去!奸后這是拿你去做人質!你去了,和落入虎穴狼巢有什么區(qū)別!”
“倘若如此,我更要過去。我要是尋藉口不去,奸后就會懷疑我們心虛,即便表面不發(fā)作,背地里,必定會牢牢盯著我們。那樣的話,之前的一切安排都將無法順利施展。”
“阿妹!”
“王兄,我知道你從小就對我好,但你不要忘了,你先是一個王,然后才是我的兄長!我們慕氏,倘若連自保都成問題,永遠要仰人鼻息,談什么為姑姑復仇?現在就是我們唯一的一次機會,無論如何,也不能冒險失去!”
慕宣卿雙手緊緊捏拳,額頭青筋跳動。
陸氏眼眶泛紅,上前,握住了慕扶蘭的手。
“阿妹,你過去之后,務必加倍小心。你孤身一人,那里不比自己家。奸后本就對你心懷叵測,先前我們和謝節(jié)度使又交惡,這回你見到了他,牢記忍讓,切莫再得罪于他。”
慕扶蘭笑著點頭。
“王兄,阿嫂,你們不必過于擔憂。我走之后,只要長沙國能向好,這就是我最大的支持。我會沒事的。一定想辦法,盡快回來。”
當夜,陸氏忙著打點送宮使的禮,給慕扶蘭收拾入京的行裝。慕宣卿也連夜準備貢品,挑選使官,安排明日護送王妹入京的事宜。
兄嫂在為她忙忙碌碌,慕扶蘭更是心潮起伏,輾轉難眠。
在她以為一切都開始慢慢向好的時候,沒有想到,事情突然又發(fā)生了這樣的變數。
這是她先前沒有料到的一個意外。
劉后這樣將她傳入京城,自是不懷好意。
而謝長庚在這里頭,又扮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再沒有任何先機可憑,要面對的人,又一個比一個狠毒。
她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應對,步步為營。
第二天的清早,慕扶蘭和同行的慕媽媽以及侍女登上暖車,隨宮使離開長沙國,踏上了北上之路。在路上走了大半個月后,終于,在這一年的臘月,抵達了上京。
她到達的時候,天空里飄著雪,烏沉沉的,云霾低得猶如就要壓在遠處皇城的頭頂之上。馬車碾著城外被路人和車馬踩踏得一片泥濘的積雪道,穿過高大的京城南大門,進入了天子的都城。
謝長庚前天出城,去了京畿辦差,人還沒回來。慕扶蘭被送到他那座位于城北、距離皇宮不過只隔了兩條街的宅邸后,同行的長沙國使者便帶著貢品,馬不停蹄地去往皇宮參拜皇帝和劉后。
宅子里的管事并不知道夫人要來的消息,之前也沒見過慕扶蘭的面,愣神了片刻,弄清原委,才慌忙領著宅子里的仆從來拜見她,又將慕扶蘭引到了謝長庚住的正房里。
屋子很大,但器具擺設不多,除了必要的床榻幾桌,還有一個書架。靠床,架子上掛了件半新不舊的男子冬天外袍,邊上懸了柄劍鞘鏤刻云紋的長劍,此外再無長物,顯得有些空曠。
屋里也沒起火爐,冷冰冰的。
說起來也是可笑。
慕扶蘭前世十六歲嫁給謝長庚,二十歲死去,四五年的時間,幾乎全是在夔州謝縣的謝家祖宅里度過的。
這還是第一次,她踏入他在京城的這座房子。
她掃了眼四周,視線突然間定住了。
管事知她是長沙國的王女,容貌美麗就不必說了,連同行的幾個侍女,也是服飾精致。以為她嫌地方寒磣,趕緊一邊叫人起火,一邊解釋:“夫人莫怪。節(jié)度使先前一年到頭,也難得在京里住上幾回,他也從不叫添置物什,地方簡陋了些。這回太后接夫人來,事先也沒個消息,怠慢夫人了。”
管事在說什么,慕扶蘭完全沒有聽到。
她的視線落在那柄掛在床頭的長劍上,幾乎是一瞬間,整個人僵硬了,連氣也透不出來。
便是燒成灰,化為齏粉,碾作了塵土,她也能認出來。
這把此刻靜靜懸在床頭的云紋長劍,便是從前謝長庚贈給熙兒的那一把。
也是握著這把長劍,熙兒自刎在了她的長生牌位之前。
慕扶蘭死死地盯著寶劍,感到心口猶如又一陣絞痛襲來,人幾乎站立不住。
慕媽媽見她臉色突然發(fā)白,急忙一把扶住了她,讓她坐到近旁的榻上。
“翁主,你怎的了?”
慕扶蘭閉了閉目,低低地說:“我沒事。只是有些累吧,歇歇就好了。”
慕媽媽忙叫管事帶侍女去認燒水做飯的地方,自己扶慕扶蘭,讓她靠著榻,覺她手心冰冷,往她身上蓋了張帶過來的毛衾,叮囑她先歇著,自己便和剩下的人一道開箱取物,忙著歸置東西。
沒一會兒,宮里來了個太監(jiān),向慕扶蘭傳達劉后的話。
慕扶蘭打起精神去迎。
那太監(jiān)還很年輕,二十不到,容長臉,長挑身材,穿身紫衣,看起來十分和氣,笑道:“我叫曹金,奉太后的命,來給夫人您傳話。太后說,路上想必辛苦了,京里又下雪,翁主先好生休息,等養(yǎng)好了精神,再入宮不遲。”
慕扶蘭垂眸謝恩,慕媽媽遞上辛苦錢。那太監(jiān)卻不要,擺了擺手,笑道:“不過是給夫人傳句話而已,怎敢要夫人的賞。謝節(jié)度使今日便是不回,想必最晚明日也能回。夫人先休息,我先走了。”說完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慕媽媽忙去送。
慕扶蘭走到窗邊,慢慢地推開窗,盯著年輕太監(jiān)在院子的雪地里漸漸遠去的背影。
這個年輕的太監(jiān),就是從前,那個奉了謝長庚的命,勒死了戚靈鳳的大太監(jiān)。
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屋里掌了燈,火爐子也燒得暖洋洋的。
草草吃了飯,沐浴更衣過后,知眾人行路疲乏,慕扶蘭打發(fā)慕媽媽和侍女們都早早去歇了。
雪色映窗,萬籟俱寂。屋里一盞燭火無聲跳躍。她一個人坐在床邊上,眼睛盯著掛在床頭上的那把寶劍,終于站了起來,朝著它一步步地走了過去。
她停在了劍前,仰著臉,又看了許久,伸出手,將它摘了下來。
劍分量沉重,有些墜手。
她一手握著劍柄,一手抓著劍鞘,將寶劍從鞘中慢慢地拔.出.來,一寸一寸。
劍芒冰冷而鋒利,反射身后燭火的光,仿佛毒蛇的眼,青白里泛著赤。
盯得久了,這劍芒就仿佛活了過來,變成了一團一團流動的血。
血仿佛越聚越多,從劍上,從屋子的四面角落里,慢慢地朝她涌來,將她整個人吞沒。
她閉上了眼睛,握著劍的那只手,越捏越緊,到了最后,幾乎顫抖了起來。
身后忽然伸來了一只手,將劍從她掌中取走了。
慕扶蘭一凜,猛地睜開眼睛,轉過了頭。
謝長庚不知何時竟進來了,就站在她的身后,她亦未曾察覺。
他將劍鞘也從她的另只手中收了回來。“鏘”的一聲,長劍入鞘。
“劍是兇器,非你玩物,無事少碰。”
他把長劍掛回在了原來的位置上,說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