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墓地
軒轅、姜軌,恩將仇報,這就是人族之道?
當(dāng)騰蛇老祖說到這里,我整個人打了個哆嗦,徹底呆滯震驚。
軒轅、姜軌何許人也?
猜得不錯的話,這可能就是我們成天掛在嘴上,被世人敬畏若神明,開啟了炎夏文明的炎、黃二帝??!
炎帝又稱赤帝,被世人流傳的神農(nóng)嘗百草就是此老祖,所以他以神農(nóng)之名被后世記載。事實上他生于姜水之地,被冠以姜姓,單名一個軌字。
而黃帝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本姓公孫,后改為姬姓,因此應(yīng)該叫姬軒轅,這也是西周姬家自稱人皇后裔的原因。
炎帝姜軌,黃帝姬軒轅,這是我們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真沒想到我居然會從騰蛇老祖嘴里聽到關(guān)乎他們的傳說。
我頓時豎起了耳朵,不敢有半點遺漏。
我曾在野史中看到過,據(jù)說《連山》就是炎帝改至三皇之一伏羲所創(chuàng)的易卦,推八卦引六十四卦,出《連山易》。
而黃帝的易學(xué)中,是以坤為首位的,坤象征著大地而屬土,而地面上的萬物均由大地孕育而來,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黃帝出了《歸藏易》。
兩位和《連山》、《歸藏》有關(guān)的炎夏老祖,出現(xiàn)在了騰蛇老祖的故事中,讓我越發(fā)意識到接下來所聽故事的重要性。
加上曾經(jīng)出昆侖帝印欲改寫歷史的姜子牙,又是炎帝姜軌后人,我更加確信我一直探查的真相離我漸行漸近。
我安靜地站在騰蛇老祖身旁,而它則咂了咂嘴,一陣后怕地繼續(xù)講了起來。
炎黃二帝,踏氣升空,抬手間就抵住了群妖之氣,讓另外幾位人族首領(lǐng)也得已喘息。
面對群妖之王應(yīng)龍的質(zhì)問,軒轅帝開口道:“此中有蹊蹺,群妖之死,絕非我族所為。今日我們前來,也是要查清事實,還兩界一個真相?!?br/>
黃帝說完,立刻引來了兇獸們的不滿,吼聲震天,更有兇殘嗜殺的兇獸直接噴火降雨,大顯神通,欲直接開戰(zhàn)。
不過應(yīng)龍作為萬獸之王,他是龍中之龍,不僅妖力滔天,智慧更是極高,不在人族之下。
它和人族本就交好,也曾助人族興風(fēng)落雨,和炎黃二帝也頗有友誼,也曾共研天地之法。它思索片刻,也認(rèn)為事發(fā)蹊蹺,按理說人族不會如此膽大包天,通過刺殺來挑起紛爭。
但此時它就是萬妖之首,身后站著的是各懷心思的群妖,甚至不乏與之有仇的兇獸,它也不能偏袒人族一方。
于是應(yīng)龍繼續(xù)開口:“你們要怎么查?鐵證如山,除了你們?nèi)俗?,又有誰還有此等手段?”
黃帝道:“自有辦法,不瞞你們,我與神農(nóng)合作,共研易術(shù),推演天地走向。人道有劫,天地有災(zāi),那是曠古之劫。不僅是人族之危,更是天地人之變,處之不當(dāng),萬物盡毀。”
很快,炎帝也附和道:“此劫天上來,眾生不可御。想必諸妖之死,就是開端。若不能將其來龍去脈找出,一切都會結(jié)束?!?br/>
聽了兩位人族首領(lǐng)的話,群妖們面面相覷,也倒抽了一口冷氣。
它們雖心高氣傲,表面不愿承認(rèn),其實內(nèi)心里也是非常認(rèn)可炎黃二帝的。
它們明白,人族非常聰明,也是天地之子,對法則秘術(shù)的感悟猶在它們之上。而且二帝擅推演八卦易術(shù),確實有通天曉地的本領(lǐng),因此它們其實也緊張了起來,也有點相信兩位人族首領(lǐng)不是空穴來風(fēng),可能真的推演到了什么浩劫。
所以最終哪怕依舊有不少兇獸不滿,還想大開殺戒,在應(yīng)龍率四象神獸種族的鎮(zhèn)壓下,加上大部分妖獸一族也想弄明白真相,最終一場紛爭暫時收場。
紛爭暫時平息,但人族必須盡快給出一個交代,不然妖族怒火依舊會蔓延。
炎黃二帝立刻在荒界展開了行動,兩人乃人族共主,能夠出連山歸藏二易,自然不凡,很快他們就去了荒界兩大圣地:連山、歸藏。
他們這一進就是數(shù)月,隨著他們進去查探,外界卻并未太平。
對妖族的刺殺還在繼續(xù),依舊有妖獸離奇死亡,而且刺殺的速度更快,甚至有些妖族近乎被滅門。
若不是人族首領(lǐng)和妖獸在一起,炎黃二帝在圣地未出,人族已經(jīng)沒有這么厲害的刺殺高手,妖族恐怕已經(jīng)將怒火遷怒到人族,大開殺戒了。
而正因如此,妖獸們對炎黃二帝的說法又加深了認(rèn)可,它們認(rèn)為滅頂浩劫真的存在。
一個個膽顫心驚,不敢出山,紛紛率族妖躲在各自洞府。
饒是如此,刺殺依舊沒有結(jié)束。由于它們躲著,甚至不發(fā)則以,一發(fā)就是滅族之災(zāi)。
它們的妖元被取走,甚至有時候尸體還會被分割帶走。
就在群妖惶惶,甚至心生歹念,打算離開荒界,遷徙到人界生存時,炎黃二帝從連山、歸藏二地出來了。
此時這兩位強悍的炎夏人文始祖,完全沒了一開始的云淡風(fēng)輕。
他們不僅看起來憂心忡忡,一臉凝重,心思重重。
甚至他們身上還有著多處傷口,看起來狼狽不堪,好似遇到了難以匹敵的對手。
而黃帝不是空手而歸,他的后背上還背著一具尸體。
乍一看是一具僵硬的尸體,筆直筆直的,湊近了一瞧,卻不是尸體,而是一具青銅雕像。
要知道那可是上古時期啊,炎夏文明才孕育不久,按理說是沒有青銅器的,更別說是雕刻出一具栩栩如生的青銅雕像了。
但黃帝真的背出了一具青銅雕像,讓群妖咂舌,那看起來真的太像一具尸體了,與其說是雕像,更像是一具尸體被刷了銅水煉化一般。
此雕像看起來充滿了威嚴(yán),哪怕不是活物,讓那些妖獸兇獸都感覺到了無上的壓力。
黃帝帶出了雕像,炎帝卻空手而歸,也不知道是失敗了,還是歸藏中沒有雕像。
黃帝直接對應(yīng)龍說:“令各妖族速回各族秘地深處,明日我們將迎人道先帝,降下神跡,解天地浩劫!”
這些妖族哪敢說個不字啊,已經(jīng)有不少妖族滅族了,加上躲起來也不是壞事,于是各自回了自己的老巢躲了起來,閉門不出。
次日,它們躲在各自巢穴不出。它們不知道外面發(fā)生了什么,就是感覺山鳴海嘯,大地震蕩,像是整個世界都要被摧毀了一般。
“昆侖大帝,我說完了,不知可否讓你回憶起來?”這時,騰蛇老祖突然對我說道。
正聽到最關(guān)鍵的時刻呢,它突然來了這么一出,我感覺像是被屎卡在了嗓子眼上,難受地不行。
我連忙問騰蛇老祖:“這就結(jié)束了?你對我所講種種,也沒提到昆侖大帝啊,怎么我就成了將你們拯救出來的人?而且你說降下神跡,共迎先帝,也沒發(fā)生?”
騰蛇老祖說:“軒轅人皇,他從圣地內(nèi)背出來的那個神像,我見過,他長得就是先帝你這樣。”
“而且在我們各族躲進洞府前,人族首領(lǐng)說了,此乃昆侖先帝,由他降下神跡,解天地浩劫?!?br/>
“不過我們躲在巢穴內(nèi),也不知道外面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降下了什么神跡。只聽到人族兩位首領(lǐng)說:‘靜等昆侖先帝,拯救天下。他歸來之日,即是你們重見光明之時’。”
“我們就這樣躲著,等啊等,當(dāng)感覺外面風(fēng)平浪靜,我們想要出去,卻發(fā)現(xiàn)再也出不去了。我們躲藏之地被符箓鎮(zhèn)壓,再也走不出去,這里成了我們諸族之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