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驪山仙宮
    天庭,洞神堂,真卿殿。
    諸法院院主,元上真人蔡符進(jìn)入真卿殿內(nèi),朝上首坐于蓮臺(tái)之上的洞神真卿、妙樂天尊、玄都大法師拜道:“下官蔡符,拜見妙樂天尊。”樂文小說網(wǎng)
    玄都大法師睜開雙目,朝蔡符笑道:“院主不必多禮,請(qǐng)坐吧。”
    “謝妙樂天尊。”蔡符躬身揖拜,然后在一旁童子送來的蒲團(tuán)上坐了下來。
    玄都大法師問道:“院主此來洞神堂,想必是有要事吧?”
    蔡符稟道:“回妙樂天尊,的確有一件要事。這幾日不知為何,十洲之上許多高修大德向天庭稟奏,說要暫時(shí)離府,前往東勝神州一行。”
    那些被洞神堂賜予前往十洲修行權(quán)利的修士是可以自行離開的,只需要持洞神堂當(dāng)初賜下的‘洞神令’即可。
    但十洲不比四大部洲,進(jìn)來出去十分不便,洲上的人若要離開,于情于理要上稟天庭一聲,待準(zhǔn)許之后才好離去。
    可是這一次竟有十幾位大德高修上稟要暫離仙洲,這種事情蔡符還是第一次遇到,于是便來向玄都大法師稟奏。
    只見玄都大法師聞稟之后,雙目微微一垂,道:“不允。”
    “咦?”蔡符聞言一怔,這一次玄都大法師的回應(yīng)讓他頗為意外。
    也許是察覺到了蔡符的意外,玄都大法師言道:“告訴他們,我知他們?yōu)楹我庇跁弘x仙洲,只是他們就是到了東勝神州也無濟(jì)于事。此事乃是外道真魔作祟,此乃東勝
    神州修仙界之劫,卻也是考驗(yàn)道傳門人的大好時(shí)機(jī)。讓他們安坐仙洲修行就,若是強(qiáng)行要離去,天庭也不阻止,但若以身應(yīng)劫身死道消,可就怪不得旁人。”
    蔡符點(diǎn)頭道:“下官聽巨門星君說過,東勝神州有外道真魔作亂,只是此輩天生遮蔽天機(jī),若要尋到誠為難矣。”
    玄都大法師聽他這么說,只是淡淡一笑,并未開口。
    蔡符說完,這才起身拜道:“既得妙樂天尊法旨,下官便不打擾天尊清修,先行告退了。”
    玄都大法師點(diǎn)點(diǎn)頭,隨后朝一旁的童子道:“童兒,替我送一送院主。”
    蔡符離去之后,玄都大法師又叫來一名童子道:“你將昨日《靈寶道君經(jīng)注》送一部到驪山去。”
    “遵法旨。”童子躬身應(yīng)道。
    ...
    驪山,乃黎山老母道場,上有驪山仙宮,黎山老母居于其中。
    驪山老母,亦可稱為‘驪山老母’。黎山老母并非先天神圣,而是后天得道成仙,證得大羅道果。
    驪山,原為女媧娘娘之道場,后天庭建立,人族興盛之后,女媧娘娘便搬到了三十三天之上媧皇宮居住。
    后來黎山老母于驪山得道,此地遂又成為了黎山老母的道場。
    “驪山老母天姿綽約,風(fēng)華絕代,嘗作閣道於驪山。秦時(shí)始皇帝游此遇之,驚其艷,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懲,乃罷。自此之后化為老嫗,人遂以老母稱之。”
    這是一段關(guān)于黎山老母往事的記載,黎山老母并不老,反而天姿綽約,風(fēng)華絕代。只是在驪山修行之時(shí),正好遇到了出游的秦始皇。
    秦始皇驚艷于黎山老母的容貌,于是想要將黎山老母納入后宮,但是被黎山老母施法給教訓(xùn)了,只得作罷。
    從此以后,黎山老母就在人前變化為一個(gè)老婆婆的形象,所以人們稱之為‘黎山老母’。
    驪山仙宮玉瓦飛檐,瓊樓彩闕,宮幔飄綾。
    白素貞一襲白衣,緩緩進(jìn)了驪山仙宮的主殿,帶她進(jìn)殿之后方才看清,原來眾位師兄都已到齊了。
    她慢步上前,站在了一身戎衫,青絲束發(fā),身材高挑,腰挎一柄寶劍,英姿不凡的女子下側(cè)。
    這女子看到白素貞,眼睛朝她眨了眨,顯得十分嬌俏可愛。
    白素貞微微還禮,這女子的性格與小青極為相似,不過卻并不是小青,而是她的師兄:樊梨花。
    在大多數(shù)門派之內(nèi),女子亦被稱為師兄,也可稱為師姐,這全憑習(xí)慣,并無強(qiáng)規(guī)。
    就在此時(shí),大殿之上忽然落下一道玄光,隨后玄音渺渺,靈花飄鑾。
    一位身穿青玄道袍,頭戴紫金蓮花冠,天姿綽約,風(fēng)華絕代的女仙在玄光中緩緩落到了一片青云蓮臺(tái)之上。
    谷</span>“師父!”
    女仙出現(xiàn)之后,大殿內(nèi)的眾弟子齊齊躬身行禮拜道。
    而這女仙,正是道門大羅之一的黎山老母,也是的三界中知名度高且地位崇高的女仙之一。
    黎山老母現(xiàn)身后,看著眾弟子面帶微笑,輕聲言道:“起來吧。”
    “謝師父。”眾弟子再次拜謝,這才緩緩起身。
    黎山老母看著弟子們道:“今日召爾等前來,是要告誡你們,今后若無要事,盡量不要下山,更不要前往東勝神州。”
    “師父,這是為何?”樊梨花開口問道,她也是黎山老母座下最喜歡問問題的弟子。
    黎山老母淡笑道:“東勝神州有外道真魔作祟,不斷攪動(dòng)因果,近來恐怕要興起一場小劫,爾等修為尚淺,若是不慎卷入,輕則肉身缺損,重則身死道消。”
    “這么危險(xiǎn)?”眾人聞言頓時(shí)神情一肅。
    此刻樊梨花又問道:“師父,只是東勝神州一洲之地?還是四大部洲都在其中。”
    黎山老母道:“僅為東勝神州。”
    樊梨花聞言又說道:“師父,我玄門弟子也有除魔衛(wèi)道的職責(zé),為何不派弟子等下山除魔,反而要弟子等人困坐山中呢?”
    黎山老母看著樊梨花道:“除魔衛(wèi)道只是說辭,你是想下山與那外道真魔廝殺,對(duì)嗎?”
    樊梨花嘿嘿一笑,道:“弟子就知道瞞不過師父。”
    “不行。”黎山老母搖頭道:“你僅有玄仙道行,放你下山無異于害你,你還是安心留在山中修行吧。再說那外道真魔天生能遮蔽天機(jī),你就算下山也找不到他們,況
    且...”黎山老母說到這里微微一頓,道:“此事天庭已經(jīng)接手,若無四御尊神或大主使法旨,我玄門豈可擅自干預(yù)?”
    樊梨花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弟子明白了。”
    其實(shí)她兵不明白,倒是她一旁的白素貞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里有洞神堂送來的《靈寶道君經(jīng)注》,爾等各自拓印一部,下去好生參悟。”黎山老母說著,將那部《靈寶道君經(jīng)注》送到了眾弟子面前。
    眾弟子躬身領(lǐng)命,各自拓印了一部之后,便被黎山老母遣退了出來。
    眾人魚貫而出,互相行禮之后便散去了。
    只有樊梨花看著身旁秀眉輕蹙,一臉沉思的白素貞道:“師妹,你在想什么?”
    白素貞抬起頭來,回身看了一眼大殿,隨后拉著樊梨花來到一處小亭內(nèi),才緩緩說道:“師姐,你說玄門之中,只有我驪山封了山,還是玄門所有大德仙山都封了山?”
    樊梨花聞言,略一思索后答道:“按照以往的情況看,應(yīng)該是全都封了山。”
    白素貞點(diǎn)頭道:“既如此,那東勝神州的外道真魔只有天庭在對(duì)付了?”
    “不錯(cuò)。”樊梨花點(diǎn)頭道。
    白素貞又道:“若天庭收拾不了這些外道真魔呢?”
    樊梨花哈哈一笑,道:“笑話,天庭怎么可能收拾不了這些外道真魔?”
    白素貞看著樊梨花道:“我是說假如,師姐,假如呢?”
    樊梨花看到白素貞認(rèn)真面色,便也微微一肅,道:“若天庭都對(duì)付不了,那就只能由我道門出手了。”
    剛說完這句話,樊梨花突然一驚,腦袋連忙朝前后左右看了看,然后盯著白素貞道:“你是說...”
    白素貞點(diǎn)頭道:“佛門已被趕出了東勝神州,那里現(xiàn)在只有天庭與我道門兩大力量。要是這次天庭無法剿滅那些外道真魔,而由我道門出手以雷霆之力掃清真魔,那會(huì)怎么樣呢?”
    樊梨花張了張嘴,但卻沒有說出來,二人心有靈犀,此刻都閉上了嘴巴不再談?wù)摯耸隆?br/>
    而真正答案也已經(jīng)不言而喻,如果最后真的是由道門出手掃清真魔,那么東勝神州以后就是道門的話語權(quán)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