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鴻清觀
    “宣玄教教主、副教主上殿。”方鑒開口言道。
    太白金星手抱拂塵,立于青云之上,朝凌霄寶殿外宣道:“鴻清帝君法旨,宣玄教教主鴻鈞、副教主玄宙上殿。”
    鴻鈞道主與玄宙副教主邁步進(jìn)入了凌霄寶殿,來到大殿中央后齊身揖拜道:“拜見凌霄四帝君。”
    方鑒道:“平身。”
    “謝凌霄四帝君。”鴻鈞道主與玄宙平身而起。
    隨后方鑒朝鴻鈞道主言道:“鴻鈞道友,數(shù)日前你向本帝稟奏,欲將玄教遷往變天大世界,是嗎?”
    鴻鈞道主恭身拜道:“回鴻清帝君,正是。”
    方鑒頷首道:“準(zhǔn),太白金星,宣詔。”
    太白金星立刻展開詔書,高聲宣道:“統(tǒng)御三界,道建庭極,太素道真中天斗樞玄天普化帝君法旨:準(zhǔn)予玄教遷往變天大世界立教,賜封玄教教主鴻鈞‘道君’果位,賜封玄教副教主玄宙‘真君’果位,望爾等入變天大世界后,弘法弘道,宣德?lián)P善,普渡眾生,如律令。”
    鴻鈞道主和玄宙立刻躬身拜領(lǐng)法旨,從此以后,二人便有了天庭果位,正式成為了天庭的臣子。
    方鑒朝‘鴻鈞道君’問道:“道友準(zhǔn)備何時遷入變天大世界?”
    鴻鈞回道:“閻浮大世界去變天大世界路途遙遠(yuǎn),臣準(zhǔn)備在三日之后便起行。”
    從周天星域直接去變天大世界當(dāng)然是最快最近的道路,但周天星域可不是誰都能用的,必須是天庭帝君身份,或者有天庭重要公務(wù)的才能從周天星域通行。
    所以玄教想要遷往變天大世界,就只能從三界諸天的‘渾域’里面走。
    方鑒聽到這里,微微頷首,道:“好,那就祝道友和玄教一路順風(fēng)。”
    鴻鈞道君和玄宙真君當(dāng)即躬身拜謝道:“謝鴻清帝君。”
    隨后師徒二人便退出了凌霄寶殿,下界返回玄教,籌備遷移之事去了。
    處理完玄教的事情后,方鑒朝二郎神道:“仁圣帝君,你是神霄玉府執(zhí)攝帝君,年號之事就由你來說吧。”
    二郎神點了點頭,然后看著殿內(nèi)眾神官道:“從今日起,天庭正式啟用‘年號’,此年號由‘量劫’命名、劃分。上一個量劫為‘玉皇量劫’,所以三界第一個年號命名為‘玉皇’。”
    “玉皇年號之下歷法時辰更新,合并‘天、地歷’為‘三界歷’,并以下界、諸天眾生年月時辰為主。”
    “自今日起,三界紀(jì)年為‘玉皇元年’,今后俱以此紀(jì)年,此‘紀(jì)年’直至下一個量劫到來時結(jié)束。”
    說完,二郎神朝眾神官問道:“爾等可有什么疑惑之處?”
    關(guān)羽第一個站出來問道:“啟稟仁圣帝君,天上與下界時間流逝不同,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這該如何計算?”
    二郎神道:“以下界歷法、時辰為主,下界過去一日,天庭時辰也當(dāng)按一日計算。”
    說到這里,二郎神朝周天星君道:“太陽星君、太陰星君何在?”
    太陽星君和太陰星君聞言,立刻手執(zhí)玉笏走了出來,躬身拜道:“臣在。”
    二郎神道:“著令你二人率周天星君制定‘歷法、時辰表’,制定完成后,交由神霄玉府審議,不得有誤。”
    太陽星君、太陰星君聞言,立刻躬身領(lǐng)命拜道:“謹(jǐn)遵法旨。”
    隨后太陽、太陰星君以及關(guān)羽一同退回了仙班之中,至此眾神官便再無任何疑問了。
    接著二郎神說道:“現(xiàn)在《天庭玉律總綱》已經(jīng)頒布,各天界、神府均應(yīng)按照《天庭玉律總綱》編撰《律令》,編撰完畢后,盡快呈報神雷玉府審定。”
    眾神、官齊聲唱喏道:“謹(jǐn)遵法旨。”
    這時方鑒開口朝北陰酆都大帝問道:“道友,陰司地府的《陰律》制定多少年了?”
    北陰酆都大帝聞言,當(dāng)即回稟道:“啟稟鴻清帝君,《陰律》自陰曹地府誕生千年內(nèi)便已制定完善了。”
    方鑒沉吟片刻,說道:“將現(xiàn)有的《陰律》全部呈遞神雷玉府重新審定。”
    北陰酆都大帝聞言,當(dāng)即稽首道:“謹(jǐn)遵法旨。”
    接著又議定了一些緊要之事后,凌霄四帝便宣布退朝,眾神、官走下仙班,依次排列完畢,然后躬身行禮拜退。
    朝會結(jié)束之后,凌霄四帝各回仙宮忙碌起來。
    就在這時,方鑒忽感三界之中有殘界已經(jīng)演化完善,即將入世,他心念微動,立刻運轉(zhuǎn)《紫虛易術(shù)》開始演算起來。
    不久之后,方鑒停止演算,睜開雙目,眉頭微皺道:“居然去了東方蒼天?”
    這個已經(jīng)演化完善的殘界正是‘函虛界’,并且沒有進(jìn)入中央鈞天所轄諸天,而是進(jìn)入了東方蒼天所轄諸天之下。
    這樣一來倒有些麻煩了,那邊的情形就連方鑒自己都還不清楚,不知道折瑜能不能應(yīng)付各種問題。
    想到這里,方鑒立刻朝黑孩兒道:“宣天工院院主來大羅天見我。”
    天工院作為太玄司局下面的一個部院,早就遷到中央鈞天去了,所以才讓他到大羅天來覲見。
    黑孩兒領(lǐng)命而去,一炷香之后天工院院主恭和仙師便隨黑孩兒進(jìn)入了洞真殿內(nèi)朝見方鑒。
    “臣天工院院主,拜見鴻清帝君。”恭和仙師稽首拜道。
    方鑒微微頷首,旋即問道:“恭和院主,沉虛仙廊的布設(shè)已經(jīng)走到哪一步了?”
    恭和仙師聞言,立刻稟道:“回鴻清帝君,中央鈞天及其下屬諸天萬界的布設(shè)已經(jīng)完成了九成,還剩一千五百余座界天便能布設(shè)完成。”
    “這些界天都是有生靈的嗎?”方鑒問道。
    恭和仙師稟道:“回稟鴻清帝君,并不是,這其中有一部分界天都還未誕生生靈。”
    方鑒道:“那些沒有生靈的界天可以暫停布設(shè)沉虛仙廊,先布設(shè)那些有生靈的界天,另外,中央鈞天所轄諸天萬界布設(shè)完成后,當(dāng)盡快進(jìn)行與另外八方大世界連通的沉虛仙廊。”
    “這”恭和仙師愣了一下,說道:“啟稟鴻清帝君,布設(shè)與另外八方大千世界連通的沉虛仙廊,其時間和資源遠(yuǎn)非現(xiàn)在可比.”
    方鑒抬手止住恭和仙師,說道:“如今中央鈞天之內(nèi),所有劫玉寶礦都在天庭掌握之下,稍后我賜你一道符詔,你持此符詔,今后可往神霄玉府‘財神殿’優(yōu)先申領(lǐng)劫玉、寶材等物。”
    說完,方鑒賜下一道符詔,送到了恭和仙師面前。
    恭和仙師聞言一怔,旋即立刻接下符詔,然后滿臉振奮地躬身拜道:“臣謹(jǐn)遵鴻清帝君法旨。”
    方鑒點了點頭,然后輕輕揮了揮手中的神青彩翡玉如意。
    恭和仙師見狀,立刻恭身拜道:“臣告退。”
    隨著恭和仙師退出大殿,方鑒眉頭微微皺起,他剛剛那么做并非出于私心,要知道‘沉虛仙廊’的布設(shè)是連通整個三界的大計,對于天庭統(tǒng)治三界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畢竟周天星君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打開星路啊,而走正常的三界渾域,在時間上又會非常緩慢,而沉虛仙廊一旦布設(shè)完成,無論是九方大千世界的交流,還是天庭的天兵、正神、仙官往來,都會變得通暢便捷。
    因為沉虛仙廊布設(shè)的地方是‘虛空’之中,虛空內(nèi)是沒有時間、空間這一概念的。
    至于折瑜那邊,他暫時不打算去管,一切看她自己的應(yīng)變和能力了。
    不過,一旦折瑜飛升到蒼天大世界的話,肯定要立廟拜祭自己,到時候自己肯定要有所回應(yīng),最好是賜下一件鎮(zhèn)壓氣運的法寶。
    方鑒快速地將自己的所有法寶檢視了一番,發(fā)現(xiàn)除了那三件先天靈寶外,根本沒有適合的法寶賜下。
    方鑒眉頭緊皺,再看一眼‘鴻蒙編輯器’上的道氣,空空如也。
    在量劫之中他本來就消耗了大量的道氣,最后搶奪楊眉老祖的先天至寶時直接耗空了所有道氣。
    想到這里,方鑒不禁微微嘆了口氣,這沒有道氣,心里都不踏實啊。
    但就在這時,方鑒眼前突然閃過一道青光,他抬起頭來一看,只見一道青光從頭頂?shù)顑?nèi)緩緩降落下來,待至青光散去,一枚青玉緩緩出現(xiàn)在了方鑒的面前。
    方鑒看到這枚青玉,頓時面色一滯,這枚青玉正是量劫之中,太元道祖來斷界山見他時,跟他打賭的那枚青玉。
    這枚青玉是先天青玉,力量等級是后天至寶,很明顯,這枚青玉是太元道祖送過來的。
    方鑒稍稍愣了一下,然后便伸手接住了懸浮在眼前的先天青玉。
    看著手中晶瑩剔透,玉潤通明的青玉,方鑒心里已經(jīng)有了主意。
    他將青玉收入鴻蒙編輯器內(nèi),然后又將先前從玉鼎道君手中奪來的后天至寶‘三華玉麈’投入了鴻蒙編輯器中。
    “小紅,如果將這兩件后天至寶合煉為一件鎮(zhèn)壓氣運的后天至寶,需要多少道氣?”方鑒朝鴻蒙編輯器問道。
    編輯器回應(yīng)道:“一萬縷道氣。”
    方鑒愣了一下,然后問道:“能不能賒個賬?”
    編輯器:“不能哦老爺”
    方鑒:“.好吧。”
    然后方鑒挑挑揀揀,最后拿出了兩件不重要的法寶,一件是渡界儀晷,一件是天律金幡。
    “小紅,這兩件法寶能折多少道氣?”方鑒問道。
    編輯器道:“一件上品仙寶,一件下品仙寶,共可折54萬縷道氣。”
    “哦?這么多?”方鑒愣了一下,然后反應(yīng)過來,“看來以后缺道氣的時候,一些用不上的法寶也可以拿來救救急。”
    但方鑒話音剛落,編輯器就說道:“老爺,法寶折價只能用于編輯器編輯的法寶以及后天至寶以上品級的法寶,別人煉制的法寶是不可以折價的,鴻蒙道氣的重要獲取途徑還是功德。”
    “呃”方鑒怔了怔,然后無奈地道:“好吧,我知道了。”
    旋即編輯器內(nèi)一道玄光閃過,渡界儀晷和天律金幡立刻化作兩股道氣飛入了編輯器之中。
    很快原本為0的道氣,眨眼間就變成了54萬縷道氣,隨后編輯器又扣除了一萬縷道氣,并將三華玉麈和先天青玉投入了編輯欄中。
    隨著編輯欄中的混沌之氣一陣翻涌激蕩,僅僅過了三十息,一件嶄新的后天至寶便被混沌之氣托舉了出來。
    這件法寶是一枚‘三華青玉印’,玉印地步鐫刻著兩個仙篆小字‘鴻清’。
    方鑒將三華青玉印召出握在手中,只覺一陣清涼舒透,心神清寧,這三華青玉印表面除了散發(fā)著三華寶光外,其印身之上還溢散著一道道氣運金光。
    “兩件后天至寶變成一件后天氣運至寶,這個生意是虧了還是賺了?”方鑒心中想道。
    然而就在這時,方鑒突然想到了什么,渾身猛地一震,臉色瞬間大變。
    不對!她怎么知道我需要道氣?而且還正好把青玉送了過來?
    想到這里,方鑒連忙朝編輯器問道:“小紅,太元道祖已經(jīng)知道你的存在了嗎?”
    編輯器聽到這話,當(dāng)即答道:“老爺你放心,她不知道我的存在。”
    方鑒道:“那她是怎么知道我需要鴻蒙道氣,而又正好把先天青玉送來呢?”
    編輯器聞言道:“老爺,有沒有一種可能,她是道祖,所以能算到你現(xiàn)在有點困難,正好需要這件先天青玉,所以就送過來了呢?”
    “呃”方鑒聽到這話愣了一下,但隨后他再次確認(rèn)道:“小紅,你確定她真的不知道你的存在?”Xιèωèи.CoM
    編輯器道:“我確定。”
    方鑒這才松了口氣,然后搖頭說道:“唉,是我太緊張了。”
    “很正常,這就是三清境大能的偉力。”編輯器說道:“老爺你要學(xué)會習(xí)慣。”
    方鑒微微頷首:“知道了。”
    三界,東方蒼天,蒼天大世界。
    青山繞,白云罩,空山不見塵世鬧。
    草木蔥郁,靈氣充盈,仙光彌漫的仙山之間突然亮起了六道天光,隨后天空烏云密布,山林之間一時萬獸奔走,萬鳥飛鳴。
    ‘轟隆隆’
    隨著一道天雷從天穹之上劈落下來,仙山之中突然洞開一道界門,隨后那六道天光進(jìn)入界門之中,緊接著六道仙影從那界門之內(nèi)飛了出來。
    其后界門消散,那六道天光也緩緩散去,露出了七個身著道袍的身影。
    為首之人是一女子,她面容清秀,氣質(zhì)沉靜,身姿高挑,頭戴金冠,腰懸寶劍,乃是天仙道行。
    而女子身后則是五名同樣身著道袍的修士,他們束發(fā)結(jié)簪,同樣腰懸寶劍,皆是玄仙道行。
    “這里便是上界了嗎?”一名玄仙道人看著頭頂正在消散的烏云,以及四周山清水秀的麗景問道。
    另一人頷首說道:“定然是了,如此充盈的仙氣、磅礴的靈氣,函虛界可沒有。”
    而為首的女子則朝前方山水看了一眼,然后抬手一指道:“諸位長老,我等即已飛升上界,當(dāng)于上界之中重立‘鴻清觀’,以及奉祀鴻清祖師。”
    這女子正是鴻清觀第二任觀主,也是現(xiàn)在鴻清觀的掌教‘折瑜’。
    至于折瑜身后的五名玄仙,則是鴻清觀的五位長老:盧煊、屈公招、徐衾、佘燳、魚太行。
    屈公招上前問道:“觀主,我等當(dāng)于何處重立觀寺?”
    折瑜指向前方的仙山道:“我看此處山靈水凈,仙靈之氣不輸洞天福地,又是我等飛升之處,不如就在此山立業(yè)吧。”
    五位長老抬頭朝前方仙山看去,只見仙山之間仙光氤氳,靈氣濛濛,著實是一個好山府。
    “五位長老以為如何?”折瑜轉(zhuǎn)身笑問道。
    五位長老聞言,紛紛點頭言道:“觀主好眼光,我等也以為此山是立業(yè)開宗的好地方。”
    聽到這話,折瑜面帶微笑,當(dāng)即決定道:“好,那我等就當(dāng)在此山中立業(yè)開宗,重立‘鴻清觀’。”
    五位長老立刻齊聲應(yīng)道:“謹(jǐn)遵觀主法旨。”
    隨后折瑜便帶著五位長老飛入山中,開始擇選建立山門觀廟之所。
    眨眼間便過去了一個月,原來的蒼翠空山之間,一座座山樓觀寺拔地而起,隱藏在青山綠樹之間。
    對于仙人來說,只要選好了洞天福地,無論開辟洞府還是建設(shè)宮觀廟宇,都只是揮手之間便可成就之事。
    在被一圈殿宇環(huán)繞的山巔之上,一座朱紅色高閣矗立山巔,站在這高閣殿前的玉臺上,可以俯瞰方圓數(shù)千里內(nèi)的所有山川峰脈。
    折瑜身著觀主道袍,帶著五位長老登階而上,進(jìn)入了高閣殿內(nèi)。
    只見高閣殿內(nèi),一尊九丈高的模糊神像立在殿中,之所以說這個神像模糊,是因為祂沒有任何的雕琢。
    這是因為折瑜不知道方鑒現(xiàn)在的道行、形象,所以她要先祭拜方鑒之后,請方鑒降圣并為神像塑形。
    所以折瑜等人早已擺好供桌、供案以及各種仙果、靈果、祭品,最后由折瑜領(lǐng)頭,率領(lǐng)五位長老上香敬禮,然后跪在蒲團(tuán)之上,三拜九叩之后,恭聲祈拜道:
    “弟子折瑜,鴻清觀現(xiàn)任觀主,當(dāng)年于函虛界得鴻清祖師傳道授業(yè),今已修成仙道,飛升上界。于上界之中重開山門,立下觀廟,特率觀中諸長老敬香祈禮,誠心敬拜鴻清祖師,懇請鴻清祖師顯圣降化,弟子等深受洪恩,感激不盡,當(dāng)三叩首以請。”
    “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
    在折瑜六人三叩首完畢起身的那一刻,一道偉岸的玄光偉力頃刻間從大羅天落下,穿過渾域諸天,直接從東方蒼天之上落入蒼天大世界中,然后又落到了此山、此閣中的那尊九丈之高的模糊神像上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