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我要成名
    內(nèi)地70、80、90后的一幫人,最早接觸周星池的電影,基本上都是通過那兩塊錢一張的盜版光盤,然后嘴上說著對周星池的崇拜,探討著他的無厘頭喜劇,還說什么后現(xiàn)代主義,卻不舍得花上幾十塊錢去電影院支持一下。
    所以,不光是易青,很多號稱周星池粉絲的人,都欠他一張電影票。
    只不過,易青的行為在很多人看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周星池雖然因為《賭圣》、《賭俠》兩部戲在香江名聲鵲起,儼然有了巨星的潛質(zhì),但歸根結(jié)底就是個演員。
    80年代和90年代初,香江影視圈是最不缺人才的,周星池就算是再怎么紅,也不過是嶄露頭角,距離大紅大紫還遠著呢,最多也就是有潛質(zhì)罷了。
    這樣的演員廢了,很快就會有新人頂上來。
    易青身為橙天娛樂集團的大老板,居然屈尊降貴親自去了周星池的家里,挽救這個幾乎被整個香江娛樂圈厭棄的人,實在是有點兒多余了。
    就是在橙天娛樂集團內(nèi)部,有這樣想法的人也很多,那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周星池這個名字未來代表著什么。
    90年代之后,香江影視圈整體萎靡,程龍轉(zhuǎn)戰(zhàn)好萊塢,周閏發(fā)不再輕易出山,唯一還能扛得起香江電影票房的就只有一個周星池了。
    既然熟知未來,易青為什么不去做?
    再說了,他既然能推嘉禾的程龍,沒道理自家人反倒是不管不顧了。
    可是這么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之后,接下來該怎么實際操作呢?
    拍一部周星池前世大賣的電影?
    這樣不夠,遠遠不夠,他現(xiàn)在基本上被大半個香江娛樂圈針對,關(guān)于他的黑料每天都被媒體輪番的爆。
    周星池在片場耍大牌,難搞的名聲已經(jīng)傳出去了,就算是易青現(xiàn)在把《功夫》給拿出來,怕是也于事無補。
    單純的喜劇電影不足以挽回周星池崩塌的形象,這個時候,就得使出絕招了。
    去打動別人。
    易青首先想到的是《喜劇之王》,但是又覺得這樣一部片子,太早出來的話,對周星池未必是好事。
    畢竟,喜劇之王這個名頭,對現(xiàn)在的周星池來說,還有點兒沉重。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周星池的小肩膀,現(xiàn)在顯然還挑不起來“喜劇之王”這個名號。
    到時候沒讓周星池起死回生,反倒鬧了笑話就不好了。
    再說了,周星池現(xiàn)在需要的是沉淀,好好的靜下心來,用心去演一個能夠打動觀眾的角色。
    思前想后之下,易青圈定了一部《我要成名》。
    這部電影前世在內(nèi)地的影響力不大,卻讓劉慶云捧得了金像影帝的桂冠,把這個電影,改編成電視劇,擴大內(nèi)在的容量,將原版電影里面一點而過的東西具體化,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易青前世看過很多港產(chǎn)片,但這其中勵志題材的并不多,《我要成名》應該是最經(jīng)典的一部了。
    故事的主線圍繞著一對身處娛樂圈的男女展開,男主角潘家輝是一個很有天份、大器早成的演員,一出道就得到了“最佳新人獎”,但也許是因為恃才傲物,或者成名太早,他因為不通人情世故且脾氣暴躁,而逐漸被大部分行業(yè)中人所排斥,漸漸淪落為無戲可演的末流演員。
    男主角的境況和現(xiàn)在的周星池非常相似,都是恃才傲物,都是為人所不容,也都是處在人生的低谷。
    機緣巧合之下,潘家輝遇到了吳曉菲,吳曉菲是一個初出茅廬的臨時演員,但她對電影非常熱愛,充滿了成名的渴望,不管什么角色都全力以赴。
    吳曉菲的這種態(tài)度打動了潘家輝,他決定當吳曉菲的師父,教她如何演戲。
    于是,在潘家輝的悉心指導下,吳曉菲進步很快、演技日益嫻熟,名氣也日漸看漲,最后,吳曉菲得到了一個決定自己成名的機會,并已經(jīng)可以離開潘家輝獨立發(fā)展。
    再后來,吳曉菲去日本獨自發(fā)展之后,潘家輝既高興又失落,就在這個時候,潘家輝遇到了圈內(nèi)好友某影帝,在朋友的鼓勵下,潘家輝萌發(fā)了東山再起的念頭,他開始積極地鍛煉、積極地與外界聯(lián)系,最后憑借他的天份、努力、執(zhí)著,潘家輝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而頒獎的人正是吳曉菲。
    片子在吳曉菲捉摸不定的笑容中結(jié)束了,誰也不知道潘家輝究竟拿沒拿最佳男配角,不過故事到這個地方,拿不拿獎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吳曉菲實現(xiàn)了她的夢想,潘家輝也歷經(jīng)磨難終于站起來了,這樣挺好。
    拋開故事當中,對于娛樂圈陰暗面的揭露,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親切。
    原版的電影里有太多個人經(jīng)歷浮沉的影子在其中,讓人在看的時候,感覺根本就不是在演戲,而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
    比如朋友勸潘家輝再出來拍戲時,說了這么一句話:影帝又怎么樣?
    原版《我要成名》里,演這個朋友角色的是梁佳輝,他在26歲就憑《垂簾聽政》這部電影,成為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然而由于政治因素,他被當時的寶島當局封殺,甚至淪落到去擺攤做小販。
    這句話沒有人比梁佳輝更有資格說,影帝過氣沒工開的不少,但哪個影帝有梁佳輝的經(jīng)歷霸氣?
    演技派,大明星,最年輕影帝的光環(huán),街頭小販,夠傳奇吧?
    易青當時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看到這一幕,總覺得梁佳輝那句話其實是對他自己說的。
    可以說,梁佳輝就是在客串他自己,鼓勵潘家輝再難捱也不要放棄,這種真實經(jīng)歷的推心置腹,是不會讓人一笑而過的。
    當然,也不光是勵志,如果電影所要表達的只是如此,就談不上深刻了。
    娛樂圈的種種復雜在電影里都通過潘家輝的嘴進行了諷刺,比如他教育吳曉菲:“香江的女演員不用演技,只要瘦就行?!?,或者“千萬別跟導演吵架,跟導演吵架,你演得再好他也不會滿意,而且會把你的戲全部剪掉?!?br/>
    這就是現(xiàn)實,早期香江電影里,有過幾個出彩的女性角色?
    像李連潔的第二任妻子亞姐麗智,導演找她拍戲,為的就是她從游泳池上來的那一幕,胸懷廣大,母儀天下。
    還有不要和導演吵架,別說吵架了,多說一句話都有可能給自己惹禍。
    比如周星池,他在拍《射雕英雄傳》的時候,跟著執(zhí)行導演建議,可不可以擋一下再死,結(jié)果直接被罵“滾”。
    然后,周星池還在TVB內(nèi)部多了一個難搞的名聲,很多導演拍戲,哪怕是需要群演,都不愿意用他。
    回到《我要成名》這部電影,香江影視圈對于新人是非??量痰?,尤其是那些背后沒有金主,靠山的新人,想要出頭難如登天。
    女新人更是如此。
    對于女演員的成名之路往往離不開脫戲的現(xiàn)象,影片當然不會放過。
    電影中吳曉菲為了走捷徑成名,要拍攝一部品位低級的電影,幾乎沒有情節(jié),上來就脫,潘家輝作為經(jīng)紀人非常反對,但是吳曉菲卻認為這是機會,理由則被罩上了一層時尚的光鮮之色:導演說了,是一部文藝情.色電影,而且還要參加國際電影節(jié)呢。
    聽聽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尤其是那些懷揣著夢想,一頭扎進這個圈子的年輕人,或許多多少少都聽到過類似的。
    另外,易青還打算在這個故事里面多加一些東西,比如,幫派勢力侵入,隨著香江電影產(chǎn)業(yè)的繁榮,越來越多的圈外人開始下場,入局,那些幫派勢力自然也不例外。
    給演員郵寄子彈,直接從別的片場把演員給綁回來,甚至拍裸.照威脅女演員,這種事都曾在香江娛樂圈發(fā)生過。
    這些內(nèi)容,易青全都沒打算回避。
    可以說,香江影視圈的那點破事兒全被這部電影給踢破了,毫不留情。
    易青要拍這樣一部電視劇,弄不好就要得罪一幫人,想要獲得支持的話,易青需要多拉一些人進來。
    當然了,在此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說服石南笙和曾麗珍。
    一個電話打過去,當天兩人就到了深水灣別墅。
    等人到了之后,易青就把她們帶到了二樓書房,直接將《我要成名》的劇本大綱遞了過去。
    “你們看一下,然后給我提點意見?!?br/>
    是劇本?
    易青上次回內(nèi)地之后,就再也沒有給公司拿過劇本了,現(xiàn)在突然甩出來一份劇本大綱,兩人都忍不住感到了驚喜。
    易青的劇本,可從來都沒有過差的,之前的《大時代》,《義不容情》,《颶風營救》,《賭圣》,《賭俠》,還有現(xiàn)在正在拍攝的《流氓大亨》等,都稱得上經(jīng)典了。
    只是,這個劇本大綱,兩人看完之后,表情都顯得有些古怪,沉默了半晌,還是石南笙說了一句。
    “小易!你這個劇本如果真的拍出來的話,我們橙天娛樂恐怕要被整個娛樂圈針對?。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