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白景琦他爹
    面前的這個男人三十來歲的年紀,面相英俊儒雅,雖然比易青印象中的形象要年輕得多,可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對方。
    白景琦他爹。
    陳小旭的第一任丈夫,畢巖軍。
    前世的他拍了很多作品,可能看過他作品的觀眾不一定能叫出他的名字,但是對這張臉一定不會陌生。
    里面的陸亞遜,里面的衛(wèi)國國君,里面的楊修,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電視劇里面那個身負凌云萬丈才,一身襟袍未曾開的白家二爺。
    易青最晚開始了解畢巖軍主要就是因為陳小旭。
    對眾多的紅迷而言,林妹妹的真實生活,同樣具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身為林妹妹的前夫,畢巖軍自然會被很多人所關(guān)注。
    相信很多人在了解到陳小旭曾經(jīng)和他有過一段婚姻之后,第一個念頭都是,陳小旭被他辜負了。
    但是了解了真實情況之后,怕是都要發(fā)出一聲嘆息。
    因為畢巖軍,才有了陳小旭的林黛玉,只可惜,她在最美好的年華遇到了最愛她的人,而這個人卻并非她的寶哥哥。
    這兩個人走在一起,任誰都會覺得這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璧人。
    他們一個是我見尤憐的孤傲、清雅小女子,另一個是才華異稟、充滿熱情的文藝男兒,他們的愛情世界純凈、美好,但他們又都太自我,沒有懂得包容和遷就,愛情縱有遺憾,但兩人卻都付出了最美的青春。
    究其原因,畢巖軍沒能成為寶哥哥,而陳小旭卻真的活成了林妹妹。
    一個人將自己活成了她所飾演的角色,乍一聽來甚至會覺得天方夜譚,但是,陳小旭就做到了,也完成了這種讓一些人甚至會心生恐懼的靈魂蛻變。
    好的演員并不是一定要戲路寬廣,可以駕馭各種類型的角色。
    有的演員傾其所有才華與心力,把靈魂都注入到一個角色里,這樣的演員同樣優(yōu)秀。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為難得,陳小旭就是這樣一個一生活在“林黛玉”里的優(yōu)秀演員,似乎冥冥中注定了她就是“林黛玉”,她的今生仿佛在為幾百年前書中那個林黛玉在救贖,又好似她猶如雪芹先生忘我構(gòu)思劇情時,筆尖輕輕落下的點墨,一剎那的攪動了這個污濁塵的固步自封。
    陳小旭生在遼寧鞍山,一個靠鋼鐵聞名于世的城市,卻出生了一個猶如風中柳絮的柔弱女子,這本身就有些離奇。
    她的父親是鞍山京劇團的導演,母親則是學員班教師,濃烈的藝術(shù)氛圍,培養(yǎng)了陳小旭獨特的藝術(shù)氣質(zhì)。
    但對于京劇,她則提不起興趣,她更喜歡柔美的芭蕾,因為芭蕾可以展現(xiàn)女人優(yōu)雅的全部。父母拗不過她,所以從10歲開始,陳小旭便沉浸在自己的芭蕾世界。
    很少有人知道,陳小旭是極具芭蕾天分的,當時人們經(jīng)??梢钥吹剿趯W校,乃至全市的舞臺上的身影,她熱愛舞蹈,唯有在舞蹈中,她可以駐足在自己的世界,沒人打擾,讓她獨享那份優(yōu)雅與純粹。
    陳小旭上學的路上有一條很長的馬路,那條馬路是她日常的舞臺。
    后來陳小旭在自傳里也說過:&在許多寂靜的早上,我一路跳著舞步去上學。那時我夢想著進省里最出色的芭蕾學校。經(jīng)過兩年學習,我開始了試演。&
    可以看得出來,陳小旭從小就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
    身處70年代,當時的服飾和裝扮都非常的保守和統(tǒng)一,但陳小旭是那種天生與眾不同的人,她也喜歡自己的與眾不同。
    就算是扎辮子她也要別出心裁,讓自己彰顯一份別致的美。
    易青還記得在培訓班里第一次見到陳小旭的時候,不同于其它女孩子的馬尾,麻花辮,她特立獨行的將長長的頭發(fā)梳到一邊,松松垮垮的扎著一條辮子,搭在肩頭,看似隨意,可卻掩不住的柔美。
    陳小旭小時候就是個滿滿鬼心思的姑娘,那時候?qū)W校經(jīng)常要安排學生到農(nóng)場勞動,但&詭計多端&的陳小旭總是千方百計的找理由逃避,而有更多時間去跳舞。
    但卻沒有人看到她練習芭蕾時的吃苦和用心,她12歲就可以做到“白毛女倒踢紫金冠”的高難度動作,這既是天賦更是后天的用功。
    但命運有時候就是這么不公,雖然陳小旭高分通過了所有的專業(yè)審核,但卻因為&政審&沒有通過,而被學校拒絕錄取。這對于當時敏感、純凈的陳小旭而言,無法理解,更感到迷茫。
    芭蕾路走不通,但漂亮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陳小旭能夠選擇的路卻不多,最終她進入了鞍山雜技團,一方面練習基本功,也憑借著出色的形象擔任報幕員。
    經(jīng)歷短暫的時光后,陳小旭進入了畢巖軍所在的鞍山話劇團,開始擔任一些配角演出。
    那一年陳小旭13歲,畢巖軍23歲,說是青梅竹馬是有點兒勉強,但總算經(jīng)歷各自的青蔥歲月。
    漂亮、氣質(zhì)出眾的陳小旭給畢巖軍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個陽光帥氣的大哥哥,也讓陳小旭倍感溫暖。
    五年后,努力上進的畢巖軍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兩個人的感情也突飛猛進,情竇初開的陳小旭,已經(jīng)對這位處處關(guān)心自己的大哥哥,產(chǎn)生了別樣的感情,但很快兩人就不得不面臨分離。
    一對兒熱戀中的年輕人每日書信傳情,以表達彼此的相思,直到有一天陳小旭從作者陳嶼處得知中央電視臺要拍,所有主要角色都采取海選的辦法選取。
    這讓身在話劇團,多年來演技不斷進步的陳小旭動了心。
    從小酷愛讀書,并且在14歲就發(fā)表詩作的陳小旭,對林黛玉更是一直情有獨鐘,認為她就是對自己的另一種解讀。
    但天生性格淡然,甚至有些唯唯諾諾的陳小旭卻極度缺乏自信。
    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遠在上海讀書的畢巖軍,多年的相處,一下子畢巖軍就猜到了陳小旭的心思。
    她只是需要自己給她一分勇氣,一分中肯的意見。
    多年來培養(yǎng)的敏銳的洞察力和藝術(shù)欣賞水準,更重要對于陳小旭的了解,讓畢巖軍堅信陳小旭就是林黛玉的不二人選。
    陳小旭對于畢巖軍是崇拜的,多年來男友的進步,她看在眼里,對于畢巖軍的鼓勵,她非??粗?,也堅定了自己爭取這個角色的決心。
    可以說沒有畢巖軍的鼓勵,支持,陳小旭是沒辦法鼓足勇氣踏出那一步的。
    所以說是畢巖軍成就了陳小旭的林黛玉著實不為過。
    在畢巖軍的鼓勵下,陳小旭給紅樓劇組寄去了一封至情至性的自薦信,那里面有自己對于林黛玉的解讀,同時還附帶一張自己的照片,照片背面則是自己14歲時發(fā)表的那首小詩。
    王福林一直堅持林黛玉這個角色應(yīng)該有詩人的氣質(zhì),看到陳小旭的自薦信,王福林就敏銳的察覺到自己要找的人就是陳小旭。
    隨即立即安排陳小旭來京面試,只是見到真人,王福林有些失望,林黛玉在很多紅迷的心目當中應(yīng)該是美的化身。
    而陳小旭的形象顯然距離絕美,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但是性格和氣質(zhì)上的接近,還是讓她最終留了下來。
    就這樣陳小旭進入了劇組,從一開始的培訓,到后面正式確定她出演林黛玉,再到拍攝完成,這一待就是三年,期間與畢巖軍只能繼續(xù)書信傳情,而畢巖軍在陳小旭進組的第二年回到了鞍山話劇團,經(jīng)過上海戲劇學院的鍍金,也讓畢巖軍的演藝之路變得更順暢,轉(zhuǎn)年他就參演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
    經(jīng)過三年艱苦卓絕的拍攝,一代經(jīng)典火爆播出,一下子包括陳小旭在內(nèi)的所有演員,都紅了起來,但在當時對于這部劇,批評聲音還是有很多,尤其學術(shù)界更是給了很低的評價。
    直到京影廠的電影版上映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劇版的用心,而學術(shù)界也開始正視這部作品,積極的評價也多了起來。
    但無論如何陳小旭則是實打?qū)嵉募t了,對于這個角色毫不夸張的說,她傾注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心血,“林黛玉”已經(jīng)深深融入到她的血液里。
    前世,在拍攝完沒多久,陳小旭就和畢巖軍走入了婚姻殿堂,常年來兩個人的異地相思,讓兩個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廝守在一起。
    但異地的相思是美好的、充滿想象力的,而婚姻卻是現(xiàn)實的、冷酷的,這讓兩個人都對婚姻產(chǎn)生了失望。
    結(jié)婚后兩人受生活所迫,需要不斷搬家,更是在日常相處中口角不斷。
    陳小旭似乎很難從林黛玉的角色中抽離出來,她想要一個完美的丈夫,完美的婚姻。
    她整日多愁善感,她希望畢巖軍可以懂自己,能夠不用自己言說,對方就能猜出自己的心思,而她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丈夫的崇拜正在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不滿與埋怨。
    而此時的畢巖軍已經(jīng)是個三十多歲,心智成熟,生活壓力巨大的男人,他需要的是妻子的理解與寬慰,但陳小旭的猜忌和無理取鬧,卻讓他身心俱疲。
    陳小旭后來在自傳中也回憶說:&婚姻應(yīng)該是非常嚴肅的。我自己呢,是因為拍攝完之后,真的有了家庭的生活,才發(fā)現(xiàn)很多的東西,是大家相互以前沒有發(fā)現(xiàn)而不能適應(yīng)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性格,我自己那個時候的性格,棱角太多吧,不能包容別人,并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然后很難相處,實際上我演林黛玉的時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很顯然陳小旭一直活在林黛玉的世界,無法或者不愿意抽離自己,這樣敏感、類似神經(jīng)質(zhì)的挑剔,恐怕是任何一個男人都無法容忍的,畢巖軍自然也不例外。
    很快兩人就越發(fā)覺得他們的婚姻是一個錯誤,而兩個人都很難為對方改變,最終在經(jīng)過深入的溝通后,兩人選擇了分手。
    分開的兩人后來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畢巖軍更是在事業(yè)上發(fā)展的愈發(fā)順利,憑借著自己扎實的演技,寬廣的戲路,讓他成為各類熱門電視劇的??汀?br/>
    陳小旭則完全走向了不同的命運,在與京影學院攝影系畢業(yè)的郝童,因為電影擦出火花后,兩人在2001宣布結(jié)婚。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喜歡她的觀眾很難在找到關(guān)于她的一切。
    不過也正是從此不難看出,她已經(jīng)讓自己安定了下來。
    或許陳小旭需要的根本就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她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個靈魂伴侶,可以理解她,讀懂她,讓她內(nèi)心得到安靜的人。
    這一點,此刻就現(xiàn)在易青面前的畢巖軍做不到,就是他自己,易青真的沒有這個信心。
    他不知道該怎么用除了朋友之外的身份來面對一個已經(jīng)將自身的靈魂到肉、體都寄托于虛幻的人。
    可以說,陳小旭的一生或許從未從林黛玉身上抽離出來,又或許她就是林黛玉在今生的投射,她淡然、憂傷,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一個角色,這樣的演員或許觀眾們再也不會見到了。
    作為一個觀眾,易青可以去愛慕這樣的陳小旭,但是,他實在是沒有勇氣去用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去面對。
    陳小旭也聽到了畢巖軍的聲音,連忙轉(zhuǎn)頭看過去,看到畢巖軍,表情立刻就變了。
    這一世,因為有易青的出現(xiàn),陳小旭與畢巖軍的感情淡了很多,不過當初她毛遂自薦,依然是受了畢巖軍的鼓勵,而且,他們現(xiàn)在也還是男女朋友關(guān)系呢。
    “你~~~回來啦?”
    看到畢巖軍,陳小旭突然自心里生出一種陌生的感覺,算起來,他們已經(jīng)很久都沒見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