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給錢也演
    “快請進,快請進!”
    司勤高娃聽說是找她拍戲的,顯得非常熱情,完全看不出大明星的架子,要知道,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憑借著《駱駝祥子》里面的虎妞兒,拿下了金雞百花的雙料影后。
    對了,現(xiàn)在還沒有影后這么詞。
    和易青想的一樣,司勤高娃剛離婚沒多久,離婚的時候,財產(chǎn)都?xì)w了前夫,她差不多是凈身出戶,前段時間又一直沒演戲,如今正是拮據(jù)的時候,身邊又帶著女兒,處處都需要錢。
    倒是,司勤高娃的女兒似乎對易青他們的到訪有些抵觸,也不管司勤高娃讓她叫人,誰也不搭理。
    小姑娘有這種反應(yīng)也很正常,誰處在這個年紀(jì),都希望父母時時刻刻陪在身邊,更別說她這種單親家庭的孩子了。
    三人坐下,還沒等易青開口,司勤高娃便主動問道:“你們?nèi)皇莮~~~~~~~哪個單位的?”
    得!剛才白說了!
    易青忙道:“我們是京城電視劇制作中心的,我叫易青,這是趙保剛,這是馮曉鋼,我們這次來,是有一部戲,希望請您演戲里的一個角色?!?br/>
    司勤高娃聽易青說是電視劇,不禁愣了一下,她入行以來,一直都是拍電影的,還從來沒拍過電視劇呢。
    “這電視劇,我之前還真沒拍過!”
    易青道:“其實電視劇和電影比起來,也就是拍攝周期長了一點兒,其他的也沒什么區(qū)別!”
    司勤高娃苦笑了一聲,朝著女兒的房間那邊看了一眼:“我怕的就是這個,不瞞你們?nèi)徽f,我姑娘現(xiàn)在就我這么一個親人了,我要是因為拍戲出去的時間太長,她可就沒有人照顧了?!?br/>
    易青一怔,他還真沒想到這一點,這還真不太好解決了。
    “司勤高娃老師,這樣吧,您先看看劇本?!?br/>
    司勤高娃雖然有所顧慮,可卻也沒有拒絕,見易青都把劇本遞了過來,便順手接過:“闖關(guān)東?清朝的戲???”
    “清末民初!就是講山東人闖關(guān)東的故事,我們計劃請您演里面的女一號文他娘。”
    文他娘,咋聽著像罵人呢?
    連個名字都沒有!
    還是女一號?
    司勤高娃心中疑惑,卻沒有問,只是點點頭,翻開了劇本,結(jié)果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大多數(shù)影視劇的敘事過程都是平鋪直敘,由淺入深,節(jié)奏也是一開始慢,然后逐漸加快,將情節(jié)一點一點的推向高.潮。
    可這個故事完全不一樣,一上來就是朱家大兒子迎親,半路遇上土匪,險些被土匪滅門。等到文他娘帶著三個孩子來到新娘家,又被親家告知,朱開山三年前就被官府看了腦袋,又累又急之下,文他娘暈厥在地。
    緊接著,就在一家人窮途末路的時候,突然峰回路轉(zhuǎn),朱開山捎來消息,在關(guān)東已經(jīng)站住了腳,讓文他娘帶著三個孩子過去團聚。
    接下來就該開始好的生活了吧?
    但是故事的發(fā)展,卻和司勤高娃想的完全不一樣,大兒子傳文和沒過門的媳婦兒鮮兒沒能擠上船,一家人失散。
    這期間還穿插著日俄大戰(zhàn),還有小日本兒在旅順的大屠殺。
    好不容易找到了朱開山,眼看著好日子就要開始了,結(jié)果朱開山又要去闖老金溝,淘金就是淘命,這句話讓司勤高娃深深的震撼。
    越是往下看,司勤高娃就越是舍不得放下了,同時也震驚于制作中心的大手筆,竟然是這么大的一部戲。
    整個故事就是闖關(guān)東成千上萬人群中的佼佼者朱開山家族的創(chuàng)業(yè)史,光榮的描寫著二千多萬山東貧苦人闖關(guān)東的歷史事件,通過朱開山,朱傳文,那文,鮮兒,震三江等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歌頌了深深印刻在民族精神中偉大的忠義,善良與自強不息,那始終出現(xiàn)的闖字精神,就是放在當(dāng)下仍有著不可磨滅的現(xiàn)實意義。而那令人遐思的神奇故事,還有那濃厚的民俗風(fēng)情,就像打開了一本關(guān)于闖關(guān)東知識的百科全書。
    司勤高娃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更讓她喜歡的還有文他娘這個連名字都沒有的人物,這是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沒有什么文化,也沒有什么技能,將男人當(dāng)成家里的頂梁柱。
    一般來說,像這樣的女子,大多沒有主見,一生圍著男人轉(zhuǎn),只是男人的附庸,但文他娘卻不同,她雖然是傳統(tǒng)女子,但卻是一個勇敢、善良的人。
    毫不夸張地說,朱開山雖然是分量最重的男主角,但文他娘才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她雖是一介女流之輩,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卻有格局、有膽識。
    也是在她的帶領(lǐng)下,朱家一家人才會順利從“關(guān)里”來到“關(guān)外”,才會在偌大的黑土地上成功立足。
    在故事開始時,朱開山因參加義和團而失去了消息,文他娘帶著三個兒子在山東老家過活。
    在那個年代,因天災(zāi)人禍,導(dǎo)致民不聊生,老百姓的生活很艱難,一個男人養(yǎng)活一大家子尚且吃力,何況是一介女子。
    但生活在艱難,文他娘也沒有退縮,她不但將孩子們照顧的很好,還為老大討了媳婦。
    不過,老大傳文的婚事并不順利,在娶親的路上遭遇土匪打劫,他們將傳文家東拼西湊的小米都搶走了。
    當(dāng)時,鮮兒父親明確要求,如果沒有這一石小米,就甭想將人接走。
    面對突來的變故,文他娘沒有推胸頓足,沒有哭天抹淚,而是破了一次規(guī)矩,帶著兒子親自去接親,雖然最終被拒之門外,但她卻沒有輸了氣勢。
    文他娘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雖然我男人不在家,但我們孤兒寡母也不是好欺負(fù)的,雖然我是女人,但我照樣可以頂起一片天。
    其實,朱開山自從失聯(lián)后,很多人都說他可能兇多吉少,因為那會“闖關(guān)東”能活命的壓根沒幾個。
    但文他娘偏偏不信,她相信自己的男人福大命大,一定不會撇下他們母子四人而去的。
    靠著這個信念,文他娘熬過了那些最艱難的日子,終于,在一個夜晚,她得到了朱開山活命的消息。
    當(dāng)春山叔將一些盤纏和朱開山的地址交給文他娘時,她激動的落淚了,并對孩子們說:“咱們?nèi)リP(guān)外,找你爹去?!?br/>
    說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那會去關(guān)東并不容易,就像劇中一個路人說的那樣“闖關(guān)東的路上到處都是山東人的尸骨”,男人尚且沒有勇氣,何況是女人,若文他娘是普通農(nóng)村婦女,定沒有這份魄力。
    但文他娘卻不怕,收到信不久,她就帶著三個兒子啟程了。
    在去關(guān)東的船上,夏掌柜因為沒東西吃差點餓死,最終,文他娘讓小兒子傳杰將一張煎餅給了夏掌柜。
    要知道,在當(dāng)時的情況下,一張煎餅可能就是一條人命,哪怕是半塊饅頭,都無比金貴。
    在這種境況下,文他娘冒著自己兒子會餓肚子的風(fēng)險,也要去救人,看似微小的舉動,卻證明文他娘是一個善良有格局的女子。
    后來在元寶鎮(zhèn),文他娘還力排眾議,收養(yǎng)了一個日本孩子,就是一郎。
    當(dāng)時,一郎患有傳染病,村里人就結(jié)隊來到朱家,希望他們將一郎交出來。面對眾人的逼迫,文他娘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拿起菜刀,和那些人對峙,最后成功把那些人都嚇跑了。
    在文他娘眼里,不管一郎是哪國人,他都是一條人命,不能隨便丟棄,足見她是一個心懷大愛的女子。
    而在任何時代,善良的人往往也會歷經(jīng)磨難,但一定會得到福報。
    朱家有三房兒媳婦,婆媳和妯娌之間的相處,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稍微不謹(jǐn)慎,可能家里就不會和睦。
    別說那個年代,就是現(xiàn)在面對三房兒媳婦,很多婆婆都未必能處理得好。
    但文他娘雖然大字不識,可婆媳關(guān)系卻維系的非常好,這也彰顯了她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過人之處。
    文他娘終究是一個走過江湖的女子,她對三個兒媳婦采取“對癥下藥”的方法,大兒媳那文是格格出身,喜歡耍小聰明,那文娘看破不說破,很多時候都是點到為止。
    二兒媳秀兒因得不到傳武的愛,所以在妯娌間顯得很沒尊嚴(yán),那文娘偏愛她更多一些,這也避免了兩房媳婦為難她或者取笑她。
    三兒媳玉書,是一個個性活潑的人,對這個兒媳婦,那文娘并沒有操心過多,只是偶爾說“你小嘴吧吧的”。
    正因為了解三個兒媳婦的性格特征,文他娘才會處理好婆媳和妯娌之間的關(guān)系,讓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
    雖然和整部劇的男人們比,文他娘沒有什么大作為,但她卻用自己的勇敢、善良將家人凝聚到了一起。
    她用自己的愛和包容,成全了家人的碧海藍(lán)天,所以,她看似普通,卻是一家人的主心骨,也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
    從早上一直到下午兩點,司勤高娃才將整個劇本看完,將劇本合上,沒有還給易青,而是目光堅定的看著易青,說了句:“我演了!不給錢也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