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紅迷的節(jié)日
    “一組!一組!袁梅,你負責(zé)一組,趕緊清點一下人數(shù)!”
    “二組!二組的負責(zé)人呢?東方,趕緊把你的人都召集到一起!”
    “誰給我化妝?誰給我化啊???”
    “我手機呢?誰看見我手機了?”
    紅樓30年再聚首音樂會的后臺,不停的有人說話,有人來回走動,看上去亂成了一團,作為今天這場音樂會的總策劃和總導(dǎo)演,歐陽也是急的頭發(fā)又白了好幾根。
    “鄧潔!袁梅!東方!郭曉珍!你們過來,你們先上我這兒來!”
    也就是彼此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歐陽不大好意思發(fā)脾氣,不然的話,以他片場暴君的人設(shè),這會兒怕是早就爆炸了。
    “對!過來,先到我這里來!”
    好不容易把四個組的負責(zé)人都喊了過來,歐陽覺得自己腦袋瓜子都是暈乎乎的。
    之前明明已經(jīng)彩排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是順順當當?shù)?,可今天要進行實戰(zhàn)了,反而這么亂,他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兒。
    “歐陽,別著急,先別著急!”
    鄧潔一個勁兒的安慰著,她知道,歐陽為了這場再聚首的音樂會,勞心勞力的整整忙活了大半年的時間了。
    “我能不著急嗎?都怎么回事兒?。”緛矶己煤玫?,今天要演出了,結(jié)果····你看看,這都亂成什么樣了?”
    東方忙道:“亂也很正常,待會兒登臺亮相的演員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又是很長時間沒在公眾面前露臉了,全都緊張,誰都怕出錯?!?br/>
    歐陽嘆了口氣,他也知道,今天這個高興的日子,實在是不好發(fā)脾氣,不能把高興的事情,給弄得大家都不高興。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現(xiàn)在馬上就要登臺了,咱們這樣好不好,你們四個負責(zé)自己的組,先把人都聚齊了,然后又什么問題,咱們再快速的集中解決,好不好!”
    鄧潔他們也都知道,現(xiàn)在不是各抒己見的時候,必須得有一個人說了算,不然的話,只能這么一直亂下去了。
    “東方,袁梅,曉珍,咱們就按歐陽說的,先把人都給聚齊了,老張!”
    張國利還在整理他的衣服,作為鄧潔的家屬,同時也作為紅樓劇組的成員,他今天將擔任整場音樂會的主持人。
    “這兒呢,這兒呢!”
    聽到鄧潔在喊他,張國利趕緊跑了過來。
    “有什么吩咐,鳳二奶奶!”
    “王老師呢?你們都串好了沒有?”
    “都安排好了,你放心,在我們這里保準出不了錯!”
    “那就好,那就好!”
    鄧潔也急的一腦門子汗。
    “行了!咱們各自去召集各組的成員,行動!”
    鄧潔是個雷厲風(fēng)行的,她知道,不能再這么亂下去了,30年的再聚首,機會難得,下次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重聚了。
    畢竟等到四十年的時候,他們這些演員都是老頭兒,老太太了,他們也擔心再來一次的話,會被觀眾們說是在消費情懷。
    所以,雖然沒有明說,可是大家都知道,這恐怕真的是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的重聚了,每一個人都得珍惜這次機會。
    易青這邊也沒閑著,每一組集合完畢之后,他就得安排這個組從后門出去,然后再重新入場,就跟頒獎典禮走紅毯一樣,先讓大家在外面和觀眾見上一面。
    “袁梅,你這組齊了嗎?”
    “齊了?對了,就差你,待會兒你也得跟著我們一起走!”
    易青一愣,差點兒忘了自己也是紅樓的演員。
    “那行,咱們安排在最后,東方,你那組還缺誰?”
    “周老師,周老師不知道上哪去了!”
    東方說的是周先珍,戲里演賈政媳婦兒王氏的。
    “我在這兒呢,我在這兒呢!”
    正說著話,周先珍老師也過來了,眼看著人齊了,易青帶著他們一邊走,一邊還在清點著人數(shù),然后從后門出去,這里有車接應(yīng),繞一圈,再從劇場的正門進來。
    一組接著一組,最后一直到易青他們的四組。
    全部進場之后,觀眾們也開始入場,今天來的紅迷男女老少都有,有些觀眾明顯都是90后,87版《紅樓夢》播出的時候,他們甚至都還沒出生呢,可照樣不會影響他們對87版《紅樓夢》的喜愛。
    83年開始籌備,87年開始播出,到現(xiàn)在30年過去了,30年間,《紅樓夢》重播了1000余次,也虜獲了不同年代,不同年齡,無數(shù)觀眾的心,被億萬觀眾奉為心目中的經(jīng)典。
    原因在那里?
    首先不能不提的就是,87版《紅樓夢》有一個強大到甚至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顧問委員會。
    當年,劇組所邀請的都是聞名遐邇的大家、名家、權(quán)威。包括王昆侖、王朝聞、曹禺、沈從文、周汝昌等等,每一個名字都是金光閃閃。
    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抱著極大熱情參加這項工作,讀劇本、看樣片,提出具體意見,他們保證了87版《紅樓夢》在大局和微觀上遠離錯訛。
    只是,非常遺憾的是,目前只有少數(shù)幾位老先生還健在,絕大多數(shù)的紅學(xué)大家今天沒辦法再來重聚了。
    另外,87版《紅樓夢》還有一個團結(jié)實干、無私奉獻、精益求精的制作團隊。
    無論是攝制組、服裝組、化妝組、置景組、道具組,每一個組員都秉承著精益求精的宗旨,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經(jīng)典,劇組專門請到了著名服裝設(shè)計師史延芹老師,為紅樓夢設(shè)計了幾千套服裝。
    觀眾們都能看到,87版《紅樓夢》雖然只有36集,但光是演員們的服飾,就足以令每一位觀眾感到視覺享受了,而這些東西揉合在一起,促成了87版紅樓成為最經(jīng)典的一版。
    為了選最合適的景,劇組也是在全國各地輾轉(zhuǎn),而不是隨便搭個攝影棚完事,為了給后代留下可供參考的實物,劇組最終花了在當時來說,不菲的價錢建造了榮國府、大觀園等建筑。
    直到今天,依然在影響世人,這是如今拍完一部電視劇,就拆掉攝影棚的劇組不能相比的。
    再有就是,劇組擁有著一批形象最貼近原著人物形象,且心懷膜拜敬畏的演員團隊。
    為了找出形象最貼近原著人物形象的演員,演員都是劇組從全國各地遴選出來的,幾乎所有人都不是科班出身,因為這樣的人可塑性強,沒有太多的套路。
    演員招齊后,并沒有急著分配角色,而是對這一群演員進行了長期的培訓(xùn),而且所培訓(xùn)的不僅僅是表演。
    《紅樓夢》說的畢竟是一個豪門貴族從昌盛到衰落的故事,劇組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培養(yǎng)這些演員的公子小姐氣質(zhì),言行聲色,手眼身法步,是骨子里的貴族氣質(zhì),此外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茶這些技能。
    經(jīng)過大師和專家指導(dǎo),無論是寶黛釵鳳等主角,還是小到丫環(huán)門子,個個都形神如書中人物,公子王孫,小姐丫環(huán)每一個人物都活靈活現(xiàn)的從書中走了出來。
    當然,也少不了那一首首,驚為天人,經(jīng)久不衰的音樂。
    要衡量一部影視劇是否經(jīng)典,看得不僅僅是演員的表演,還有貫穿影視劇始終的作曲,它是一部電視劇能否成其經(jīng)典的靈魂。
    王福林導(dǎo)演當時找到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來作曲,這些曲子聽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催人淚下,在當時聽來,就讓人為之震撼,頗有當年曹雪芹揮筆泣訴的心聲,這些曲子后來也成為多版紅樓爭相引用的曲子,已經(jīng)成為絕唱。
    王老師自己也說,為紅樓作曲,是他最耗費他心力的一個工作,整個過程中,數(shù)次哭泣,可見情真意切。
    87版《紅樓夢》或許在各個方面都存在瑕疵,留有爭議,而唯一沒有爭議的就是音樂,可見87版《紅樓夢》的音樂,已經(jīng)可以說是電視音樂史上的高峰,這是無可爭議的。
    人們都說87版《紅樓夢》難以超越,而之所以難以超越,就在于這些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
    87版《紅樓夢》的劇組成員對待藝術(shù)的敬畏之心、專注之情,以及大家嚴謹樸實的作風(fēng)與做人做事的誠意,是現(xiàn)在的電視劇工作者無法相比的。
    尤其在市場經(jīng)濟和快餐文化的今天,一部分文藝工作者的心態(tài)越來越浮躁,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的商業(yè)價值。
    87版《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者身上所蘊含的對藝術(shù)的理想主義情懷,是當下文藝人所稀缺的品質(zhì)。
    30年過去了,在流逝的時間中,越發(fā)覺得,透著青澀與瑕疵的樸素與真摯,好過張揚著浮華矯情的平庸。
    如此認真精細的工匠精神也正是87版《紅樓夢》被奉為經(jīng)典的重要原因。
    雖然87版《紅樓夢》不是完美無瑕,但是瑕不掩瑜,它總是那么光芒萬丈!
    一位已經(jīng)故去的紅學(xué)家稱87版《紅樓夢》是“首尾全龍第一功”,它做到了在不同的人群中,求得最大的公約數(shù),也就是雅俗共賞,這不是一個標準,而是一種境界,這才是電視工作者們最應(yīng)該去追求的。
    時間過去了30年,曾經(jīng)的過往已經(jīng)成了追憶,今天是87版《紅樓夢》劇組成員再聚首的日子,同樣也是無數(shù)紅迷共同的節(jié)日。
    舞臺上,一束追光亮起,步履已經(jīng)略顯蹣跚的王立平老師走了上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br/>
    伴隨著《好了歌》,紅樓30年再聚首,也拉開了大幕。
    1秒記住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