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張一謀上門
“乃聞!”
下了課,心情有些煩悶的李乃聞準備到外面走走,可剛出教室,就被王慊源給叫住了,回過頭一看,不光有王慊源,還有辛白青和朱圓圓。
“怎么了?找我有事兒?”
因為自己是自費生的緣故,心里難免有些自卑,開學之后,李乃聞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并不多。
雖然和王慊源,辛白青都是一個宿舍的,可平時并不怎么說話,一貫獨來獨往的,在同學當中顯得有些另類。
但是,剛剛和常麗老師聊過之后,李乃聞的心結也終于放下了,他的性格雖然有點兒悶,可平時與人相處,還是很友善的。
“走,一起下去找個地方聊聊!”
王慊源走過來,很自然地搭上了李乃聞的肩膀,李乃聞點點頭,沒有拒絕。
四個人下了樓,找個了沒人的地方。
“乃聞,你到底怎么想的,都不和家里商量一下,就決定了?”
朱圓圓的性子有點兒急,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
“還商量什么啊,都這么大的人了,這點兒主我還做不了?!?br/>
李乃聞嘴上這么說,但是,他心里知道,如果和家里商量的話,至少他媽媽那一關就過不去。
老太太一直以來的想法都是,李乃聞上完學之后,就回天津市話劇團工作,離家近,工作也穩(wěn)定。
最開始,李乃聞也是這個想法,他四歲就登臺演話劇,對于話劇是非常癡迷的。
“之前聽你說過,你的愿望不是做個話劇演員嗎?”
辛白青也問了一句,他就喜歡演話劇,剛才在吃飯的時候,還特意為了這件事,問過王菁花。
“以前是,現(xiàn)在···我想試試別的路!”
李乃聞沒說實話,他今天之所以,在飯店就答應簽約,主要是因為,當時,他就看出來了,簽約新畫面的這個機會,是常麗老師幫著他爭取來的。
常麗老師為了幫他,不惜違反原則去走后門,李乃聞覺得自己要是辜負了常麗老師的一番好意,就太不是東西了。
“你們呢?都怎么想的???”
辛白青皺眉:“我···我還在猶豫,一旦在合同上面簽了字,我擔心很多事情,都由不得我自己了?!?br/>
朱圓圓聞言,想要說話,可是卻忍住了。
她倒是很想去新畫面,因為去了以后,能有更多的表演機會,她不像辛白青,有那么多的想法,可是辛白青不點頭,她也只能等著了。
他們兩個從軍訓的時候,就對上眼了,正式上課之前確定了關系。
朱圓圓的性格有點兒傳統(tǒng),辛白青無論做什么樣的決定,她都準備跟著,有點兒夫唱婦隨的意思。
對辛白青,朱圓圓的心里是充滿了崇拜的,這年頭也的確流行辛白青這樣的文青,眼神自帶憂郁,對小女生有著無窮的殺傷力。
“你呢?”
李乃聞又看向了王慊源,他們兩個的關系算是比較好的,平時也能聊上幾句。
“我?”
和李乃聞一樣,王慊源也生在一個演藝世家,他的父母都是遼寧話劇團的演員,從小就在父母工作的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后臺長大。
雖然生在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庭,但王慊源小時候很淘氣,沒一會兒老實時候,成天就知道玩,踢足球、跑步、跳遠。
他的父母最早培養(yǎng)他學習藝術,并不是為了將來糊口,而是單純的“想要讓他安靜一會兒”。
讓他學鋼琴,但王慊源學了幾個月就不學了,后來父母又培養(yǎng)他學習架子鼓、舞蹈,但是直到初中畢業(yè),他最愛的還是體育,中考之前還在市里面拿了不少名次。
然而王慊源的中考并不順利,他沒有考上自己預期想要就讀的學校。??
因為從小學習就不好,高中都沒考上,就上了職業(yè)高中,學的是裁剪,因為學個手藝,然后可以分到工廠當工人。
第一年考大學,王慊源想考服裝設計,但沒有畫畫功底就沒考上,第二年,父母讓他試試表演。??
高中畢業(yè)前,王慊源在母親的陪伴下,到京城為考中戲做準備。
到了京城之后,王慊源才發(fā)現(xiàn)自己原先的眼界太窄了,自己的差距也太大了。
當時他的輔導老師建議他復讀一年,次年再考,他就又回沈陽補習文化課,同時學習專業(yè)課。
那一年,王慊源終于不淘氣也不玩了,沒日沒夜地學習,困了就用自來水沖頭,再困了就光著膀子貼著墻站著學習,最后,終于如愿上了中戲。
或許是因為知道自己能被中戲錄取來之不易,王慊源對于這次機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突然又要面臨人生的抉擇,他不禁猶豫了。
按照王慊源父母為他規(guī)劃的人生道路,他畢業(yè)之后,會回到遼寧,在話劇團謀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
本來王慊源也是認可父母對他的這些安排的,可是,今天突然有個其他的選項擺在了他的面前,他也不禁猶豫了。
只是依然難以抉擇。
“我不知道,我想晚上給我爸打個電話,問問他的意見?!?br/>
王慊源說完,又不解的問。
“乃聞!你怎么答應的那么快,真不和家里商量一下,連合同都簽了?”
李乃聞淡然的一笑,道:“我就是怕自己猶豫,想來想去的最后,平白的錯過一個好機會?!?br/>
“你就這么肯定,簽約新畫面是個好機會?”
辛白青不明白,他們對于新畫面的了解也僅限于,知道那些新畫面拍攝制作的影視劇,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我不知道,我就是感覺的,這幾年新畫面的成績,誰都知道,不說別的,要是能有機會和張一謀導演合作,你覺得這不是個好機會嗎?”
辛白青被問住了,不得不承認,新畫面對他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張一謀。
那可是接連斬獲了歐洲三大的名導?。?br/>
“我不勸你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至少現(xiàn)在,我認為我的選擇是對的!好了,該上課了,回去吧!”
李乃聞說完,轉身就走,王慊源猶豫了一下,跟了上去。
“白青,我們······”
辛白青看著朱圓圓:“你想去?”
朱圓圓猶豫了一下,隨后點點頭:“我想,可要是你不去,我也不去!”
朱圓圓的話讓辛白青有些感動,思慮再三說道:“五年,我年之后我也才25歲,想干很么都還來得及!”
“你···決定了???”
朱圓圓愣了一下,這才明白辛白青的意思。
“決定了!”
辛白青笑了,李乃聞說的沒錯,單單是有機會和張一謀這樣的大導演合作,哪怕只是在他的作品里出演一個小角色,用五年的時間去換,也值得了。
“太好了!”
朱圓圓聞言,高興的不得了。
對于新畫面,她早就心動了,只是礙于辛白青,她不要做決定,現(xiàn)在既然辛白青愿意去新畫面,她也不由得松了口氣。
至少以后五年,工作的事不用發(fā)愁了。
轉天,王菁花就接到了常麗的電話,辛白青、朱圓圓,還有征求了父母同意的王慊源,都答應簽約。
王菁花立刻讓人準備好了三份合同,出門前還沒忘給易青打了個電話。
對王菁花提到的這四個名字,易青聽著都覺得熟悉,仔細回憶一下,也就和記憶當中的那些演員對上號了。
王慊源就不必說了,大器晚成的代表,一直到快四十歲才算是真正在演藝圈站穩(wěn)腳跟,對他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鋼的琴》里面那個帶著點兒神經(jīng)質的偽文青,還有《解救吾先生》當中的悍匪形象。
在警察局里吃餃子的那一段,尤其經(jīng)典,甚至可以被放入教材當中被當成個案來分析。
朱圓圓,易青前世也看過不少她的作品,《貧嘴張大民》里面的李云芳一經(jīng)亮相,直接被冠以“國民媳婦”的稱號,她最大的特點就是干凈,娛樂圈里的那些紛紛擾擾好像和她完全沒有半點兒關系,她只是安安靜靜的演戲,安安靜靜的生活。
經(jīng)常人們都以為她已經(jīng)退圈了,只是當她的新作品出來的時候,人們才會想起,原來這個演員一直都在。
李乃聞,易青對他的印象不深,看過的作品也就是集結號里面那個爆破手呂寬溝,還有臨犧牲前,王保強那一串在他眼前晃來晃去的大鼻涕。
最后還有辛白青,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演員,或許很多人都看過他拍的電視劇,《大秦賦》里面的贏子楚,《幸福像花兒一樣》里面的林彬,但是知道他名字的人很少。
易青記得他,還是因為陳愷歌后期拍攝的眾多爛片中的那部《妖貓傳》,這破片子沒什么好說的。
可以說,整個故事胡編亂造,異想天開,莫名其妙,看過之后,都不知道到底在演什么玩意兒,但是,這部片子,卻讓人記住了一個演員,那就是辛白青。
他在《妖貓傳》里演的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詩人一一李白!
只要是中國人,怕是沒有人不知道李白的,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派詩人,被尊稱為詩仙,他的藐視權貴的氣魄,狂放不羈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才華,千百年來被人們稱頌和敬仰。
有誰能再現(xiàn)李白的風采,讓今人實實在在感受一把盛唐時代的縱橫氣象和瑰麗氣度?
在眾多的影視劇作品當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李白的形象,比如陳健彬,只可惜,他把李白寫詩的動力都給扭曲了,活脫脫就一酒鬼,沒有半分詩仙的風度,而且長相也顯老,沒有文采風流的感覺,讓人非常失望。
還有王洛勇,他倒是把李白那種風度翩翩,玩世不恭的樣子都給表現(xiàn)出來了,只可惜故事寫的有點兒偏,直接把李白給弄成了酒劍仙。
而辛白青做到了,雖然在電影里,只有短短的幾場戲,但是,他呈現(xiàn)出來的李白,仿佛就是千百年前那個活生生的詩仙。
尤其是他寫詩流淚的那一刻,很符合大家心中那個藝術家,之后扔筆的一刻,亦是很有一種放浪形骸的感覺,辛白青把李白表面不羈放縱之下的感情細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甚至可以說,他飾演的李白,滿足了人們對李白的所有想象。
都是好演員,雖然不出名,但是,基本功扎實,一個個在未來都當?shù)闷鹄蠎蚬沁@個稱號。
王菁花倒是真有眼光。
“行了!你做決定就好!”
易青說著,聽到外面有點兒動靜,轉頭一看,就見張一謀不知道什么時候來了,正站在院子里跟著付藝偉聊天呢。
“先掛了,我這邊有點兒事!”
張一謀怎么來了?
易青放下電話,就出了門。
他家里很少有外人來,畢竟家庭構成比較奇特,太多外人知道的話,一旦有哪個嘴巴不牢靠的再給傳出去,對誰都不好。
“張導!”
“易總!”
張一謀見著易青,連忙打招呼。
易青指了下西廂房,兩個人隨后便走了進去。
“上次來電話,不是說正在懷來那邊盯著建外景地嗎?什么時候回來的?。俊?br/>
“我也是昨天剛回來!有個事,想要和你聊聊!”
“哦?什么事?。??”
“就是你上次和我說的那個故事?!?br/>
上次?
易青突然記起來了:“你是說那個刺秦的故事?怎么了?想好了???”
上次,易青和張一謀聊過,只不過當時張一謀明顯不怎么感興趣,易青也就沒再接著往下說,知道他想要先把《菊豆》那個故事拍出來,不能分心。
“你上次和我說完,我一直在想這個故事,怎么說呢,我覺得刺秦這個題材,還是有很大潛力可以挖的,尤其是你說的那種敘事結構,我覺得很有意思?!?br/>
本來想要專心的拍《菊豆》,可易青偏偏和他講了那個刺秦的故事,這下可是把張一謀給折騰的夠嗆,這些日子一直在腦子里來回的琢磨,越想心里就越癢癢。
“那你現(xiàn)在是怎么想的?打算先把《菊豆》放下,把這個故事先拍出來?”
1秒記住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