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村
胤瞧著胤有苦說不出的樣子嘴角略往上扯了扯,臉上掛曹的卻是同情的笑,眼光略一瞟,瞧見站在一旁低著頭不說話的胤往他們倆兄弟身上深深地看了一眼,眼神同樣復(fù)雜得很,這次皇阿瑪巡畿甸臨走前一天忽然又帶上了老七和老八,老七倒是一貫的平平常常不顯山不露水,生怕被什么人多瞧了一眼惹上什么禍?zhǔn)碌臉幼樱习藚s是一路上規(guī)矩中透著某種野心勃勃,無論是皇阿瑪談詩文還是談風(fēng)物,總能接上幾句,皇阿瑪已經(jīng)夸了他幾回了,胤也是如有榮焉的樣子,一路上對老八頗為照顧。ˋˊ
顯是自己和老六兄弟齊心其力斷金的樣子,讓大哥總算曉得了自己雖說人緣比原來要好,卻依舊人單勢孤,要與老八交好才成。
可自己與老六是自小一起長大的同母兄弟,大哥又什么時候瞧得上過老八?以老八的聰明,更不是大哥能駕馭的,當(dāng)心利用人不成,反而被人利用了。
康熙對兒子們的這些個小心思似是全不知情的樣子,又與老三議論起了西洋人算法,兩人說著說著還會說拉丁語,胤只能聽懂幾個詞的樣子,瞧著胤祉丨隱隱透著得意的樣子,笑了笑別開了臉,拍了拍胤祚的肩,小聲說道,“你是故意的吧?”難怪他會一個人騎馬跑出去,又拎了一籃子野菜回來,一路上自己幾次叫太監(jiān)們接過野菜籃子,他都不肯松手,直接拎著卻見皇阿瑪,老六小的時候雖調(diào)皮,現(xiàn)下已然很少調(diào)那些沒用的“皮”了,胤瞧著他那樣子,分明是故意的。ˋˊ
“老大一路上跟咱們炫耀多少回了,什么被皇阿瑪派出來單獨巡視之類的,直把咱們幾個當(dāng)成沒見識的傻子·不挫一挫他的銳氣我怎么甘心。”
“你這樣他必定記恨。”
“我不這般做,他一樣對我們兄弟記恨于心,我倒有點子想念原來那個烏眼青似的跟太子斗的大阿哥了,倒比現(xiàn)下的這個假正經(jīng)強(qiáng)
“胤搖了搖頭·“總之這兩天你跟我緊一點,勿要再單獨出去了。”
“嗯。”
康熙正在與胤祉議論算學(xué),眼睛卻是片刻都沒閑著,見老四和老六兩兄弟湊在一處小聲說著話,心中暗想若是朕別的兒子也如同這兩兄弟一般兄友弟恭,夫復(fù)何求?
到了晚膳時分,梁九功領(lǐng)著一位一身布衣但衣著整潔干凈·頭戴瓜皮帽的老者提著整整一籃子的各式雜糧和菜干等過來給康熙請安,“奴才乞稟皇上,這位老者原是張家村的長者,因聽說圣駕在此,特拿了家中自備的幾樣雜糧孝敬。ˋˊ”
康熙雖說聽說了大阿哥所說不實,見一個這么整潔干凈精神矍鑠的老人前來送禮,心里還是高興的,心道許是有富有貧·家境不同吧。
拿老人顫微微跪地磕頭,“草民王富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顯是多少學(xué)過些禮,三跪九叩禮雖施得不怎么熟練·但總算沒亂了章法。
“嗯,起來吧。”康熙點了點頭,“這位老者,你家在張家村住了幾年了?”
“草民自六歲起隨家里人搬到張家村,已然整整六十年未曾搬離。”
“這位老丈,你既是姓王的,為何會在張家村住了幾十年?”胤祚笑問。ˋˊ”他又瞧了一眼籃子里的雜糧干貨,瞧著也算是不差的,“梁九功,賞五十兩銀子給他,讓他回去散給鄉(xiāng)鄰。”
“。”
王富磕了個頭,想走又不想走,瞧了瞧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自己的知府、知縣、縣丞、里正等等,自己雖是這些人找來的,卻也是拿身身家性命在擔(dān)了保的,想了許久咬了咬牙道,“草民有一事相皇上。”
梁九功聽他這么說知道怕要節(jié)外生枝,想想那些地方官塞給自己的禮,使了個眼色讓兩個太監(jiān)拉起了他,“你莫非是嫌賞銀少?”
“草民”王富剛想說話,兩個小太監(jiān)卻極“客氣”的架起了他,兩人瞧著卻不壯,手勁兒卻大得很,掐得老人胳腿生疼······
“慢著。”胤大聲說道,“皇阿瑪,這位老者好似有下情回稟。”
康熙素來也是以仁君自勉,自也瞧出不對來了,“你們且放開他,看看他有何話說?”
“草民乞稟皇上,張家村本被正白旗和正紅旗的田產(chǎn)夾在當(dāng)中,只因地多是山坡地,只有薄薄的一層土,也素來無人在意,可自打去年山里打井打出了溫水······兩邊的莊子就都坐不住了······草民們不求別的,也不敢貪占溫泉,只求皇上您恩典,好歹讓我們能拿了銀錢在別的地方買地,好歹能有三餐溫飽。ˋˊ”
他說得含糊,可在場的人哪個不是人精,自是聽懂了,原來張家村被兩旗的田產(chǎn)夾在當(dāng)中,因土地貧瘠無人看得上眼,好歹一個村子的人能靠著這些土地三餐溫飽,誰知去年竟挖出了溫泉,便被人盯上了,現(xiàn)下張家村還保持原樣,估計是兩旗的人自己不合,分贓不勻····王富敢冒死在御前求情,顯是被逼急了
康熙略提高了聲音,“此處知縣何在?”
遠(yuǎn)處百官的人縫里出來了一個穿著七品官服縣令模樣的人,此人長得還算周正,只是身上臉上全是汗,此時是二月里,這人瞧著倒像是在三伏天,“臣吳國柱給皇上請安,給各位阿哥請安。”
“這位老者所說之事你可聽清了?”
“臣不敢欺瞞皇上,臣離得極遠(yuǎn),只影影綽綽聽了大概。”
“他說有人要違了先帝爺和朕的圣旨,要重行圈地之事,此事可當(dāng)真?”
那個叫吳國柱的縣令拿帕子抹了抹汗道,“皇上恕罪,臣對此事并無半點耳聞。”
康熙冷哼一聲,“你是說這位老者欺君嘍?”
“臣本是今年的補(bǔ)缺知縣,剛剛上任不到半個月······”
“剛上任不到半個月···”康熙冷哼了一聲,“朕就在此處,皇子們也在此處,你卻是一問三不知,朕要你何用?還是回家繼續(xù)候補(bǔ)著吧!”
吳國柱跪地磕頭,連連稱恕罪,心里卻暗自慶幸保住了命。
康熙瞧了眼低著頭不說話的眾官員,“朕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只說一句,不得再行圈地是祖宗規(guī)矩,誰要是敢違了這一條······休怪朕翻臉無情!”
當(dāng)天夜里,胤祚想著白天的事,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他原來只是覺得大阿哥說得不實,想要讓大阿哥難看,誰知牽扯出許多的事來,胤與他同住一個營帳,聽著他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下了床走到他跟前,摸了摸他的額頭,“沒發(fā)燒。”
“四哥······我聽百不順說,張家村窮得很,二丫家有片瓦容身,人人都有衣裳穿,已然算是極好的了,還有更窮些的,也是因我去送銀錢,那個叫王富的才敢在皇阿瑪面前”
胤嘆了口氣,“我跟著皇阿瑪出來之前,也以為這天下似書里說的,是清平世界,想來竟不是的,皇阿瑪乃是仁君,他既有言在先,怕是也無人會攪了這個村子。”
胤祚搖了搖頭,“咱們在宮里長大的,陰奉陽違的事聽說的還少嗎?現(xiàn)下咱們在這里,若是過個三年五載皇阿瑪忘了此事,風(fēng)聲過去了,張家村的田產(chǎn)被圈占,他們又往何處去告狀?”
胤眉頭緊皺,“這”
“四哥,我聽那王富的話,張家村的人似也知道既然挖出了溫泉怕就保不住田產(chǎn)了,想得是得了銀錢在別的地方再買良田過活,我想把這片地通通買下來。”
“買下來?你可有銀子?”
“你和額娘不是有嘛,我自己也是有些體己的,這塊地若成了我的,正白旗和正紅旗就算是起了歹心,怕也不敢碰。”
“此事我不能應(yīng)你,回去要問問額娘才成,額娘若是準(zhǔn)了,我便是買來送你又如何?”
“你不是要出宮建府嗎?身上哪里有能買下一整片地的銀子?”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