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
太子娶了太子妃,康熙三十二年的寧壽宮家宴,總算有些模樣了,太子在左太子妃在右,康熙伴著皇太后坐在中間,一對小夫妻身穿著吉服,唱名的太監(jiān)每年一道菜名,太子就跟著念一道,太子妃就將菜品擺到桌上,皇太后瞧著他們夫妻和睦的樣子,笑得眼角的皺紋都要開了,便是極少情緒外露的康熙,也透出了十分的高興。
秀兒輕抿了一口酒宴上的玫瑰露,瞧著惠妃的表情,自從過完了小年,惠妃便安靜得詭異,往年溫僖貴妃帶著她們四個商議宮里過年的大小事宜,惠妃沒有不掐尖顯擺自己的,可今年卻是什么都說好,“敦厚”的似是和榮妃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一般。
再聯(lián)想大阿哥這一年來的“乖順”,秀兒心道難道這母子二人斷了奪嫡的念想?不似,倒似是背后得了什么高人指點(diǎn),知道張牙舞爪只會讓康熙替太子防著他們母子,不如蟄伏起來靜待時機(jī)。
可能讓惠妃和大阿哥都乖乖聽話的幕后高人到底是誰呢?
秀兒又將目光投向了太子和太子妃,這對小夫妻瞧著倒似是和睦的,可聽著毓慶宮里的人傳出來的信兒,這兩夫妻過了頭兩個月的新鮮,太子又似是覺得太子妃無趣了,除了初一、十五,輕易不登太子妃的門,雖說大面上還是夫妻相敬如賓,可瞧著卻是要相敬如冰了。
這種事在皇子或者說親貴的婚姻里并不少見,那個精挑細(xì)選規(guī)矩養(yǎng)出來的大婦,甚至連生孩子都不用,最大的用處就是管好一個家若是放下身段去爭寵,反而會被人說落了下品了,可若是家里出了事第一個跑不掉的就是正妻。
秀兒瞧著還是端莊賢淑依舊的太子妃石氏,心里不知對她是同情還是憐憫。
宜妃拿著筷子在食碟上比劃了一下就放下了,她素來挑嘴,不合胃口的別說是吃。便是聞都不想聞,可這過年的家宴卻是不得不聞
她與德妃的目光不經(jīng)意間交匯在一處,彼此又錯開了目光
皇上昨天晚上是在永壽宮過得夜,可是前天晚上卻是宿在永和宮的。說來皇上也奇怪,除了章佳氏喪女之后的那一晚,寵幸住在永和宮除了德妃之外的妃子,多半是召到乾清宮的
這般矯情,倒讓宜妃覺得好笑了。
似她們這個年齡,又有兒有女,所謂圣寵無非是在皇上面前自己說話還有沒有份量。能不能討皇上的喜歡了,親自上陣爭寵,實(shí)在有點(diǎn)有**份讓后輩笑話
難怪陳氏并未被王常在打敗,皇上雖多寵愛王常在一些,對陳氏也是極好的妹妹說得對,皇上記得她翊坤宮宜妃是個懂事大度的就夠了,至于別的讓別人爭去吧。
寧壽宮家宴過后,便是焰火。今年的焰火比往年要稍強(qiáng)些,花樣多了一兩個,瞧著火樹銀花。倒是有了一番盛世的景象,秀兒瞧著站在廊柱邊的烏拉那拉錦云,心中一動,小聲對海棠說了句話。
錦云是頭一年離開父母過年,心里空落落的難受,卻也不敢露出來觸宮里主子們的霉頭,只得強(qiáng)顏歡笑,見眾人都瞧著天空上的焰火,無人在意她,這才躲到了角落里。念叨了幾句父母親人,卻不曾想德妃身邊的宮女將她叫住了,“錦云格格”
錦云認(rèn)得她是德妃身邊的人,卻有些叫不住名字,“這位姑姑”
“奴婢是德主子身邊的海棠,德主子叫您到她跟前說話。”
錦云見德妃站到了東邊的一角。不敢耽慢,隨著錦云到了德妃近前,“奴才給德妃娘娘請安。”
“起來吧。”秀兒笑了笑,她見錦云雖少,可錦云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告訴了她,錦云自進(jìn)宮以來不顯山不露水的,凡是見過她的沒有不說她懂事乖巧的,難得的是她并不因進(jìn)宮伺候著太后和兩個公主顯得卑怯,反而透出了不卑不亢的氣度,“頭一年在宮里過年,可是想家?”
錦云搖了搖頭,想了想之后又點(diǎn)了點(diǎn)頭,“奴才有些想家了。”
“出了正月,本宮與太后說一聲,讓你回家住兩三天你看如何?”
“奴才多謝德妃娘娘。”
“你是個好孩子,烏布里與茉雅齊有你陪著,穩(wěn)重了不少,本宮謝你還來不及呢。”秀兒摸了摸她的衣裳,錦云穿得是銀鼠的褂子,大紅猩猩氈的斗篷,她是個半大的孩子,長得快,似是這般珍貴的料子,多半都會做得似成人般的大小,錦云穿著這一身,整個人快被衣裳給埋起來了,只能瞧見雪白的臉蛋和飽滿的嘴唇。
所謂的臉如滿月鬢似刀裁,眼若繁星,鼻若懸膽現(xiàn)下錦云就透著十分端莊大氣的美貌,若真是自己的兒媳婦,老四實(shí)是個有福氣的,可惜性子沉穩(wěn)過份了老成得不似這個年齡的孩子。
“德妃娘娘謬贊了,奴才實(shí)在擔(dān)當(dāng)不起。”
“你啊”秀兒抬頭卻瞧見烏布里和茉雅齊正對著自己這邊比劃,烏布里手里拿著兩個燈籠,茉雅齊手里是一個燈籠,又見錦云臉上一閃而過的害羞和著急原來自己想左了,錦云再怎么樣也是孩子,既是孩子,又哪有不愛玩的呢?在這宮里,誰面對自己這樣身份的妃子,又不會收斂本性呢?“既是那兩個皮猴兒纏著你玩,你便去吧。”
錦云的臉紅了紅,福了一福道,“奴才告退。”
秀兒見她們?nèi)齻€聚在了一處,茉雅齊歡脫得像只活猴兒,烏布里也是樂得手舞足蹈的,再見錦云也露出了小女孩的活潑模樣,不由得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人啊不見兒女,不知自己老了,孩兒們一日比一日大了咱們都老了。”
秀兒轉(zhuǎn)過身,卻見榮妃不知何時走了過來,“原來是榮姐姐。”
“德妹妹。”榮妃與惠妃一番明爭暗斗之后,雖沒吃虧,可也沒贏,弄了個雙輸?shù)慕Y(jié)局后,倒又恢復(fù)了原先的老僧入定狀,只是三阿哥在皇上跟前越來越得寵了,據(jù)說跟著湯若望學(xué)西洋算學(xué)不說,又找了一批的讀書人修書,榮妃也是學(xué)精了吧,知道一時得失非但無益,反而有害,只是她這個時候來找自己所謂何事?
“聽說三阿哥近日又得了皇上的夸贊實(shí)在是英雄出少年。”
“他也只不過是比旁人更能靜下心來讀書罷了。”
“能坐下讀書便是好事。”秀兒笑道,“比如老六那個活猴兒,我想讓他多讀一會子書都難。”
“六阿哥天姿聰穎,豈是老三能比的?他就是因?yàn)槟X子不夠快,這才安心讀書的,我只盼著他能早日成親,生兒育女,我這一輩子也算是了了心愿了。”
“瞧姐姐說的,怎么見到三阿哥生兒育女便了了心愿?要依我說我要看著兒女們都成了親,連孫子媳婦都挑好了,抱上重孫子,才算真了卻了心愿,姐姐您素來積德行善,不止是要抱重孫子,要連重重孫子都抱上才算是好。”
榮妃本來心里有些空落落的,聽秀兒這么說,不由得笑了起來,她的女兒康熙三十年被冊封為和碩榮憲公主,遠(yuǎn)嫁到了巴林部,雖說女婿是康熙精挑細(xì)選的,人品才貌樣樣都配得上女兒,可她這個為人母的,每逢佳節(jié),看見別人的女兒,總是難免傷懷。
“烏布里真是越長越好了,當(dāng)年榮憲似她這般大的時候,也是一樣的乖巧”
“烏布里哪有二公主的一成穩(wěn)當(dāng)”秀兒想到了女兒也想到了女兒們的婚事,愛新覺羅家的女兒,素來都是與蒙古聯(lián)姻的,雖說榮華富貴半點(diǎn)不缺乏,卻是遠(yuǎn)嫁之后,再難見面
想到這里,她也就明白了榮妃的心思,都是為人母的,誰又不會為兒女牽腸掛肚,“女兒最好時是在家里的十幾年,總要好好的養(yǎng)著的。”
“是啊,總要好好的養(yǎng)著的”榮妃說道,“錦云這孩子實(shí)在是個難得的好孩子德妹妹你是個有福氣的。”
“姐姐休要拿我取笑,錦云不過是來陪太后罷了”
“你跟我何必說這樣的話呢”榮妃笑道,“你這般說倒讓我下面的話不知該如何說了?”
“哦?”
“我前日去乾西五所看老三,路過大阿哥居所時無意中看見了一個做婦人打扮,卻并非老大妻妾的女子扶著老大媳婦走,老大媳婦說這是她娘家姐姐,因她生了病,特意來伺候她的”
秀兒皺了皺眉頭,若說先帝爺在的時候,宮里還是滿俗,宮里來個親戚探望小住一番本是尋常小事,自從出了董鄂妃的事,滿人又漸漸遵了漢俗,似這樣來個什么親戚在自家小住的事實(shí)在是少見得很便是有,也是未婚的妹妹之類的已經(jīng)做婦人打扮的姐姐在宮里小住瓜田李下難免讓人想到些不好的事。
“莫非只是來瞧瞧老大媳婦的?”
“她說了是來伺候老大媳婦的,說是要小住。”
秀兒想了想,覺得奇怪極了,大阿哥若是有奪嫡之心,必要愛惜羽毛,若是被康熙知道了此事,豈有他的好果子吃?大福晉也是,自家姐妹隨意留在宮里,難不成有什么難言之隱?(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