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菜二
榮妃自然瞧出了溫僖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可榮妃想得卻是小事化大,大事嘛她瞟了一眼還在那里一臉從容仿佛沒她什么事的惠妃,她受惠妃欺負一輩子,如今她按了按額頭,“唉喲我這頭啊,一抽一抽的疼”
宜妃干脆坐到了床上,摸了摸她的頭,“榮姐姐,您這是哪兒疼啊?別是那路菜里真讓人下了毒吧”
秀兒真想給宜妃一腳,看熱鬧不嫌事大也沒有她這樣的,溫僖貴妃都在那里擺明了想要化解此事了,宜妃卻還是往火里添油,惠妃這個時候也湊了過來,“若是頭疼怕不是什么小病,還是再請?zhí)t(yī)來瞧一瞧吧。
秀兒也只得跟著說了一句,“再請?zhí)t(yī)吧。”
溫僖曉得這是榮妃不想將此事化解掉,宜妃想要借機把水攪渾坐收漁利,德妃雖說素來明白事理,卻是個事不關(guān)己不肯得罪人的,惠妃她心里想什么溫僖可不敢猜。
也只得嘆了口氣,“既然榮姐姐你身體不好,還是先養(yǎng)好身子,至于那些個犯了事的宮人,自有宜妹妹和德妹妹去審問,你看如何?”
榮妃聽到這里嘆了口氣,“皇上不在宮里,我若是興師動眾的非要查一壇子菜,豈非讓人說我這個老人兒不懂得事理?你們來瞧我就成了,我也只盼著三阿哥沒吃到那壞掉的菜。”
她忽然說了軟話倒也不難想,無非是延禧宮里的事,她不想讓宜妃和德妃插手,總之讓宮里的人都知道,她因為路菜的事生了場大病就成了,她日后查出些什么,鬧將起來,也不是無緣無由。
惠妃也嘆了口氣,“唉這宮里沒了皇上鎮(zhèn)著。怎么這般多事。”
惠妃說皇上不在宮里,怎么這般多事不知是真心還是假意,胤祚很煩倒是真的,他從懂事到現(xiàn)在。這是頭一回離開四哥的保護,只覺得讀書也無趣,練武也無趣,騎馬一樣無趣。
年羹堯見他這般,也只得違了自己老成內(nèi)向的性子,找些有趣的事讓胤祚做,可哪一樣胤祚都不喜歡。倒是額爾赫的一句話,讓胤祚一下子來了精神,“奴才聽說外面來了個戲耍班子,在京里紅得很,不止有人頂盤子碗,還有老虎、猴都是訓得極靈的,頂頂神的是他家有個神仙,極會變戲法。能口吐蓮花,大變活人。”
胤祚原本還不甚高興,聽額爾赫這般說了。眼睛漸漸亮了起來,過了會兒又似被刺穿的皮球一般癟了回去,“若是四哥在,我們倆個一起央求皇阿瑪和額娘,八成還有些戲,現(xiàn)在皇阿瑪和四哥都不在宮里,我如何能出去。”他轉(zhuǎn)過頭,指了指自從他們四個一起出去玩,卻發(fā)現(xiàn)了一具尸首之后,一直遠遠跟著他們的嬤嬤和太監(jiān)。“這些人就似牢頭一般。”胤祚自己想了想,他長這么大,還沒自己單獨一個人呆過呢。
年羹堯也知此事雖說額爾赫說得熱鬧,怕也是不靠譜得很,見六阿哥這般也不好跟著潑冷水,“既然那變戲法的人極有本事。不如您去求一求德妃娘娘吧”
胤祚踢了踢腳下的石子,“沒用的,額娘這兩日也煩惱得很。”
“德妃娘娘因何事煩惱?”
“還不是為了毓慶宮跟延禧宮的事,毓慶宮如今外表一切如常,暗地里聽說針扎不進水潑不進的,連太子都是多日未曾露面了,額娘頗有些擔心;延禧宮的路菜壞了,這本是件小事,可榮額娘偏要把此事弄大,說了不查,可卻‘病’了,三天兩頭的找太醫(yī),只說是自己病得不清,又聽說延禧宮廚房的人被查問過一次又一次,還有人說是有人下了咒術(shù)這些雖與額娘無干,她卻也不得不跟著憂心。”
這些事年羹堯也清楚得很,宮里這樣的情形,六阿哥想要出宮怕是真得不可能。
就在幾個人愁眉不展之時,遠遠的忽然見太子帶著幾個人走了過來,瞧太子的表情似是頗有些煩心事,看見了胤祚也頗有些意外。
“弟弟給太子請安。”胤祚先帶著自己身邊的人給太子請了安。
“起來吧。”太子瞧瞧左右,除了胤祚的身邊的三個人之外,另還有幾個嬤嬤和太監(jiān)遠遠的守著,“你這會子不在念書,跑來跑馬場干嘛?”
“哥哥們?nèi)甲吡耍壬虝膊簧跤眯模虼说艿芟雭砭氁粫候T射。”
太子顯然有些心事,也未曾細問,只是點了點頭,“嗯,騎射也是根本。”他向遠方望了望,許久沒有說話,胤祚也不敢出身,只是半躬了身等著他再說話,又過了不知多久,太子忽然道,“你是在什么地方瞧見那尸首的?”
胤祚搖了搖頭,“弟弟并未親眼瞧見,是年羹堯和額爾赫瞧見的。”
太子又靜默了一會兒,“哦。”他的眼睛卻未曾往年羹堯和額爾赫身上看,好像看一眼就會倒霉一般,“好了,你繼續(xù)練騎射吧,孤走了。”
太子忽然而來,又忽然而走,只留下胤祚與年羹堯面面相覷胤祚忽然道,“走,咱們?nèi)ソo四哥寫信。”
蘇培盛小心地替四阿哥挑亮帳中的燈火,并不敢問京里六阿哥寫來的信里都寫些什么,讓四阿哥看完信之后愁眉不展,胤禛想了許久,“更衣,我要出去走走。”
康熙的圣駕一路南行,今日行到河北山東交界的一處所在,因左近只有幾個零星的村子,康熙下令晚上在一處草坡扎營,胤禛的帳篷離康熙的皇帳并不遠,遠遠的就能瞧見康熙正在燈下批閱奏折,他往相反的方向指了指,蘇培盛提著燈籠走在他的前面。
胤祚的信里并沒有寫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只是他年齡漸漸大了,也慢慢曉得了事理,毓慶宮的事連皇阿瑪都知道了,不過死了個太監(jiān),皇阿瑪曉得太子無虞也就不理了,延禧宮路菜的事也是一開始就傳到了營地里,不止是三阿哥的路菜被扔了,連他們帶得路菜也盡數(shù)被扔了,所幸一路上總有當?shù)毓賳T孝敬的特產(chǎn),其中也有路菜,飲食上并無不適之處,可三阿哥因此似是總瞧著大阿哥不順眼一般,連帶著他夾在當中,真是哪個都得罪不得,只能裝聾作啞,額娘說兄弟要兄友弟恭相互扶持,可他瞧著大阿哥跟三阿哥,真似仇人一般,可是額娘說得另一句話他記得清楚,皇阿瑪最喜歡的是友愛兄弟的兒子如今再瞧見胤祚的信,連胤祚也開始有心事了,胤禛心里也不由得沉重起來。
他記得白天的時候這邊有條小河,循著水聲果然找到了,坐在水邊隨意地往里扔著石子,“蘇培盛,你提著燈籠遠點,太亮了。”
“太亮了才是正理。”他的話音未落,就聽見不遠處有人聲音宏亮地說道,胤禛抬起頭,見康熙帶著幾個侍衛(wèi)遠遠地站在他的身后。
“兒子給皇阿瑪請安!”
“起來吧。”康熙揮了揮手,“有心事了?”
“兒子接到了京里的信有些想家。”
康熙走到胤禛跟前,拍了拍他的肩,“朕也有些想家了,讀過納蘭容若的《長相思》嗎?”
“讀過。”
“背給朕聽聽。”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邊行,夜深千帳燈”胤禛的聲音抑揚頓錯,尤帶著三分童音,在暗夜里聽著分外的清亮。
“朕當初讀此詩時,極為喜歡,只讀了一遍就記住了,偏如今詩還在,人卻不在了。”
“皇阿瑪”
“世事難料啊”康熙嘆道,“大阿哥和三阿哥意氣相爭,難為你了。”
“兒子”
“你是個好孩子,朕知道,德妃把你教得很好啊。”
冷嬤嬤咬牙切齒地盯著跪在地上的女子,“蘇廚娘,如今有七個人指認只有你在路菜封壇那天晚上,有一盞茶的工夫無人知曉行蹤,你有何話說?”
蘇廚娘抖如篩糠一般,“奴婢奴婢真得是去解手了啊!”
“你不必說了,既然你到了我這里,我斷不會無憑無據(jù)的冤枉你,你跟別人說得那套說辭,我也不想聽,聽了也不會信,我與小主待你素來不薄,你若真是個曉得事理的,為家中兒女計,也該一人做事一人擔”
蘇廚娘早就經(jīng)過幾道的刑罰,雖說都咬著牙不認,可這個時候真得是汗如雨下,卻只是低著頭不說話。
“我看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冷嬤嬤打開桌上的布包,將包中的東西扔到了地上,“你以為真沒要去橇你床下的地磚嗎?你跟鐘粹宮王太監(jiān)的那點子事,露了!你也是有家有業(yè)的人,跟一個太監(jiān)假鳳虛凰,你也不嫌臊得慌,就為了這幾件首飾,幾封信你連臉面都不顧了”
蘇廚娘看見地上的東西,立刻攤成了一團泥,跪地拼命磕頭,“冷嬤嬤!冷嬤嬤!我真得是被逼無奈啊!他說若不照他說得做,就將我跟他的事宣揚出去他只說要將房檐雪水摻進路菜里,那雪水還是奴婢親自接的,斷無半點毒奴婢這才答應哪曉得哪曉得”她是真沒想到此事會成大事,以為路菜壞了只是尋常小事,扔了就是了宮里一日之間扔的東西不知有多少。
榮妃在屏風后面聽見蘇廚娘招供,卻無多少笑意,這事兒說出來是見不得人的事,就算是蘇廚娘伏了法,那個王太監(jiān)也被亂棍打死,延禧宮依舊要鬧個沒臉難怪惠妃一副有持無恐的樣子哼!這事兒沒完!(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