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神諭中的人
聽見亞里士多德的話,阿蒙不禁若有所思,又想起了米都利的賢者泰勒斯。那位泰勒斯終曰在廣場上向人們宣講與傳授各種知識,大家卻嘲笑他那些知識對于米都利城中的商人們沒有用處。結(jié)果泰勒斯就向伊索借了一筆本錢去做生意,賺了一大筆錢,然后接著又去宣講與傳授各種知識。
泰勒斯做生意只為證明一件事,他所傳授的知識對商人并非無用,但他本人所求也并非如此。泰勒斯已經(jīng)證明了自己是個出色的商人,但他也確實不是商人,再看看眼前的大神術(shù)師亞里士多德,確實不是一位神術(shù)師,也沒有必要追求一位神術(shù)師的身份。
阿蒙又想到了自己,宙斯曾與他約定:“在這里,你不可以是神靈!”這個約定聽上去有些滑稽,因為阿蒙就是神靈,這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的事實。那么如何既遵守這個約定又能尋求內(nèi)心的寧靜呢?與亞里士多德一見面,阿蒙便得到了答案。
凡人們經(jīng)常在心中說感謝神靈,阿蒙此時只能說感謝亞里士多德。
見阿蒙沉吟不語,艾森終于忍不住問道:“我們怎么處置這些刺客呢?尤其是那位梅林大祭司,他可是雅倫城的一個重要人物!”
亞里士多德看了一眼躺在大道上昏迷不醒的刺客們,想了想答道:“全部帶走,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說。”
阿蒙說道:“亞里士多德先生,有我在,就是安全的地方。”
艾森又問道:“審問之后呢,該怎么處置這些人?我們沒法帶著這么多俘虜上路。”
這些刺客目前的身份已經(jīng)相當(dāng)于戰(zhàn)俘。在希頓各城邦的沖突中,對戰(zhàn)俘的處理手段基本上都差不多,有身份的貴族都會被扣押起來,要求對方支付一大筆贖金,沒有“價值”的平民戰(zhàn)俘可能會被轉(zhuǎn)賣為奴隸,有時候也會被處死或釋放。
由于這些人是被阿蒙抓住的,他們是阿蒙的“戰(zhàn)利品”,該怎么處置還得征求阿蒙的意見。亞里士多德又說道:“這一批刺客對馬其頓王國很重要,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想把他們?nèi)繋Щ厝ァ0⒚伞⒚返ぷ簦绻銈兿胍H金的話,馬其頓王國可以支付,請讓我把人帶走。”
阿蒙一擺手:“您盡管處置,我不需要什么贖金,從現(xiàn)在起,他們就是您的俘虜了。”
艾森皺眉道:“這么遠的路,我們怎么把這些刺客押回去?這些人是來殺人滅口的,如果消息泄露出去,恐怕還會有人設(shè)法在半路殺掉這些刺客滅口。”
梅丹佐笑道:“不用擔(dān)心,我們就是來護送亞里士多德先生的。這三十名刺客交給我一個人押運就可以,我保證讓他們老老實實的上路,你就不用艸心了。”
亞里士多德吩咐眾護衛(wèi)道:“先把這些刺客都繳械,身上多余的東西搜出來,就算你們的戰(zhàn)利品。他們在深山中設(shè)伏,不可能是步行來的,馬匹肯定藏在附近某個地方。我們的戰(zhàn)馬有損失,去把那些馬也搜出來。”
護衛(wèi)們一聽有便宜可占,興高采烈的去搜刺客的身,還有人去找山中隱藏的馬匹。承蒙阿蒙與亞里士多德大人慷慨,大家也算是發(fā)了一筆小財吧,別的不說,就是那些刺客隨身帶的武器也是很值錢的。
這時有一位大武士已經(jīng)醒了過來,渾身酸軟動彈不得,發(fā)現(xiàn)有一個護衛(wèi)在他懷里亂摸,漲紅了臉氣憤的吼叫道:“我是雅倫城的大武士莫伊萊,你們不可以這樣無禮!就算我是俘虜,也要求得到俘虜?shù)亩Y遇!”
梅丹佐走上前去不輕不重的踹了他一腳,冷笑道:“禮遇?你埋伏在這里要殺人滅口的時候怎么不提禮遇?大武士了不起嗎,別在這里抖威風(fēng),老實趴著!”
護衛(wèi)們果然在附近山林的隱蔽處搜出了幾十匹戰(zhàn)馬,梅丹佐把刺客們都拍醒,不僅用神術(shù)手法限制了他們的力量,而且反綁雙手拴成兩串,讓他們跟隨在使團車隊后面步行。梅丹佐騎著一匹馬殿后押送,而阿蒙則與亞里士多德同乘一輛車上路。
艾森至此才清楚,原來刺客隊伍中不僅有一名大神術(shù)師,竟然還有兩名大武士!不由得更加后怕,幸虧有阿蒙和梅丹佐出手,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啊。
這樣一支隊伍看上去真是太奇特了,當(dāng)天下午他們走出山地來到一處市鎮(zhèn)中,引起了當(dāng)?shù)鼐用竦膰^。
梅丹佐將那些刺客反綁雙手,用繩子一個連著一個串在一起跟著車隊走,而亞里士多德并未阻止,阿蒙就猜出了這位賢者的用意,于是也悄然吩咐了梅丹佐幾句。
雅倫城邦的大祭司梅林何嘗經(jīng)受過這種羞辱?被反綁雙手用繩子串著,與一群俘虜一起走在街巷中接受圍觀,還有小孩朝他吐口水扔石塊,就像在看耍猴。鎮(zhèn)上的官員得知馬其頓王國的使團竟然在山中受到了襲擊,都大驚失色,又獲悉沒有人員傷亡這才松了一口氣,但緊接著又開始犯起愁來,因為有人認出了梅林還有另外兩名大武士。
這天晚上在驛館中休息時,就有當(dāng)?shù)毓賳T前來慰問并致歉。他們表示特使大人在此地遇到了歹徒,是治安管理不善的責(zé)任,希望特使大人把這批歹徒交給當(dāng)?shù)刂伟补賴?yán)加懲處。艾森接待了這批人,他搖頭道:“他們不是歹徒而是刺客,現(xiàn)在是我們的俘虜,要帶回馬其頓王國處置。”
當(dāng)?shù)毓賳T又說道:“亞里士多德與艾森大人需要多少贖金,我們都愿意支付。”可是艾森在亞里士多德的授意下拒絕了這個要求,贖回戰(zhàn)俘要向馬其頓王國提出請求,等使團回到馬其頓再說,米都利的地方官員就不必插手了。
鎮(zhèn)上的官員無奈,只得連夜派人到雅倫城邦報信,第二天,亞里士多德的車隊繼續(xù)出發(fā),離開了米都利境內(nèi)進入了奧林托斯城邦。在奧林托斯城邦里,三十名刺客依然被綁成兩串跟著車隊,幾乎引起了滿城人的圍觀,梅林與兩位大武士當(dāng)然又被人認了出來。
于是又有同樣的事情上演,有人請求贖回“戰(zhàn)俘”,也有人請求亞里士多德將“刺客”交給當(dāng)?shù)刂伟补賴?yán)懲,但是又被亞里士多德以同樣的理由拒絕。這一路上,亞里士多德沒問刺客都是什么身份,也沒有審問任何人。那些俘虜也是心驚肉跳莫明其妙,不知道亞里士多德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有怎樣的命運在等待他們?
尤其是那三位高傲的大成就者,這樣的折磨比一刀殺了他們還難受,一路上好幾次要求趕緊被審問,可是梅丹佐并沒有理會。他們是刺殺馬其頓使團的刺客,就算有人想搭救或者滅口也不好公然動手,只能在隱蔽的地方設(shè)伏。當(dāng)車隊離開奧林托斯城邦邊境的時候,在山中又遇到了另一伙“刺客”。
刺客攻擊的目標(biāo)并不是亞里士多德的車隊,而是跟隨在車隊后面那一批毫無反抗能力的俘虜。結(jié)果等隊伍走出山林之后,梅丹佐押送的俘虜從三十名變成了九十名,走在大路上頗有點浩浩蕩蕩的意思,再往北行就進入了馬其頓王國控制的地盤。
第二批刺客也是雅倫城邦緊急派來的,照樣被阿蒙與梅丹佐拿下。梅丹佐故意將第一批刺客與第二批刺客混在一起,重新用繩子綁著串好,讓他們在路上可以互相說話,結(jié)果俘虜們自己吵了起來。
被俘的大武士莫伊萊破口大罵第二支刺客隊伍的指揮官,聲稱自己奉城邦的密令冒著危險刺殺馬其頓王國的使團,不幸失手被俘,城邦派援兵趕來竟然不設(shè)法搭救,還要殺他們滅口,實在太無恥了!
梅丹佐忍不住罵道:“亞里士多德先生與你們無冤無仇,剛剛簽署盟約轉(zhuǎn)眼就想撕毀,卻采取卑鄙下流的刺殺手段,還好意思罵別人!”眾俘虜盡低首不言。
二十多人的使團帶著九十名戰(zhàn)俘,穿過馬其頓王國的各個市鎮(zhèn),在民眾的一路圍觀下來到馬其頓城邦。他們還沒有看見馬其頓的城墻,遠處就揚起了煙塵,馬蹄聲隆隆旗號飄揚,國王腓力二世親率衛(wèi)隊出城迎接,給了歸來的使團最高規(guī)格的禮遇。
……馬其頓王國是在希波戰(zhàn)爭后期崛起的一個邦國,現(xiàn)國王腓力二世也算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了。在波茲大軍剛剛?cè)肭謺r,馬其頓王國曾一度臣服于波茲,波茲人征用當(dāng)?shù)孛穹蛐拗娛乱⑦\送后勤軍需。
那時腓力二世的身份是年幼國王的叔父,他派了一批親信混到了民夫隊伍中,刺探與收集波茲人的各種情報,并分析整理出了波茲大軍在希頓半島上的兵力分布狀況、物資運送路線等一系列資料,提供給南方的基巴達與雅倫。在后來的希波決戰(zhàn)中,腓力二世提供的軍事情報起到了重要作用。
希波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波茲軍隊撤出希頓半島,馬其頓的局勢一度很混亂,腓力二世趁機廢黜年幼的國王親自登基,不僅平定了本邦國的局面,馬其頓王國還趁勢崛起,填補了波茲撤走后周邊一帶混亂無主的力量真空。
這時在希頓半島的南方,雅倫同盟與基巴達同盟爭霸,內(nèi)戰(zhàn)此起彼伏。而局勢相對平定的北方,馬其頓王國控制的勢力范圍一直在悄然擴張,波茲人退出的地方,隨即就被馬其頓占領(lǐng)。等到身陷內(nèi)戰(zhàn)泥潭的雅倫與基巴達都元氣大傷,馬其頓王國氣候已成,成了希頓半島北部最強大的一股力量。
國土擴張、國力曰漸強盛,既無內(nèi)憂又無外患,馬其頓王國迎來了黃金發(fā)展期。腓力二世特意請來著名的賢者亞里士多德為宮廷教師,教導(dǎo)自己的幼子亞歷山大。當(dāng)野心家福克斯挑動雅倫與基巴達之間的混戰(zhàn)發(fā)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波茲勢力又卷土重來的時候,腓力二世終于決定平定希頓半島的南部。
他派出使團前往雅倫城邦商談結(jié)盟事宜,用意就是要結(jié)束內(nèi)戰(zhàn)統(tǒng)一希頓,并把波茲人的勢力徹底驅(qū)逐出去。雅倫人締結(jié)了盟約,可是一轉(zhuǎn)身就反悔了,派出刺客企圖讓使團永遠消失。但刺客失手被擒,反而被帶回了馬其頓。
亞里士多德還沒有到,腓力二世就接到消息了。這位國王并沒有惱羞成怒,反而是大喜過望。在他看來,已經(jīng)窮途末路的雅倫是自己在找死啊,本來他只是按照希頓半島各邦國之間傳統(tǒng)的習(xí)慣定立盟約而已,而雅倫城邦背信棄義的行為,卻給了他徹底統(tǒng)一的借口。
亞里士多德能將刺客活捉,做為活的證據(jù)帶回馬其頓,簡直做的太漂亮了!在這種情況下,假如馬其頓大軍南下,希頓半島各邦國也無話可說,所以腓力二世親自出城迎接使團。他不惜出城幾十里、心情如此迫切,還有另一個原因。
馬其頓信奉的主神是宙斯,就在亞里士多德歸來的前一天晚上,腓力二世接到了宙斯降下的神諭,告知有人會跟隨亞里士多德來到馬其頓王國,此人會給這個王國帶來前所未有的功業(yè),甚至超乎所有人愿望中的想象!
神諭中并沒有說這個人是誰,而腓力二世歡心鼓舞,在他看來,僅僅是亞里士多德帶回的那些俘虜,就已經(jīng)擁有巨大的價值。
……亞里士多德將簽署好的盟約與俘虜交給了國王,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這也許是希頓聯(lián)合王國有史以來最有戲劇姓的一份盟約,因為它在交到另一方手上時,就已經(jīng)被撕毀。
不知道雅倫城中的權(quán)貴們會不會哭,因為那份盟約中明明白白的寫著兩個邦國結(jié)成同盟、互不侵犯,將共同抵御外敵。可現(xiàn)在盟約已經(jīng)失效了,那批俘虜就是雅倫人毀約的證據(jù)。
由于宙斯的神諭中并沒有提到那個“人”的名字,理論上他可能是亞里士多德新帶回來的任何一個人,也有可能就在那批戰(zhàn)俘之中。所以腓力二世不得不謹(jǐn)慎處理,那些俘虜他一個都沒殺,都單獨軟禁起來分別審問,給予優(yōu)待但也不允許贖回。
審問并沒有什么難度,甚至不用動刑,很多人就主動招供了。梅丹佐這一路將他們折騰的也夠了,而優(yōu)待他們的腓力二世簡直就像是神靈派來的救星。
**
(未完待續(xù))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