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共工下界解危難(一)
話說,炎黃二帝率部在黃河岸邊大戰(zhàn)蚩尤,蚩尤敗走,卻施展出“彌霧陣法”,使整個曠野迷霧蒙蒙,暗無天日。
炎黃二位帝君以及所部兵將因此辨不清方向,更不敢貿(mào)然前行。
連日來,炎黃及其各部將臣幾經(jīng)商討對策,皆無良策。
這日,忽然有人來報,說是已有破解彌霧之術(shù),二帝聽了自然心中大喜。隨后,只見隸首搬進(jìn)來一個碩大盤形物體,大撓則搬來一個瓢形物體,二人稟道:“稟報二位君主,彌霧陣法指日可破也。”
人們同時把目光集中在兩個物體身上,黃帝問道:“此乃何物?”(這是什么東西)
大撓解釋道:“此圓盤上面標(biāo)有八面方位,添加陰陽五行之術(shù),再將這瓢形之物放入盤中,并由輪子固定,無論怎樣轉(zhuǎn)移方向,最終瓢尖仍是指南方,請諸位仔細(xì)觀看。”
于是,大撓和隸首在眾人面前演示開來。
二人把那東西擺好,而后轉(zhuǎn)動大盤,那瓢尖果真是依然指向南方,演示成功,眾人嘖嘖稱奇,一片歡悅。
隸首道:“此物一出,不管是濃云密霧,還是黑更半夜俱可識別方向;只是此物過于笨重,需待改進(jìn)罷了。”
黃帝十分高興,向炎帝言道:“天恩浩蕩,這象怪蚩尤指日可降也。”
過了幾天,在黃帝親臨指導(dǎo)下,幾經(jīng)研究改進(jìn),將瓢狀物體改為木人形狀,又把圓盤改成木輪車形,如此,無論木車輪子怎樣轉(zhuǎn)動,車上木人總是手指著南方。
而且,木車行動自如,非常輕快準(zhǔn)確,此物研制成功后,被黃帝命名為“指南車”。
且說數(shù)日之后,“指南車”造成,炎帝也把七星青蛇劍的傷處醫(yī)治好了,萬事具備,眾兵將士氣正旺,軒轅黃帝一聲令下,華夏兵將浩浩蕩蕩沖破迷霧,直向涿鹿開來。
為了不驚擾涿鹿百姓,軒轅黃帝命兵將在涿鹿以南三十里處安營扎寨,并令大將大鴻率部在營寨內(nèi)操練兵馬。
炎黃二帝與國相風(fēng)后、力牧等重臣,一同察看周圍地形和環(huán)境,眾人邊走邊聊,指指點點,十分認(rèn)真布置陣法或戰(zhàn)法。
忽然,風(fēng)后感覺身邊有股寒氣經(jīng)過,他急忙上前向黃帝言道:“稟報國君,時才忽覺坎離二氣經(jīng)過此處,氣勢非常強烈,暫時不知是吉是兇。”
黃帝問道:“此乃是否對我部不利?又該如何應(yīng)對?”
風(fēng)后道:“國君暫且放心,此二氣是敵是友我定會查個明白,眼前當(dāng)務(wù)之急,須早做安排,與蚩尤開戰(zhàn)必須速戰(zhàn)速決,切不可遲延久托,以免夜長夢多,對我部不利。”
黃帝問道:“何日開戰(zhàn)最為吉善?”
風(fēng)后掐指算來,稍后言道:“三日后乃開戰(zhàn)大吉大利之日,萬望國君令諸將早做準(zhǔn)備。”
黃帝思考片刻后向炎帝說道:“我方不知道蚩尤狀況,應(yīng)差神將去紫霞洞處探個究竟,我等也好有備無患。君兄以為如何?”
炎帝贊道:“這般甚好,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燃。但不知派誰去最為適宜?”
這時,大鴻帶來二人求見二帝,大鴻拜道:“稟奏國君,今又有二將來投。”
二帝見了自然高興,黃帝問道:“請問二位將軍怎樣稱呼?”
二將一同跪稟道:“韋琨、王善叩見二位君主。”
“二位將軍請起。”黃帝把二將上下打量一番,繼而向大鴻問道:“二位將軍今日來投,有何打算和要求?二位乃是何方人氏?在何處修練?”黃帝實則想知道二人有何能耐和本事。
這位鬼容區(qū)自然了解黃帝心思,未見韋琨和王善開口,他向黃帝介紹道:“回稟國君,二位將軍已經(jīng)向微臣詳述了身世,據(jù)我所知,二將本事了得。這位韋琨將軍是飛毛腿,行路神速,可日行千里,并且十分驍勇善戰(zhàn);這位乃王善將軍,機智、敏捷、聰慧,是位驅(qū)妖鎮(zhèn)邪之神將,并有遁地入水之功。”
聽了鬼容區(qū)的介紹,黃帝對二人笑道:“二位將軍來投,實屬我華夏一大幸事,暫由大鴻將軍安排二位食宿。剛才聽大鴻介紹,韋琨將軍可日行千里?王善將軍能遁地入水?如此甚好,我部群臣正在商議差人打探蚩尤消息,二位幸好有此能耐,不知二位將軍可否一試?”
韋琨與王善相視一眼,韋琨上前拱手言道:“國君盡管吩咐便是,我倆不才,愿意前往。”
二將剛來投奔,尚未顯示神通,正好有此良機展現(xiàn)身手。
可黃帝考慮二人初來乍到,尚無喘息便派去應(yīng)差,又覺得實為不妥。
只是二人執(zhí)意要去,一再請令,大鴻也上前講情言道:“請國君不必多慮,憑二位將軍神通,此次定能完成重任。請國君施令。”黃帝無奈,只能應(yīng)允。
于是,韋琨與王善二人喬裝打扮潛伏在紫霞洞附近,意欲打探蚩尤及其眾妖怪動向。
這里說到韋琨和王善二人,必須作一下交代。
韋琨又名韋馱,被封為“速行神”,因他有一雙飛毛腿,可日行三千里;后來遁入空門,是佛教護(hù)法神將,在佛國中素有“神行太保”之稱,韋琨菩薩再后來是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大將之一。
王善本是先天城隍,后成為道教護(hù)法鎮(zhèn)山神將,玉皇大帝封其為大將靈官,亦稱王靈官,在凌霄寶殿值班護(hù)殿。
韋琨與王善從此做了大鴻手下兩員虎將,在黃帝與蚩尤這場驚魂動魄之爭霸戰(zhàn)中,二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此是后話。
再說,韋琨與王善潛進(jìn)涿鹿北部,細(xì)細(xì)探聽得知,蚩尤及眾妖怪躲在紫霞洞內(nèi)一直沒有露面,這紫霞洞門前,碩大的蚩尤象旗卻迎風(fēng)招展。蚩尤閉門不出,只是讓幾個探馬和小嘍啰們時不時地出去探聽炎黃消息。
這幾日,聽說炎黃率領(lǐng)眾兵壓境在涿鹿以南,蚩尤心中焦躁不安,整日悶悶不樂。
韋琨和王善悄悄靠近紫霞洞,不知為何洞外非常繁亂。二人搖身一變,化成了小怪模樣,手提食物來到洞口,便與幾個守門小怪攀談起來。
其中一位小怪頭目見他二人面生,問道:“你倆何時來此?以前怎的沒見過?”
王善嘻嘻笑道:“我倆剛剛來投大王,初來乍到請諸位多多照顧,我請大家吃點東西,來來來,請吃,請吃。”
一個小怪問道:“這幾天來了許多奇人來投大王,想必你倆也是來幫助大王的?”
王善點頭答道:“正是,正是。”
另一個小怪問道:“你倆有何本領(lǐng)?”
韋琨道:“我倆具有變化之功,我可日行千里,他可遁地入水。”
小怪用手指著王善笑道:“他能遁地?我卻不信。”
王善也笑道:“你不信?請看仔細(xì)。”道罷一頭扎入地下不見了,眾小怪見了齊聲喝彩。
韋琨向小怪問道:“那些來投大王者有何本事?”
小怪講道:“前日從東海來了一位金靈道人,十分厲害,他是特意前來幫助大王與軒轅決戰(zhàn)的。”
王善聽見這個消息感到十分重要,便急忙問道:“這位金靈道人是何方人氏?有何道行?”
哪知,這小怪掩嘴嘻嘻一笑,偷偷說道:“告訴你吧,其實就是一個金龜精,是從北海而來,不過本事甚是了得……”
小怪頭目怒道:“去去!滾蛋!休得多嘴,若被大王聽見,我等吃罪不起。”
與眾小怪們的談話,韋琨和王善聽得真切。
為了更能刺探蚩尤及其眾怪內(nèi)情,他倆混在小怪們中間卻也并非常不顯眼。
二人抓住時機與小怪們東拉西扯、問這問那。
兩日過去,得到洞內(nèi)八成詳情。
二人甚覺開心,見機溜出紫霞洞直奔炎黃大營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