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句龍被封土地公(二)
卻說這天,九天玄女的突然駕臨,使得顓頊誠惶誠恐。
他自從坐了世間君位后,就始終沒有趕上過一天消停安穩(wěn)的日子,可謂是人間災難重重。
首先是與共工之爭,連年戰(zhàn)火之災,接著又是天塌地陷之險。
一想到百姓們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他便寢食難安。
面對這些災害,他雖然心急如焚,努力抗爭,但終因無力回天。
如今圣母來助,為天下帶來了福祉與吉祥,怎不叫他驚喜萬分、欣然若狂?
他為答謝天恩,命人設擺香案,搭建祭壇,隆重迎接玄女圣母。
可九天玄女圣母見此并不領情,她對顓頊及文武百官說道:“本宮奉旨來幫助爾等重振天下,好讓天下眾人早日脫離苦海,本宮并非是來享受供奉的,爾等之誠意,我自當心領。請一同進帳搭話,本宮有事吩咐。”
九天玄女的言舉,眾人無不驚訝,身為神仙至尊,居然沒有半點架子,實在令人欽佩。
顓頊怎敢違了圣命,忙叫人撤了香案與祭壇,率眾進得帳來,分別落坐。
玄女問道:“天下災害,而今怎樣施救?”
顓頊施禮稟道:“啟奏圣母,這幾日天氣逐漸好轉,四方民眾忙于收拾殘局,搶種谷物,我等分頭行動,全都參與其中,與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不過,終因風沙刮了一秋一冬,地里非常干旱,播下的種子需要雨水滋潤方能破土而出。此時正值春旺時季,若有甘淋降下,今年才有收獲。已經多次求雨無果,還有許多地方仍待雨水下種,無奈之下,只好命人尋找水源,提水搶種谷物。”
玄女圣母聞報,點頭稱道:“此種辦法極佳。時間不等人,當務之急,仍需民眾連日搶種,至于求雨一事,本宮自有辦法。只要萬民同心,定能度過此難,天下定會繁茂昌盛。”
顓頊與眾臣同聲賀道:“圣母圣明!”
且說,顓頊只顧帶領大家搶種谷物,一時間,人們在田間地頭忙活得熱火朝天,刨坑澆水,耕作撒種,你來我往,十分忙碌。
喊聲、笑聲、吆喝聲,還不時地傳來陣陣歌聲……
人們忘掉煩苦,樂在其中,好不熱鬧。
可眾人不知,為了求雨,玄女圣母不辭辛苦,萬里迢迢欲求東海龍王相助。
她駕云直向東海,途中,她俯視天下,看世間,處處殘垣斷壁,血淚斑斑,一片零亂、狼藉。怎見得?有詩為證:
一覽江河布滿憂,萬頃傷別共際流,
點點滴滴載血淚,千呼百喚難回眸;
山巒無限斷崖頭,枯枝朽木恨千秋,
怎知私利泯天下?空望三界無鴻猷!
九天玄女一路行來,看此情形,心中好不煩亂。她雖然有千萬句責怪之言,但她知道已經是于事無補了,眼下唯一能做的,只有盡快使天下重整河山,使百姓們盡早恢復正常安定的生活。
她在空中邊走邊看,突然,她的眼前一亮,心里一陣驚喜。
她順勢收住祥云,飄然落下云頭,竟來到了一片茂密的綠洲之地。
她突然到訪此地,也沒換了飾裝,卻著實驚動了一人。
這人正在田間弓身干活,猛然抬頭,一見有朵祥云落下,繼而閃出一位素紗仙姑。
于是,他斷定準是哪位尊神至此,但不知道她來此想做什么?
只因莊稼長得高深了,他躲在莊稼地里很難被發(fā)現(xiàn)。
他暗地里、不露聲色地觀察著來人的動靜。
只見這位仙姑東瞅瞅西望望,似乎在尋找什么,可又覺得不像找東西。
她忽得飛騰起來,站在了高丘之上,情不自禁地贊道:“好美的田園,恰似世外天境一般!”
她贊嘆了一聲,便又飄落在原處。她沖著莊稼地里高聲叫道:“出來吧,不必躲躲閃閃,我早就看見你了。”
她一見仍沒有動靜,便解釋道:“我來到地,并無惡意,只是有問題想請教一二。”
這人一聽已經被發(fā)現(xiàn)了,何況來者自稱并無惡意,無奈之下,他起身走出了青紗帳。
他來到九天玄女面前,不敢抬頭,伏首拜道:“草民句龍叩見仙姑。”
玄女一聽十分驚訝,她趕緊低頭仔細打量這人一番,然后問道:“你可是共工之子句龍?”
“這……”九天玄女這一問,使得句龍非常尷尬,有誰愿意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的兒子?
“草民正是罪臣之子句龍。”他面帶為難與羞澀之色,喃喃問道:“敢問仙姑是……?”
“本宮乃九天玄女是也。”
“不知圣母駕到,句龍罪該萬死。”
句龍拜在地上,驚恐萬狀,頭若搗蒜,觸磕的地上“咚咚”作響。
九天玄女見了甚是心疼,忙將他攙扶起來,她手指著青紗帳問道:“句龍,你一個人在這兒干什么呢?”
句龍起身答道:“草民自食其力,開荒種地。”
玄女一指這片綠洲問道:“難道這些全是你一人所為?”
“正是。”句龍堅定地回答:“若不是天旱少雨,這里會更加郁郁蔥蔥,這片莊稼的長勢就會更加茂盛。”
句龍說著,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復拜在地,央求道:“草民懇求圣母施展法術,為天下普降甘霖。”
九天玄女撫慰道:“句龍莫急,你盡管墾荒種植,本宮正要去東海求雨,途經此地,看見這邊廣原茂盛,故而留意察看一番。依本宮看來,世間若與句龍這般辛勤勞作,天下何愁不是安寧康泰。”
“承蒙圣母夸獎,草民只是盡其所能,自食其果罷了。”
“你的事等以后再說,你暫且等待一時,本宮這就去東海求雨,先解決了眼下世間的旱情。”
九天玄女說著,已經駕云騰在了當空。
句龍抱拳拜道:“多謝圣母大恩大德。”
話不多時,九天玄女已經駕云到了東海上空。
只見她當空一指海中,口中念道:“敖廣趕快出來見我!”
霎時間海水泛起滾滾波濤,一浪高過一浪,“嘩嘩”作響。
隨后敖廣騰出水面,駕云到了玄女圣面前,敖廣拜道:“敖廣叩見圣母。”
九天玄女問道:“敖廣,你難道不知世間何等干旱?”
龍王道:“敖廣知道,旱似火烤。”
“你既然知道,何不及時行云布雨?”
“回稟圣母,此事向來是雨部據情通知,才可以在指定地點行云布雨,若是沒有玉帝旨意和雨部通知,小神怎敢妄為?請圣母明察。”
玄女無奈,和顏解釋道:“本宮奉玉旨輔助世間,眼下正值春季,四方百姓急待降雨播種,你快隨本宮行云布雨,以解天下旱情,至于玉帝和雨部,本宮自會承擔責任。”
“謹遵圣母法旨。”敖廣心想:既是圣母奉旨辦事,毋容置疑,行云布雨本是自己分內之事。
可沒走多遠,他一摸身上驚呼道:“圣母慢走,只因為來得匆忙,出門時未帶雨具,等我回宮去取,請圣母稍候片刻。”
九天玄女催促道:“你快去快回。”
敖廣應聲入海。果然,片刻后敖廣復回,他與玄女圣母一道駕云到了凡間上空。
九天玄女俯視人間,對龍王說道:“就在此處降雨即可,雨量適中就行。”
龍王應道:“敖廣遵旨。請圣母稍微靠后,小神要運功做法。”
只見敖廣張開雙臂呼風喚雨,噴云吐霧,一時間陰云翻滾,密布當空,就在遼闊寬廣的九州大地,自東向西普降了一場透徹甘雨。
天底下的人們無不拍手稱快,許多人浸泡在雨中盡情享受著雨水的淋浴,人們在雨中嘻笑著、歡呼著、奔跑著。
見人們這般興奮,顓頊國君也與眾人一起在雨中狂歡著,他用手扒開土壤看了又看,之后張開雙臂仰頭喊道:“夠了!雨量夠了!多謝蒼天隆恩!”
隨著吶喊聲,雨漸漸停了,云漸漸散了。
雨過天晴,陽光格外燦爛明媚,高處的雨水仍在向低處流淌,水珠兒從屋檐上掉在地上發(fā)出“咚咚”地響聲,仿佛錚弦奏出的美妙樂曲,又似乎是在催促和喚醒沉睡在地下的種子,讓它們趕快破土萌芽。
總之,久旱逢甘雨,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可愛。
再說,九天玄女在空中不停地觀察著地下雨情,她估計雨水已經充足了,又聽見顓頊的吶喊聲。
于是,她向敖廣說道:“看來此間雨量已經足夠了,請龍王收云罷雨,多謝相助。”
敖廣當即收了雨具,向玄女稟道:“小神向圣母報告雨情,只因天下久旱少雨,這次小神多用了些雨量,總共降水二尺三寸零四百五十六點。世間旱情完全解除。”
“如此甚好。”
“圣母還有何吩咐?”
玄女道:“請你暫回龍宮候旨,有事本宮會及時喚你。”
敖廣答應一聲,拜別了九天玄女自行返回了龍宮。
九天玄女就此返下塵埃,顓頊見了趕緊上前深施一禮拜道:“多謝圣母求得甘雨,今年有望豐收,民眾無不歡欣。”
九天玄女望著遠方,用手向四處指了指說道:“這才是剛剛開始,不出幾天,這世間荒野就會變成一片綠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