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共工頭觸不周山(三)
顓頊被共工追殺得走頭無路,絕無喘息之機(jī),無奈,他命眾人急渡旬河,悄然隱身于對岸的密林之中,并派人暗中監(jiān)視共工動靜。
而共工萬萬沒有料到,顓頊眾干人等會瞬間渡過河去,并未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他自認(rèn)為顓頊等人一定順河沿向北逃竄,于是便向上追去。
顓頊聞報(bào)長舒了口氣,終于躲過了共工地追殺,他們這才在叢林中安頓下來。
顓頊看著眾將狼狽之狀,心里好不悲哀。
令他百思不解的是:共工因何刀槍不入?難道他施展了什么法術(shù)?還是他有什么法寶護(hù)身?
于是,他向老國相問道:“風(fēng)后先生見多識廣,孔壬施展了什么邪術(shù)護(hù)體?為何利器傷他不得?”
風(fēng)后道:“這些問題,老臣也思考已久,共工定有護(hù)甲在身,所以不懼利刃刺擊。”
力牧說道:“他雖有寶物護(hù)體,但未必?zé)o隙可擊。只是眾將未加留意罷了。世間萬物皆無完體,一定會有疏漏之處,再與他交手時(shí),眾將務(wù)必留意觀察,看他重點(diǎn)保護(hù)身體某個(gè)部位,那里必定是他的死穴,看準(zhǔn)之后,趁虛而入,攻其不備,方可有取勝之機(jī)會。”
力牧之言,著實(shí)提醒了大家,俱都覺得有理。
王善道:“先生所言,倒使我想起了與共工交手時(shí),他只管拼命搏殺,卻從不護(hù)其身體,只有攻擊他的面部和頭部時(shí),他才奮力遮擋。由此可見,正如先生所說,他之缺漏之處定在首部,不知正確與否?”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眾人紛紛議論,俱都認(rèn)為王善分析的不無道理。
稍后,顓頊對大家說道:“既知此理,以圖勝他。”
于是,便與眾人一同商量對策。最終敲定,由伍胥使金鉤專攻共工腰部,老將先常用長鞭專攻其腿部,引他顧及下方,留下頭部空當(dāng),這時(shí),由老將大鴻和王善各持長槍伺機(jī)猛擊共工首部。
只因方相和韋琨至今下落不明,只好顓頊親持長劍以填補(bǔ)眾將缺口。
且說,一切布置妥當(dāng),單等與共工再戰(zhàn),眾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忽然,從空中飄下一朵祥云來,眾人見了吃驚不小,忙行跪拜大禮。
顓頊道:“顓頊拜見圣母圣尊。”
來者正是九天玄女。
只見她落定塵埃,輕輕招手言道:“汝等起身搭話。”
顓頊站起身來,依然弓身問道:“圣母有何指教?”
九天玄女說道:“你與共工氏分爭之事,上蒼皆知內(nèi)情,本宮今番特來贈你一件寶物,你看……”
九天玄女將鳳簪交予了顓頊,講道:“此乃金母所賜,它既能克柔又能克剛,你再與孔壬交手時(shí),可將它祭放空中,念動法咒,它會助你降住孔壬。顓頊附耳過來。”
九天玄女把鳳簪的秘咒教予了顓頊,爾后叮囑道:“降住孔壬后,只要他永不擾世,便不要傷他性命,切記。此處我不宜久留,望爾等好自為之。”玄女道罷,駕云而去。
顓頊感謝上天恩惠,他將鳳簪高高舉起,仰望蒼穹,念道:“蒼天有眼!我顓頊若度過了此劫,我定將重振華夏,決不負(fù)皇天隆恩!”
眾人同聲拜道:“天恩浩蕩!”
且說次日,顓頊率部出了叢林,意與共工決一了斷。
如今他有鳳簪在手,又有眾人商量的對策,他決心再與共工較量一番。
他們過了河,順河沿北上尋找共工。正巧共工回返,雙方照面。
共工一見顓頊自動送上門來,一陣狂笑,他道:“顓頊小兒!我看你這次再往哪里逃跑?若識時(shí)務(wù),束手就擒,否則定叫你斃命于石鞭之下。”
顓頊冷笑一聲道:“你休出狂言,朕奉勸你,今日悔過還來得及,你我仍舊可以攜手共創(chuàng)天下福祉,倘若一再執(zhí)迷不悟、一意孤行,你將死無葬身之地!”
共工怎聽得這些?一時(shí)間暴跳如雷,執(zhí)鞭殺了過來。
眾將也不含糊,按照既定戰(zhàn)法,分上中下三路攻擊共工各個(gè)部位。
此次眾將剛一出手,就使共工吃驚不小,老將大鴻和王善二人一直猛攻他的頭部,逼得他連連后退。
他覺得這次眾將是有備而,務(wù)必小心。
顓頊等人看得清楚,這種戰(zhàn)法十分奏效,眾人抖擻精神,更加全力攻擊。
共工也不甘示弱,他自持有法寶護(hù)體,小心遮擋住頭部不遭傷害,只管奮力拼搏。
大鴻與王善再也找不到攻取他頭部的機(jī)會了,一個(gè)時(shí)辰過后,眾將漸漸又處于下風(fēng)。
顓頊心想:若久戰(zhàn)不下,恐怕又吃大虧。他跳出圈外,迅速掏出鳳簪舉在手中,口中陣陣有詞。
突然,他將鳳簪祭向空中,只見那鳳簪忽得閃亮,飄在了當(dāng)空,星星點(diǎn)點(diǎn)放射出萬道光芒,繼而變化成了一只碩大金鳳,鳴叫了幾聲,拖著長長的尾巴,扇動著翅膀,張開利爪直奔共工抓來。
共工戰(zhàn)得正歡,忽見一物撲面而來,急忙想用石鞭抵擋,可為時(shí)已晚,那金鳳用利爪死死抓住了共工的頭,他再也無法反抗,眾人見狀一擁而上,王善怒火中燒,他照準(zhǔn)共工面部舉槍要刺。
突然空中一陣鑼鈴震響,緊接著有人空中喊道:“且慢動手,請手下留情!”
原來是鴻鈞道祖身坐麒麟飄然而至,他來到顓頊面前,手打稽首稱道:“無量天尊!罪過,罪過。”
顓頊還禮道:“敢問圣尊有何指教?”
道祖言道:“天下之禍亂,皆因我之過錯(cuò);國君之損害,也因我之失職。貧道實(shí)在慚愧。”
顓頊不解地問道:“圣尊何出此言?共工之罪,豈能怪在圣尊頭上?”
道祖道:“國君有所不知,孔壬身上那件寶物乃是我之物也,是貧道那不肖次徒偷偷送予了孔壬,導(dǎo)致國君與天下百姓遭此大難,真是罪過。”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共工身上法寶乃是道祖之物,難怪不容易對付。
鴻鈞道人看一眼共工,又道:“貧道有一事相求,萬望國君恩準(zhǔn)。”
顓頊道:“有事請圣尊吩咐就是。”
“共工雖然罪大惡極,但念他半生有功于天下,懇請國君放他一條生路,貧道將其收于門下,讓其修身養(yǎng)性,自行悔過,不知可否?”道祖之言,使顓頊想起了玄女圣母臨別時(shí),也曾叮囑不要傷了共工性命,他豈敢違了圣意。
他當(dāng)下應(yīng)允道:“圣尊慈悲,孔壬若能改惡從善,顓頊救之不得。”
于是,他命眾將收了利刃,并將金鳳召回。共工見狀,猛地跳起來舉鞭砸向顓頊。
只見鴻鈞道祖一甩拂塵,口中念道:“合!”
再看共工,居然死死地釘在那里一動不動,他是被“護(hù)身甲”緊緊纏裹住了。
道祖對其言道:“你死到臨頭仍不思悔悟!我既在國君面前保下你的性命,我仍然再給你指三條道路任你挑選。第一條是,留在凡間,重新做人,隨從國君建功立業(yè),從此不再有惡念,否則,你將死于非命;第二條是,皈依貧道門下,從此改惡從善、弘揚(yáng)道法,日后得成正果;另外一條是,從此歸隱,永世不得返回凡塵,否則,亦是死路一條。”
說話間,鴻鈞道祖一張手,一道金光從共工身上飛出,直接落入道祖手中,他收了“護(hù)身甲”順手揣入了懷里。
共工被解困,頓覺身體輕松,他向鴻鈞道祖拱手禮道:“多謝圣尊不殺之恩,我愿隱居幽冥谷,從此永不涉足凡間之事。”道罷,他頭不回地邁開大步,向深山叢林中走去。
鴻鈞道祖望著共工的影,見他一直消失在群山峻嶺之中。“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不可教也。”
道祖搖搖頭,轉(zhuǎn)過臉向顓頊笑道:“人稱國君寬宏大度,宅心仁厚,這次貧道親眼所見,實(shí)在佩服。貧道就此別過,后會有期。”
顓頊弓身禮道:“恭送圣尊,圣尊一路走好。”鑼鈴聲聲,由近漸遠(yuǎn)。
且說共工決意歸隱,正因他性格所致。
鴻鈞所指三條道路,只有隱居適合他,按他的性格怎會屈從于他人籬下?
正是讓他選擇了歸隱這條路,活該釀成一場滅頂之災(zāi),這就是天意,定數(shù)所在!
這天,共工一路向幽冥谷走來,途中又饑又渴,路過小鎮(zhèn)時(shí),討了些酒喝,因心里煩惱,不勝酒力,他精神恍惚,東倒西歪地向前趕路。
時(shí)至黃昏,不覺中偏偏來到了不周山下,這山乃是當(dāng)初盤古老祖撐天之柱。
此時(shí),他在山腳下沉沉欲睡,努力睜著眼睛繼續(xù)前行。
矇眬中猛然抬頭,忽見前面站著一個(gè)巨人,直沖云霄,擋住了他的去路,他拭目觀看,卻見這巨人竟是顓頊。
他不禁又氣又惱,憤然喊道:“我是被你戰(zhàn)敗了,但我心里不服!你擋我去路,妄想斬盡殺絕不成?來吧!”
盡管他聲嘶力竭地叫喊,那巨人仍然紋絲不動,對他不理不睬。
他惱羞成怒地繼續(xù)叫道:“你趕快滾開!不然我與你同歸于盡……”
共工不慎,一跤摔倒在地。
等他從地上慢慢爬起來之后,再看,他居然變化成了一頭巨型青牛,只見這青牛兩眼放射著兇光,犄角直直豎起,呼呼喘著粗氣,四蹄亂踏亂蹬,卯足了渾身力氣,使勁往前直奔巨人“顓頊”撞去。
“轟隆”一聲巨響,真是驚天動地。
瞬時(shí)間,火花四濺,飛沙走石,地動天搖,山崩地裂……!正是:
莫道仙靈知事多,
天塌地陷怎算得?
不見尊神能阻擋,
草氈人泣無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