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炎黃二圣入仙班(一)
話說,軒轅黃帝斬封閻羅秦廣之后,那些孤魂野鬼立即消失,人世間暫時清靜了,天下也隨繼平安。
然而,黃帝的心情卻一直不悅,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對于皇妃嫘祖之死,他總是耿耿于懷,她那音容笑貌也總在他的眼前飄動。
就在這幾天,他的心里忽然又惴惴不安起來,總覺得還會有什么大事發(fā)生。
果然,力牧來到黃帝跟前說道:“這幾夜,臣細(xì)觀天象,發(fā)現(xiàn)西方有顆君星時明時暗,至昨晚子夜時分,已經(jīng)變得暗淡無光了,今晚觀看此星卻再沒亮起,恐怕是不祥之兆。”
黃帝問道:“此星可與炎君有關(guān)?”
力牧點(diǎn)頭答道:“正是。”
果真被他猜中了,黃帝頓時緊鎖眉頭,哀嘆道:“我與君兄分別多年,這些天來卻常常思牽于他,總有一種不可言喻之感,此刻越發(fā)想念他了。”
他停頓片刻又向力牧問道:“若此星隕落,果真是不祥之兆,可否有破解之法?”
力牧搖搖頭說道:“此事恐怕是上蒼注定,難以破解。”
“真是禍不單行啊!愛妃尸骨未寒,君兄又……”黃帝聞聽,滿目凄楚地說道:“想我兄弟二人情同手足,共治天下,而今卻要仙隔一方了……”說到此,他不禁氣語凝咽,潸然淚下。
力牧勸道:“請國君不必悲傷,務(wù)以天下大事為重,況且,這只不過是觀天象而猜測,并非真會發(fā)生,想必國君是想念炎君了。”
黃帝嘆道:“我有預(yù)感,并且,天象之變確實能測出人間吉兇禍福,剛才由你一說,更加驗證了我的擔(dān)心。唉,我兄弟二人同治天下至今,轉(zhuǎn)眼間已是霜白之年了。”
力牧道:“此事真假未定,依臣之見,不如派人去姜水打探一下,若無其事,亦可向炎君報個平安,不知可否?”
黃帝思量片刻,搖頭說道:“此處與姜水相隔千山萬水,幾時才能得到消息?倒不如我等立即啟程趕赴姜水,一來省了不少時日,二來我兄弟二人分別多年,應(yīng)早日與君兄暢談周游天下之感了。”
黃帝拿定主意,次日,他與眾人收拾好行裝,驅(qū)馬車向姜水趕來。
他們在趕往姜水途中,路過赤鮭河時,得知有精怪常常出來害人,于是,黃帝命眾兵將在這赤鮭河邊住下,并且?guī)捉?jīng)周折終于尋找到了這個為害一方的鮭魚精。
黃帝與力牧巧作安排,命令眾位神將輪流大戰(zhàn)赤鮭精,這鮭魚精不知是計,最終被方相用方天畫戟?dú)⑺溃瑸槊癯说満Γ瑑袅艘环剿痢?br/>
可他們剛要再次登程時,偶爾聽人說起了一件奇事,離這不遠(yuǎn)的漢江邊上,卻住著兩位奇女。
所謂“奇女”,就是一位生來奇美,美貌無法比喻,她的名子叫:彤魚氏。
另一位就是世間奇丑的丑女,丑陋的也是無法形容,她的名子叫:嫫母氏。
書說簡短。他們來到二女居住地不久,經(jīng)人介紹,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軒轅黃帝與彤魚氏終成眷屬,結(jié)為連理。
可是,在這段出出進(jìn)進(jìn)、相處已久的日子里,黃帝慢慢發(fā)現(xiàn)嫫母氏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不作聲的整天辛辛苦苦地勞作著;
她扶老攜幼、助弱幫殘,十分和善。
為此,黃帝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每每當(dāng)眾對嫫母氏大加稱贊,他道:“誰若是娶了這樣一位為妻,那就是他幾世修來的福氣。”
黃帝樂道此說,不知道是不是真心話?
相國力牧聽了這話上了心思,他多次試探黃帝意圖,果然發(fā)現(xiàn)黃帝的確真心喜歡丑女嫫母氏。
于是,幾經(jīng)力牧從中大力撮合,軒轅黃帝卻又娶了世間丑女嫫母為妻。
至此,黃帝在漢水娶了世上兩大奇女為妻。
嫫母雖然奇丑無比,但她心底極其善良,而且誠實可信,黃帝視她為身邊之寶,并稱她為賢妻良母、世間女人之楷模。正是:
人稱富貴金銀山,我道才德當(dāng)為先。
縱有容顏千般美,不仁心底枉世間!
卻說這位嫫母居住在赤鮭河以西,漢水以南,苗蠻之鄉(xiāng)。
她有一個“磨石出鏡”的故事,世上第一面鏡子就是由她發(fā)明的。
這個故事由來已久,也許不少人知道,在此無須贅述。話不多說。
且說,黃帝率眾周游天下,自始至終歷經(jīng)四十余年,踏遍了華夏山山水水,認(rèn)識了九州一草一木。
然而,他也從一名風(fēng)華正茂的美青年,已經(jīng)變成了一位年過花甲的白發(fā)老翁了。
當(dāng)他從荊州出發(fā),幾年后便到達(dá)了雍州之域,時年六十八歲。
這雍州所轄華夏西部,陜、甘、寧、青海大部、河西地區(qū)統(tǒng)稱為:雍州地界。
炎帝所居姜水,正處于此州之內(nèi)。正當(dāng)黃帝匆匆忙忙踏上了雍州之地,炎帝的確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
在炎帝臨終前,便把風(fēng)后、大鴻、伍胥、韋琨以及軒轅黃帝之孫顓頊等重臣叫到跟前,首先問道:“近日可有弟君消息?”
風(fēng)后弓身稟道:“回君主,國君周游天下已過大半,近日正向雍州趕來,此舉即將大功告成。國君每到一處均有通報,請君主不必牽掛。”
炎帝聞聽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他又將高陽氏顓頊叫到近前,對國相風(fēng)后、大將大鴻及其眾人說道:“我將不久于人世,我再三考慮,唯有顓頊能協(xié)助弟君治理天下,他雖年輕,但他非常精通治國之道,也十分懂得安幫之理。故此,我向你們保薦于他,望你們竭盡全力輔佐顓頊。”
這時,風(fēng)后、大鴻及眾臣一齊跪下,風(fēng)后含著眼淚說道:“請君主放心,我等謹(jǐn)遵圣命。”
列位有所不知,炎帝為何如同“臨終托孤”一般力薦顓頊?此事有必要稍作一下說明。
有關(guān)顓頊其人,傳說不一,其中流傳最廣者有二:其一,說顓頊?zhǔn)屈S帝次子昌意之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為妻而生顓頊,他以封地為號,故又稱為高陽氏。
高陽氏顓頊自幼由伯父玄囂撫養(yǎng),為何?只因其父昌意,不務(wù)正業(yè),游手好閑;因人長得英俊,整天沾花惹草,是位十足的貪酒戀色之徒,曾與一百多名婦女有不正當(dāng)關(guān)系,從而也得了性病。
昌意因觸犯了天條地律,被貶西域之國,(中東某國)。
昌意無法養(yǎng)育兒子,其子顓頊便被伯父少昊氏撫養(yǎng)成人。
少昊氏玄囂,為黃帝與嫘祖皇妃長子,被封東夷首領(lǐng),治理九黎區(qū)域,因延衍太昊伏羲治理之法,被尊為:少昊氏,又因是金星(啟明星)轉(zhuǎn)世,被稱為白帝。
顓頊自幼嗜好音樂,同時也深深受到伯父少昊氏安幫治國理念的熏陶,十四歲便可為伯父出謀劃策,輔助伯父治理九黎地域,十五歲被封高陽地界,因高陽處北方之宮,又稱玄冥之宮,北方為玄,玄為黑色,五行中屬水,故此,后來人們說他以水德為帝,稱他為玄帝,即黑帝。
他十六歲來姜水,又在炎帝手下學(xué)習(xí)和鍛煉治國安幫策略。
其二,傳說黃帝次子昌意,因觸犯了天條而被貶到若水,在若水生下一子名叫:韓流。
韓流長相奇異,頸長耳小,人面、豬嘴,渾身長有鱗片,雙腿并攏,腳似豬蹄,實為人面獸身。
韓流娶淖子氏之女為妻,生下了顓頊。
按此傳說推斷,顓頊并非是黃帝之孫,而是黃帝的曾孫了。
無論這兩個傳說誰是誰非,但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說高陽氏顓頊繼承了軒轅黃帝之位,從而成為了五帝之一。無可否認(rèn)。
再說,高陽氏顓頊在炎帝手下謀事,卻深受炎帝賞識,炎帝也十分疼愛這位孫輩。
高陽雖然年少,但他是聰明絕頂,做事老成沉穩(wěn),能擔(dān)大任,況且他又是軒轅國君的直系親孫,所以,炎帝竭力保薦他也在情理之中。
他拉著顓頊的手叮囑道:“待我去后,你一定要率領(lǐng)大家竭盡全力輔助國君安幫治國,造福于天下蒼生。你是我華夏未來的希望……”說到此,炎帝干咳幾聲,已是上氣不接下氣了。
顓頊緊緊握住炎帝的手,生怕一撒手就再也見不到炎帝了,他悲泣道:“君主安心靜養(yǎng),病情一定會好起來的,切不可亂想。”
炎帝閉上眼睛稍稍歇息了片刻,然后有氣無力的向大家說道:“我自知……病情輕重,去……留自有……天定。我去后,汝等……必須聽……命于顓……頊……待國君凱旋歸來……咳咳咳”
炎帝咳嗽不止,眾人一見甚至心疼,急忙齊聲應(yīng)道:“我等一定遵循君主之命!”
炎帝聞聽眾言,臉上又一次綻放出滿意的笑容。
風(fēng)后見炎帝閉目休息,他一揮手示意大家輕輕出去,在屋外,他對顓頊和大鴻說道:“昨晚我觀天象,君主之星已損,恐怕……”
顓頊急切地問道:“這該如何是好?”
風(fēng)后道:“少將軍稍安勿躁,事已至此,我們應(yīng)該早點(diǎn)準(zhǔn)備后事為妥。”
顓頊悲泣著說道:“我心里極亂,這事請先生和將軍多多勞心。”
大鴻道:“少將軍節(jié)哀,應(yīng)派人將君主病危的消息火速通稟國君。”
顓頊豁然明了,他向大鴻說道:“還請將軍發(fā)號施令才是。”
于是,大鴻急命韋琨日夜兼程去通稟黃帝。
韋琨得令,便匆匆上路。速行神要日夜兼程,遙尋軒轅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