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二哥,我也想吃肉包!
老朱是個非常務(wù)實的人,在從失去愛子的悲傷中走出后,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大明的繼承人問題。</br> 準(zhǔn)確的說他現(xiàn)在也沒思路,但潛意識里他或許已經(jīng)有了選擇。</br> 比如說,今天單獨留下的官員,幾乎都是文官一派,沒有半個武將出身的淮西故舊。</br> 這就證明他心里已經(jīng)有了一些傾向性,只是還沒那么明了。</br> 地下的官員們也是人精,很快就意識到這點。</br> 畢竟,能經(jīng)歷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等大案洗禮而不死的人,沒有一個是善茬。</br> 皇帝專門把他們留下,難道是想立皇長孫?</br> 幾個大佬眼神交流一下,越發(fā)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但他們誰也沒想出這個頭,而是給身后的一些小嘍啰發(fā)了個信號。</br> 后邊的小嘍啰接到信號,立馬上前一步朗聲說到。</br> “陛下,微臣覺得皇長孫孝悌有禮,忠敬可嘉,乃是上天賜予的儲君人選!”</br> 在小嘍啰說完這句話后,六部大佬齊刷刷的盯著老朱的表情,想從他的臉上看出點端倪。</br> 老朱聽到皇長孫,腦海里立馬浮現(xiàn)出朱允炆衣不解帶,晝夜守在皇兒床前盡孝的場景,心里當(dāng)即偏向幾分。</br> 不過,這場景一閃即使,很快就變成了另一張臉。</br> 這張臉很瘦削,臉色也很憔悴,但那雙眼睛卻很亮,仿佛能照亮人心底的黑暗,掃除人心中的陰霾。</br> 尤其是那番話,讓他印象特別深刻。</br> 愛之深,責(zé)之切,咱皇兒的死,咱又何嘗沒有責(zé)任呢?</br> 最為可恨的是,這么多年滿朝文武大臣,沒一人看到這一點,反而是要靠一個孩子來提醒咱!</br> 老朱一想到這兒,心里就憋了一肚子氣,惱恨自己逼迫皇兒太狠,又惱恨這群文武沒有盡到提醒的責(zé)任。</br> 實話說,老朱這想法著實有些不講理。</br> 可誰讓他是皇帝呢,皇帝要是還需要處處講理,那還是皇帝嗎?</br> 老朱點點頭,鬼使神差的說到。</br> “嗯!”</br> “皇孫也不錯。”</br> 丹墀之下的官員聽到這話,一個個無不歡欣鼓舞,摩拳擦掌的打算敲定這事,卻誰也未曾想到皇帝剛剛落了一個字,皇長孫的“長”字,皇帝可是沒說喲。</br> 六部尚書見到皇帝陛下持肯定態(tài)度,膽子立馬變大了。</br> “陛下,老臣也覺得皇長孫最合適。”</br> “皇長孫乃太子長子,天然就有當(dāng)儲君之資格。加之皇長孫頗有賢名,且已近束發(fā)之年,只要陛下悉心引導(dǎo),不難成為一代圣主!”</br> 在禮部尚書說完這番話后,其他人互相看了看,集體上前一步朗聲道。</br> “臣附議!”</br> “臣也附議!”</br> 只有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微有些猶豫,因為他下意識覺得,太子之死自己也有幾分責(zé)任。</br> 如果處理重刑犯之時,自己順從太子的意思寬仁一點,太子也就不會去找陛下求情,更不會被陛下訓(xùn)斥……</br> 基于這點心虛,詹微從本心上說,是不希望太子朱標(biāo)之子當(dāng)嗣君的。</br> 萬一有人把這事告訴嗣君,自己在朝堂上還能活嗎?</br> 但大家都表態(tài)支持皇長孫了,他要是敢反對,都不用皇帝出手,其他幾個尚書就能搞死自己。</br> 因此,他就是硬著頭皮也得站出來附議。</br> 朱元璋只是隨口一問,沒有當(dāng)場就確立誰是嗣君人選的意思。</br> 現(xiàn)在一看六部九卿竟然全都支持朱允炆,他下意識的就有點反感。</br> 咱還沒死呢,這幫人就急著找新主子啦?</br> 朱允炆是挺優(yōu)秀,但朱允熥也不錯呀。</br> 口齒伶俐,條理清晰,見識不凡,更難得的是這孫子還挺扛揍……</br> 老朱想到這里,嘴角情不自禁的微微上揚。</br> 自打老三老四他們就藩,咱已經(jīng)好多年沒打過娃了,沒想到手藝還未曾落下,哈哈哈!</br> 老朱的這抹神之微笑,立馬就被底下的官員給捕捉到。</br> 他們看到這抹微笑,只以為大事諧矣!</br> 就連接下來老朱的推脫之詞,在他們聽來都別有深意。</br> “此時暫且聊到這兒吧,等過些日子處置完標(biāo)兒的喪事,咱們再議!”</br> “另外,今天之事不許出去亂嚼舌根!”</br> “要是讓咱知道誰在外邊妄議儲君人選,咱就扒了誰的皮!”</br> 眾人一聽到這話,無不汗毛倒豎。</br> 因為大明的朱皇帝說這話,可不是嚇唬人,而是真的敢這么做。</br> 前幾年懲貪力度最強的時候,貪污六十兩銀子,就會被扒皮實草,掛在縣衙邊上的城隍廟里示眾!</br> 而且朱皇帝還特別下令,每一個新上任的官員,必須去城隍廟祭拜,順道看看前輩的下場。</br> 此時站在大殿中的官員,幾乎都參與過此類活動。</br> 因此,在聽到朱皇帝這般威脅之時,每一個人心頭都是一顫,連忙說著不敢之類。</br> 老朱在打發(fā)走一干官員后,對著空曠的大殿發(fā)了一會兒呆,這才坐著步攆前往太子府。</br> ……</br> 另外一邊,太子府內(nèi)一切如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