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勢如破竹
從古至今,中原大地但凡動兵遠征,一般都會選擇在春夏季節(jié)。因為在這兩個季節(jié)里氣候最是宜人,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準備之后,無論是兵員還是武器、輜重都安排妥當,這才能沒有一點后顧之憂。象這樣白雪飄飄的冬季,中原人一般都是以防御為主的,倒是塞外的那些游牧民族,最喜歡在這個時候侵擾中原。這是因為他們在其他季節(jié)都要放牧和狩獵,只有在萬物蕭瑟的冬天,因為生活所迫,才會入侵中原。</br>
可萬事也總有其特殊的一面,這一次唐楓就反其道而行之,選在了這個嚴寒的冬季對金人發(fā)起了反擊。這完全出乎了金人的預料之外,致使直到明軍殺奔到海州城下的時候,才有人急急向盛京的大金朝廷奏稟此事。</br>
唐楓做出如此決定,除了想要做到讓人促不及防之外,還有著另一層的考慮,那就是大雪天的對金人的阻礙作用。金人多是騎兵,雖然現(xiàn)在明軍有了火炮等騎兵的克星,但他依然不敢掉以輕心。在厚厚積雪之上,再雄駿的馬兒也不可能發(fā)揮出其十成的能力,如此一來金軍在戰(zhàn)力上必然會大打折扣。至于明軍自身,雖然也會有一定的阻礙,但以步卒為主的他們并不會因此而削弱多少戰(zhàn)力。</br>
正因為有了這兩點的考慮,唐楓才會悍然決定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進行對金國的征討。</br>
他的計劃可以說是很成功的,正因為天氣的原因,使得金人直到他們攻打海州,才通過正規(guī)的渠道知道明軍的攻擊。而也正因為滿天的風雪,那趕去盛京報信的人無法撒開了速度趕路,導致直到明軍都將海州給攻陷下來之后,金人才知道了這件事情。</br>
海州是金國最靠近現(xiàn)在大明所屬遼東地區(qū)的三處要地之一,其他兩處便是營口和蓋州。其實這三座城池以往也都是明軍的屬地,當?shù)剡€有衛(wèi)所官兵。可是在薩爾滸之戰(zhàn)后,這些城池就逐漸落入了金人之手,現(xiàn)在更已經(jīng)成了他們的門戶所在。</br>
正因為其地理上的重要性,城池倒還是保留著原來的模樣,顯得很是高大。不過只是靠著堅城是擋不住明軍的攻擊的,因為城里現(xiàn)在只有不到三千的守軍,而他們所面對的,卻是十多萬的大明健兒。在這次突襲遼東之戰(zhàn)里,金國又折了不少的人馬,使得他們不得不將這些城池里的人馬也調(diào)走一部分,用來駐守后面更重要的所在,這就給了明軍以機會。</br>
看出了城中守軍兵力不足的情況后,唐楓便立刻讓三軍將士四面攻城,也沒有用上火炮。雖然明軍沒有動用最犀利的武器,但兵力上的巨大優(yōu)勢還是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攻城戰(zhàn)他們又極為拿手,很快海州就守不住了。</br>
其間,金軍還妄想用騎兵進行突擊,最好是能將明軍的中軍殺亂,從而延緩敵人的攻擊。可是唐楓他們卻是早有準備,再加上地上厚厚的都是雪,非常不利于馬匹的奔跑,這三千突然殺出城來的金國騎兵這次不但沒能成功,反而連回去的后路都被斷了。三千人在面對如此情況之后,只得放下武器投降了。</br>
對這些降卒的發(fā)落問題,成了唐楓帶兵入主海州之后的一個關鍵點。有人建議殺了他們?yōu)橐酝离y的兄弟們報仇,也有人認為殺戮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迫使金人在今后的戰(zhàn)斗里變得更加兇狠,到時候的代價就太大了。</br>
一時間,唐楓便也有些為難了起來。雖然他是一個有著現(xiàn)代思維的人,知道對俘虜不能虐待和殺戮,但現(xiàn)在畢竟是古代,兩個敵對國之間不可能得到和解,那殺他們也是削弱敵人的一種必要的手段。可是另一種說法也很有道理,若是因為這一次的下手使得金人今后人人死戰(zhàn)的話,后面的仗就有些難打了,這只會得不償失。</br>
暫時無法做出決定,唐楓只得將人給關押起來,然后與這些將領們進行商議。但是結(jié)果卻是一樣的,而且倡議殺光俘虜?shù)亩嗍沁|東的將領,他們與金人之間有著刻骨的仇恨,根本不想看到敵人落在自己手上還能活命。對此,唐楓也不能不考慮下屬們的心意了。</br>
在做下決定之前,唐楓私自去看了看那些被俘金軍的情況。在這一看之下,卻讓他發(fā)現(xiàn)了一件被自己忽略了的事情,那就是這些被俘的金軍士兵里居然有大半是漢人。這是他在來到關押他們的牢房外面,聽里面的俘虜向看守求情時所聽到的。</br>
“……大哥,其實我們也是漢人,只因為所住城池的淪陷,才會成為金人的。我們也是被逼無奈,為了活命和混口飯吃,才會幫著金人的,還求你們能把這話轉(zhuǎn)告上面的大人們。”</br>
這一番話,唐楓聽得出來是真的。其實想來也是,女真人才多少,這么多年來他們與明朝作戰(zhàn),雖然勝多敗少,也總有折損,尤其是這兩年,更是連遭敗績,他們怎么可能依然有著充足的人馬呢?那就只有把原來是漢人的治下百姓也征來使用了,這才能使他們每次用兵都能有近十萬的兵力。</br>
想到這里,唐楓心里不無慶幸,若是自己不來此查看一下,或許真會下令將這些俘虜都給處死了,到時候可就是親手害死許多同胞了。雖然后世的一些所謂的史學家們總是強調(diào)什么滿族、蒙古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為此甚至連岳飛這樣的英雄都不再被稱民族英雄,可事實是現(xiàn)在的雙方卻是實打?qū)嵉臄橙岁P系,你不能拿后世的眼光來要求古人。所以對殺這些人,唐楓是一點思想負擔都沒有的。</br>
就在這一刻,唐楓已經(jīng)有了辦法,便也不再進去見見那些俘虜,轉(zhuǎn)身回到了自己的中軍帳中,然后便將一些將領叫了來,吩咐道:“命看守俘虜?shù)男值軅兌技毤毜乇P問一下,看這些俘虜之中有多少是我大明原來的子民,將他們分離出來。至于那些本身就是金國的人,就照你們的意思,都處決了吧,這樣還能省一些糧食。”</br>
“是!末將這就去辦!”這幾員將領都是守遼東的人,一聽到唐楓要殺那些金人,自然大喜,辦事也就勤快多了。不過半日工夫,那些原來是漢人身份的降卒就被從中甄別了出來,這都是能輕易看出來的,足有千人之多,其他的就都是地地道道的金人了。</br>
唐楓沒有再改變自己的主意,當即下令將這些人全部拉到城外處死,然后挖了個大坑把他們都給埋了。這給那些漢人降軍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他們從來就沒見過這樣的情況,就是金人在俘虜了明軍之后,也少有如此果斷殺人的。如此一來,就使得這些人再不敢生出二心了,不但把身后的豬尾巴割了,而且除了部分被送回了遼東之外,剩下的也都加入到了明軍的陣營之中。</br>
稍作休整之后,唐楓便兵分兩路,分別攻打蓋州和營口兩地。這一次,他不光是來出氣的,他可是沖著整個金國而來的。在戰(zhàn)前,他還放出了風去,告訴整個金國的兵馬,但有敢阻擋明軍的,一旦破城,就將所有金國之人殺個干凈,只有漢族之人才能幸免。這既能起到恐嚇的效果,也可以挑撥金軍中兩股力量之間的關系。在如此情況下,想必漢人一定會有所想法,而金人也會開始不再如前般相信他們,到時候明軍的機會也就到了。</br>
就在兩路明軍兵發(fā)蓋州和營口兩地的時候,金人終于做出了反應。</br>
不久之前,豪格狼狽敗軍而回,在金國上下引發(fā)了一次大的震動。要知道這次出兵之前,金國內(nèi)部還是有所保留的,現(xiàn)在的大明已經(jīng)與以前不同了,想要再取得一些好處,可不象過往那般容易了。可是因為有蒙古人的參與,以及皇太極的同意,這一次還是動用了舉國兵力。原來是指望能拿一些好處的,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是丟了不少人的人馬。如此一來,皇太極作為金國大汗的威信再一次掃了地,這讓他很是不快。</br>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明軍卻突然殺了過來,這讓金人上下很是惶恐,因為聽說這次明軍動用了二三十萬人馬,已經(jīng)遠超金國自身的兵力了。好在到了這個危險關頭,那些國內(nèi)總是喜歡與皇太極過不去的貴族們也知道要以大局為重,倒還算合作,所以金國很快也組建出了一支七萬人的軍隊,由皇太極親自率兵,向西而去迎敵。</br>
金人并沒有因為明軍的主動攻擊而亂了方寸,因為他們還堅信以自身的戰(zhàn)力在曠野之中只會比明軍更厲害。而且這里可是他們金人的地盤,即便是面對兵力是自己一倍有余的明軍,他們也有信心與之一戰(zhàn)。</br>
皇太極也知道成敗就此一戰(zhàn),所以即便身體依然有些不適,卻也親自披掛而上。因為有以前多爾袞的差點擁兵作亂,和兒子豪格的失敗作為教訓,他不敢再把舉國的兵力交到其他人的手中了。</br>
不過正如唐楓所設想的那樣,當金國的騎兵開始趕去救援的時候,厚實松軟的積雪成了他們最大的阻礙。即便那些戰(zhàn)馬都是最好的駿馬,騎兵也個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可是想要在如此路況下策馬疾馳,卻也是太過為難他們了。有不少戰(zhàn)馬,正是因為驅(qū)策得太過厲害,結(jié)果因為馬蹄陷進了雪窩子里折斷了,這使金軍不得不放慢了前進的步伐。</br>
可明軍卻不會因為金軍的遲來而等著他們了,他們在唐楓下令之后,就對蓋州和營口進行了兇猛的進攻。因為有海州的前車之鑒,蓋州和營口的守軍作出了完全不同的應對方法。</br>
蓋州多是金國人守城,在得知海州的慘事之后,他們頓生敵愾之心,死守城池,無論明軍怎么叫罵都不出城。在雪地上,騎兵戰(zhàn)力大打折扣,而且兵力又才那么幾千,他們只有死守一條路了。不過這也難不倒明軍將士,依然是四面圍城而攻,在幾天的強攻之下,到底是明軍最擅長打攻防,而金人不擅防守,很快城池就陷落了。</br>
明軍早就已經(jīng)得到唐楓之令了,這一次是說到做到。既然蓋州城的金軍敢于死命抵抗,那他們也無須太留情面,取下城池之后便大開殺戒,將城中還存活下來的金人殺了個干凈。這一次比前次海州的殺降事件的效果更明顯,不但殺了這些人,還把他們的首級也給掛上了城頭。四面城墻上掛滿了腦袋后面都是豬尾巴的人頭,倒也很是壯觀。</br>
另一邊的營口情況卻正好相反。那里占據(jù)著大多數(shù)的是漢人軍士,在得知唐楓散布的消息之后,這些人就湊在一起決定反戈了。在金人的統(tǒng)治之下,漢人的地位一直都不高,尤其是在軍中,這些本身實力就遠不如金人的漢軍更是經(jīng)常當作炮灰上去送死,這使得軍中漢人和金人間的關系一直都不是太好。</br>
現(xiàn)在,既然自己的同族之人攻了過來,他們自然更傾向于幫自己人殺金人了。何況還有傳過來的消息,聲稱只要開城投降,就能有賞賜。所以在明軍出現(xiàn)在營口城下的當天夜間,數(shù)量達到兩千人的漢軍就對城中剩下的千余金軍發(fā)起了突然襲擊。</br>
為了不錯殺同伴,也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在起事之前漢人都把拖在自己腦袋后面的豬尾巴給割掉了。他們以往也對自己要學著金人的裝扮而苦惱,這一次終于到了解放的時候了。</br>
雖然城里的金人也有所防備,可卻架不住內(nèi)外敵人的同時攻擊。他們的軍心一亂,就更不是已經(jīng)殺紅了眼的漢軍的對手。根本不用被人接應進城的明軍動手,那些一直以來欺壓著漢軍的金人士卒就全被捕殺了。</br>
就此,在金國大軍還沒有趕來的時候,明軍已經(jīng)連取三城,并且斬敵已經(jīng)近萬了。這大大地提升了明軍的士氣,原來還有些擔心深入敵境作戰(zhàn)的各衛(wèi)所官軍也終于有了底氣和金人一較短長。</br>
打鐵要趁熱,趁著現(xiàn)在士氣正高,而金人還沒有趕來,唐楓當即就下令繼續(xù)向前。這一次,他們的目標是鞍山、遼陽一帶,只要連這兩座城池都被拿下,那金國的半壁江山就徹底淪陷了,到時候就是在心理上,金人也會感到退縮的。</br>
不過老天在這個時候卻不曾繼續(xù)眷顧明軍,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里,刮起了極強的狂風。夾著鵝毛大的雪片飛舞的狂風阻擋住了明軍前進的腳步,雖然他們多半是步卒,可那么的輜重,尤其是火炮還是拖累了他們,最終只得暫時停下來,等著天氣好轉(zhuǎn)之后再進軍。</br>
而另一邊的金軍卻沒有因此而停下向西的腳步,這一方面是因為風是從東北吹來的,他們不象明軍是頂著風向前。更重要的是知道三城陷落之后,皇太極大發(fā)雷霆,嚴令三軍一定要在兩日之內(nèi)趕到遼陽,否則軍法從事。</br>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金軍的不一般了,雖然是在如此嚴酷的天氣下,雖然戰(zhàn)馬的每一腳都會深陷雪中,可他們的速度依然沒有大減。兩天之后他們終于是及時趕到了遼陽城,此時明軍尚在進軍的半道之中。</br>
看到原來的都城在望,皇太極才松了一口氣,至少情況還沒有到無法挽回的境地。雖然這一次丟了幾座城池,但對以游牧為生的金人來說,城池其實算不了什么。只要最重要的幾座城池不丟,他們照樣可以將來犯的明軍打回去,幾年前就曾出現(xiàn)過相同的一幕,最后不是順利打退了敵人嗎?</br>
不過對明軍這次在自己國內(nèi)造下的殺孽,還是讓皇太極很是憤怒的。那可是近萬大金的精銳軍隊啊,居然就這樣死在了對方之手,這個仇他一定要報。可是他顯然忘記了,這些年來,死在他們金人手上的大明軍民又有多少。</br>
不想被動挨打,皇太極在讓軍隊休息了一日之后,便繼續(xù)帶了人馬向前,這一次他要在金國的土地上,用金軍最擅長的作戰(zhàn)方式將來犯的明軍徹底打敗。七萬金國的精銳直沖西邊,大家都在盼望著開戰(zhàn)的一刻。</br>
而那邊的明軍,在收到密報,知道金人已經(jīng)趕到了遼陽之后,反而徹底放緩了腳步。唐楓以及熟悉金人作戰(zhàn)風格的將領們都能夠想到,金軍肯定不會守在城里,而會化被動為主動,向自己進攻的。</br>
既然如此,何不養(yǎng)精蓄銳,以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來對付即將到來的大敵呢?所以明軍開始有計劃地作開了準備,那些用來對付金國騎兵的火槍和火炮也被人從包裹得很是嚴實,連這么大的風雪都沒有傷害好的油紙里取了出來。</br>
十二月初三,金軍和明軍終于相遇了,在滿天的風雪之中,兩支本國最精銳的人馬即將展開一場決定最后存亡的大戰(zhàn)……</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