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計中有計
北京城以西的三河縣,如今已經(jīng)成了一片人間地獄。伴隨著一聲聲得意的狂笑,那些四散而走的無辜百姓被四下里兜上來的金軍圍了個正著。鋼刀起落之間,無數(shù)人頭落地,尸體倒下的同時,鮮血已經(jīng)流滿了整座平靜的縣城,和那沖天的火光交織在了一起,顯得格外的凄慘和恐怖。</br>
在遵化被襲而破之后不久,金人南來的消息已經(jīng)很快地傳來了,但是這里的百姓卻還是沒能逃過這一劫,因為他們多數(shù)只有兩只腳,還想著要拿上一些財產(chǎn),而金軍的先鋒部隊卻是騎兵,當他們還沒來得及走的時候,金人已經(jīng)殺到了。城中只有百許名的衙役,就連巡檢官兵也不過兩三百人,如何是數(shù)以千計的,如狼似虎的金兵的敵手?</br>
所以不過一會工夫,整座縣城就成了金人的囊中之物。這些金人從未真正深入過中原腹地,一見到這三河百姓的家園,當即就紅了眼,也不再往前直奔京城,而是開始了慘無人道的燒殺擄掠。但有一點值錢的東西都被那些金軍所得,但有幾分姿色的女子,都難逃被金人凌辱的悲慘下場,整座縣城及周邊的鄉(xiāng)村到處都是慘叫聲和狂笑聲,讓人不忍卒睹。當金軍發(fā)泄完了獸欲,搶光了自己看得上眼的財物離開之時,整座縣城已經(jīng)成了一座死城……</br>
這樣的情況,在北京城以北以西的數(shù)處城池都在發(fā)生著,除了那座足夠堅固,金人短時間里無法攻克的薊州城外。而那里的守軍也被突如其來的金軍嚇破了膽子,雖然里面有著數(shù)萬的官兵,但愣是不敢開城前去迎敵,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周圍的百姓被金軍屠殺。</br>
皇太極帶著中軍也在四處搶掠著財物,以往他們想要搶奪一些東西需要花費極大的氣力,甚至要與遼東的大明守軍幾番廝殺,付出沉重的代價,可這一番卻是如此輕松,這讓那些金國軍士們壓根就沒有一路直殺到北京城的意思。</br>
雖然皇太極表面上對此也有些不悅,但是手下的將士們已經(jīng)都紅了眼,若是身為大汗的他強行制止的話,只怕會被有心之人利用了,所以他只有下令讓人搶上兩日,待到滿足了他們的欲望之后,再勒令大軍全力沖往北京城。</br>
李衍看著自己的同族之人遭受如此殘害,心里也終于有了一些不忍,但一想到圣教為明廷所毀,自己的父親到現(xiàn)在依舊生死難明,他就將這一點不忍拋到了一邊。不過在看到金軍不思再進直殺到北京的舉動后,他還是來見皇太極:“大汗,我們可不能浪費時候了,雖然我們的突襲使得明國猝不及防,可他們在各地的衛(wèi)所官兵還是會很快來救的,若是待到他們紛紛趕到,我們想一舉拿下北京的目標就難達成了。”</br>
“你不是說明國各地官兵除了遼東的人馬之外都不足為慮嗎?怎的現(xiàn)在卻為此擔起了心事來了?”皇太極斜睨了他一眼后,有些不以為然地道。</br>
“大汗明鑒,雖然論戰(zhàn)力明軍多不是大金精騎的敵手,可是明軍也有著他們的長處啊。他們在人數(shù)上可是大汗手下人馬的百十倍,若是讓他們?nèi)稼s到……而且,北京城作為大明的都城,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取下來的,大汗,還是早些出兵北京城吧!”李衍急忙說道。</br>
知道他言之有理,皇太極才微一點頭:“本汗也知道你這是擔心我們不能在那些各地的援軍趕到前破了北京城。不過你大可放寬了心,本汗這次所率的人馬全是我大金最最精銳的人馬,現(xiàn)在更是士氣高昂,只要我一聲令下,就是一座山他們都能給我鏟平了,別說是一座北京城了。我已經(jīng)發(fā)下令去了,放他們搶掠兩日,明天一早,我自會收束人馬,直殺到北京,取了這明國的江山!”</br>
見皇太極說得如此篤定,身為外人的李衍知道自己人微言輕,只得在心里嘆息了一聲后不再多言。只是在他的心里卻認定了一點,金人是一群只重視眼前利益的蠢物,實在不能與之謀。</br>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不,一切并不是李衍所想的那樣?;侍珮O乃是一代梟雄,豈會被眼前這么一點點的利益所迷?北京城甚至是大明的江山和那一丁點的財物孰輕孰重他還是很能分辨得出來的,他之所以任由手下軍士放肆搶掠而不進攻北京城是有著他自己的考慮的。因為他記得很清楚,當初連挾著土木堡大勝后的瓦剌人都不能一鼓作氣取下北京,自己這么點人馬,而且是在明朝大軍并無多少折損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將大明最堅固,屯兵最多的北京城給取下來的。即便真讓自己得逞了,拿下了北京城,以現(xiàn)在手上的數(shù)萬人馬也是守不住的,甚至連帶著這里無數(shù)的財物離開都做不到,因為大明各地的勤王之師很快就會殺來。他這一次的真正目的依舊是在遼東,不過不是那里的城池和土地,而是那里的人!</br>
皇太極可以大膽地猜想,當遼東的明軍在知道京城遇到了自己率兵攻擊之后,必然會回軍來救,而他們一心救北京勢必不會有任何的提防,到時候自己便可在道路之上設(shè)下埋伏,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了。他相信李衍所說的大明官軍只有遼東之兵可戰(zhàn)的話,一旦這支大明最強的軍隊受到重創(chuàng),自己想要取下這大明的花花江山就容易得多了。而且重創(chuàng)遼東守軍對自己還有著一個好處,本來是孤軍的他們一旦能打通了遼東的道路,就能進退自如,這對保存自己的力量還是很有利的。</br>
但是這想法皇太極卻并沒有說與李衍聽,他看得出來,這個為自己提出如此妙計的漢人并不是真心幫著自己的,他只是想借自己的手達成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已,說不定什么時候這個人還會成為大金的禍患,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跟他明言呢?就讓他認為大金是如此短視吧。</br>
不過這并不是說他就會放過不打北京,北京城作為大明的都城,除了里面有著讓金國人人垂涎的龐大財富之外,更是象征著大明的一個重要城池。若是真能取下了它,甚至不用真?zhèn)€拿下它,只是圍得里面的人動彈不得,對明國的打擊,以及對大金士氣的振奮也是無法估量的。同時汗位至今尚未穩(wěn)固下來的皇太極也需要有這種極具轟動效應的大戰(zhàn)來使麾下的將士們真正對自己心服,這也是他肯冒險殺到北京城下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正因為此,皇太極才會定下了一個與前全然不同的計劃。</br>
自己信任的幾名將領(lǐng),如阿敏等人已經(jīng)被皇太極暗中派出埋伏在了遼東往北京去的必經(jīng)之路上了,只要遼東的人馬一來,就會被迎頭痛擊,而京城這邊,當周圍的縣城盡被所破之后,自己也將帶兵攻城,迫使遼東的守軍更急地趕來送死!可是現(xiàn)實卻有些讓他失望,顯然明軍的情報得的很快,在自己真?zhèn)€收束了人馬準備繼續(xù)南下的時候,那些小城已經(jīng)空無一人,根本不給金人殺人立威的機會了。如此一來,金軍只有全力直沖北京城,以給大明其他各地一種京城岌岌可危的感覺。</br>
遼東,山海關(guān)。趙率教在堂上來回走動了半天之后,終于一頓足道:“顧不了這么多了!建奴竟從他處突入我大明腹地,兵鋒更是直指我北京城,我們不能不救?!痹诎肴涨八弥私鹑送蝗粡谋边叺淖窕ト胫性膲南ⅲ@讓山海關(guān)中的將士們?nèi)颊痼@不已,大家也都分成了兩種意見,有支持出兵回救的,也有支持等著進一步消息傳來的。在聽了各人的陳述之后,作為山海關(guān)總兵的趙率教終于做下了這個決定。</br>
“可是將軍,如今袁大人尚未傳來軍令,您若是擅自不顧山海關(guān)要地而去的話……”雖然許多人都認為該出兵救京城,可有那清楚趙、袁二人矛盾的人還是小心地提醒道。的確若是被袁崇煥抓到這個借口的話,趙率教著實會有些麻煩。</br>
“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守在山海關(guān)里做什么?若是京城真被金人所破,我們守住了整個遼東也得物無所用。不必再多言了,我意已決!來人,傳我之命,命山海關(guān)上下留三千人守關(guān),其他一萬人馬均隨我南返救京城!”最后趙率教眉毛一揚大聲道,他畢竟是一個久經(jīng)沙場知道把握機會,又以大事為重的人,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同時在他的心里,也不認為袁崇煥是這樣的卑鄙小人,會在這事情上給自己小鞋穿。</br>
“屬下等領(lǐng)命!”堂上一眾人受趙率教的鼓舞,全都大聲答應道,原來的顧慮也被他們拋到了一邊。</br>
不到一個時辰,山海關(guān)里的將士們就整裝以待,在趙率教的帶領(lǐng)下,向著南邊開去。雖然只得萬把人,但是趙率教已經(jīng)不能計較了,他現(xiàn)在只能調(diào)動手頭上的這點人馬,希望在得知京城的情況后,袁崇煥能做出與自己一般的決定,立刻率人趕去相救。</br>
在趙率教帶兵奔京城而去半日之后,在錦州城的袁崇煥也下達了一樣的命令。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是中了一個多么歹毒的計策。原來金人攻打遼東只是做個樣子,為的就是讓自己不再關(guān)心他們的真正動向,然后突然繞道出現(xiàn)在了遵化。此時他已經(jīng)顧不了計較其他了,只想著揮軍勤王,只希望京城的守軍能支撐到自己帶兵趕來。</br>
臘月二十五,金軍直沖北京,三萬金軍居然就對有著上百萬人口,十余萬駐軍的北京城發(fā)起了進攻。而同一時間地,知道京城“危殆”的趙率教命全軍全力趕路,務必要在二十六前趕到京城。</br>
可讓他們想不到的事情出現(xiàn)了,以為金軍都在北京城,而且現(xiàn)在對他們來說時間就是一切,所以這一路來這支明軍連探路的斥候都沒有派出,只是急急趕著路??烧l想在一處險要的所在,卻有近兩萬的金國騎兵在那里等著他們。</br>
阿敏帶著自己麾下的騎兵,靜靜地看著前方那不斷清晰的塵土,眼里露出了一絲嗜血的精光。自己已經(jīng)有好些年沒有真正殺個痛快了,當年在遼東自己屢次損兵折將,而在去年的蒙古也是因為前面太過順利的關(guān)系自己不能立下大功,這使得他在尚軍功的金國地位一路走低。這一次他將用眼前撞上來的明軍的性命來重新讓人認識自己。</br>
阿敏的身子在馬背上坐得筆直,手已經(jīng)從腰間將那柄跟隨自己多年,殺敵無數(shù)的馬刀拔了出來,在估計了一下明軍距離自己大軍的位置后,他終于將高舉的鋼刀往下一揮:“殺!將這些南蠻子給我盡數(shù)殺光了!”</br>
“吼!吼!……”兩萬騎兵在他這一聲命令之后,全都大聲呼喝了起來,然后便一齊催馬直向明軍所來的方向殺了上去,就如那一股疾風般刮了上去。</br>
此時正急著趕路的明軍已經(jīng)聽到了前方的大喊聲,沒有準備的軍士們臉色都有些變了。與金軍打交道久了,他們沖鋒前的呼喝聲對遼東軍來說還是相當熟悉,沒想到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居然會出現(xiàn)金軍的埋伏,這讓軍士們的軍心稍有些亂了。然后他們便看到了漫天的塵土從不遠處升起,整個地面都開始抖動了起來,那是金國騎兵發(fā)起了沖鋒。</br>
趙率教的心里陡然一沉,他知道自己這一次是犯了大錯了,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卻已經(jīng)沒有后退的路了?,F(xiàn)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帶著將士們迎上去,不然的話只是被金軍這么一沖,他麾下的這一萬多人馬就會徹底崩潰?!叭娐犃?,建奴不過是想阻我大軍援救京城,大家一鼓作氣地沖殺上去,一定能殺敗他們的!”趙率教大聲喊道。</br>
得了總兵大人的這一命令后,山海關(guān)的守軍便也不顧一切地殺了上去。因為急著趕路,他們頭前的也是騎兵,正好騎兵對騎兵。但是同樣是騎兵,生長在馬背上的金軍戰(zhàn)力顯然是要比明軍厲害得多了,而且明軍還是倉促應戰(zhàn),并沒有完全擺開了陣勢。在被金軍最精銳的幾千先鋒部隊一輪猛沖之后,明軍的騎兵隊伍就支撐不住,潰散了!</br>
而后,阿敏便帶著后面的中軍殺了上來,遠了弓射,近了刀砍,不過幾個照面,那些已經(jīng)各自為戰(zhàn)的大明騎兵便都倒下了馬來。這也是因為趙率教手上的騎兵只有幾百人是遼東軍中最精銳的關(guān)寧鐵騎,不然還可多支撐一段時日。</br>
但這些騎兵的犧牲還是有價值的,趁著自己的兄弟在前面與敵人硬拼的當口,后面的步卒們已經(jīng)擺好了防御陣形。這時候金軍已經(jīng)殺光了那兩千來眾的大明騎兵,直沖到了他們的面前,明軍立刻以火槍、勁弩和長矛構(gòu)成了一個多層次的防御體系來進行抵擋。</br>
其實趙率教看得出來,在兵力上都居于劣勢的情況下,自己這一路人馬想安然退卻是不可能了。他只希望袁崇煥能在自己全軍覆沒之前趕來,這樣自己這一路人馬才算沒有白白犧牲。</br>
果然,在眼見得明軍擺出了陣勢之后,金軍也改變了攻擊的策略,不再一味地以沖殺為主,而是充分發(fā)揮出了騎兵自身的靈活機動能力,不斷地游走,在發(fā)現(xiàn)一處破綻的時候再給予明軍以殺傷。這樣一來,明軍就完全被金軍控制住了,不一會工夫,就有三成人馬被射殺于地,陣勢開始出現(xiàn)了崩散的征兆。</br>
久與明軍作戰(zhàn)的阿敏很快就察覺到了這一點,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立刻下達了總攻的命令。那些金國騎兵早就已經(jīng)游擊得不耐煩了,一見上頭下令全力而攻,當時就吼叫著沖了上去。</br>
為他們的聲勢所懾,明軍軍心更是不穩(wěn),許多人甚至連弓箭都來不及拉開,就眼睜睜地看著金國騎兵殺到了自己的跟前,然后手一揮間,自己的首級就落了地。</br>
兵敗如山倒,如此一來就是想退都做不到了,趙率教在身邊親兵的護衛(wèi)下奮力拼殺,終于因為氣力不濟而被人打下了馬去。主將落馬,明軍這才徹底潰敗,但金軍卻并沒有讓他們逃走的打算,騎兵以高人數(shù)籌的速度來回突殺,使得一萬多山海關(guān)的明軍自趙率教以下全部戰(zhàn)死,此戰(zhàn)金軍只折了不過兩千許人可算是一場大勝了。</br>
可是阿敏卻并不滿足于此,他知道隨著這一支明軍,后面會有更多的人出現(xiàn),那自己就能再立大功了。所以他在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就命人火速打掃戰(zhàn)場,將明軍掩埋之后,靜等第二撥的人馬到來。當他們開始打掃戰(zhàn)場的時候,似乎老天也在幫著他們,又似乎老天也在為這些戰(zhàn)死的大明英烈感到傷感,天下起了雪,很快就掩蓋了這里的血跡……</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