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戰(zhàn)鼓聲再起
午時三刻已到,唐楓、楚不二等一干東廠和錦衣衛(wèi)的首腦們都提起了十二萬分的小心看著下面的百姓,卻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點的異動。此時,除了倪文煥外,數(shù)十名白蓮教的教徒已經(jīng)被他們身后的劊子手一下按倒在了地上,隨著上面監(jiān)斬官將已經(jīng)打了勾的竹簽擲在地上,一口口的鬼頭刀便紛紛揚了起來。</br>
這些人犯此時才露出了真正的恐懼之色,就算是一直以來很是硬氣的李澤,也不覺地發(fā)起抖來,有的人身下已經(jīng)濕了。但是他們的這種模樣并不能使身后的劊子手起任何的憐憫之心,在大喝了一聲之后,數(shù)十把刀就直直砍進了那些人的后頸,一顆顆依舊圓睜著雙目的頭顱就這樣落在了地上。</br>
看到李澤也被一刀兩斷,可還是不見李普世出現(xiàn),唐楓和楚不二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點失落之色,不過在他們的心里也不無松了口氣的感覺。要是在這刑場上真有人做出了什么事情來的話,只怕局面也不會那么好控制。</br>
“看來,李普世應該是已經(jīng)逃出京城了,不過經(jīng)這次的圍剿之后,白蓮教已經(jīng)元氣大傷,很難再有之前的勢力了。”在事后,唐楓不無可惜地說道。</br>
“這兩日里倪文煥也被人剮了這么多刀,也不見李普世出面解救,看來他確是不會再出現(xiàn)了。”楚不二也嘆息了一聲,自己二人想盡了辦法卻依舊無法抓到此人,這讓他也覺得有些無法接受。</br>
那么此時的李普世又在哪里呢?在這近一月的時間里,他一直躲藏在倪府之中,每日里除了療傷之外便是休息,同時檢討自己之前所犯的過錯。在單獨一人待在這里的時間里,他想了許多,想通了自己這一次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所在——過于急進了。</br>
白蓮教畢竟只是一個小教派沒,在天下還是一統(tǒng)的時候,他們的力量終究是很有限的,即便在山東時借著那里的局勢險些做出了一番大事,卻還是被朝廷輕松地給破了。而這次自己和李澤進京想要殺朝廷官員則更是大錯特錯,京城可不同他處,豈是自己這點勢力所能夠應付的?現(xiàn)在的他對自己之前的所為大為后悔,已經(jīng)有了在離開此地之后改變原來風格的打算。</br>
在李澤等人被斬的這一天,李普世已經(jīng)徹底養(yǎng)好了身上了傷,準備離開京城了。當天夜間,穿著一身黑衣的李普世出了倪家大宅,直往京城的南面而去。而在某個街角處,他就看到了官府的那張已經(jīng)過了時的榜文。看清了上面所寫的一切之后,李普世面上一片慘然:“沒想到只是一個月時間,天下已經(jīng)起了如此大的變化,就連澤兒也……”他很想去獄中看看,但是在權衡了一番之后,還是毅然地選擇了離開,之前的失敗已經(jīng)給足了他教訓,這次他不會再徒逞匹夫之勇了,他會讓整個白蓮教沉寂下來,等著時機到來的那刻,反正白蓮教已經(jīng)在民間等了數(shù)百年了,也不差這么一段時間。</br>
當李普世回到山西,見到李衍的時候,他正在想著法子如何將不知下落的父親給救出來,現(xiàn)在突然見到他回來了,李衍和王體乾都是喜出望外。李普世在之后便以教主的名義將各處的長老、堂主都召及了來,向他們道出了自己所做的決定:“白蓮教上下暫時停止一切動作,靜待真正的時機到來!”</br>
雖然教中很少人對此很有意見,但在經(jīng)歷過這近一個月的劫難之后,這些人也不得不接受這么一個事實,那就是現(xiàn)在的圣教還不是朝廷這個龐然大物的對手。</br>
朝廷對白蓮教的圍剿依然在繼續(xù),但是隨著李普世的韜光養(yǎng)晦之法實施之后,官府想再輕易地就找到那些隱藏得更深的白蓮教高層之人就變得困難了,而在這個時候,朝廷的注意力卻被另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給吸引了過去,那就是遼東再起了戰(zhàn)事。</br>
皇太極在登上大汗之位一年之后,終于將原來矛盾叢生的金國內部給統(tǒng)一了起來。不過他也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平靜,以金國內部這些執(zhí)掌著兵權的人一貫的性格來看,他們很有可能會再生事端。為了不再出現(xiàn)之前金國內部一盤散沙的情況,在一得知孫承宗被朝廷徹底免去了職務之后,他終于決定再次對大明用兵,這樣做除了可以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對外的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可以使自己在金國的地位加以鞏固。如果自己能夠將父親沒能打下來的遼東給打下來的話,就會有更多的人完全對自己效忠。所以在五月初的一天里,一直不在夏季對外用兵的金人再次舉兵進犯遼東。這次皇太極動用了金國所有人馬,共計八萬五千人馬,號稱二十萬大軍……</br>
遼東的袁崇煥雖然對朝廷害得孫承宗丟官罷職很是不滿,但是卻也知道自己的責任所在,所以在得到這個敵情之后,就立刻做出了相應的防御措施。除了將之前頗為有效的火炮等火器分發(fā)到將士們的手中外,他還對人馬進行了新的調動。錦州城的守將換成了長年在遼東作戰(zhàn),有著豐富防守經(jīng)驗的趙率教,又將原來守山海關的一半人馬也調到了錦州城。他知道論防御能力的話,錦州城比起自己一手打造的寧遠城也毫不遜色,所以要想守住遼東,就必須讓金人無法輕易地就拿下錦州。</br>
因為有上次寧遠城以兩萬人馬硬是擋住了金兵十多萬大軍的經(jīng)驗在,所以在孫承宗經(jīng)營遼東的一年來尤其重視火炮的配備。錦州也因此得了二十多門的大將軍炮和五門威力更大的紅夷火炮,另外那些火銃也有著不少的配備,這樣一來,雖然自己手中只有不過兩萬人馬,趙率教卻還是充滿了信心的。</br>
金人在明軍準備就緒的同時也殺到了錦州城下,依著他們之前的經(jīng)驗,并不認為這錦州城有多難破,不過在看到城上那一門門火炮時,曾在寧遠吃過大虧的金軍還是嚇了一大跳。不過在他們想來這錦州城還是能夠旦夕拿下的,所以在休息了一晚之后,次日一大早,就對錦州城發(fā)起了攻擊。</br>
皇太極還是吸取了之前寧遠兵敗的教訓的,在攻打看似比寧遠更高的錦州城時,他并沒有讓人死打,而是一上來就用了可擋城頭箭雨的楯兵。不過這次守城的乃是趙率教,他并沒有浪費城上滿滿當當?shù)幕鹋冢灰姵窍碌慕鸨鴼⑦M了炮火范圍,就下令開炮了。</br>
來花彈、實心彈……式樣多變的炮彈在金兵還在沖往城下的時候就在他們的中間炸了開來。雖然因為距離的關系它們的殺傷還不足,但是對金人的威懾卻是極大的。有些對兩年前的寧遠之戰(zhàn)還記憶猶新的人更是嚇得裹足不前。</br>
皇太極一見之下,勃然大怒,立刻就下令斬了兩名不敢上前的將領,這才重新振奮了軍心。不過正因為他們之前的失算,原來應該大有用處的楯兵折了不少,那楯車更是毀去了大半,這使得金軍不得不如前次一樣,冒著從天而降的火炮和利箭殺上前去。</br>
城上的明軍都是久經(jīng)戰(zhàn)事的老兵了,雖然雙方間的兵力差了很多,但是他們卻并沒有半點的畏懼之情,這樣一來,使得金人更是難以靠近城池。</br>
在這樣僵持了有四五日后,皇太極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現(xiàn)在的錦州已經(jīng)和自己記憶里的錦州全然不同了。現(xiàn)在的錦州城不但城墻比寧遠城要高要厚,連火炮也不比寧遠弱,想要攻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他可不會因此而放棄攻打遼東的決定,在權衡了一夜之后,皇太極便下了一個讓攻守雙方都沒有料到的命令:“對錦州城棄攻為圍,分兵攻打寧遠城。”</br>
對他的這個決定,金軍中就有許多人不以為然,認為以全軍之力要攻下一城都很是艱難,更不要說分兵了。對此皇太極做出了自己的解釋:“看錦州的守軍所為,當是明軍中的精銳,這些人必是從遼東各處調撥歸攏的,那可想見其他幾處城池的兵力必然空虛。我們?yōu)楹畏且c敵之主力交戰(zhàn),而不想著先取其他呢?只要錦州以南的城池為我們所取,錦州城縱然有著百萬大軍,也成了孤懸在外的無援孤城了,到時取他不費吹灰之力。”</br>
大汗一聲令下,原來聚集在錦州城下的金兵便紛紛離開了繼續(xù)往南而去,除了那一路被皇太極留在錦州城下行那圍困之計的兩萬金兵。</br>
在金兵棄攻錦州的當口,作為如今遼東軍事方面主將的袁崇煥接到了一封信,這使他有些為難了起來,不知自己該如何是好。這封信正是如今身為遼東巡撫的王之臣寫與他的,為的就是讓他出兵以救錦州之危。</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