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兩件大事(2)
唐楓的幾句話剛一說完,堂上眾人的臉色就都變了,有的人是吃驚,更多的人則是幸災(zāi)樂禍,因為他們知道唐楓得罪了不應(yīng)該得罪的人,而且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唐楓的話里雖然只說錦衣衛(wèi)的田爾耕太過忍讓,甚至是怯懦,但卻也隱約地提到了東廠的那些人的跋扈,這是連顧、魏這樣的朝中首屈一指的人物都不敢當面說出來的。</br>
看到了眾人各種各樣的表情,唐楓心里只是冷笑,他很清楚這些人在想些什么,但他卻有自己的打算。在稍等了一下,讓魏忠賢能夠消化完自己的話后又說道:“所以若要給眾人一個交代的話,就必須唯田爾耕是問。若不是他一再的忍讓,錦衣衛(wèi)也不會做出如此目無法紀的事情來,當然那聚眾鬧事的人也不能輕饒了。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心服,也不會引起其他的錦衣衛(wèi)的反感。不知九千歲認為下官的建議如何?”</br>
魏忠賢之所以想聽聽唐楓的看法,主要還是因為知道呂岸等人與他的關(guān)系所致,認為此事是由他主導(dǎo)的,但現(xiàn)在聽他話里的意思卻好象又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所以有些愕然。好一會之后,他才說道:“唐楓你不愧是武官,年紀又輕,只知道一味地沖殺,所以才道出了這么一個建議。不過這么一來,錦衣衛(wèi)中必然會出現(xiàn)對提督之位的爭奪,這對京城的保證很是不利,所以咱家是不會采用這辦法的。至于那些鬧事的人,雖然他們犯了事,不過好在沒有傷了什么人命,就輕判些吧。帶頭的那幾人各處五十廷杖,罰俸一年,其他脅從的錦衣衛(wèi)則各處廷杖三十,罰俸半年吧。”</br>
唐楓很明白田爾耕等人對魏忠賢的重要性,所以將他拉了出來就是為了堵住他要重罰駱養(yǎng)性的可能,現(xiàn)在總算是達到目的了。不過他卻也不想讓東廠的人就這么占了大便宜,反正前面都已經(jīng)得罪了,也不差這一下,便又說道:“九千歲,錦衣衛(wèi)中的人您是小懲大戒了,但是東廠的呢?他們幾次擅闖錦衣衛(wèi)所,傷了許多的錦衣校尉,他們總也要擔些罪責(zé)吧?”</br>
在場的眾多官員更是心里大驚,全拿不敢相信的眼神看向了唐楓,以為他得了失心瘋,居然敢這樣和東廠為難,就不怕他們以后找麻煩嗎?甚至有的人已經(jīng)打定了主意,今后可不敢再與唐楓有什么交集了。魏忠賢也是心中驚訝,但是他都這么問了自然不好當作什么都沒有聽到,便瞪了唐楓一眼,然后才道:“既然如此,就也按著錦衣衛(wèi)的處理辦法行事吧!”</br>
眼見得魏忠賢已經(jīng)將處理的方案都定了下來,除了唐楓外最是開心的就是那幾個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了,他們這兩天真是愁壞了,那些被關(guān)在天牢里的人他們個個都得罪不起,還要定他們的罪那真是太難了。現(xiàn)在九千歲親自說了話,定了案,他們便只要按此行事就可以了,不必再承擔什么責(zé)任了。</br>
唐楓這么一番看似鹵莽而得罪了許多人的話,不但解決了這次的事情,而且使自己也與此事撇清了關(guān)系,這讓幾個知道當時魏忠賢所想的人都不由得心中既佩服又有些可惜,當然可惜的感覺是占了大頭的,便是顧秉謙這樣的人,看唐楓的目光也有些不一樣了。</br>
唐楓見魏忠賢這么痛快就將原來很是頭疼的一件事給定了下來,也有些如在夢里的感覺,即便自己再能水哦,若是他九千歲一定要保東廠而踩錦衣衛(wèi)的話,恐怕也只能由著駱養(yǎng)性等人受到重懲了,甚至連自己也會因此受到牽連。“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導(dǎo)致他魏忠賢不敢再將事情給拖下去了,難道出了一件更大的事情,所以他必須先將此事了結(jié)嗎?”唐楓在心里已經(jīng)留了一個想法。</br>
魏忠賢在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之后,便繼續(xù)說道:“這第一樁小事是解決了,不過卻還有一件更大的事情需要各位給咱家一個解決的辦法。”眾人聽他這么說,都是一怔,要知道錦衣衛(wèi)和東廠的這件事情,已經(jīng)算是在除去了東林黨后京城發(fā)生的最大的事情了,怎么還會有比它更大的事件嗎?所有人都緊張地看向了高高在上的魏忠賢,等著他往下說。</br>
“果然如此!這么大的一件事情居然被他說出了小事,一定是出了什么滔天的大事了!”一聽魏忠賢的話后,唐楓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斷了,他不由得也有些緊張了起來,“莫非是金人再次寇邊了?還是北邊的蒙人再次挑釁了?”</br>
“秉謙你是內(nèi)閣的首輔,就由你來向大家說此事吧。”魏忠賢并沒有親自說明,而是在等了一等后對坐在自己下首的顧秉謙說道。顧秉謙忙應(yīng)了聲是,然后才慢慢地說道:“昨日黃昏,我們接到了山東的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急遞,說是濟南及其周圍諸府縣起了大亂子,數(shù)以萬計的百姓聚在了一起,傷了幾處衙門的官吏,換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到這里,他的語氣一肅:“——濟南發(fā)生了民變!據(jù)報,那些亂民打殺了許多的官員,連朝廷任命的巡撫畢潛也死在了他們手上,現(xiàn)在整個山東都可能出現(xiàn)亂象!”</br>
隨著顧秉謙的話一說完,堂上就炸開了鍋,自從天啟一朝以來從未發(fā)生過這樣大的事情,所有人都慌了神,只是一個勁地說著“豈有此理”、“反啦反啦!”,并沒有其他的有建設(shè)性的話。</br>
唐楓的心里一動,已經(jīng)猜到了魏忠賢為什么會在昨天城門關(guān)閉之后還派人來軍中找自己了,原來一切都是為了此事,而和錦衣衛(wèi)的事情相關(guān)不大,這讓唐楓本來還有些忐忑的心情平復(fù)了許多。想必在得知濟南發(fā)生民變的時候,這個只知道整人,耍陰謀詭計,其實對治國所知有限的死太監(jiān)也有些著慌了,而在他所能信任的官員中只有自己一人是有著帶兵打仗的經(jīng)驗的,所以才會這么急著將自己給召進京來。</br>
“看這情形,他對我的倚重并沒有一些猜測性的話而稍輕,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可以使我在朝中的地位進一步得以提高。而且民變對大明朝的打擊也是很大的,我若想要改變明朝走向衰落的命運,就也必須迅速地平息了它。”想到了這兩點,唐楓已經(jīng)有了決定。</br>
這時,魏忠賢已經(jīng)在咳嗽了一聲,使堂上眾人安靜下來之后說話了:“雖然此次民變雖然還不知道事情的起因,鬧事的也不過是一些尋常的平民百姓,但是我大明卻不能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而且就連當今的圣上都已經(jīng)知道了此事,他就給咱家和顧大人下了旨意,讓咱們務(wù)必在最短的時間里平息此事,使山東一地恢復(fù)平靜。今日咱家將你們?nèi)冀辛藖恚褪窍胱屇銈儙椭龀鲋饕猓从惺裁慈烁矣趽斶@個重任!”</br>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閉上了嘴巴。要是說山東那邊有個什么肥缺等著人去做的話,這里的這些官員早就爭個臉紅脖子粗了,但若說去平息民變,這一點這里基本上所有人都沒有這方面的本事,他們只知道在朝中你爭我奪,或是溜須拍馬,真是到了要緊關(guān)頭卻只會躲在后面不敢出聲了。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一些真有心為朝廷和百姓做事的人,可是在閹黨中混跡得久了,這些人也開始學(xué)會了明哲保身,只要不犯錯就好,立功還不如拍九千歲的馬屁來得有成效呢。</br>
眼見得所有人都沉默不語,這讓魏忠賢大為惱火,他怎么也沒想到這些人連為自己分擔一下的勇氣都沒有,那自己還能信任他們嗎?過了好一陣后,他才陰沉著臉道:“怎么,我大明發(fā)生如此大事,現(xiàn)在需要你們這些領(lǐng)著朝廷俸祿的人報效的時候你們卻連一點擔當都沒有了嗎?你們還都是不是男人?”</br>
聽著魏忠賢帶著森然之意的話,所有人都打了個激靈,被一個太監(jiān)指著問是不是男人,這讓大家都很是尷尬,但是心里的驚懼卻沒有讓他們的尷尬持續(xù)多久。現(xiàn)在他們就怕九千歲指定了自己,所以有的人不自覺地往后面靠了靠,只望魏忠賢沒有看到自己,不會硬拉了自己去平息此事。雖然現(xiàn)在不站出來有似乎不是男人的嫌疑,但是若是攬下了此事,怕是連人都未必能夠做了,畢竟民變可不是說笑的,就算不被那些亂民所傷,也可能因為一個處置不當而被朝廷怪責(zé),到時候丟官罷職都是輕的了。</br>
大家全都斂氣屏息不敢發(fā)出一點聲音,生怕一出聲就會被九千歲誤認為了想擔當此任,從而成為去山東平息民亂的人。魏忠賢的面色是越發(fā)的難看了,但是眾人卻都像是沒有看到一般,只是面無表情地坐著。就當人人自危只望不要點到自己的時候,突然一個聲音在靜得可以聽到呼吸聲的堂上響了起來:“下官愿意為朝廷和九千歲分擔,自請前去平息濟南的民亂。”</br>
PS:到此,本卷就結(jié)束了,其實唐楓并沒有完全斬去閹黨的爪牙,但是這已經(jīng)是開了不小的掛了</br>
原來俺是想讓主角在這次的事情上栽個跟頭的,不過想想還是算了,所以就借著后面的情節(jié)將這次錦衣衛(wèi)和東廠的爭端給壓了下去</br>
最后求下票票和收藏,接下來將是主角去山東一展身手了,在那里他將完全打定了主意,與閹黨正面對決!!!!!!</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