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離城遇險
在等到天色大明之后,皇太極才疲憊地返回了自己的貝勒府。對他來說一兩晚不睡覺并不是什么問題,不過這一日一夜間所發(fā)生的事情實在太多,心里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即便是精力充沛的他也有些累了。不過在去西城處見了那幾具被吊在半空中的尸體后,他就不能稍做休息了,他立刻就命守城的將士們多加戒備,而后便直趨唐楓的下處。</br>
在將自己于宮中的事情和西城的事情都原原本本地轉(zhuǎn)告唐楓之后,皇太極才道:“如今的情況更加復雜了。雖然大汗已經(jīng)死了,再也沒有人能對我掣肘,但同樣地對那些隨時來援的人馬也少了一分顧忌。雖然這個城中所有人的生死都在我的掌控之下,不過他們終究只是一些手中無兵的權(quán)貴而已,我真正擔心的還是其他各處的人馬。如今城中的消息已經(jīng)傳了出去,只怕不久就有人來了,所以我此來……”</br>
唐楓靜靜地聽著,直到這個時候才說道:“貝勒的意思我已經(jīng)明白了,你是讓我立刻趕回草原,去說服族長帶兵來援。只是……還請貝勒一定要守住這城池啊?!?lt;/br>
皇太極點頭道:“原來我是想將大汗過逝的消息在今日傳開,然后當著所有人的面登上大汗之位的,不過現(xiàn)在看來此事得要拖延上一段時日了?!?lt;/br>
他的話雖然沒有說透,但唐楓卻是已經(jīng)明白了他話里的意思,如果城外的其他軍隊不知現(xiàn)在城中的情況,皇太極大可在今日就登上汗位,然后他就能鞏固汗位,等到其他各處的人馬知道此事時他早已是金國大汗,那些人馬再來與他為敵就是造反了,金國上下還沒有人敢做出這樣的事來。但是現(xiàn)在情況卻不同了,對方現(xiàn)在大可找某些借口來攻打東京城,而沒了努爾哈赤這道護身符,皇太極想要將這些人轉(zhuǎn)投自己的麾下可就難了,所以現(xiàn)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將努爾哈赤的死給掩藏了,然后假借他的名義,來安眾人之心。</br>
想明了這一點,唐楓也不得不佩服皇太極的謀略深遠,不因一時的利益而蒙蔽了神智。如今這么做的確是最適當?shù)姆磻?,不過皇太極還是料錯了一點,那就是自己,自己可不會去什么草原幫他的忙了,而要離開這里,坐看著金國的亂局一發(fā)不可收拾。</br>
皇太極在說完這一切后,又站起了身來:“如今城中的情況實在太過復雜,所以唐兄你這就出城去吧,我已經(jīng)派人去將你的那些護衛(wèi)也招來了,現(xiàn)在你們就離開東京城。還望唐兄速去速回,早日帶了人馬來援,事情若成我皇太極必不會虧待你和你們科爾沁部的!”</br>
唐楓立刻裝出一付很講義氣的模樣道:“四貝勒放心吧,此事也是因我而起,我們蒙古人斷沒有一去不理的可能。我這就星夜趕往草原,讓族長舉全族之兵來助貝勒!”</br>
當唐楓走到貝勒府外時,正好看到宋義他們騎著馬趕了來,在沖他們露出了一個大事已成的微笑之后,唐楓才轉(zhuǎn)向了送自己出門的皇太極道:“如今四貝勒你重任在身就不必送我了,城門處既已有了安排,我們自己出城便可?!?lt;/br>
皇太極也的確不想就這些虛禮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了,便說道:“如此也好,唐兄,一路順風!”在目送唐楓他們離開之后,他又立刻對身邊的人道:“你們速去皇宮,和那邊的人下達我的命令,不能叫任何一個宮里的人出來,我現(xiàn)在不能再有任何的差池了!”現(xiàn)在不能將大汗的死泄露出去,他只有封鎖這個消息了,而原定在今日的登位之事也只好等過上一段日子,情況有了好轉(zhuǎn)之后再說了。</br>
唐楓等一行人此時已經(jīng)直奔北西門而去,這個方向是去草原的,唐楓做戲做全套當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表露出自己要去遼東的意圖,只有出了城,離開了眾人的視線之后再轉(zhuǎn)變方向了。一路行來,碰到的都是金軍士卒,連一個普通的百姓都不曾見到,唐楓這才知道如今的東京城中已經(jīng)劍拔弩張到了如此地步,看來自己的計策很是成功,金國這次想不亂都不行了。同時因為一路上并沒有閑雜人等,所以他原來的擔心也慢慢地消去了,既然那個刺傷了自己的刺客是某個阿哥所派,那么他一定不可能出現(xiàn)在由皇太極所控制的親軍之中了,在如此情況下,自己的安全應該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了。</br>
西門已經(jīng)在望,唐楓的目光卻落在了某個看上去有些矮小的騎士的身上,他就是解惑。為了讓他在暗中保護自己,所以唐楓便命他混進了這些騎兵當中,現(xiàn)在是不是應該讓他繼續(xù)留在這里呢?當自己等人安全離開東京后,皇太極對自己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對他依舊深懷戒懼的唐楓覺得還是讓他死了對金國的大亂更有好處。</br>
雖然目前的情況看來沒有自己所說的蒙人大軍來助的話,皇太極勢必會敗亡。但他終究是歷史有名的一代梟雄,說不定還真會讓他在如此混亂的局面下將金國上下給奪到了手,到那時自己的一番心血就白費了。雖然這樣的事情會發(fā)生的概率很小,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唐楓還是覺得將皇太極殺死比較妥當。在如此亂局之下,皇太極一死,那些原來身陷囹圄的阿哥們便能重獲自由,加上努爾哈赤已死,他們之間的爭斗也就會隨之開始。到那時金國必會亂上加亂,這對大明來說就更為有利了。</br>
“看來出城后,我得讓解惑再冒一次險進城來刺殺了皇太極。反正有了之前我被刺殺的情況,想必所有人都會以為是某個阿哥在暗中派遣的人刺殺的他,到時候各兄弟之間就會有更大的猜忌!”唐楓邊想邊行,嘴角邊不禁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br>
就在這個時候,身在眾軍士中的解惑,以及隨在唐楓身邊的呂岸的心里猛地感到有些不安,就當他們手按兵器,往四下里看的時候,一條人影突然從西門邊上的一條小巷中猛地躥了出來,手中一張弩機隨著他朝唐楓撲來而連發(fā)三箭。</br>
“大人小心!”已有了警戒的呂岸立刻持刀在手,一拍馬沖到了唐楓的身前,手中的長刀連揮了數(shù)下,將那幾支速度極快的弩箭給擋了開去。但就在他幫唐楓抵擋弩箭的時候,那條人影已經(jīng)用不遜于弩箭的速度射向了唐楓,此時他手里的弩機已經(jīng)換做了一柄明晃晃的利刃,這個人便是當日被呂岸所傷的李海龍。</br>
經(jīng)過這幾日的休息之后,李海龍的傷勢已經(jīng)大好,然后他就得知了城中的變故。他對阿拜很是忠心,見他被軟禁了,便在一天夜里偷偷潛了進去看他,從而得知了皇太極的打算。阿拜雖然在眾兄弟中并不顯眼,這卻是他用以迷惑眾人的手段,其實他心思很是縝密,在這幾日的軟禁中,他已經(jīng)想明白了皇太極的打算,他也明白這幾個蒙人是關(guān)鍵所在。不過此時的他雖然看到了皇太極的弱點所在卻根本沒有解決的辦法,直到李海龍突然出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所以阿拜立刻就向他下了自己的一個指令:無論如何也要將那個領頭的蒙人殺死。</br>
為了殺唐楓,李海龍幾次想偷偷潛進四貝勒的府上,但是卻都因為有呂岸二人在唐楓的身邊而無法動手。所以幾日下來他只能在旁窺探著,直到今天眼見得唐楓要離開這里,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他才不得不出手了。</br>
弩機是在阿拜的府上所拿,為的就是牽制住那幾名保護在唐楓身邊的高手,李海龍真正的殺著還是在他自己。他這一刀已經(jīng)是自己一身武藝的精華所在,無論是速度、力道還是角度都無懈可擊,唐楓斷無躲閃或是招架的余地。</br>
唐楓也的確是在他的這一刀上顯得很是慌亂,想躲已經(jīng)無從。李海龍感覺著自己已經(jīng)能看到一刀刺進這人身體時的情形了,他的眼已經(jīng)瞇成了一線,嗜血的感覺充斥著心胸。就當他的刀眼見就要命中唐楓時,一個人以讓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擋在了他的身前。</br>
“嗆!”一聲長響之后,李海龍蓄滿力量和精神的一刀刺在了一柄短短的利刃之上,他失手了。李海龍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自己拼盡全力的一招居然有人能夠招架得住,而且這人居然穩(wěn)如磐石地站在那,沒有一絲的搖晃。其實這倒不是解惑的力量足以與李海龍的全力一擊相比,而是因為他使了一些手段。在兩件兵器相交的剎那,他就用極快的速度使手中的短刃與來刀相碰,用不斷的撞擊來消減對方的力量,直到消盡一切力量。不過因為這一切發(fā)生得很快,所以那無數(shù)聲兵刃相交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一聲長響一般,就連李海龍也以為是對方用力量擋住了自己的必殺一刀。</br>
就在他失神的一瞬間,解惑的反擊出手了,他因為怕還有刺客在邊上,所以沒有離開唐楓的身前,所以他那如同鬼魅般的身法沒有施展出來,但他手中的短刃卻也如他的身法般讓人難以捉摸,在陽光下閃過一道道刺眼的利芒,向著李海龍的周身要害刺去。</br>
PS:努爾哈赤都已經(jīng)掛了,大家看在他老人家死這么早的份上給點收藏和紅票安慰下他吧O(∩_∩)O</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