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噩耗
解惑在這一個月來時刻都保持著警醒,因為就在他去了信王府后不久,在唐家宅院的附近就總是出現(xiàn)一些形跡可疑,鬼鬼祟祟的人。剛開始時他并沒有將這些人放在眼中,因為無論是身手還是其他這些人在他的眼里都不堪一擊,如果他想要除掉這些人的話只是舉手間的事情。但是為了不至于影響到夫人柳慧的正常生活,只要這些人沒有做出什么危害到唐家的事情,解惑還是決定忍下來,對他們視而不見。</br>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解惑卻發(fā)現(xiàn)這些人的目的不是打擾唐家的人,而是監(jiān)視他們。因為心中好奇,在一個夜晚他跟蹤了一名離開稟報情況的窺探者。這才使他知道了這些人的身份——錦衣衛(wèi)。解惑知道自家的公子也是錦衣衛(wèi),不明白為什么這些人會這么做,或許是與自己之前去見信王和孫大人有關(guān)系。這就讓他隱隱地有了一種感覺,似乎遠(yuǎn)在遼東的公子唐楓會有什么麻煩。解惑很想立刻趕去遼東保護公子,但是現(xiàn)在這情況他卻也不能離開夫人。雖然現(xiàn)在看來,這些錦衣密探?jīng)]有傷害夫人的意思,但他卻不能保證這些人會不會突然對夫人不利。唐楓之前讓他和孫承宗回京城的時候就曾吩咐他要好生照顧夫人,他當(dāng)然不能違背了公子的意思而舍夫人于不顧。</br>
正當(dāng)解惑有些左右為難的時候,突然這一日里那些布在宅院四周的錦衣密探都不見了。在一夜之間,那些在白天扮作行人、商販,晚上扮作打更的,或是索性趁夜窺探的人都不再出現(xiàn)了。這讓解惑覺得很是奇怪,可他卻沒有一點欣喜的感覺,反而在他的心里的不安更重了,究竟是為了什么卻實在是猜不到。</br>
然后在又過了兩日之后,便有朝廷的人突然來到了唐家的門前,那是一個小黃門,他居然是來向唐家的人宣讀圣旨的。當(dāng)柳慧、解惑和幾名家中的仆從都在堂上跪了下來之后,他才展開了尺許長的一卷黃色絲綢,朗聲宣讀了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大明立國已二百余年,四夷未有不歸心者,唯遼東女真……”</br>
這些由大學(xué)士們所草擬的說辭別說是解惑、柳慧了,就連唐楓在這里也未必能夠全部聽懂,所以那個黃門在那照本宣科,而跪在下面的人卻是聽得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那些個之呼者也是什么意思。</br>
直到那黃門讀到:“……今有御史唐楓者,功忠體國,屢立戰(zhàn)功,拒敵于國門之外,朕心甚慰……”之時眾人才知道了這道旨意的中心意思,那就是表彰唐楓的功勞,這讓眾人都松了口氣,同時也為自家老爺?shù)玫交噬系娜绱丝滟澏械礁吲d。但他們還沒有高興多久,后面的噩耗卻到了:“……然天妒英才,因其立功心切出城追寇,乃為寇所圍,生死不明,實乃我大明之不幸也。雖則如此,然其功不可沒,故特升其為兵部員外郎之職。更有其妻柳氏者,持家有道,賢良淑德,故恩封為七品誥命……”那黃門依舊在那搖頭晃腦地讀著圣旨上的話,但是下面跪聽的一眾人等卻已經(jīng)個個面色大變,在聽說唐楓生死不明之后,其他的什么封賞他們已經(jīng)全部聽不進耳去了。</br>
“……欽此。各位謝恩吧!”好不容易地,那小黃門才將圣旨給讀完了,他一收遮在自己面前的圣旨,笑著看向下面說道。但是入眼的卻是一批已經(jīng)呆楞在地的唐府中人。“各位謝恩吧!”那小黃門在等了一下不見眾人有什么反應(yīng)之后,便再次提醒道,這次的聲音高了不少。這才將柳慧從悲傷和擔(dān)心中給驚醒了過來,她忙一個頭磕了下去,道:“臣婦柳慧多謝皇上的恩賞!”這時其他人也才紛紛拜了下去。</br>
接過了圣旨后,柳慧接過了管家遞來的幾兩銀子交到了那小黃門手上,然后才艱難地道:“敢問這位公公,我家老爺他在遼東究竟出了什么事?”那小黃門聞言翻了個白眼,心說我讀了半天原來你什么也沒聽進去啊,但看在對方還算上道,而且自己也不好對一個婦道人家發(fā)怒,便說道:“唐大人因為一時不慎,在追擊敗退的金軍時落進了他們的埋伏,之后便沒了音信了。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了?!?lt;/br>
“??!”柳慧雖然剛才已經(jīng)聽出了那個意思,但只當(dāng)是自己會錯了意,現(xiàn)在知道了確是此事后,終于有些接受不了了。</br>
“夫人!”還是解惑手腳快,在柳慧軟倒之前已經(jīng)上前將她扶住了,然后將他交給了一直伺候柳慧的丫鬟韻兒之后,才一把拉住了那小黃門的手,急聲道:“我家公子他究竟是怎么會被金人埋伏的,你快說明了!”</br>
那小黃門見這個書童打扮的人居然如此無禮,便想要發(fā)怒,不想還沒等他撂下臉來,手腕上便傳來了一陣陣的疼痛之感,他立刻慘叫了一聲“疼!有什么話你放開了我再說也不遲啊!”原來解惑一心急,手上的力量就使得有些大了。經(jīng)他這么一叫,解惑才想到了自己的身份,立刻松了手,然后滿是焦急地看著對方。這時小黃門已經(jīng)不敢口出惡言了,便老實地道:“具體是怎么回事我在宮里也不清楚,不過聽說是金軍來攻我遼東,唐大人率軍守在寧遠(yuǎn),還將他們給擊退了。后來在追擊敵人的時候中了他們的埋伏,唐大人以及追擊的數(shù)萬大軍都被金人所包圍。三萬大軍全軍盡沒,只逃回了沒幾個人,而唐大人和其他幾名將領(lǐng)則一直沒有回去,恐怕是兇多吉少了!”</br>
送走了傳旨之人后,整個唐家都陷入了一種悲傷的情緒之中。雖然這里的仆從有的是柳慧從老家?guī)淼?,有的是新買不久的,和唐楓沒有深厚的主仆之情,但是一想到家里的頂梁柱出了事,眾人也不好受,而且看到夫人這個樣子,他們就更不是滋味了。</br>
這時,在后院柳慧在休息了一個多時辰之后終于有些恢復(fù)了,她便將解惑叫了來,命他去其他處打探一下消息,也好對事情的經(jīng)過有個更清晰的了解。這一點解惑是早就想去做了,只是因為擔(dān)心柳慧的情況他才留在家里照應(yīng)一切的。在聽了柳慧的話后,解惑便道:“夫人你在家中等著,我很快就會將事情的經(jīng)過打探清楚?!?lt;/br>
解惑能有這么大的把握當(dāng)然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該去見什么人詢問了,這個人便是孫承宗。經(jīng)過和孫承宗一路返回京城的相處交談,以及一月前的那次事情,解惑很明白雖然他已經(jīng)離開了遼東,但是對那里的影響力卻依然很大,而且對那邊的情況也是了如指掌的,所以他想要探聽唐楓的情況當(dāng)然得去見孫承宗了。</br>
當(dāng)夜幕降臨的時候,解惑便再次進入到了孫承宗的府上。雖然他的很是突然,但是孫承宗卻沒有一點驚訝的表現(xiàn),他見了解惑后道:“老夫等你也有好幾日了,看來是直到今日才有人將唐楓之事說與你們知道的吧。哎!”說著重重地嘆了一口氣。</br>
見他這么說話,解惑自然就明白孫承宗是知道遼東所發(fā)生的一切的,便忙問道:“孫大人,你說我家公子他究竟會不會有事?還有,我只知道之前公子被困在了寧遠(yuǎn),后面的事情知道的也不多,您還是將事情的經(jīng)過都告訴我吧,我也好有個打算?!?lt;/br>
孫承宗看著焦急的解惑,心里也為唐楓有這么一個忠心的伙伴而感到高興,于是便將他所知道的自從高第上任后遼東所發(fā)生的事情都說了出來。的確如解惑所認(rèn)為的那樣,雖然孫承宗人已經(jīng)不在遼東,但那邊所發(fā)生的事情他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在聽完了事情的經(jīng)過之后,解惑的眼中騰地一下就冒起了一股怒意:“孫大人,照您這么說的話,我家公子這次遇險都是因為那個叫高第的人的緣故了?”</br>
孫承宗道:“是啊,若他能按老夫之前的布置守遼東的話,那些建虜就未必能這么輕易退軍了,更不要說在后退時設(shè)下伏兵了。而且此次他還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而將過錯推于唐楓,若不是一些我們不得而知的緣故,只怕唐楓他即便為國捐軀了也會受到懲處!”</br>
“這個小人!”解惑恨恨地說道,但隨即他又將注意力放到了唐楓的生死之上:“那大人您說我家公子這次究竟會不會有危險?他現(xiàn)在究竟身在哪里?”</br>
“這個老夫也不得而知了。唐楓在被建虜包圍之后,便從北邊突圍而出了,之后的事情就是遼東的守軍也不曉得。不過至少在三日之前他還是沒有回到遼東的。老夫想來,他或許已經(jīng)脫離了危險,但是卻未必能很輕易地回到遼東我們控制的地域之內(nèi),甚至他已經(jīng)到了更北的所在也說不定!”</br>
解惑在知道唐楓活著的機會還很大之后,總算是松了口氣,而后他就下了決心要回到遼東,甚至去更北之處尋找公子。</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