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學堂和藥局
建設司的第一個軍民服中心已經(jīng)完成,丁毅從船上進來的大批民生貨物,可以放上去賣。</br> 并要求軍官們在大伙面前,多多鼓動,鼓勵大家消費。</br> 匠作局那邊目前已經(jīng)有工匠三十多人,學徒四十多人,鐵匠部,火器部的房子地基也選好位置,開始建設。</br> 另按丁毅的要求,由阮文龍,宋哲等六名會讀書寫字的先生,成立了學校也選好址,每天都有兒童開始學習,丁毅要求,所有五歲以上16歲以下的兒童,無論男女,都要讀書學字。</br> 開始很多家長有點不樂意,因為大點的兒童,在島上可以干活,能保證三餐有飯吃。</br> 但丁毅說只要讀書寫字的,都免費供吃,大伙這才高興。</br> 此次丁毅回來,又重新組織了一個司,醫(yī)藥司。</br> 之前營里就一個醫(yī)士趙理,也是當初幫張成看病的那個,他帶了兩個學徒,全營就靠他們?nèi)恕?lt;/br> 丁毅這次在登州找到司學醫(yī),大明在各府州縣都有醫(yī)學司局,還有藥局。</br> 但現(xiàn)在大部份有名無實,有的醫(yī)士都從來不去上班,自顧自在外行醫(yī)。</br> 丁毅請了三個過來,約定每人每月五兩銀子,包吃住穿用,有家口的,也全包吃住,若是思鄉(xiāng),每月可以回登州兩次。</br> 三人中有兩人當場同意了,必竟在登州賺五兩銀子可不容易,關鍵還要吃喝穿用,在登州每月賺五兩,都未必能存到二兩。</br> 還有人考慮了一晚上,最后也同意了。</br> 這樣丁毅手上有四個醫(yī)士,成立醫(yī)學司,趙理任司長,還給他們下令,培養(yǎng)學徒醫(yī)士,每培養(yǎng)一個,考核過關后,賞銀十兩,并且有提成。</br> 即和火器局一樣,將來能單獨治病救人的,開出的藥,可以拿提成。</br> 當時大伙還不明白,后來醫(yī)學司的人也可以為老百姓看病,并且收費時,大伙才明白。</br> 工匠,學校,醫(yī)藥,這三個部門是丁毅最關心的部門,也是排在第一,需要不停完善的部門。</br> 相比這三個部門,情報司短時間是急不來的,必須耗費時間和心血來建立。</br> 軍隊訓練現(xiàn)在也不用他煩,所以丁毅這段時間的主要精力,就在這三個部門。</br> 散會后,丁毅帶人巡查各個部門的工作情況。</br> 先去了南營以北,那邊正在建堡,這種堡是比較簡易的堡,主要是讓遼民居住,冬天避寒所用。</br> 每個堡長四十米,寬二十米,用石頭和木頭結構,現(xiàn)代社會旅順這邊森林覆蓋率達到53%,明時更高,到處都是植被和樹木,主要是以松樹,柏樹多,松木易加工,在這個時代很適合蓋房子。</br> 丁毅現(xiàn)場看了下,平均每個堡至少有一個技匠在指導,有近百人在建造,他們先挖地基,但挖的不深,也就半米左右,地基以石塊堆徹,再筑墻。</br> 墻高三米,厚三十公分,非常簡易。</br> 墻內(nèi)就是房屋,主要以松木搭建。</br> 建設司長鐘鎮(zhèn)奴專門安排了工匠和人員伐木,先把營地附近的伐掉,為將來擴大營地做準備。</br> 伐掉之后統(tǒng)一加工,再送往各建筑點。</br> 之前工具少,加工慢,這次丁毅從登州回來,買了大量的工具,加工起來速度快了很多。</br> 房屋也很簡易,就像前世工地的集裝箱房,但這里比較大,平均每個房間三十平方,一個連著一個,分配方式以有家屬的優(yōu)先在同一個堡,沒家屬的在同一個堡。</br> 丁毅走進一個做的比較快的堡中房間看了下,發(fā)現(xiàn)正在做床,亦全木結構。</br> 考慮到冬天會很冷,丁毅想了想:“床下改成土石,將來可以燒火,冬天睡覺就不冷了。”</br> 他稍微形容了下,眾人和工匠馬上懂了。</br> 這個時候的老百姓,因為柴火和煤都很貴,很少有人會這么干。谷</br> 旅順樹多,丁毅也顧不得綠化和環(huán)保,先燒起來,保住兄弟們的冬天能過下去再說。</br> 因為房子有部份木結構,為防火燒起來,丁毅又叮囑了一番注意事項,每幢房與房之間都要有隔離帶,即便燒起一幢,也要燒不到另一幢。</br> “這邊一共要蓋多少個堡?住多少人?要多少時間?”丁毅最后問鐘鎮(zhèn)奴。</br> “一個堡大概住90-100人,先蓋十個堡,每蓋個堡要一個月左右,同時開工四個,三個月內(nèi)能全部蓋好。”鐘鎮(zhèn)奴回答很快:“按大人要求,過年前爭取蓋二十個,為以后人口多了做準備。”</br> 按丁毅的規(guī)劃,每個堡四周都要囤田,堡內(nèi)堡外都有廁所,水井。</br> 每個堡囤一千畝,十個堡就一萬畝。</br> 每個堡有90-100人,開墾1000畝新田并不難,考慮到有兒童和老人在里面,還要打井什么,鐘鎮(zhèn)奴和幾個種田好手們商量過,大概趕的上冬季播個大豆先試下。</br> 丁毅聽了比較滿意,原以為按進度來,最起碼到明年春天才能開始第一播。</br> 他之前召集過會種田的人商量過,旅順這邊,還是以種麥稻兩熟為好。</br> 明朝時,北方小麥產(chǎn)量大概為一石左右,秋稻大概也是一石出頭,全年兩石多點。</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