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我要產(chǎn)量要翻倍
11月19日上午,趙大山拿著丁毅的親筆信,和幾件禮物,帶一條船前往泉州面見鄭芝龍。</br> 當(dāng)天丁毅把大員的重要人員都叫到場,先參觀了一下制糖,再開了次大會,分配任務(wù)。</br> 從皮魯特口里得知,大員現(xiàn)在年產(chǎn)砂糖為5000多擔(dān),這時的一擔(dān)為120斤,大概60多萬斤。</br> 主要是賣往日本和波斯(伊朗)。</br> 賣往日本的,都是大明商人為多,比如丁毅這樣的。</br> 賣往波斯的,基本都是其他國家的商船。</br> 丁毅帶著東江諸將,先參觀了制糖過程和車間。</br> 這邊制糖的地方叫糖廍,由壓榨甘蔗的棚屋和煮糖的熬糖屋所構(gòu)成。</br> 其所產(chǎn)的糖為赤糖,即黑糖,這些糖有部分會再經(jīng)由“糖間”,利用泥土過濾掉雜質(zhì),就加工成了純度更高的白糖。一個糖廍,就是一個小型的制糖加工廠。</br> 制作黑糖比較簡單,大伙專門看了制作白糖。</br> 工人們用黏土和紙過濾黑糖,時間有點慢。</br> 這邊負(fù)責(zé)制糖的人叫段高林,原本是泉州人,最早一批移民到這里,來了已經(jīng)有十一年。</br> 段高林四十多歲,一臉和氣,還能說流利的荷蘭話。</br> 據(jù)他介紹,他專門負(fù)責(zé)制糖,賣由荷蘭人來。</br> 他手下的工人大部份都是婦女,還有12歲以上的小孩,有少量中年男了。</br> 成年的壯年男子,要么種田,要么建堡,有時也會來幫忙。</br> 丁毅等人轉(zhuǎn)了幾圈,發(fā)現(xiàn)他手下很多人,但效率很不好。</br> 很多小孩子沒事干的時候都在玩,婦女們也在聊天。</br> 比如一個糖廍里面,熬糖時只需要四五個人,卻圍了十幾個。</br> 大部人都在聊天,等著。</br> 非常沒有效率。</br> 段高林還是當(dāng)?shù)氐拈L老,以前做為長老的福利,他家的田,每年每甲少交五石。</br> 看完后,丁毅先問段高林:“你手下現(xiàn)在一共多少人,只算婦女,有成年人。所有15歲以下都不能算。”</br> 段高林猶豫著:“大概,好像,六七千人吧。”</br> 他馬上又道:“但大伙并不是全在這,有時家里會忙,有時其他地方也需要人手。”</br> 總之就是不固定的,他每月就是保證有五萬斤糖出產(chǎn)就好。</br> 丁毅覺的這糖產(chǎn)量還能大幅提升。</br> “婦人們有工錢嗎?”</br> “沒有,給口吃的。”</br> “從下個月開始,我要每月產(chǎn)量十萬斤。”丁毅道。</br> “怎么可能。”段高林瞪著眼睛:“大人你殺了我們也沒有啊。”</br> 每月十萬斤,每天才三千多斤,你手上五六千人,隨便弄弄都有的。</br> 丁毅覺的十萬斤都少。</br> 馬上又加句:“十萬斤最少。”</br> “沒這么多甘蔗呀。”段高林叫道。</br> 丁毅這才想起,但他也不急,又陸續(xù)看了種甘蔗的地方。</br> 回來之后,他叫來制糖的負(fù)責(zé)人段高林,二十幾個小頭目。</br> “我看了下甘蔗,沒什么大問題,有些種的比較遠(yuǎn),你們都不派人去拿,全部就近。”</br> 段高林臉色通紅,小頭目們也不出聲。</br> 不過他還嘴硬:“全拿回來,還是達(dá)不到要求。”</br> “加大種植,改良種植方法。”丁毅雖然不記得鄭成功在臺時期,才輸入了新的蔗苗,改良了技術(shù),讓產(chǎn)量提升了很多,但是他知道,萬事只要肯想辦法,總可以解決的。</br>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出聲。</br> 丁毅又道:“明天我會公示各地,并派人宣讀。”這是防止有人不識字。</br> 大伙看丁毅,不知道他要公示什么。</br> “挑選種植甘蔗技術(shù)優(yōu)秀的人,為管理人員。”</br> “我要成立制糖局”</br> “局長一名,副局長五名,不管來臺多少年,不論在當(dāng)?shù)赜卸喔呗曂灰N甘蔗技術(shù)過硬,能改良制糖技術(shù),都可以擔(dān)任。”</br> 段高林等人臉色更難看了。</br> “局長每月十兩銀子,副局長每月五兩銀子,每甲田只需交兩成。”</br> 啊,眾人皆驚,相互看來看去,很多人眼光熱切起來,兩成稅還是挺誘人的。</br> 段高林眼珠子溜溜轉(zhuǎn)個不停。</br> “凡能改良技術(shù),能增加產(chǎn)量者,貢獻(xiàn)較大者,視產(chǎn)量增加多少,賞賜良田十畝到百畝,賞銀十兩到千兩不等。”</br> 眾人又叫,紛紛震動。</br> 丁毅又道:“這個月暫停制糖,新建糖廍,我看了下,糖廍太少,很多工人都在休閑。”</br> “以后制糧局核定五千名工人,每天都要來上班。”</br> “上午七點到十一點(這里不用古代時間,省點百度時間。)下午十二點到五點,夏天到六點。”</br> “每七天,可以請假休息一天,輪流休息。”</br> 丁毅把旅順的工人制度改了改,侃侃而談,并說會以公告形式,面向所有人招工人。</br> 段高林苦著臉:“天天這么干,怕招不到人呀,有時農(nóng)忙,大伙也要回家?guī)兔Φ摹!?lt;/br> 丁毅不管他,繼續(xù)道:“每個工人,每月五錢銀,加供午飯。”</br> “以后每干一年,加一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