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做死
那青年也不管,拿著鐵牌就往前跑,拼命往前擠。</br> 四周有兵士看到,立馬沖過來:“不要插隊,排好。”</br> “我有牌,我有牌。”青年舉著牌。</br> 兵士看了看后,沒再說什么,還示意他從邊上繞過去。</br> “那是我的啊--”王民在哭著,顫抖著站起來。</br> 父女還想找青年理論,身前一閃,又一個二十多歲的婦人攔住他們。</br> “你,你干嘛。”王吉兒又氣又怕,突然明白:“那是你男人?”</br> “不許走。”婦人兇巴巴的道,但她應(yīng)該不是這種性格的人,為了糧食才敢這么做,表情兇狠,眼神卻是躲閃害怕。</br> “你們怎么可以這么做?”王吉兒眼淚不爭氣的掉出來:“大家都是災(zāi)民呀。”</br> 王民想沖過去,婦人緊緊拉著他,三人在場中糾纏著,誰也不肯讓誰。</br> 此時前面的青年已經(jīng)繞過長長的隊伍來到一個大鍋的后面,看他舉著牌子,有人把他召過來。</br> “給給,我有牌子。”青年喘著氣,喜滋滋道。</br> 那人拿過牌子,看了看,抬頭問:“你什么手藝?”</br> “。。”青年。</br> “你是什么手藝?”那人又問。</br> 青年這下聽懂了,想了想:“我會種田,我婆娘也會。”</br> “你這牌子,撿來的還是搶來的?”那人冷著臉問。</br> “沒有,沒有,不是。”青年臉色大變。</br> 那人一看他表情,就是大怒:“抓起來。”</br> 兩個兵丁趕緊過來,一把按在地上。</br> “饒命饒命,大人饒命。”青年嚇的半死。</br> 很快,青年被押了出去,外面和王民纏糾的婦人也被抓住。</br> 四周很多災(zāi)民都看著,表情茫茫然,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br> “大膽刁民,搶奪他人東西,擾亂賑災(zāi)次序,斬。”有個厲聲大喝。</br> 不顧這兩夫妻的苦苦求饒,撲哧,現(xiàn)場有兵丁手起刀落,兩顆腦袋滾落在地。</br> “啊”王民父女嚇的也一屁股坐到地上。</br> 四周很多災(zāi)民看在眼里,俱嚇的半死。</br> 等牌子還回王民父女手上后,有一個兵士板著臉對他們道:“進入登州后,沿官道走,現(xiàn)在凡走小道被抓到者,俱當(dāng)奸細,斬。”</br> “經(jīng)過各個囤堡,亮牌通行。”</br> 兩父女瑟瑟發(fā)抖,拼命點頭。</br> 29日,王民父女穿過幾十個囤堡后,終于進入登州碼頭。</br> 進入登州碼頭需要進城,他們進城時,都有人帶隊,不準(zhǔn)亂跑,一路直行到碼頭。</br> 碼頭這邊人山人海,全是各處來的災(zāi)民,同樣是排隊有序上船。</br> 這邊都是登州水師的船只在幫忙運人,每運一船,杜如海按人頭給他們,一個人一錢銀子,雖然是友情價,比較低,但一天下來,有時要運上千人,那也是一百多兩。</br> 碼頭上有旅順的人在點人頭,邊上是登州水師官兵配合。</br> “不要吵,都排好隊,有牌子的先拿出來。”不時有人在邊上叫。</br> 王民老遠就舉牌:“我們有,紅色的。”</br> “你過來。”很快有兵士幫他們插隊上了船,很多不能插隊的災(zāi)民,都眼紅紅的看著他們父女。</br> 上了船后,他們父女被分配到一個地方,發(fā)現(xiàn)這里坐著好幾個人手上都有和他一樣的紅牌。</br> 王民想了想,試探著問:“你們,都是打銃的?”</br> “恩。”有個粗壯漢子點頭:“俺以前是營里的軍匠,跑出來啦,嘿嘿。”</br> 他現(xiàn)在也不怕,必竟到了東江鎮(zhèn)的地盤。</br> “聽說這船是去東江鎮(zhèn)的。”有人小心聲道:“我偷聽到的。”</br> “東江不是和韃子比較近嗎?”馬上有人顫聲道。</br> “東江的丁將軍很能打仗的,聽說百戰(zhàn)百勝,登州人都知道。”有人大聲道:“這幾年都沒吃過敗仗,韃子也打不進來。”</br> 眾人神色稍安。</br> “管他去哪,有田給我種,有糧給我吃就行。”粗壯漢子喃喃道。</br> 大伙臉上不約而同露出應(yīng)該如此的表情。</br> 王吉兒臉上若有所思,但很快又變的一副乖巧聽話的表情。</br> 下午,他們的船在旅順登陸,所有人排隊下船。</br> 下船之后,就有人開始報名字。</br> 王民很快聽到自己的名字,趕緊帶著女兒往那邊去。</br> 他聽到粗壯漢子叫袁田,也和他們一起。</br> 一行人到了一幢房子外面,然后一個個進去。</br> 像王民帶著女兒的,輪到他時,就和女兒一起進去。</br> 里面有兩個青年文士模樣的人,先照例了問了他們的出身,住址,手藝。</br> 左首的又問:“王民你打鳥銃多少年了?”</br> “八年了。”王民道。</br> 嗯,對方點點頭,又問:“你女兒有什么手藝?”</br> 王吉兒和父親面面相覷,最后柔聲道:“炒菜算不算?”</br> 對面兩人對視一笑,也沒多說什么。</br> 很快,左首的人道:“咱們東江鎮(zhèn),很看重有手藝的老師傅。”</br> “像王民你這樣的,起步每月一兩銀子,家里兩個人,分二十畝田,自己沒有時間和力氣種,可以雇人,東江有很多老百姓愿意幫你們種田,三七分成,佃戶拿三成,你們拿五成,交我們二成。分成是咱們丁大人定的,聽懂了嗎?”</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