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真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內(nèi)
四月中旬路超的事發(fā)生,丁毅大怒,差點要斬了路超,但諸將求情,路超常住旅順的老婆也帶著兒子,專程來皮島求情。</br> 丁毅便饒了他,立馬將路超調(diào)回來,降為小旗后,沒多久又被派了出去,誰也不知道派到那去了。</br> 此后丁毅基本是在旅順和皮島之間來回,一是巡視各部訓(xùn)練效果,一是妥善安置兩邊遼民。</br> 原東江皮島兵(包括登萊之亂的降兵)開始極難訓(xùn)練,老兵油子比較多,論個人勇武,都非常強,但紀律很差。</br> 訓(xùn)練司的人,斬了一批,趕了一批,一個月處理了一百多人,接著又發(fā)軍餉和糧米,終于穩(wěn)住這些驕兵。</br> 丁毅也不急,這些人三個月一訓(xùn)練完,基本都會老實。</br> 再打亂重新分到各部,半年之后,應(yīng)該能穩(wěn)定下來。</br> 而且丁毅只要連發(fā)半年的糧餉,沒有人還會有異心。</br> 因為他們在毛文龍手上也好,徐敷奏手下也好,孔有德麾下也好,從來沒有連續(xù)三個月拿過實足的餉銀和米。</br> 在遼民的安置上,丁毅也想根據(jù)各地糧米的儲備來。</br> 皮島儲糧很少,囤田也不理想,人口現(xiàn)在和旅順差不多。</br> 旅順有十四萬畝田,人口也最多,原本有十五萬。</br> 豬島三千,麻洋島五百,中島一千五,這五千人基本全是工匠和工匠家屬,還有少量守備兵。</br> 長生島放了一萬人,北信口,南信口,紅嘴堡,望海堡,歸服堡,復(fù)海堡,各有五百百姓。</br> 復(fù)州五千百姓,金州五千百姓,余下全在南關(guān)口以南,旅順內(nèi)。</br> 十四萬畝田,勉強以養(yǎng)著他們這些人。</br> 而且等將來復(fù)州和金州之間開始囤田,都有糧食可以賣了。</br> 皮島這邊人多田少,目前全靠旅順支援,但一年后,田囤起來,也能自給自足。</br> 丁毅把大部份人放在皮島和各島,少量放在鐵山,作為前哨。</br> 一旦有后金兵從鎮(zhèn)江過來,鐵山能示警。</br> --------</br> 四月二十日,阮思青與佛朗從日本歸來,這次他出去半年多,先到福廣,大員(臺灣),回程去日本,帶出去二十只船,一千人,回來只有十八艘,九百多人。</br> 他在臺灣地區(qū)又被海盜打了,正是歷史有名的海盜劉香。</br> 劉香原是鄭芝龍十八芝成員,后來因不肯招安和鄭芝龍翻臉,一直在福建廣東浙江一帶竄掠,丁毅估計上次他們被打,也是劉香的人馬。</br> 這次阮思青遇到十幾艘海盜船圍攻,好在他們船上炮多,銃多,逼的劉香也沒敢和他們拼命,被打沉了兩艘船后,他們也打沉了劉香兩艘,劉香的人看他們難打,便撤了。</br> 丁毅聽了安慰阮思青和佛朗:“人回來就好,咱們的船廠,今年可以做千料商船,五百料戰(zhàn)船了。”</br> 這兩年丁毅到處挖工匠,從小漁船開始,一步步做大,上個月李織告訴他,工匠和學(xué)徒的數(shù)目以及動手能力已經(jīng)差不多了,可以試建造千料商船和五百料戰(zhàn)船。</br> 但以丁毅現(xiàn)在的船廠規(guī)模,一年造一艘五百料商船,和兩艘四百料戰(zhàn)船為好,先求船多,再求船大。</br> 丁毅當時就大喜,這海軍可是他最重視的部門,只是發(fā)展實在太慢。</br> 佛朗和阮思青聽到自己終于能造大船了,也俱是很興奮。</br> 阮思青此行收獲也頗豐,他先運了東江的毛皮人參海貨,還有精鹽到各地等地賣掉,又在松江徐府收購生絲,棉織物,最后到福廣等地,進購了一批蜆木,大員(臺灣)荷蘭人的砂糖,還和鄭芝龍交易了一船物貨,但鄭那邊,硝石火藥等物越來越少,到是給了大量的閩鐵。</br> 丁毅聽了,若有所思了片刻。</br> 阮思青接著去日本,賣掉了生絲砂糖,按丁毅的要求,收購了十萬石米糧。</br> 他這么半年跑下來,帶回來五十多萬銀子,十萬石米糧,兩船鐵料,一船日本的硝石,硫磺,燧石,一批蜆木,少量的銅礦。</br> 另有一百多工匠,其中有明人的,也有日本的。</br> 眾人聽了皆是大喜,丁大人又有錢有糧了。</br> 但丁毅覺的還不夠。</br> 因為他眼下地盤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br> 同時期的鄭芝龍,一年收入可能有幾百萬,他跑了半年多一百萬也沒有,確實很少。</br> 這又讓丁毅想起抄家,眼下能和鄭芝龍比賺錢速度的,也只有抄家了,可惜不能隨意的干。</br> “為啥銅料少了?”丁毅這時問。</br> 因為他野戰(zhàn)炮用的銅,日本進口的銅,很重要,旅順現(xiàn)在的銅儲存都快用完了。</br> “日本出事了,松蒲隆信和幕府好像不對勁。”</br> 阮思青帶回來幾個重要消息。</br> 一是荷蘭人讓他們今年暫時別再去收糖了,聽鄭芝龍的意思,好像也打算要教訓(xùn)下荷蘭人,他們兩家可能要翻臉。</br> 丁毅馬上想到,原歷史上的料羅灣海戰(zhàn),鄭芝龍大敗荷蘭人,穩(wěn)定了海洋霸主的一役。</br> 二是幕府對石見銀山賣銅的事很不滿,并把石見銀山奉行松平海野給撤了,換了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