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丁毅的妙計
連著兩日攻城無果,官軍士氣大挫,高起潛也不再執(zhí)意蟻附攻城。</br> 第三日,他再次召集諸將,商討破城之策。</br> 眾將各懷心事,開始俱不說話,因為怕被點名再攻城。</br> 自故蟻附攻城傷亡最大,眾將當然不想損兵折將。</br> 丁毅左右看看,果斷上前一步,說道,從沙河大戰(zhàn)開始,叛軍一敗就跑,四散而逃,逃兵襲侵山東各地,百姓受到牽連,官軍不但要派兵追剿,而且還被逼分兵,為防此類事情再發(fā)生,可學后金圍堵大凌河,先把登州圍起來,還能防止以后敵軍夜襲咱們。</br> 這樣一來,登州城破后,叛軍已然無處可退,只能退向海邊。</br> 咱們海里的水師可以攔截叛軍,讓他們全軍覆沒。</br> 高起潛聽的拍著桌子,大聲稱妙,找著機會,當著眾將狠狠夸了丁毅一番。</br> 現(xiàn)場諸將都臉色古怪看著丁毅,沒想到這人居然說出如此陰險的招數(shù)。</br> 事實上,原歷史上,沒有丁毅在,明軍也是這么干的,只是不知是誰出的主意,被丁毅提前說了。</br> 丁毅說完后,吳襄在邊上一臉郁悶,欲言又止,最后搖搖頭,臉都氣紅了。</br> 原來,在原歷史上,正是吳襄,想到大凌河之役,后金挖坑圍祖大壽,所以想出了這個注意。</br> 他因為這個提議,被高起潛好好夸講,也算立下大功。</br> 此戰(zhàn)之后,立馬回任總兵,然后他又送銀子又讓吳三桂認干爹,兒子吳三桂也積功升參將。</br> 但這回有丁毅在,他猶豫了一番,正在組織語言,還沒等說出來,已經被丁毅搶先說了,簡直氣的半死。</br> 他紅著臉瞪著丁毅,憋了半天,也不知道說啥。</br> 總不能說丁毅盜用了自己的想法吧?</br> 于是,明軍集中人手,以數(shù)日的時間構筑一道長達三十里之圍墻,其高如城,東西兩端俱抵海,把登州圍了個水瀉不通。</br> 在原歷史上,由陳洪范、劉澤清率步兵守西墻,吳襄、靳國臣等率騎兵接應;劉良佐、鄧玘等率步兵守南墻,金國奇、祖大弼等率騎兵接應;牟文綬等率步兵守東墻,祖寬、張韜等率騎兵接應。</br> 這回幾乎沒變,丁毅和徐敷奏的兵馬繼續(xù)守著中軍,保護高起潛和朱大典等人,眾將又是暗暗大罵,卻也沒辦法。</br> 自從昌邑起兵以來,大伙都覺的丁毅和徐的東江兵幾乎沒打什么重要戰(zhàn)役,每次都是敵軍大敗之后,再從后面追殺,功勞有了,卻沒出什么力。</br> 但高起潛明顯照顧丁毅,眾將雖不服,亦只能接受。</br> 圍城之后,雙方進攻進入對恃階段。</br> 由于登州叛軍擁有二十幾門紅夷大炮,幾百門西洋炮,而且李九成素負驍健,常出城搏戰(zhàn),之后的日子里,雙方往往以數(shù)千馬步軍配合火炮進行大規(guī)模野戰(zhàn),互有勝負。</br> 這時高起潛又要夸將丁毅,因為他們筑墻,使李九成沖擊不了他們的營地,省了很多防御事務。</br> 這下連各總兵也覺的丁毅這法子好。</br> 之后,高起潛又心血來潮,又下令攻了幾次,但依然不讓丁毅兵馬螞蟻,明軍其余各部自然也不愿出力。</br> 而且城上的火炮威力強大,且防守森嚴(如城中衢路不許遼人以外者任意行走,違者斬之;又,每垛夜間均以五人防守,按更輪替,傳箭警睡;不時還縋人至城外夜巡,后金的復州要這樣干,丁毅的兵馬肯定破不了。),明軍數(shù)次攻城俱無結果,遂決定采行緊守坐困的策略,像大凌河一樣困死登州守軍。</br> 丁毅和徐敷奏的兵馬現(xiàn)在沒什么大事,每天就守在中軍。</br> 于和大凌河一役一樣,長達數(shù)月的圍城戰(zhàn)開始了。</br> 其間在十月,朝庭從京城運來第二批四門紅夷大炮,隨同而來的有錦衣衛(wèi)千戶趙百河,太監(jiān)方正化。</br> 方正化和趙百河先見到高起潛,不知談了什么,次日,中軍召見丁毅和徐敷奏。</br> 徐敷奏先到,先一一見過里面諸人,有高起潛,朱大典。</br> 高起潛又向他們介紹來自京城的方正化,趙百河,趙百河身后還跟著兩錦衣衛(wèi)。</br> “徐總兵請坐,咱家有點事想請問下。”方正化等介紹完,和顏悅色的對他道。</br> 徐敷奏也不客氣,大刀金刀的坐下,不過內心有點小慌,因為他感覺到那趙百河臉色不善。</br> 而且丁毅不在身邊,他好像感覺少了點什么,沒有安全感。</br> “不知公公有何差遣?”徐敷奏硬著頭皮道。</br> 方正化看了眼趙百河,趙百河往前一步,大聲道:“去年十二月,后金大股兵馬入金州,丁毅是否真的大勝,又陣斬了多少后金首級,徐總兵,你可知道?”</br> 徐敷奏一臉茫然,好像沒清楚在說什么。</br> “徐總兵?”趙百河又問。</br> 徐敷奏好像反應過來,還是一臉茫然:“什么?有嗎?去年十二月有后金大股兵馬入金州?”</br> “為何我不知道?”</br> “徐總兵”趙百河冷然道:“還請總兵大人你好好想想,須知,知情不報,亦是大罪?”</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