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汗圣明
很快大殿里只留下皇太極,范文程,和佟養(yǎng)性,皇太極的臉色也不好看起來。</br> 他當(dāng)然想立馬打破旅順,活捉了那丁毅,然后讓他跪在自己面前,看著自己凌辱玩弄他的女人才痛快,這會讓他有征服明人的快感。</br> 但最近真不能再打。</br> 四平之戰(zhàn)大金敗了,打旅順大金又?jǐn)×恕?lt;/br> 連敗之后,喪兵失將不說,大金剛剛?cè)腙P(guān)的勝利也黯淡了許多。</br> 自從大金入關(guān)成功后,很多蒙古部落紛紛來投,他們似乎認(rèn)清楚,在這片大陸下,誰才是真正的主人。</br> 可是,如果他們知道大金連敗,又會怎么想?</br> 再打一次旅順也不是不行,但萬一打不下怎么辦?</br> 就算打下了,旅順那邊有船,明人丁毅肯定坐船跑掉,他們大金又不能守,也只能和上次一樣,毀城離開。</br> 旅順其實沒啥油水,耗費(fèi)兵力去打,得不償失。</br> 打贏了沒什么好處,再打輸了,他大汗的位置能不能坐穩(wěn)都是問題。</br> 所以,皇太極在給諸臣看時,心中已有決定,旅順肯定要打,但不是現(xiàn)在。</br> 范文程和佟養(yǎng)性看皇太極心情好像不好,也不敢吱聲。</br> 等了片刻后,皇太極沉聲道:“前日,漢臣王文奎向我建議。”</br> 王文奎這個大漢奸說,明朝壟斷著工匠和技藝,咱們大金眼下不缺打仗和賺錢的人才,所以招募人才的重心,要放在招納民間技術(shù)人才(比如鐵匠,銅匠,和鑄造工匠。)</br> 歷史上原話大概是:“為今之計,汗宜懇切出一明諭,不拘俗類,不限貴賤,不分新舊,令有才能者,不妨自薦,有熟知者,許令保舉。”</br> 范文程和佟養(yǎng)性立馬同時跪伏于地,感激淋涕的大叫:“大汗英明。”</br> 佟養(yǎng)性更道:“明國匠籍極為低下,一入匠籍,終身不能脫籍,且子孫后代皆是。”</br> “這讓明國匠人地位低下,生活艱難,所以打制火器,皆出工不出力,是以次品極多,不堪重用,我大金,不可步明國之后塵。”</br> 范文程也道:“火炮,攻敵之利器,守城之根基,此仍我大金必須要掌握的技藝。”</br> “然”皇太極重重點頭:“我欲頒布號令,治國之要,莫先安民,滿漢之人,均屬一體,差搖公務(wù),毋致異同,希望‘漢人安堵,咸頌樂土’。”</br> “大汗圣明。”范佟兩人喜極而泣,再次深拜,這次還從英明上升到圣明的高度。</br> 皇太極接著又道,他要組建漢軍青旗,以佟養(yǎng)性為旗主,專注炮兵建設(shè)。</br> 這就是漢軍八旗的雛形。</br> 他當(dāng)即下令,讓佟養(yǎng)性從民間招募技藝精湛之工匠,想方設(shè)法自己鑄炮。</br> 只要有工匠能鑄炮,立馬可以脫去匠籍,提拔為官。</br> 范佟兩人又是大喜。</br> 很快,盛京許多漢人工匠獲得了人身自由,不再算是低賤的匠籍身份。</br> 有今年剛剛在永平之戰(zhàn)中被俘獲的工匠王天相被佟養(yǎng)性招募,他有嫻熟的‘失蠟法’鑄造技術(shù),被委以為專職鑄造官,賜白銀千兩,奴婢十名,庭院八間。</br> 工匠金世昌精于泥型鑄法,委以匠作副官,賜白銀千兩,奴婢八名,庭院六間。</br> 另有多名工匠,因掌握不同的鑄造技藝,由奴隸提拔為千總,把總。</br> 盛京城的漢人工匠們聽到消息,一個個更加的賣力了。</br> 皇太極最后告訴佟范兩人,等到大炮一造好,先拿旅順開刀。</br> 原本歷史上,皇太極是明年大炮做出來后,才決定組建漢軍青旗。</br> 但今年在旅順吃了一個大敗仗,皇太極不想再用兵馬去拼,決定提前組建炮兵,大力發(fā)展火炮技術(shù)。</br> ---------</br> 丁毅這會還不知道,因為他又打敗了后金兵,皇太極原來還猶豫到明年的決心,提前一年就下了。</br> 此時他們正在清點匯報戰(zhàn)果。</br> 此戰(zhàn)當(dāng)然還是大勝,共打死打傷蒙古和漢軍近兩千人(其中大部份戰(zhàn)死,重傷的也幾乎被明軍當(dāng)場清理了),活捉一千兩百,另活捉了七百多明人百姓,總計得到人口兩千。</br> 這兩千人,當(dāng)然又全拿去干基建重活了。</br> 另得到完好戰(zhàn)馬四百多匹,蒙古軍潰逃后,有人帶走一部份,還有被打死打傷好多戰(zhàn)馬,這讓丁毅心痛不已。</br> 但眼下他手上有近一千匹馬,張經(jīng)的騎兵又可以多點了。</br> 其余的刀盾甲胄無算,所有人身上搜到的銀兩大概是三千多兩,平均每人身上就帶了一兩多。</br> 必竟是出來打仗,戰(zhàn)兵們身上不會帶太多銀子。</br> 若攻克了明人的城堡,肯定會有大把的銀兩。</br> 另有盾車幾十部,丁毅也笑納了,放在堡里,將來也能防守用用。</br> 而丁毅這邊的損失也不算小。</br> 全軍傷亡三百余人,是丁毅歷次打仗以來傷亡比較多的。</br> 考慮到他以五千對九千,這個傷亡還在承受范圍。</br> 主要還是漢軍李率泰這邊打的好,等明軍前排蹲下,銃兵開銃時,他們起來暴射。</br> 后面還沖到明軍陣前,肉搏近戰(zhàn)。</br> 好在明軍銃兵都有鐵甲在身,盾牌又多,真正戰(zhàn)死和重傷要退出現(xiàn)役的,大概有兩百左右。</br> 雖然算大勝,但戰(zhàn)后很多事要處理。</br> 清點人員傷亡,整理戰(zhàn)場,處置后事,安撫兵民,提拔有功將士等等。</br> 足足忙了三天才息下來。</br> 三天后,盛京來人,接劉興治尸骨回盛京,并送來皇太極的信。</br> 丁毅看后,哈哈大笑,遞給眾將。</br> “皇太極,這,這也是胡說八道啊。”趙大山笑道。</br> “嗯”丁毅微笑:“我寫這信就是試試他的態(tài)度,眼下他這回信很明白了,以后咱們,就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剌。”</br> “等他們的火炮要是造好了,一定先打我們。”</br> 大伙立馬神色嚴(yán)肅起來。</br> 這次打的并不算好,對面的李率泰也是良將,后金兵也沒上。</br> 下回帶上炮,就更難打了。</br> 只有趙大山和張經(jīng)互視一眼,老大怎么知道后金兵能鑄好炮?</br> “別怕,耗到明年才好,明年這個時候,咱們的炮,比他們多多了。”丁毅現(xiàn)在就需要時間。</br> 拖的越久,他就越強(qiáng)。</br> 皇太極要給他五年時間茍著,他能一舉打翻后金。</br> 不過眼下看皇太極的回信,肯定把他當(dāng)成了重要的目標(biāo)。</br> 好在他確信,短期之內(nèi),后金是不會打過來了。()明末之席卷天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