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決不妥協(xié)
天啟六年,張成還是大明水師登州衛(wèi)一名試百戶哨官。</br> 登州衛(wèi)曾是大明重要的水師基地,巔峰期曾擁有各種大型戰(zhàn)船一百多艘,到1503年時,陷入最低谷,全塞只有三艘戰(zhàn)船。</br> 為增援覺華島,大明往覺華島派水師,同時增建登州衛(wèi),天啟四年時,登州衛(wèi)擁有戰(zhàn)船四十一艘。</br> 當時張成和兒子都在衛(wèi)字6號船上,張成是哨官,兒子是軍士。</br> 張成他們船的主要任務,是護送民用商船往覺華島囤結(jié)物資,覺華島被攻破時,島上被后金兵縱火燒料了八萬石糧料物資,有一大半都是張成他們護送的。</br> 正月二十六日,天氣嚴寒,海面被封,姚撫民等守軍,為防后金兵從岸邊覆冰,發(fā)動大量水師官兵鑿冰,張成的兒子也被派往,全島軍民合力鑿開一道將近十五里長的冰濠。</br> 不料突然天降大雪,冰濠重新凍合,后金騎兵稱勢覆冰馳進,沖進島上。</br> 明軍日夜鑿冰,又冷又苦,每天都有幾十人上百人的被凍死凍傷,后金騎兵登陸,明軍即無盔甲又無兵器,潰不成軍,不能抵擋,張成的兒子張立當場被后金軍斬首。</br> 據(jù)事后潰兵向張成哭訴:當時張立和他剛剛從前方鑿冰隊伍輪換下來,又餓又累,大伙在北門睡下,半個時辰不到,突然喊殺聲振天,片刻之后,韃子騎兵沖進囤糧北門。</br> 明軍一觸即潰,四下逃散,唯有張立在人群中大喊:“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殺韃子呀。”召集大伙死戰(zhàn),接著又對身邊的人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替我告訴家父,孩兒不孝,先去也--”聲畢,義無反顧,轉(zhuǎn)身沖向后金騎兵,時年,未滿十八歲。</br> 看著丁毅堅韌的神色,想著丁毅剛剛所說的話,往事一幕幕重回眼前,眼前的丁毅,和當年的張立何等的相似?</br> 張成心中悲憤,不能自已,淚如雨下。</br> 他顫巍著身體,在醫(yī)士的扶持下,緩緩從床上站了起來。</br> “大人。”丁毅趕緊上前扶住。</br> “丁毅。”張成雙手緊緊握著他的手,瞪目厲聲道:“本官這一生,定要和韃子不死不休,決無妥協(xié)。”</br> 丁毅的聲音更大:“愿為大人效死,決不妥協(xié)。”</br> “好,好,好。”張成連說三個好字,眼中臉上,全是淚。</br> 他緩緩彎腰,扶起丁毅,臉上出現(xiàn)一片慈祥,聲音也柔和了許多:“丁毅,你可愿意,叫我一聲父親。”</br> 張經(jīng)愕然。</br> 丁毅先是一愣,但沒有猶豫,馬上撲通一聲雙腿跪地,重重磕了幾個頭。</br> “孩兒丁毅,拜見義父大人。”</br> 張成哈哈大笑,重重的扶起丁毅,聲音也洪亮了數(shù)倍:“來人,召阮文龍,周勇,諸百戶,楊永。”</br> 張經(jīng)趕緊出門,大聲復訴一遍。</br> 不多時,十幾個人紛紛涌進屋中。</br> 此時張成已然坐在主位,身邊左側(cè)是那醫(yī)士,右側(cè)是丁毅。</br> 進屋的人看到丁毅站在張成身邊,俱是一愣,接著這批人分兩邊站好,倒也涇渭分明。</br> 左首是副千戶周勇,兩個跟隨他的百戶,右側(cè)是一個文吏,三名之前比較兇悍的百戶,還有丁毅見過的小旗楊永。</br> 原本氣若游絲的張成,看起來精神很好,眾人也是大為意外。</br> 周勇兩眼瞪著他,似乎不敢相信張成突然傷勢就好這么快?</br> “文龍。”張成先道。</br> “在。”那文吏就是阮文龍,后來丁毅才知道,這人是朝\鮮族人,原是登州商行的一個掌柜,精通日\本,朝\鮮,后金等多種語言,張成升千戶時,跟了張成,因為當時他們商行的大量貨船也跟著張成。</br> 覺華島后金軍燒了兩千多艘明國船只,大批商船被燒,阮文龍的老板也破產(chǎn)了,明國事后根本沒有補償,所以他就跟了張成,張成手上兩艘商船就是他老東家的。</br> “徐大堡捷報:今月1日,賊奴數(shù)百精騎攻擊大興堡,堡破,總旗張經(jīng)與葫蘆墩甲長丁毅且戰(zhàn)且退,甲長丁毅運籌帷幄,料賊不勝水力,引至六股河,以死士宋飛,趙大山,李忠義等埋伏,于賊半渡而擊,大獲全勝,未料,賊奴援兵至---”</br> 張成口述,阮文龍筆寫,很快一場大勝的捷報躍然紙上。</br> 眾人聽的目瞪口呆。</br> 因為這捷報里沒說張成有多少功勞,幾乎全是在提丁毅如何厲害,唯一提到張成的事,就是張成派人聯(lián)系張經(jīng)和丁毅往徐大堡撤的。但明眼人一聽就知道,張經(jīng)和丁毅,恐怕是落荒而逃,逃到這里。</br> 捷報還說,眾人先于河邊陣斬五人,接著在墩臺又陣斬十一人,共得十四個首級,而且還有一個白甲。</br> 周勇聽完,眼中連連冷笑,想不到張大人為了丁毅和張經(jīng),居然縱容他們殺良冒功。</br> 沒錯,這會別說周勇,現(xiàn)場除了看到韃子人頭的楊永,個個都以為丁毅等人是殺良冒功。</br> 捷報寫完,張成叫楊永準備快馬,和敢死之士,分三個批次,三個方向,往寧遠城報。</br> 楊永臉色鄭重,這會外面到處都有后金軍,這會報捷,很是危險。</br> 但單人匹馬的信使,只要跑的夠快,機靈一點,加上運氣好的話,后金軍也不會去攔殺。</br> “諾。”楊永立馬跪下接令,同時深深看了眼丁毅。</br> 捷報里最重要的人就是丁毅,幾乎把功勞全算在他身上了,連張經(jīng)這個親侄子,都只分一小點。</br> 不料等他起身后,張成一把握住楊永的手,又握住丁毅的手,把兩人的手放到一起。</br> 丁毅莫名奇妙,楊永的臉色更凝重了。</br> “楊永是本官的家丁隊長,丁毅是本官的義子,以后你們,就是一家人。”</br> 楊永恍然大悟:“拜見丁大人。”</br> 此時的丁毅,根本不能稱之為大人。</br> 但張成這意思,已然告訴楊永,以后家丁們,全都要聽丁毅的了。</br> 堂人諸人臉色各異,周勇更是不敢相信。</br> 張成這老家伙,似乎真的不行了,臨死托孤嗎?為什么不是給張經(jīng)?</br> 他意味深長的看了眼丁毅,想到丁毅剛剛在外面,對他們態(tài)度是比較好的,應該是個懂事的。</br> 也好,總比張經(jīng)好。</br> 張經(jīng)和堡里好多人認識,丁毅卻是新來的,對周勇來說,張成的人跟著丁毅,比跟著張經(jīng)好多了。()明末之席卷天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