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蛋盾
10月30日。</br> 一大早,丁毅就問宋飛和趙大山有沒有回來。</br> 大伙皆說沒有回來。</br> 丁毅有點擔心,都是老兄弟,他可不想這兩人出什么事。</br> 好在下午的時候,楊永回來,告訴丁毅兩人都順利進入了金州城。</br> 丁毅大喜,但他雖然知道后金兵十月入關,可具體日子不記得,而且后金入關后,京城知道,再傳到這里,肯定又好幾天過去了。</br> 這會旅順風平浪靜,什么事都沒有,南營新組建的三千兵馬,正在各自的營地訓練。</br> 丁毅今天正帶著阮文燕等人在看盾牌。</br> 有個工匠上個月改良了盾牌,因為他發(fā)現(xiàn)丁毅軍中的盾牌和明軍的不一樣,而且想立在地上。</br> 于是他在盾牌左右兩側加了活動腳,平時折在上面與盾牌邊同齊。</br> 想立盾在地上時,直接往下一拉,立馬與盾牌直面形成三角形。</br> 這樣不需用手,就可以把盾牌立在地上。</br> 如果想對抗騎兵,中間再加固一根鐵棍,一頭插在盾牌中間的卡口,一頭可以釘在地上。</br> 即便不釘在地上,憑這三角形和鐵棍形成的緩沖,這盾牌都無比堅固。</br> 李忠義專門拿一頭準備殺的黃牛作試驗。</br> 先立三層盾牌,中間都有人,為防撞傷身體穿鐵甲再包裹棉被。</br> 他記著丁毅的話,人員一定密集,緊緊相靠。</br> 蹲到地上后,身體側身,后腿跪在地上,前腿靠在盾后,左臂死死頂著盾牌。</br> 等于半個身體壓在盾牌上。</br> 一頭成年黃牛沖上去,砰,三層盾牌形成的隊形,紋絲不動。</br> 第一排人員受到撞傷,但傷勢都不重。</br> 李忠義便打造兩種盾牌。</br> 第一種是第一列槍盾兵所帶的,所有盾牌比較重,因為表面釘了一層鋼皮。</br> 第二種是后面23列槍盾兵所帶,木皮結構,比較輕。</br> 第四列用鋼盾,56列再用木皮盾。</br> 這兩種盾,前者重十二斤,后者重十斤。</br> 在中國歷史上,這算是最重的盾之一。</br> 丁毅的兵馬訓練時,槍盾兵每天都要負盾行軍。</br> 每天隊列訓練,也要訓練一手持槍,一手持盾,相當艱苦。</br> 盾牌后面還有綁帶,像后世雙肩包的帶子,正常行軍時,可以背在背上,如烏龜殼一般。</br> 丁毅看到的第一眼,腦海里就閃過一個詞“蛋盾”。</br> 前世他玩過魔獸世界,t6時有個經(jīng)典的坦克盾牌,戰(zhàn)士背在背上的蛋盾。</br> 眼下他的盾牌都是長方形,一米二高,軍士背在背上,就和游戲里背著一個蛋盾似的。</br> “重不重?”丁毅問一隊正在訓練的兵馬。</br> “不重。”那兵士年紀也不大,二十出頭的樣子,看到丁毅問自己,滿臉通紅的大聲回答:“只要能打韃子,再重也不怕。”</br> “哈哈,好好。”丁毅笑:“大伙先辛苦下,以后咱們馬多了,車多了,就不用天天背著了。”</br> 他尋思著,等再穩(wěn)定點,要開始多買點馬,做點車,形成車隊。</br> 因為他以后肯定火器挺多,拉炮,拉彈藥,拉糧,都要車隊。</br> 還可以解輕軍士的負重。</br> 但眼下這么練,對軍士也只有好處,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br> 看完了槍盾兵,丁毅去看銃兵。</br> 眼下他手上一共有一百四十多桿魯密銃,有一百桿在徐威的第一司。</br> 四十多桿在王衛(wèi)忠的第三司。谷</br> 其他沒魯密銃的兵士,還是先學著裝彈,用鳥銃或竹筒練,每兩天,再用魯密銃輪流練。</br> 每五天,都要實彈打一槍。</br> 這會丁毅銃少,也不敢給他們多打,只能輪流讓銃手每個月都能打一發(fā)。</br> 看完銃兵訓練后,突然,不遠處喧鬧起來。</br> 接著有人向這邊狂奔。</br> 丁毅抬頭看去,正是張經(jīng)。</br> 這家伙一路狂奔過來,臉上大喜的表情。</br> “要打仗了?京城來人了?”丁毅沒想到來這么快。</br> “大人,大人,京城來人了。”張經(jīng)老遠就在叫。</br> 丁毅笑笑,但不明白,崇禎不可能到這里來調(diào)兵的啊?</br> 他趕緊帶人迎上,同時扭頭對阮文燕道:“你去拿些銀兩和銀票來。”</br> “恩。”阮文燕溫柔應了聲,轉身就去。</br> 往前走了不到片刻,就遇到張經(jīng)。</br> “京城來人了,好像是賞賜的。”張經(jīng)興奮叫道。</br> “。。”丁毅。</br> 沒多久,他就看到了來人。</br> 只見領頭是個長相白凈的宦官,身后跟著兩個佩著繡春刀,穿飛魚服的錦衣衛(wèi),還有四個京營軍士,全部甲胄在身,威武不凡。</br> 看這模樣有點像宣圣旨的。</br> 丁毅看這太監(jiān)表情神色,還算溫和,當下趕緊上前:“末將旅順都司丁毅,拜見公公,不知公公---”</br> “你就是丁毅。”邊上一個錦衣衛(wèi)突然厲聲大喝,瞪了丁毅一眼,接著朗聲道:“這位是京城來的王公公,你跪下接旨吧。”</br> “丁將軍,咱家王承恩。”王承恩柔聲細語,微笑道:“請丁將軍接旨。”說罷,扭頭看了眼那錦衣衛(w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