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摧枯拉朽
哲朗說完,一提馬,叭,狠狠一鞭,第一個沖了出去,后金兵另十九騎,像狂風巨浪席卷而出,并且隊形慢慢分散。</br> “殺了他們,殺了丁毅,殺了明狗。”扎巴騎在馬上,在后面緊緊的盯著丁毅,心中念念有詞。</br> 他內(nèi)心這時十分緊張,又怕丁毅突然調(diào)頭往堡里跑,又怕丁毅不跑,總覺的那會更可怕。</br> 哲朗的馬越來越快,進入到一百三十米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對方已經(jīng)飛快列隊。</br> “不好。”遠處的扎巴一看,明軍從松散的隊伍到列成三排,前面一排蹲跪,后面兩排站著。</br> 十秒鐘都不到,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快的變隊,一看就是精銳中的精銳。</br> 有那么剎那間,他想叫哲朗回來。</br> 但馬隊沖出去,和開弓的箭一樣,根本叫不回的。</br> 此時他叫,對方也聽不見了。</br> 瘋狂的馬蹄聲掩蓋了一切,只有哲朗自己的叫聲在半空中回蕩。</br> “大金無敵,誓殺明狗。”</br> “大金無敵。”后金騎兵齊聲狂呼,馬速越來越快。</br> 一百二十米。</br> 一百十米。</br> 一百米。</br> 八十米。</br>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br> 此時已經(jīng)進入弓的射程,但他們都沒用弓,瘋狂提速沖剌,后面也就幾秒鐘的路程了。</br> 哲朗已經(jīng)感覺到了勝利在望。</br> 對面的明軍是傻了嗎?</br> 因為雙方距離才兩百米,這會他們的馬速還沒加速到最高,必竟沖剌的距離太短了。</br> 但后面這八十米,正常來看,最多五秒鐘差不多能到明軍陣前。</br> 勝利,也就在這五秒鐘內(nèi)。</br> 明軍的腦袋已經(jīng)在向他們招手。</br> 后金軍的臉上全部涌起狂喜之色。</br> 可就在這時。</br> “開火”隨著王衛(wèi)忠一聲令下。</br> 砰,對面第一排銃聲大作。</br> 七十米。</br> 砰砰砰,最少五名騎兵紛紛摔倒。</br> 他們就像在瘋狂的沖瘋中,猛的撞到一堵鐵墻,狠狠的撞擊下,馬匹滾倒,他們飛跌。</br> 有些人還沒落地就已經(jīng)慘死,更多的人活活摔死。</br> 在這樣高速的沖擊和摔落下,就算穿著鐵甲也要被摔死或重創(chuàng)。</br> 砰,第二排銃聲接著響起。</br> 五十米。</br> 七八名騎兵再次落葉般被掃倒,現(xiàn)場慘叫聲已經(jīng)和馬蹄聲交織在一起。</br> 砰,第三排銃聲再響。</br> 三十米。</br> 撲通撲通,除了一名騎兵,其余全部摔倒。</br> 最后一名騎兵還繼續(xù)往前沖。</br> 二十米。</br> 砰,王衛(wèi)忠一銃打在他的胸口。</br> 撲通,這人從馬上飛出,尸體在地上連續(xù)的翻滾,一路滾到丁毅的馬腳下面才停。</br> 他一個翻身,臉正好在丁毅腳下,他雙眼瞪的老大,死不瞑目的看著丁毅。</br> 正是那哲朗。</br> “嚅”場上有無主的戰(zhàn)馬在悲鳴,空中煙霧漂動,整個戰(zhàn)場除了慘叫聲外,再無別的聲音。</br> 扎巴在后面看的目瞪口呆。</br> 從沖鋒到全軍覆沒,僅僅十秒鐘不到。</br> 最后八十米,五秒鐘。</br> 短短五秒鐘的時間,形成地獄般的死亡通道。</br> 二十名精銳大金勇士,在五秒鐘不到的時間里,被人像殺豬殺狗般的殺死了。</br> 他知道丁毅陰險下作,也知道丁毅是明軍中為數(shù)不多敢與大金血戰(zhàn)的明將。</br> 但是他不知道,這才幾個月不見,曾經(jīng)只敢在堡中偷襲下作的明人,已經(jīng)敢和他們在野戰(zhàn)中堂堂正面的血戰(zhàn)。</br> 以前他是防守官,只敢在堡中防守,如今成了都司,敢與他們野戰(zhàn),將來成了總兵,豈不是要帶兵滅我大金?</br> 這人不殺,我大金早晚亡在他的手上?</br> 扎巴的內(nèi)心再次涌起這種強烈的感覺。</br> 他驚怒交加的看了眼前面的丁毅,無盡的羞辱和愧恨涌上心頭:“總有一天,我要誓報血仇。”</br> 駕,他調(diào)轉(zhuǎn)馬頭,再也沒有勇氣看那些大金勇士一眼,瘋狂的奪路而逃。</br> 戰(zhàn)場上一片狼籍。</br> 戰(zhàn)馬在嘶鳴,后金兵在慘叫。</br> 丁毅神色自若,趙大山在身后臉色凝重。</br> 他以前是弓兵,也不喜歡用火器。</br> 自跟丁毅從大興堡跑出來后,丁毅每次對戰(zhàn),都很重視火器。</br> 在旅順駐軍后,更是大力發(fā)展火器。</br> 他當時很不明白,必竟大部份后金軍,都不是被火器所殺。</br> 今天第一次看到三段式的正面對敵,終于明白丁毅為什么這么重視火器。</br> “搜索戰(zhàn)場,小心韃子裝死,補刀。”此時王衛(wèi)忠一聲令下。</br> 銃兵們很快得到命令,紛紛收起銃,拔出身上的短劍。</br> 按平時的訓(xùn)練,三人一組,走到韃子身邊,先看中槍傷口,傷在要害處的,基本沒什么問題,沒在要害處的,就要小心。</br> 然后會有兩人按著韃子傷兵,另一個直接一劍抹在脖子上,順便把腦袋給割下來,接著收集韃子的甲衣,甚至靴子,頭盔等物。</br> 后金戰(zhàn)兵的衣甲都比現(xiàn)在明軍的優(yōu)質(zhì),丁毅軍中制衣了幾個月,還沒全員配上,很多人還是能用到韃子的衣甲。</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