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撫恤金,一百兩
第二百二十六章 撫恤金,一百兩
至于城防軍,因為防守工作不能放松,所以只派了一司人馬做代表。
瘦猴、劉良佐、李自成、洪金寶、黃少涵等凌家軍大將一個不少。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掛著喜悅的笑容。
將士們個個身披精甲,戰(zhàn)士們人人鐵甲長槍,一時之間,廣場之上寒光閃閃,肅殺之氣肆意。
為了激勵民眾,凡是在早盛塬的民眾,不管是原住居民,還是新近遷過來的兩萬流民,一律被集中在大廣場上圍觀。
凌家軍慶功宴。有這么熱鬧的事情,不要說凌家軍強制了,就是流民們自己,也是極愿意過來看的。
在早盛塬平時吃喝有保障,人們即使不干活,也能吃個七八分飽,不至于餓死。也有人工作,但現(xiàn)在天寒地凍,星火大學堂、金庫等各項用人多的建設工程都還沒有開工,能有活干的畢竟只是少數(shù)人。
大家吃飽了喝足了,閑得無聊。好不容易有個消遣的事情,誰肯放過?
俗話說,人一上萬,無邊無際。這數(shù)萬流民聚集在一起,對凌家軍的協(xié)調管理能力也是一個考驗。
城防軍只留了一司人馬守城,其他的全體出動,都在廣場上維持秩序。
高杰成了最忙的一個,其他人,像瘦猴、劉良佐等,都是高高興興地在一邊聊天打屁,只有他滴溜溜團團轉,生恐除下了什么問題,不光是丟城防軍的臉,連凌家軍的臉,恐怕都要丟盡了。
還好在凌家軍大隊人馬聲勢的壓迫下,流民們都是極為配合,并沒有哪個不開眼的來搗亂。
凌家軍三千戰(zhàn)士,個個昂首挺胸,站立在廣場最中央。
身上的鐵甲,讓在幾個月前還是流民的他們變得雄姿英發(fā)。
周圍的民眾中,就有他們的親人父母,想到這一點,戰(zhàn)士們的腰板更直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在親人面前丟人啊。
而周圍的流民,也在紛紛議論著:
“看,凌家軍竟然有這么多人啊!”
“是啊!怕不得有好幾萬人吧?”
“我看有!”
數(shù)千人站在那兒,即使是一個精通數(shù)學的人,恐怕也會數(shù)暈了。更不要說,明末的百姓中,很多人本來就是不識數(shù)的,好點的數(shù)數(shù)能數(shù)到一百就算不錯的了。大部分人上街賣東西都不會算賬。
現(xiàn)在讓他們去估算凌家軍的人數(shù),還真是為難了他們。
流民們算不清凌家軍戰(zhàn)士的人數(shù),但是他們只知道數(shù)量很多很多就是了,多得都數(shù)不清了……
“哎,你看最西邊那個,是咱們家永強嗎?”
“哪個,哪個?”
“就是那個,在最西邊!”
“哎呀,果然是!嘿嘿,這小子還行,沒給老爹我丟臉!”
“是啊!你看咱兒子那身鐵甲,亮光閃閃的,多像個威武的大將軍啊!”
這是老兩口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也在凌家軍中,高興地大喊起來。
“什么?你們的兒子也是凌家軍戰(zhàn)士嗎?”旁邊的人立刻流露出羨慕的眼光來。
“是啊!這小子,當時也就說去試試,沒想到真被人家選上了,已經(jīng)去了一個月了,前兩天回來說,上次在無定河南邊殺流匪、殺狗官兵,都有他的份!嘿,比他老子我強啊!”
老頭臉上滿是自豪的表情。
“選上凌家軍戰(zhàn)士,那可真是不容易啊!據(jù)說現(xiàn)在好多年輕人報名,都選不上呢!”
“嗨,年輕人的事兒,我不管!我只知道,人家凌家軍給咱們飯吃,咱們就要報答人家。先不要說凌家軍戰(zhàn)士待遇好了,即使待遇不好,該賣命的時候也得賣命!人啊,要知道報恩才行!否則,那不跟畜生一個樣了?”老頭探著腦袋,背著胳膊說道。
“嗯,對啊!老爺子您真深明大義!我有個兄弟長得挺壯實的,等回頭凌家軍再招人的時候,我叫上他,倆人一塊兒去試試。”
附近的流民幾乎都有了這種想法。
流民們羨慕的語氣傳進場中央戰(zhàn)士們的耳朵中,大家的自豪之感更是油然而生。
凌風站在點將臺上,看著周圍人潮洶涌的流民和場地中央兵精將良的戰(zhàn)士們,心中一陣驕傲的同時,暗暗感到遺憾。
在這種場合,本來應該來場大閱兵的。只有大閱兵,展現(xiàn)出軍隊強大的風貌來,才能提升民眾對凌家軍的認同感;也才能讓增強人們的安全感,從而忍痛早盛塬,相信凌家軍能夠給他們和平安定的生活,能夠擊碎一切敢于來犯的敵人……
可惜了!戰(zhàn)士們訓練的時間不長,凌風可沒有把握他們能走成齊步走、正步走。要是勉強上馬的話,大閱兵說不定就成了大笑話。
這個險,不冒也罷!反正以后有的是時間,比如明年等凌家軍成立一周年的時候,就是個不錯的時機。
一切準備妥當,慶功大會開始。
幾萬人聚集在露天的廣場,又沒有擴音設備,凌風當然不可能來個即興演講之類。
慶功大會的第一項,卻是比較沉重的——不是獎勵在場的戰(zhàn)士,而是獎勵那些戰(zhàn)死的兄弟的家屬。
幾場大仗下來,凌家軍共計戰(zhàn)死五百多人。撫恤金,一律按照每人紋銀一百兩的標準發(fā)放。
紋銀一百兩,即使是在美洲銀大量涌入的崇禎年間,對于普通人家來說,這也是一筆極大的財富。如果處理適當?shù)脑挘鳛榻?jīng)營小買賣的資本,足夠一家人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了。
這個撫恤標準,那是極高的了,找遍天下都沒有給戰(zhàn)死的士兵一百兩撫恤金的地方。即使是朝廷的精銳,三大營之類,戰(zhàn)死之后的撫恤,也不是一次性給多少錢糧,而是讓戰(zhàn)死者后代襲爵或者是繼續(xù)給戰(zhàn)死者家屬發(fā)放錢糧等。
可是,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的明朝軍隊系統(tǒng)極為**,即使是在役的士兵,糧餉還經(jīng)常被拖欠、克扣,更不要說戰(zhàn)死者的家屬了。
往往那些家屬根本就一分錢糧都得不到。
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將士在打仗的時候根本就不敢拼命向前。不為別的,只因為他們這些壯丁都是家里最主要的勞動力,被拉出來打仗,如果能活著回去的話,家里還有個念想;萬一戰(zhàn)死了,家里失去了最主要的勞動力,本來就艱難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說不定也都會被餓死了。
久而久之,明軍中貪生怕死之輩越來越多,勇猛敢戰(zhàn)之士越來越少,軍隊的戰(zhàn)斗力也就越來越渣。
這實在不是我們中華兒女將士們天生懦弱,而是掌權者的錯誤政策導向使然。
凌風心里清楚這些事情,當然不會讓凌家軍重蹈覆轍。戰(zhàn)死的士兵每人一百兩撫恤銀,這就讓戰(zhàn)士們沒有了任何后顧之憂,打仗的時候敢于勇猛上前。
一個軍隊風氣的培養(yǎng),就要從新建立的時候開始。像明軍這樣已經(jīng)**到根子里了,再想整治,那是難上加難。
撫恤銀一次性發(fā)放,而不是對烈屬長期供養(yǎng),這也是無奈的事情。
試問現(xiàn)在人們對于凌家軍的信心又有多少呢?如果承諾對戰(zhàn)死者的家屬繼續(xù)按月發(fā)放錢糧長期供養(yǎng)的話,肯定就會有不利的謠言在凌家軍中傳播,引起戰(zhàn)士們的惶恐,甚至絕大多數(shù)戰(zhàn)士都會懷疑撫恤金到底能發(fā)多久!與其這樣,倒不如一次性發(fā)放來得痛快。
戰(zhàn)死將士一律稱為烈士,在戰(zhàn)后的第一時間就已經(jīng)送進烈士陵園埋葬。
烈士的家屬稱為烈屬,撫恤金的領取人,分為以下一個層次:
第一順位領取人,是烈士生前指定的人;然后,有兒子的,兒子領取;沒有兒子而父母健在的,父母領取;父母不在的,妻女領取;以上幾者都沒有的,才會考慮其他近親……
按照凌風的本意,是想要將第二順位領取人定為妻子兒女的,不過,真要是這么做的話,在明末這封建殘毒余害這么厲害的朝代,可是有些太過驚世駭俗了。
有父母,而讓妻女去領取,那根本就是不可理解的。
凌風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沒有興趣跟這些封建思想去斗爭,就只能暫時妥協(xié)。好些事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慢慢地去影響,慢慢去教育才行。
思想的變革,可是一個非常緩慢而艱難的過程,誰要是想迎風而上,勢必都要被這股逆風所刮折。
五百多個烈士,總共有近千烈屬上來領撫恤銀,這還是因為有百余戰(zhàn)士沒有家屬,否則的話,估計這個數(shù)量會更多。
凌風親自主持發(fā)放工作,臉色凝重的站在點將臺中央,在他的腳下,是一箱箱白花花的銀子。
銀子不用任何東西包裹,每一百兩一個銀錠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就在數(shù)萬人的監(jiān)督下,凌風親手拿起銀子,一塊兒塊兒的遞到烈屬的手中。
烈屬們拿著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的大塊兒紋銀,心里卻是一樣沉甸甸的。想到這是自己的至親用性命換來的,很多人忍不住當場痛苦!
更有人跪下來對凌風連連叩頭。
一有人開了個頭,烈屬們立刻跪倒一片,感恩之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