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節(jié) 烏恒的算盤
    ,我要做皇帝 !
    張未央離開鮮卑族的控制范圍,進入烏恒族的控制區(qū)域。@@,
    跟鮮卑不同,烏恒人至今依然保留著他們的古老習俗。
    他們當然也有耕種。
    但,只是隨便的在一些空地上撒點種子,然后就不管不顧了。
    烏恒人主要還是靠放牧和漁獵為生。
    在路上,張未央就遇到了帶人出來打獵的老朋友野力之。
    “張大兄!”一見面,野力之就非常高興騎著馬,上前跟張未央打了個招呼。
    對漢人的觀感,現(xiàn)在的烏恒全族上下都非常好。
    因為,漢朝一沒有壓榨和歧視他們。
    二沒有剝削和奴役他們。
    更將許多的好東西,用著非常廉價的價格,公平的賣給了烏恒。
    像是青銅器、絲綢、食鹽,還有能防凍的油膏。
    這些東西,都是烏恒過去從極其希望獲得或者聞所未聞的。
    而如今,只需要抓些丁零人、扶余人、野烏恒野鮮卑什么的奴隸,或者拿些牲畜皮毛,就能換到。
    不像匈奴人,想要從匈奴人那里得到青銅,要求爺爺告奶奶,還不一定給,就算給了,也只能勉強拿來作為祭祀天神之用。
    部族里,想要弄個青銅的箭頭,都是千難萬難,許多民眾只能打磨石器甚至骨器,用來捕獵。
    但漢朝出現(xiàn)后,烏恒的整個世界,都煥然一新。
    青銅器甚至成型的青銅錠?
    你想要多少?
    量大更有優(yōu)惠!
    甚至,某些商人還提供特殊訂做服務。
    從箭頭到刀劍。再到特殊形狀的天神雕像。
    只要付出奴隸、皮毛和牲畜,商人們一定能滿足烏恒上下的需求。
    甚至還有人貼心的提供了一條龍的售后服務——壞掉的青銅器。只需要給出原價的一半價格,就可以舊換新。
    另外。漢朝人還大量提供著糧食物資在內的生活必需品。
    糧食、食鹽、茶葉、搪瓷、布匹。
    全部無限制敞開供應!
    這讓烏恒上上下下都很滿意!
    當然,更滿意的,自然是漢朝人曾經(jīng)逼著匈奴單于殺死了死敵鮮卑的首領,將他的腦袋做出了酒器。
    此事傳開后,烏恒上上下下,對漢朝的觀感,是好的不能在好了。
    “大兄怎么來我們?yōu)鹾氵@里了?”野力之爽朗的笑道:“下次要來,大兄,提前說一聲。小弟也好做好招待的準備!”
    野力之在過去幾個月,曾經(jīng)去過四五次的新化城,貿易、游玩。
    對漢朝的語言和文化和禮儀,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賢弟,愚兄是奉命來貴部交涉一件事情的……”張未央笑著拍拍野力之的肩膀,說道。
    他跟野力之,甚至是野力之的家族,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準確的來說是上此他去烏恒做客的時候,受不了野力之的姐姐的挑逗。兩個人滾了幾次草皮。
    然后,就孕育了一個小生命……
    因為這個原因,張未央才能獲得薄世看重,委以重任。專門讓他負責與烏恒聯(lián)系。
    不然,出使這樣的刷功勛的任務,怎么可能落到他頭上?
    所以。張未央壓低聲音,對野力之問道:“阿蕁最近怎么樣了?”
    阿蕁是野力之的姐姐的名字。
    野力之聞言。呵呵的笑了起來。
    “還好!”野力之說道:“就是有些吐的厲害!”
    “哦……”張未央聞言,點了點頭。
    雖然不清楚。那個烏恒小娘既然愿意跟自己滾草皮,又心甘情愿給自己生孩子,卻為何不愿意嫁到新化去。
    “或許,她有苦衷吧……”張未央心里想著:“也可能是我地位太低了……”
    他只是個小小的隊率,對方雖然是夷狄的小娘,但也是正兒八經(jīng)的一國大員的貴女。
    放在中國,至少是個列侯家的淑女。
    這樣的天之驕女,卻跟自己滾了草皮,還懷了孩子。
    這讓張未央在驕傲之余,也難免有些自卑。
    “我若是能有都督那么高的官職,不,甚至只需要做到都尉,大抵就能光明正大的迎娶阿蕁了……”一個漢軍的都尉,已經(jīng)夠資格,娶一個列侯家的貴女,甚至,可以仰望一下劉氏的翁主的石榴裙了。
    “對了!”野力之忽然正色問道:“張大兄,來我烏恒究竟是所為何事?”
    張未央于是將都督的命令和自己的使命說了一遍。
    “烏孫人啊……”野力之皺了皺眉頭,然后道:“我好像曾經(jīng)聽說過,在北邊的山林中,曾經(jīng)有人發(fā)現(xiàn)過一個廢棄的大型居住地,在那里,有明顯可見的千人以上規(guī)模的馬隊駐留過的痕跡,甚至還有人找到過一些遺棄的死尸,大人們都說,那些是逃亡的烏孫人……”
    “這樣啊……”張未央聞言,舔舔舌頭,對野力之道:“賢弟能否借我一批人馬,帶我當?shù)乜纯矗俊?br/>
    “沒問題!”野力之拍著胸膛,笑著道:“大兄有要求,小弟一定幫忙,回山見了大人和阿姐后,我就去調四百人,與大兄一起去搜尋吧!”
    “多謝賢弟!”張未央連忙道謝。
    ………………………………
    看著笑的非常爽朗的便宜姐夫,野力之心中卻是一聲嘆息。
    他這個所謂外出打獵偶遇,其實是精心設計過的橋段。
    早在張未央一行出了懷化邊墻時,烏恒人就在準備現(xiàn)在這一刻了。
    烏恒人的目的很簡單——趕快把烏孫人這個災星送走!
    烏恒人當然知道,去年烏孫與匈奴的大戰(zhàn),也知道了烏孫的戰(zhàn)敗。
    在兩個月前。當烏恒人發(fā)現(xiàn)了烏孫人的蹤跡后,全族上下。都是慌亂無比。
    道理很簡單,要是被匈奴人知道。烏孫人跑到他們家附近了。
    不用說,肯定會有匈奴主力部族過來追殺!
    匈奴人一來,烏恒人馬上要倒血霉!
    不僅僅要跟鮮卑一起承擔那個匈奴部族的吃穿住行,還得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不然,人家極有可能,一個不爽,在滅了烏孫人之后,順手將烏恒人暴打一頓,將族中的女子、牲畜。全面掠走。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怎么辦呢?
    有人提議,干脆伏擊,消滅這個禍患得了。
    但,這烏孫的殘部,能從匈奴的追剿中,逃到此地,戰(zhàn)斗力,自然不容小覷。
    而烏恒在這冰天雪地的北國住了幾十年,早就已經(jīng)不知道怎么打規(guī)模戰(zhàn)爭了。
    萬一要是伏擊不成反被咬。如何是好?
    更何況,烏恒人,可沒忘記自己的先祖被匈奴人虐殺、羞辱的往事。
    代代烏恒的子弟,都被告知——匈奴。是我們的世仇,有朝一日,一定要報仇!
    烏恒人沒道理。去幫匈奴人消滅敵人!
    所以,沒辦法。烏恒只能另想主意。
    正好,往來漢朝的一些貴族。聽說了漢朝也在尋找烏孫的事情。
    于是,烏恒人就打定主意,將這個禍水送走。
    這才有了那些烏恒的逃奴,被買到漢朝去的事情。
    不然的話,那些烏孫人又不懂漢話,甚至連匈奴話也結結巴巴,那些漢朝商人是怎么知道,自己買到了烏孫奴隸的?
    還不是某些‘友好人士’善意提醒?
    而張未央這邊剛出邊墻,烏恒人馬上就開始準備了。
    派野力之出來,就是特意要在路上,將這個消息告訴張未央。
    不然,上了赤山,這個事情就不好說了。
    畢竟,烏恒上下也很擔心,有人吃里扒外,跟匈奴人告狀。
    既然是利用,野力之,當然會利用到底。
    所以,他眨巴了一下眼睛,對張未央又道:“大兄從鮮卑那邊過來,可見到了鮮卑人開的‘井田’?”
    張未央點點頭。
    “請大兄回去后,將此事告知都督!”野力之神秘兮兮的說道。
    “恩?”張未央先前還沒有察覺,但野力之這么一說,他馬上就警覺了過來。
    他可不是什么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出身。
    他曾經(jīng)在邯鄲城里討過生活。
    想要在邯鄲城里活下來。
    可不僅僅需要吃苦耐勞,還得會察言觀色。
    畢竟,邯鄲城里的下水溝里,可是時常能發(fā)現(xiàn),一些可憐人的尸體。
    張未央若不懂察言觀色,辨識人的話語,早被人賣了,現(xiàn)在不是在某個礦山里做苦力,就是在某個莊園里給人當仆人。
    甚至可能被人忽悠,頂了別人的罪名,在大牢中吃牢飯。
    這樣的事情,張未央曾經(jīng)看過許多許多。
    “先前,野力之的話,都很正常……”張未央在心里想著:“確實符合一個外出打獵,偶遇友人的夷狄熱心朋友的作為,但他多此一舉,忽然提及鮮卑,卻讓我不得不懷疑,這是一個故意營造出來的相逢!”
    在薄世身邊,當了三個月親兵后,張未央的察言觀色和思維能力,再次得到了一個全新的鍛煉,尤其是親眼看著薄世跟隆慮、堂邑、朝鮮的那幾個巨頭,真番、韓王、滄海君相互打機鋒,來來往往。
    張未央已經(jīng)具備了一顆冷靜觀察的心和多看多想的思維模式。
    不然,他也不可能被薄世看重,委以重任——僅僅只是跟烏恒人有牽連,這一點只能是誘因,而不可能成為主要原因。
    “是嗎?”張未央哈哈大笑。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張未央在心里告訴自己:“果然,圣天子沒有說錯……”
    “怕是連阿蕁,也是烏恒人的計劃中的一部分……”
    “不對,阿蕁應該不是這個計劃里的部分!”
    若連他這樣的小人物,都要拿一個大人物的女兒來收買。
    這烏恒人該是有多賤?
    而且,張未央很清楚,類似烏恒、鮮卑這樣的夷狄部族,都有跟外人借種的傳統(tǒng)。
    向那些身體強壯,長相英俊的外來男子借種,以優(yōu)化部族血脈。
    類似這樣的事情,別說是夷狄了。
    就是中國,百余年前也有類似的陋俗。
    甚至,張未央曾在邯鄲聽說過,某些偏遠山區(qū),至今保留了一些陋俗。
    只是,已經(jīng)不成主流了。
    對自己成為面首這種事情,張未央在心里無奈的聳聳肩膀。
    “還是我地位太低!”
    在邯鄲時,張未央就知道,許多貴族的婦人,都有養(yǎng)面首的傳統(tǒng)。
    這些寡居的富婆,不想改嫁——因為改嫁的話,就要失去亡夫的財產(chǎn)和土地。
    所以,閑得無聊的貴婦們,就會在市面上找些白凈的英俊男子,回家養(yǎng)起來。
    就跟大人物們養(yǎng)歌姬一樣,玩玩就好了,玩膩了再踹出門去。
    但也不是沒有面首逆襲的勵志故事。
    起碼張未央就聽說過好幾起了,都是某男被人當面首養(yǎng),然后棄之如敝履。
    然后此人毅然投軍,十余年后功成名就,回到邯鄲。
    然后,當初的貴婦,馬上拋棄所有,卑躬屈微的跑來相見。
    這種勵志故事,在邯鄲城里是久經(jīng)不衰的傳奇。
    但張未央?yún)s沒有故事里的那些主角那樣對包養(yǎng)過自己的貴婦的怨恨。
    因為在這個過程里,他并未吃虧,也并未受辱。
    講道理的話,一個漂亮的小娘,自己投懷送抱,然后滾草皮,還給你生孩子。
    只是不愿意與你結婚。
    恐怕十個男人,有十一個人會說:這樣的小娘,請再給我三個!
    多出來的哪一個是基佬……
    但,跟故事里的那些主角一般,張未央也在渴望著自己未來變強大后,光明正大的來到烏恒,讓阿蕁自己抱著孩子,乖乖的嫁給自己的那天。
    放任自己的血脈,流落在外,而且還是夷狄。
    這樣的事情,張未央是不肯的。
    就算他肯,他大兄也不答應。
    按照張起的話說是:“我們張氏,世代清白,未有被發(fā)左袵者!若有子孫被發(fā)左袵,甘做夷狄,你我死后,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怕是只能以發(fā)覆面,連墓碑都不得立!”
    對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連墓碑都不能立,這是比凌遲還要慘烈的刑罰!
    甚至,可能有人寧愿被凌遲,也不愿意落得不能立碑,不能進入祠堂供奉的悲慘下場。
    因為,那樣的話,就將不得香火血食祭祀,只能當個孤魂野鬼。
    甚至子孫后代,都不敢說——吾先祖某某。
    只能羞愧的低下頭,避而不談,甚至改姓易宗!
    野力之卻是根本不知張未央此刻的心思,他在一旁有些急迫的點頭道:“恩!兄長回去轉告都督,都督自然知道,的意思了!”
    “哦……”張未央點點頭。
    不管烏恒人在打什么主意。
    現(xiàn)在張未央還是很清楚的知道——烏恒人看樣子是鐵了心要幫他忙了。
    無論是原因是什么。
    張未央知道,這對自己的使命,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等我回去,或許都督能告訴我,這些烏恒人究竟在打什么主意!”(未完待續(xù)。)
    ps:  非常感謝大家,大家太給力了!
    但今天老家出了點事情,所以只能保底了!
    明天再爆發(fā)吧!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