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節(jié) 匈奴公主(2)
    ,我要做皇帝 !
    “陛下,匈奴公主已至北闕!”王道恭敬的跪著奏報。※%
    劉徹此時已經穿戴了整齊的天子冠冕,聞言,他轉過身來,道:“命太常準備禮儀儀仗,朕將親往北闕!”
    “諾!”王道恭身一拜,領命而去。
    匈奴公主來嫁,這對漢室君臣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活動。
    你可以試想,天朝波os與米帝大統(tǒng)領會晤時的場景。
    這次匈奴公主嫁過來,在政治上的意義,非比尋常,它預示至少在目前,漢與匈奴,這兩個宇內最強的國家開始茍合在一起。
    幾乎就等于是后世米帝與天朝要搞g2了。
    可以想象,周邊諸國在知道這個事情后,該有多么恐慌。
    當年太宗孝文皇帝與匈奴老上單于的盟約,在經過這次聯(lián)姻后,將從文字走向現(xiàn)實——長城之內,冠帶之室,皇帝治之,長城以外,弓獵之民,單于治之。
    “一道鐵幕,正從長城落下,它將分割文明與野蠻……嘿嘿……”劉徹嘴角譏笑著。
    但是,他更高興的是,那位他即將迎娶匈奴公主的封號——北海閼氏!
    北海是哪里?
    可能大多數(shù)當下的漢人都不清楚。
    但劉徹卻高興的只差彈冠相慶了。
    那可是貝爾加湖啊!
    而且,按照匈奴傳統(tǒng),北海是包括了整個后世的西伯利亞的遼闊冰雪世界的統(tǒng)稱。
    “沒了孫武牧羊,朕卻給后世子孫找到了更好的用于證明西伯利亞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的證據(jù)……”劉徹輕聲念叨著。
    這大概算是劉徹迎娶那位匈奴公主帶來的另外一個好處了吧。
    雖然在現(xiàn)在,西伯利亞那塊冰天雪地的土地。連匈奴人自己都看不上,被拿來當做流放政治犯和戰(zhàn)敗者的地方。
    歷史上蘇武在北海牧羊。幾乎就是過著野人的生活。
    但作為穿越者,劉徹深知那塊可能幾百年內都只能是冰雪之國。了無人煙的遼闊世界假如成為中國領土,將會在未來給國人帶來怎樣的財富。
    豐富的礦產、石油以及各種自然資源,足夠子孫們享有無數(shù)年。
    而遼闊肥沃的凍土,只要技術跟上來了,足可養(yǎng)活上億乃至數(shù)億百姓。
    當然,在目前來說,北海那個地方,屬于鳥不生蛋的不毛之地。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被匈奴人拿來當陪嫁品吧!
    沒有錯!
    匈奴單于大手一揮,將整個貝爾加湖及其附近統(tǒng)屬的廣闊世界,全部作為了北海閼氏的領地。
    換句話說,當那位漢名夏胭脂的匈奴公主嫁給劉徹的同時,整個西伯利亞,就成為了漢室的領土。
    當然了,隔著幾萬里,劉徹也沒辦法向西伯利亞派遣一兵一卒。
    現(xiàn)在的北海,還是掌握在匈奴人手中。只不過,名義上是北海閼氏的陪嫁,在理論上,劉徹可以通過嫁過來的夏胭脂對西伯利亞宣稱主權。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劉徹卻還是很高興!
    地圖開疆。還是一次性拓土幾乎大半個中國的土地。
    就算是空一格,也沒有如此厲害過!
    沒有皇帝會嫌自己的國土面積太小!
    “以后沒有什么西伯利亞了,它就是北海。中國人的北海!漢人的北海!”劉徹在心中對自己說。
    當然,他也知道。這只是他一廂情愿的想法。
    能不能將北海永遠留在中國疆域內,能不能守住這塊土地。還要看后世子孫給不給力。
    他能做的,也不過是盡力在有生之年,維系住蓬勃向上的帝國。
    若是萬一子孫不孝,他除了在墳墓里打滾,還能怎樣?
    想到此處,劉徹就有些欽佩后世明朝的統(tǒng)治者了。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的氣節(jié)與骨氣,確實是歷朝歷代都罕有的。
    但那又怎樣,子孫不孝,統(tǒng)治階級自亂陣腳,自己內訌,結果白白便宜了滿清。
    想要避免陷入歷史周期律,唯一的辦法,劉徹覺得只能是工業(yè)革命。
    而且百年之內,必須啟動!
    只是……
    想要發(fā)動工業(yè)革命,就必須有足夠的理科生。
    化學、物理以及數(shù)學,都需要發(fā)展。
    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科生治國,理工科治國,那要等到天朝崛起。
    劉徹想要以一己之力,改變這根深蒂固的觀念,移風易俗,他自己也覺得,實在是艱難無比。
    因此,他需要一個穩(wěn)定而強大的利益集團來幫助他推動此事。
    只是……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找到能幫助他完成這個事情的人或者勢力。
    “但愿隨著考舉中數(shù)學占分比例的不斷提高,能培養(yǎng)出這樣一個政治勢力來……”劉徹在心中祈禱著,他也只能祈禱。
    這時候,王道回來復命:“陛下,太常已經準備好了!”
    “傳令,朕臨軒章德殿!”劉徹回過神來,按照既定的程序道。
    所謂臨軒,是漢室獨有的一個詞匯,與后世君王御駕臨幸某地的意思是一樣的,但一般,只會用在皇帝在重大政治場合中的用語。
    “陛下,此乃太常擬定的禮儀程序……”王道奉上一張帛書。
    劉徹接過來,看了看。
    這次匈奴公主嫁過來,匈奴人在程序上做的極為鄭重。
    僅僅是陪嫁過來的奴隸就有五千人之多,陪嫁衛(wèi)隊總計三千人,牛羊等牲畜各十萬頭,來自西域的珍奇特產無數(shù)。
    真可謂是大手筆!
    就連劉徹都頗為驚訝!
    但,劉徹知道,這是匈奴的傳統(tǒng),作為游牧民族,匈奴人習慣在嫁女的同時陪嫁大批嫁妝以及軍事力量,以保障嫁過去的女兒能對當?shù)氐恼挝幕娛庐a生足夠的影響。
    西域諸國中,烏孫、康居、樓蘭等國,都是被匈奴人用這種手段間接控制了起來。
    史書上記載,烏孫人被匈奴人用這一招玩的國家內部四分五裂,幾度陷入內戰(zhàn)的邊緣。
    至于其他國家,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幾乎全部成為了匈奴人的操線木偶。
    他們現(xiàn)在想故技重施,在漢室面前玩這一招,劉徹只有一個想法:這是送禮吧!
    論起消化和同化異族的能力,中國人確實是全球獨步!
    至少,在漢人王朝的強盛時期,不管中國的王朝吃進去多少異族,最后都能將他們變成勤勉忠誠的漢人。
    只是,匈奴人玩的這么大,漢室君臣,自然也不能小氣了。
    這位匈奴公主一嫁過來,立馬就能享有夫人的地位。
    除此之外,漢室本身的回禮,也很重。
    一萬匹絲綢,三千斤茶葉、精美青銅器具數(shù)千件,黃金器具上百件,除此之外,特許再開互市集市五個。
    在劉徹看來,這其實是漢室君臣的面子在作祟。
    不過,回禮如此重,卻也可以名正言順的消化掉那些陪嫁的奴隸、軍隊了。
    閼氏的陪嫁衛(wèi)隊,還沒進長安,就已經被解除武裝了。
    所有奴隸和軍人全部被少府接管。
    雖然名義上他們還是匈奴公主的人,但實際上,卻會被打散重遍。
    少府有的是地方安置這些‘不穩(wěn)定的力量’。
    而等這些人在漢室定居下來,習慣了漢人的生活方式,匈奴單于庭想隔著幾萬里,指揮他們?
    做夢吧!
    一代人以后,劉徹相信,這些人的后代,就將成為忠誠的漢室臣民,可以為帝國納稅服役了。
    就如同歷史上霍去病俘虜?shù)男倥孔逡约巴督颠^來的匈奴軍民。
    當然,面子工程還是做的,至少,得讓匈奴人覺得,他們的這個買賣做的還不錯,他們的公主在漢室得到了禮遇。
    那些私底下的小手段和辦法,要等到匈奴的送嫁使團回國后才會開始。
    劉徹保證,匈奴人很快就會知道,什么叫賠了夫人又折兵!
    “可惜了,這個招數(shù)大概只能用一次……”劉徹在心里不無嘆息。
    匈奴又不傻!
    一旦他們發(fā)現(xiàn),聯(lián)姻沒有起到任何效果,估計,死都不會干第二次這樣的買賣了!(未完待續(xù)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